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1.1 万员工为小扎个人失误买单
Meta
「无差别」大裁员
go
lg
...
三 11 月 9 日早上,正式宣布了
Meta
裁员的消息: 这是
Meta
/Facebook 公司创立历史上的首次大规模裁员,将会影响超过 1.1 万名员工,约占
Meta
公司员工总数的 13%。 「对于裁员的决定,以及对于我们走到今天这一步(的错误),我个人负责,」扎克伯格在一封致员工全体邮件中写道,「我知道这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个艰难的情况。对于受到影响的员工,我深感抱歉。」 扎克伯格表示公司也早已启动了其他降本增效的手段,包括冻结招募直到下财年 Q1、削减公司运营和员工工作当中的一些自由开支等。「裁员是最后不得已的下策。」 消息官宣后,
Meta
股价再次飙升:昨日收盘价 $96.47,周三开盘 $101.72,立刻猛涨,日间最高涨幅 8%,午后开始回落,最终收于 $101.47,涨幅 5.2%。 投资人也许把这个大裁员当成
Meta
提高利润率的好消息,但是在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被影响到的普通人的辛酸和恐慌。 图片来源:谷歌 裁员内幕 总体上,正如扎克伯格在员工全体信里写的那样,本轮
Meta
裁了 1.1 万名员工,其中招聘(recruiting)和商务(business)类岗位成为了重灾区。但并不是说这轮没有工程师被裁。事实上一些来自
Meta
内部和社交媒体的爆料显示,有的工程部门裁员比例相当高。 首先是 Recruting(招聘)岗位人数显著降低,信中原文写的是「将受到不成比例的影响」。 在 LinkedIn 上搜索相关关键词,搜到的大量裁员信息发布者都是招聘、人才获取岗位的员工。坊间有一种说法是,
Meta
原本有 6000+ recruiter(招聘官),裁了一半。 一位技术招聘官 Kelsea Pullin 表示,自己之前在微软工作了长达 9 年,去年才做出了艰难的决定,跳槽到
Meta
的 Reality Lab,主要工作是招聘研究人员和学者。却没想到刚加入没多久就被裁掉了。 行业里有人质疑为什么
Meta
有这么多招聘官,难怪要裁——对此 Pullin 的帖文也提供了答案:招聘官也会和很多公司内其他非招聘事务进行合作,比如 DEI(多元化、平等、包容性)等。「我真的没有想到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我身上。」 一些被裁员工在 LinkedIn 上宣布消息。图片来源:网络 同时,Business(商务)岗位的裁员情况也非常可观,扎克伯格在裁员信里指出该团队将进行「深度重组」。同样在职场社交网络上, 可以密集看到许多商务类职位,如创作者对接、广告商关系、产品营销等员工,发帖表示被裁。 有「活下来」的员工指出自己发现了规律: 很多被裁掉的都是比较新的员工,比如在最近一年内,特别是前段时间股价暴跌以来入职的。这个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公司给老员工配股的数量已经定下来,给新员工配股的时候因为稀释要发更多股票,会更亏。 图片来源:Blind 至于工程师裁员:消息官宣之后,很多外界人员一度以为这次裁员没有影响到非工程员工。 然而根据硅星人从多个消息渠道了解的情况,实际上
Meta
的工程师本次也没有幸免,而且裁员的人数也不少。 根据 Twitter、Blind 上的爆料以及
Meta
员工圈子传出的消息,一种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工程师总人数裁 10% 左右,主要从绩效较差的员工开始裁。 硅星人了解的大致的情况是:在不同的组织里,工程师的裁员比例在 5%-10% 不等。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工程师岗位的裁员也存在很大的随机性。 坊间传闻大多指出这次主要从绩效较差者身上动手。但在 Blind 上也有前员工表示,上季度评价是 EE(Exceeds expectation 超出预期),照样被裁掉了…… 图片来源:Blind 而在论坛一亩三分地论坛上也有人表示,自己(数据科学家)和直接汇报的经理都被裁了,之前的绩效考核当中并没有拿到较差的等级。 综合各方信息,我们发现了一些值得挖掘的关键细节: 对于工程师来说,没有绝对安全的业务部门,即便是 Family of Apps(比如 FB、Instagram 等)下面的一些广告部门,甚至是 Reality Labs 内的员工,也会被裁掉。 同样也没有绝对安全的级别,主任工程师 (staff) 和高级工程师,也会被裁掉。 裁员并不完全和绩效挂钩,有不少高绩效的员工也被裁了 上周盛传 Twitter 看代码行数裁员的方法很脑残,然而本周
Meta
裁员,似乎真的有看代码量。公司里的高级工程师恐怕就在这吃了亏,由于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做规划、写文档等,实际提交的代码量很少,有些甚至是 0,结果似乎裁员波及非常明显…… 另外,硅星人了解到,这次受打击面最大的是新加入公司的员工,以及准毕业生们。很多此前跳槽到
Meta
的员工,都不幸被列入到裁员名单之列,一些之前拿到了
Meta
offer 的准毕业生也透露,自己的 offer 被撤回了。 最后:在上周末
Meta
本轮裁员泄露之前,华尔街上就有消息传出,
Meta
计划通过裁员以及其他固定减耗手段,(在下一财年)实现降本 30 亿至 40 亿美元。 假设所有降本都通过裁员的方式实现,并且按照 2021 年
Meta
员工中位年薪 30 万美元计算的话,
Meta
这一轮需要裁掉的人数将在 1 万到 1.33 万人之间,占比 11%-15% 左右。 现实中,扎克伯格最终选定的数字是 1.1 万人,占比 13%。 而如果按降本 40 亿美元计算的话,很明显还有继续裁员的空间。 所以坊间又有了新的传闻:
Meta
只是趁这两天美国中期选举、Twitter 裁员、币圈大战大热点事件的当下,赶快先裁一拨人。之后再把剩下的人通过各种手段慢慢优化掉,比如自然损耗(退休、辞职、职位取消等)、小规模裁员、PIP(绩效改进计划)等。这些后续的优化安排,最快宣布时间可能在下周到年底前。 「为最坏的可能做足准备,」一位来自另一家硅谷大厂的员工评论
Meta
裁员的帖子中写道。 被裁员工:路在何方 上周末,
Meta
即将裁员的消息被《华尔街日报》曝光。据一些匿名员工反映,当时只有公司核心高层知道此事。 包括绝大部分总监和下面的经理在内的中层管理人员,到了本周二才开始收到非正式和正式的通知。 「周一可真够有意思的,大家都一股‘心照不宣’的样子,」一位
Meta
员工表示,「但其实所有人都百分之百清楚(裁员)一定会发生了,很多人在传小道消息……」 这位员工透露,他注意到周一一整天,自己团队的人都没有做任何有意义的工作,「估计明天也是一样。」 等到周三靴子落地,幸存的员工一边为同事的离开而难过,也一边为自己保住了工作而感到一丝安慰。硅星人的朋友圈里,就有不少
Meta
的员工称自己「暂时安全」,但是不少人也因为一起开会、一些合作的同事的突然离开而感伤。一位
Meta
员工告诉硅星人,虽然自己没有受到影响,但是看着不少人离开,受到了「很大的心理冲击」。 而被裁的员工,不少涌上了社交媒体「求救」。他们要么是因为身份问题继续找到下一份工作,要么就是处在产假或者其他特殊时期,急需工作带来的生活保障。 甚至不少人都在 TikTok 上开始讲述自己被裁员的经历和心情。 图片来源:TikTok 特别是正在签证 / 移民流程当中的前员工。之前
Meta
因为出过涉嫌滥用签证的问题,已经被 USCIS(美国政府移民管理部门)盯上了,相关的身份审批流程曾经一度中止,后来也没完全恢复到正常水平和速度。而这次裁员更是让很多人直接坠入深渊。 一位谷歌员工发帖表示,已经收到不少在
Meta
工作的前谷歌同事希望回到谷歌的消息,只为了在签证 / 移民流程上能更安全一点——就算工资降低也在所不惜…… 还有一位前
Meta
员工发帖诉苦,自己被裁的时候还正在休产假,然而很多同级的,以及团队里新来的同事,甚至绩效比自己差的,都没有被裁…… 「现在已经不知道能上哪提意见了。我也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比起 Twitter,
Meta
还算体面? 和上周 Twitter 「大屠杀」式的混乱裁员相比,这次
Meta
的裁员尽管人数多出了整整两倍,居然反让大家感觉「还算体面」。可能比起马斯克的杀伐无情,扎克伯格的裁员信和补偿,至少带了一点人情味。 先看裁员通知信,扎克伯格在开头一上来就表示:决定是我做的,公司今天走到这一步是我的错,我感觉非常对不起大家。 图片来源:Blind 在补偿措施方面,
Meta
本次裁员提供的条件,也至少达到或者超过了业界标准的水平: 遣散补偿:继续按时发放 4 个月的基本薪资,外加每在职一年多发两周工资(无上限); RSU 分配:所有被裁员工仍将正常收到 11 月 15 日的配股; 移民支持:公司移民事务专员继续为被裁员工提供签证移民方面帮助; 医保:所有受影响员工及其家庭仍可享受六个月医保; 带薪假期:未使用的带薪假期也将折算进入补偿; 求职:公司聘用外部 HR 供应商并提供三个月的职业支持。 在
Meta
内部,也有员工通过各种手段试图确认自己的朋友有没有被裁。 一亩三分地用户表示,一开始是用系统查询对方的用户名,如果没了就是被裁了;后来到中午下午的时候,公司内部组织名单已经更新,可以看到活下来的人——没看到的就是被裁了。 虽然对被裁员工也是「驳回系统权限」等处理方式,这次
Meta
做的好的一点,就是没有关闭被裁员工的邮箱。他们仍然可以继续使用邮箱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和团队同事朋友告别,并且下载和保存接下来的关键文件。 Twitter 上周毫无情面直接关闭了员工的所有系统、Slack 和邮箱权限,很多员工一边和彼此道别,一边就被「销号」了…… 从文字组织、信息传递的角度看,扎克伯格的整封信,还算写得比较诚恳。一位 LinkedIn 员工匿名表示,过去一直以为扎克伯格是个亿万富翁机器人,然而这封信的体面程度令人惊讶: 「裁员的时候,诚恳的内部信肯定没有货真价实的补偿重要,但至少这次扎克伯格两边都做的很好。」 但也有人讽刺道:他这人味儿都是装的,因为后面还要继续面对剩下的 7 万多人呢……而且他决定在美国中期选举日来进行大裁员,不就是为了转移大家的视线吗? 尽管此次裁员,扎克伯格也提到,公司的所有组织架构,包括 Family of Apps(也即老 FB)和 Reality Labs(即元宇宙),都将受到裁员影响。然而大多数人都已经有了共识:这一波裁员的内在目的,是在老 FB 那一边尽可能去冗,最终让元宇宙业务可以飞得更高。 通过今天的裁员,他已经向全世界展示了自己的决心。扎克伯格对这次裁员感到抱歉——话虽这么说,但大家都清楚,为了元宇宙,扎克伯格早已决定不惜一切代价。 图片来源:Bloomberg 原文标题:《
Meta
大裁员:1.1 万人从元宇宙里「消失」》 撰文:杜晨 编辑:VickyXiao 来源:硅星人、DeFi之道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2-11-13
西南证券:给予天娱数科评级
go
lg
...
数据、算法、场景三大核心优势,推出的
Meta-
Surfing 元享 SaaS平台,成功孵化天妤、颜之初等众多优质虚拟人 IP ,虚拟人 IP 矩阵全网粉丝量累计近 1000 万。虚拟人新赛道布局有望对公司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另据公司披露,未来将基于全链路技术能力,发挥平台化优势,驱动“低成本、短周期、高质量”的虚拟数字人与虚拟内容生产,业务增长值得期待。 IP 与技术打通商业化路径,变现效率或进一步提升。1 )公司积极探索虚拟人与多行业数字化转型合作新形式,依托在短视频、直播、内容营销等领域的数据流量优势,持续探索“虚拟人+直播带货”新模式,虚拟人“天妤”完成行业首个超 400 万面高精度模型实时互动直播;2 )商业合作方面,公司积极探索多行业数字化合作,实现虚拟人到游戏体验官、汽车驾驶人,品牌代言人的转化, IP价值深化,构筑公司生态内供应链资源赋能的丰富产品与品牌,三条业务线并驾齐驱,打通后端虚拟人商业化路径。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 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为 0.16 亿元、0.48 亿元、0.65 亿元。公司数据流量业务增长较快,战略布局虚拟人平台,拓宽后端应用场景,虚拟人商业化成熟后有望贡献一定业绩增量,建议关注。 风险提示:数据流量业务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中邮证券王晓萱研究员团队对该股研究较为深入,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为33.12%,其预测2022年度归属净利润为盈利1.9亿,根据现价换算的预测PE为43.18。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家机构给出评级,增持评级2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4.5。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天娱数科(002354)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较差。财务可能有隐忧,须重点关注的财务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利润率、经营现金流/利润率。该股好公司指标0.5星,好价格指标1星,综合指标0.5星。(指标仅供参考,指标范围:0 ~ 5星,最高5星)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2-11-13
以史为鉴:思考元宇宙的方法
go
lg
...
就像之前移动设备所经历的那样。这就是
Meta
的观点,也是马克·扎克伯格要给他的公司更名的原因。 就这个观点而言,说“元宇宙”更像是在说“移动互联网”——元宇宙也只是互联网,不过是换了一块新的屏幕。新设备可能意味着新平台,也可能意味着会有新的看门人(去年,苹果已经对移动设备运用了看门人的能力,给很多人带来了痛苦)。但它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整个互联网的性质——它仍然是在一个很大程度上属于去中心化的、无许可的媒介下,由许多不同的公司创建自己的业务和体验的环境。应用商店仍然比电视台要开放得多。从这个意义上说,讨论“元宇宙”(The
Metaverse
)的部分问题在于“the”这个词,这导致很多人会说这将是一个与互联网无关的完全独立的事物,并提出类似“法国是否需要自己的元宇宙?”,或者 “元宇宙上面的犯罪会不会更多?” 这样荒谬的问题。应该试着用“移动或app”换掉“元宇宙”来审视这些问题,因为这样做对于了解这些问题是否有意义是很有帮助的。 当然,真正的问题是 AR 和 VR 是不是真的会爆发,并达到那种规模。这个领域的人讨论的口气往往让人觉得这似乎是不可避免、毋庸置疑的,但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如此确定。我认为,这种看法的错误在于假设因为技术可以变得更好,所以必然就会有数十亿(或者甚至数亿也未必)人使用它。 这就是移动设备走过的道路,而 VR 和 AR 看起来确实很像 2000 年代初期的移动设备。我们有带可显示四行文字的黑白屏幕或彩色屏幕(日本),有窄带速度的设备,你必须有想象力的飞跃,才能意识到在摩尔定律和工程学的作用下,五年或十年后它们会变成什么样子——而且还要再进行一次想象力的飞跃,才能了解这意味着什么。很多科技圈和电信业的人都认为移动互联网的范围会很大,但几乎没人意识到人人都会用上它,也没人意识到它会成为消费技术新的中心范式,取代掉个人电脑。你需要同时看到这两个部分才能意识到会发生什么——也就是技术会变得更好,以及会发生什么变化。 智能手机的前身 同样地,今天的 VR 设备也有很大的潜力,但显然还没有准备好让 10 亿人使用,对于十年的摩尔定律可以做些什么来让它们变得更好,我们也有一个路线图。这就是
Meta
的论点——在 5 到 10 年之内,更好的显示器、更好的传感器、更多的工作应用、更多的工程努力以及更多的钱,这会把我们带到 iPhone 时刻。 路线图本身是非常好的,但还有一个富有想象力的飞跃——一旦我们有了那些更好的设备,那将意味着什么?让设备变得更好未必就能让它具有普遍性。最明显的是,摩尔定律应用到游戏机已经有 40 年左右的时间了,它们已经变得更好了,但大多数人并不关心。 客观上 PS 5 确实令人惊叹,但游戏机的全球安装数仍持平,大概只有约 1.75 亿台,现在应该清楚的是,添加更多的多边形——也就是让摩尔定律再发挥十年的作用——不会改变这一点。大多数人对这种体验根本不感兴趣,不管索尼和微软给他们扔了多少摩尔定律都没用。 在这一点上,经常会冒出另一个确定性论点:也就是 VR 更具沉浸感,而技术的发展方向是更加沉浸化,因此一旦 VR 变得足够好(在图形、重量、显示器、传感器等方面),可以提供那种完全沉浸式的体验,就会自动突破到像智能手机一样的采用率,到达几乎人手一台的地步。 不过,沉浸式这个词很有趣,因为我认为还有另一种更吸引人的思考方式:那就是演进的方向已经朝着不那么沉浸式的方向发展。智能手机真的比 PC 或巨型电视更具“沉浸式”吗?我想你可能会争辩说,从命令行到 GUI 再到智能手机,这种转变与沉浸式关系不大,而与那种更加随意、流畅、便利、随时可拿起和放下的体验有关。 换句话说,我们真的想钻进电脑里面吗?这一点我们没法知道,就像我们无法知道每个人会不会买智能手机而不会买游戏机一样,但我们可以思考这些案例可能意味着什么,人们可以将智能手机看作是朝着减少沉浸感、增加便利性的胜利——是更广,而不是更深,这与 VR 的方向相反。与此同时,AR 又是相反——AR 的情况是你并没有与世界隔绝,是的,但你也将互联网从被控制并握在手中或放进兜里的东西,变成了被喷洒到你周围环境的东西。我们会想要那样的东西吗?也许想,也许不想。AR 会接管智能手表吗?还是最终会成为新的智能手表? 还有个平行问题可能更难预测,那就是当我们从桌面转移到移动设备时,我们牺牲了屏幕尺寸,换取便携、用户体验和传感器方面的优势,但我们还是处在 2D 状态。文本仍然是二维的。将计算从 2D 平面转移成 3D 对象是件完全不一样的事情,我认为改变这些 2D 平面的大小并将它们放在我们兜里是件甚至还要大的事情。 怎么做?你可以用一种设想轻松回应。假设有个人在 1982 年左右提出,在字符模式下的电子表格或者数据库就可以够用,换成彩色或者 GUI 模式没有什么好处(因为“数字是黑白的!”)会怎么样。但我们也可以看看笔式计算(pen computing),我想大家都明白这基本上已经走进了死胡同,或者充其量只是一个利基市场。敲键盘一般要好过手写(是,是有一些例外),绘画的演示很酷,但大多数人都不以绘画为生。同样地,工业设计师或心脏外科医生观看 3D 模型的 VR 演示很酷,但大多数人的工作方式也不是 3D 的。每当我看到有人用漂浮在空中的巨大虚拟屏幕演示 VR 或 AR 概念时,我总觉得软件的未来不在于一次能看到电子表格更多的行——未来我们也许根本就不用看,有个机器学习引擎给我做出来就行了。就像把我们的电子邮件打印出来一样。 我们无法提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之前,许多非常聪明的人都没有意识到移动设备将取代个人电脑成为技术中心(事实上,有些人仍然不明白这件事情已经发生了),所以不妨十年后再回过头来看看吧。但这场考验在于, VR 和 AR 要想发挥重要性,我们需要做那些 3D 环境下才做得好的事情,但移动未必就得创造会移动的东西。这又让我想到了“元宇宙”的第二个定义。 如果说“元宇宙”的狭义定义是 VR 和 AR 将成为下一个“智能手机”的话,那它的广义定义就是我们将会有一个全新的互联网。我们的体验会是 3D 的,不过,当我们通过眼镜看到元宇宙时,元宇宙的大部分会被叠加到现实世界里面。游戏将成为日常生活当中更重要的一部分——不是像现在这么分裂,只有几百人玩深度丰富的 AAA PC 和主机游戏,而另外的数十亿人在玩更轻量的智能手机游戏,Roblox 和 Fortnite 正在瞄准一个不断增长的中间地带,打造持久、开放、便利且富有表现力的环境。在这些环境下,相对于游戏本身,他们更关注社交和身份,并且可以成为开发者的平台和生态体系。其中的许多体验会分不清你我,数字商品(皮肤、化身和其他数字形式的自我表达模式)在这些世界之间将可移植和互换,就像《无敌破坏王》(Wreck-it Raph)里面的角色可以在游戏之间穿越一样。 任何人说“元宇宙”未必就意味着所有这些,其他人可能还会植入更多的想法,但重点就是这些,这也是问题所在。这是一次想象“那会是什么样子”的尝试,设想一下,如果我们所有人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佩戴着显示器——这个显示器可以将任何东西带入这个世界,或者将我们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上面时会怎么样。这一切在五到十年之内都不会发生,这就是论据不充分的原因所在。 为什么“元宇宙”往往会像块魂球沿着沙丘路(或戛纳海滨大道)一路滚下去一样,把科技圈想到的几乎任何的随意想法都汇聚和整合到一起?这也许就是原因。可移植听起来很酷(就别管把坦克移植到国际象棋游戏意味着什么了),所以元宇宙是与可移植有关的。今年早些时候 NFT 很热,所以你购买的所有皮肤和头像都会放在区块链上。《堡垒之夜》热过一阵子,然后是 Roblox ,所以这些就是一个个元宇宙。如果你觉得 VR 不会爆发,没关系——也许你可以用手机体验元宇宙?有时候,“元宇宙”感觉就像是一份预览表,把未来十年科技领域可能发生的一切很酷的事情全都列上去了——再次地,这就让人很难知道别人说元宇宙的时候到底是在想什么,如果他们真的在乎的话。 退一步说,像我这把年纪,现在还知道 1990 年代初的时候“信息高速公路”这个词。想象一下,如果回到 1992 年,你当时是在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工作,你意识到现在有数以千万计的人都已经拥有一台个人电脑,而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会有更多的人拥有一台电脑,而他们都将通过某种网络链接在一起。那会是什么样的呢?听起来就很刺激!所以,你拿出一块白板,开始在上面畅想——想出类似交互性、融合、视频、多媒体、图形用户界面和光纤之类的词。整块白板都被你填满了,然后你在它周围画一个框,再给整个东西贴上“信息高速公路”的标签。那谁来建这条信息高速公路?AT&T、维亚康姆、迪斯尼、英国广播公司、新闻集团还有纽约时报公司。也许他们会聘请微软作为承包商。这对报纸来说会非常棒——他们可以将每天的报纸发送到你的电视上,从而节省下大量的印刷费用。 关键是,所有这些预测多多少少都变成了现实,但不像当初想象的样子,也不是出自于那些公司。最根本的变化是互联网是去中心化和无许可的。今天我们都在谈互联网看门人,并对此表示担心,但他们的力量与电信公司或有线网络的绝对控制完全不一样。互联网意味着运输不需要达成交易。任何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推出服务,却不需要到纽约或洛杉矶去开会才能通过。你买不到它,也没有人对此负责。(编著注:我国正规网站还是需要 ICP 的) 1990年代早期,乔布斯给电信大亨克雷格·麦考(Craig McCaw)介绍互联网时,后者是这么回复乔布斯的:“我们把它给买下来吧。” 互联网是有机生长的方式。没有人或公司可以决定它的工作机制或样子:它是由每个人创建出来的。 因此,对于一个全新的事物,当人们开始就其未来十年会如何呈现做出高度具体的预测,并解释这一切将如何运作时,感觉就非常的无机(inorganic)。这不再是技术的运作机制。这种“元宇宙”观是有问题的,问题不在于在完全不同类型的游戏之间实现资产的可移植存在着极大的实际问题,而在于你确实没法提前预测任何一个的走势。 这个话题再扯远一点,讨论“信息高速公路”的人往往会根据当前的市场结构外推出去(“买它!”),但很多关于“元宇宙”的讨论却恰恰相反:“元宇宙”往往是某种起到投射和情感转移作用的幻想世界。它让我想起了启蒙哲学家曾经发明出来的理想共和国,给一个虚构的国家精心制作了一部虚构的宪法。哲学家说“国王由选举诞生,任期为 18 个月,他将是睿智和公正的,秉持独身主义,生活清贫。”,而现如今,我们则听到“在元宇宙里,所有的数据结构都是可互换的,里面不会有看门人。”你想象的是这样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你原先对科技行业当前结构和运作机制感到恼火的一切都消失了(Web3 也可能因此受到很大影响)。 回到 2002 年时的移动互联网,我们很多人都知道这个东西会很大,但几乎没人认为它会取代 PC,只有疯子才会说电信公司、诺基亚和微软根本就发挥不了作用,而库比蒂诺的一家曾经的个人电脑公司和一个奇怪的小型“搜索引擎”会是这个新平台的开发者。所以在空中建造楼阁要小心啊。 现在,我们依然会收到 CEO 发来的电子邮件,要求我们制定元宇宙战略。我们该说什么?回想一下,我们在 2002 年或 2005 年制定的移动战略是什么?当时我们关闭了 WAP 网站了吗?这么做的人很少,几乎没人这样做。我们还在《第二人生》的岛上浪费了一大笔钱,因为上面唯一的访客都是为我们以及我们的竞争对手或麦肯锡工作的人。我们通过许可我们的和弦铃声 IP 赚了很多钱,但我们不知道移动市场会变得有多大,也不知道它会在 2007 年之后完全改变,以至于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无关紧要。但我们还是会投入进去,去学习,去试验,去思考它可能会变成什么,同时知道这可能没什么用。当时的策略现在也依然适用。 来源:元宇宙之心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2-11-13
在硅谷火热的Bayesian到底是为什么呢
go
lg
...
T交易平台与NFT质押借贷、Swap、
MetaFi
、BayesianAI、Bayesian超算等提供流通权证,长续为全世界学术机构、科研项目提供AI超算资源支持。 Bayesian平台有哪些亮点优势? 优势1:美国硅谷著名研究院,科研成果突出。 美国贝叶斯研究所 Mountain View、CIAI南加州AI人工智能大学,均是科研成果享誉全球的研究院金字招牌。Bayesian平台核心开发工程师,Amir Jaberzadeh ,是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计算机博士,斯特拉斯堡大学(Unistra)的创新排名居世界第 16 位,欧洲第 1 位;哈佛大学博士后;现在担任USC 南加州大学的计算机教授。研究院的整体研发团队拥有行业最顶尖的技术团队与成熟的Bayesian超算研发落地生态圈。 优势2:全美商务前沿,成熟的销售运营体系。 Bayesian立足美国经济第一大州加州,以洛杉矶、圣地亚哥为基点,辐射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南加州大学等全球常青藤高校,搭建出了成熟的运营、商务、销售体系,精英汇集经验丰富,学术应用场景广泛,人才实践基地众多。 优势3:美国硅谷青睐,Google等企业签署合作备忘录。 Bayesian目前已经宣布签署合作机构为: Google,Amazon,USC,CIAI等顶级机构和企业,更多机构正在接洽中,等待官方披露。 优势4:技术底层成熟、社区基础扎实。 Bayesian基于贝叶斯去中心化计算网络协议(BDCP),并以全球知名公链GODECHAIN(代币GODE)元神公链作为底层技术。 BDCP是一种旨在构建去中心化计算网络的协议,为WEB3.0服务提供计算基础设施。BDCP超越并脱离了当前的行业技术分布式集群模型,新的模型将中心节点和数据的访问控制委托给一个集中的可信机构。相反,它赋予点对点模型权力,提供去中心化的计算网络、计算转向数据模型、分布式机器学习和保护用户数据所有权的新机制,目前在技术领域掀起广泛讨论。 GODECHAIN当前已解决运行并发速度问题、技术安全问题等,未来有望成为公链领军者。GODECHAIN较为成熟,全球社区强大,项目基础扎实,未来成长空间巨大,成长势头看好。Bayesian正在由协议层——数据层——应用层——价值层的逐步延伸和拓展,以BDCP协议为识,以GODECHAIN为基,商业应用价值不断攀升。 优势5: Baye超算落地应用广泛,巨量数据超算项目达40+多个。 Bayesian平台服务超算项目,包括引力波验证、艾滋病生理原理和药物研究(FightAIDS@home)、粒子加速器设计(DPAD项目)、蛋白质内部结构研究(Rosetta@home项目)、癌症攻破等需要巨量数据解析的尖端科研项目,为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天文学、数理化等领域40多个项目落地应用,提供高效且顶尖的算力。 未来3至10年,以AI超算实现分布式存储的颠覆性应用,将导致整个市场爆发式增长,不再局限于Filecoin节点算力只为产生Token,并未进行巨量数据存储、产生实际应用机制,造成高开低走的困境,据相关数据统计,未来10年全球数据存储需求将增长10倍左右。Bayesian的愿景是:在以算力为基础资源的世界中,构筑一套稳定、高效、可供全人类自愿接入的去中心化超级算力网络。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2-11-13
项目周刊 | 美国政府目前是最大的比特币鲸鱼之一 至少拥有超过214046枚比特币
go
lg
...
4 亿美元。(bitcoinist)
Meta
宣布将裁员11000人,约团队规模13% 11月9日消息,
Meta
的扎克伯格对公司的部分高管表示,
Meta
将于星期三早间开始裁员。目前,
Meta
宣布了此轮裁员的人数,为11000人,约为
Meta
团队规模的13%。 Bitso在阿根廷推出QR加密货币支付服务 金色财经报道,拉丁美洲加密货币平台Bitso为阿根廷居民推出了QR加密货币支付服务,使这种针对外国游客的新解决方案成为可能。这项本地服务让阿根廷人通过Bitso应用程序扫描中央银行支持的其他支付公司的二维码来支付购物。 去年5月,该公司还启用了Bitso+功能,允许用户在应用程序中的合格货币余额上获得高达8%的年回报,保护用户在国内的购买力。(finextra) Opensea:将继续对所有现有收藏征收版税 11月10日消息,Opensea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将继续对所有现有收藏征收版税。创作者可以立即采取措施: 1) 可以为现有收藏建立链上执行路径;2)为你的社区制定更多激励措施以继续支付费用;2)可以拒绝让你的项目网站链接到无版税的市场。 为了确认新收藏的版税,创作者必须采用链上执行工具。例如Opensea的新注册表,同时也支持其他工具。在接下来的几周时间,Opensea将开始公开版税数据,供所有人使用。 Moneyfellows宣布完成3100万美元B轮融资 金色财经报道,埃及金融科技初创公司Moneyfellows宣布已从由Commerz Ventures、中东风险投资伙伴 (MEVP) 和 Arzan Venture Capital 牵头的 B 轮融资中筹集了 3100 万美元。参与这轮融资的还有这家初创公司的现有投资者,如Partech、Sawari Ventures、4DX Ventures 和 P1 Ventures。 Nexo是过去一周FTX撤资的最大实体 金色财经报道,链上数据显示,Nexo在11月1日至11月8日期间从FTX撤资超过2.19亿美元,使其成为过去一周从FTX撤资的最大实体。值得一提的是,Nexo成功避开了今年加密行业几乎所有重大风险事件,包括Terra、对冲基金Three Arrows Capital和加密货币借贷服务提供商Celsius倒闭等。(cointelgraph) 壳牌计划为比特币矿机提供液冷解决方案 11月11日消息,石油和天然气巨头壳牌宣布与 Bitcoin Magazine 达成为期 2 年的合作关系,以赞助在迈阿密举行的 2023 年和 2024 年比特币大会。 据悉,壳牌计划进军比特币挖矿领域,为比特币矿机提供液冷解决方案。 Chainlink Labs推出PoR服务,可帮助CEX证明其资产储备情况 11月11日消息,Chainlink Labs宣布已推出了一款用于帮助交易所证明其资产储备情况的新服务proof-of-reserve (PoR) 。 POR是一种允许用户实时验证加密货币交易所储备金的技术,当前已有一些交易所公开了自己的储备金证明,但也有一些交易所表示创建证明需要数周甚至更长时间。对此,Chainlink Labs表示,其PoR服务提供了开箱即用的解决方案,交易所可以通过该服务立即创建储备金证明。 具体来说,该服务会使用到连接至交易所API及其保险库地址的Chainlink节点,这些节点再连接至储备证明智能合约。这一智能合约可以被网络上的任何账户查询,以确定交易所的资产是否等于其负债。(Cointelegraph) Alameda Research和FTX Venture网站已无法被公共访问 金色财经报道,Alameda 和 FTX 网站上的内容已经从 11 月 9 日开始逐步下线,现在 Alameda Research 和 FTX Ventures 的官方网站公共访问似乎已被禁用,其中 FTX Ventures 的官方网站已无法打开,而 Alameda Research 的官方网站进入后显示为“私人网站”,并提示该网站目前被设置为私人性,只有所有者或贡献者,才可以登录访问。(cryptotvplus) 免责声明:金色财经作为区块链资讯平台,所发布的文章内容仅供信息参考,不作为实际投资建议。请大家树立正确投资理念,务必提高风险意识。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2-11-13
裁员潮?迪士尼计划停止招聘+裁员,控制成本推动Disney+盈利
go
lg
...
业正在大幅裁员,从而应对经济衰退。本周
Meta
表示,为了控制成本公司将裁员1.1万人,占员工总数的13%。 迪士尼的同行华纳兄弟探索公司(Warner Bros Discovery)在最近合并的公司重组内容业务时,采取了大幅削减成本的措施,包括裁员。 Chapek说,迪士尼已经成立了一个工作组,包括首席财务官Christine McCarthy和总法律顾问Horacio Gutierrez,帮助他做出“关键的大局决策”。 迪士尼公司已经开始考虑内容和营销支出,但Chapek表示,削减员工不会牺牲质量。Chapek写道,招聘将仅限于一小部分关键职位,由于公司希望提高成本效率,预计将会裁减一些员工。 Chapek说,商务旅行将受到限制,旅行将需要事先批准,或者尽可能以虚拟方式进行。Chapek写道:“我们的转型旨在确保我们不仅在今天蓬勃发展,而且在未来发展良好。”
lg
...
Sue
2022-11-13
狗狗币是未来的趋势吗?我们该持有?
go
lg
...
。如果人类的注意力足够强大,可以推动
Meta
和 Google 等大公司的盈利,那为什么不直接交易呢? Memecoins 是一种以分散方式评估和交易注意力商品的方式。使用区块链和自动化做市商,任何人都可以利用人们的注意力和热情进行交易 还记得今年早些时候乔·罗根 (Joe Rogan) 因他在广受欢迎的 The Joe Rogan Experience播客上发表的评论而陷入困境吗?在 24 小时内,可能推出了十几个以 Rogan 为主题的 memecoin,其中一个是 Marshall Rogan Inu (MRI),市值超过 5000 万美元 市值怎么会这么高?嗯,在那一刻,MRI 是 DEX Screener 等交易平台上最热门的代币,它在 Twitter 上风靡一时,它还赞助了一名综合格斗选手。它的估值必须赶上围绕该项目的炒作数量 DOGE 为例,它是在Elon Musk 收购 Twitter 后大涨的。较高的估值不仅是因为马斯克未来可能会将加密代币整合到 Twitter 中的理性(如果有风险的话),而且这也是加密交易员押注马斯克的推文会引起对 DOGE 的关注并提高其价格的一个功能. 不像小型 memecoin 的生存和死亡取决于对故事的兴趣程度,像 Shuba Inu 这样的 memecoin 坚定者和狗狗币的基本面也有助于其价值。事实上,DOGE 的市值目前超过 160 亿美元,是继以太坊在 9 月转向权益证明之后最大的工作量证明区块链之一 因此,DOGE 的估值是基于其基本面和关注度,而像 Will Smith Inu (WSI) 这样的 memecoins,在 Will Smith 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击败 Chris Rock 之后大放异彩,只看重关注度,并且在新闻周期继续时被遗忘 虽然很容易将这一切视为毫无意义的赌博——我不否认投机方面——但会错过引擎盖下的变化。Memecoins 不是基于随机掷骰子——它们追踪人类注意力的商品 鉴于世界经济面临的逆风,创造新的投机和投资手段也就不足为奇了。由于生产力下降和自然资源稀缺,我们的经济面临停滞不前的危险 未来,我们将看到文化的短暂方面成为可交易商品。碎片化的音乐专辑和知识产权正在路上,多亏了 memecoins DOGE 的巨大市值和不断涌现的 microcap memecoins 表明,我们的价值概念正在从现实世界的商品转变为产生文化的短暂品质。请记住,如果每个人都认为某些东西很有价值,那么它很可能是有价值的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2-11-12
80亿亏空带走FTX 钱包安全方案才能守护住Web3底线
go
lg
...
要功能在于便是跟Dapp进行交互,比如
MetaMask
,以及WalletConnect等元钱包的出现。 钱包的4.0关键词是智能合约、多链、多签,随着以太坊账户抽象的进展,去掉EOA账户,单独保留智能合约账户类型已经成为可能,多链是经由EVM兼容和跨链桥而逐步实现,而红火的MPC模式导致的功能是账户多签的实用化,从而使社交恢复、安全性等得到极大提升,主要代表产品有Zengo、Bitizen、M-Safe等主要产品。 我们目前正处于钱包3.0向钱包4.0状态的演化,面向C端的
MetaMask
,以及面向B端的G-Safe成为主要的“超越”对象。 关于钱包的分类,从用户视角出发,只有产品和功能的不同,比如MPC说提供安全和多签的技术,G-Safe是给予DAO、机构使用的专业工具,而日常接触的钱包更多是头部产品,比如imToken等,可以理解为面向C端的、软件类型的、去中心化的、多链钱包。 图片说明:钱包的抽象分类 图片来源:R3PO 而从钱包身去划分,则划分维度更为多样,比如冷热、介质等等,但是多数钱包可暴力划分为设备和托管类型两个角度即可。 现有钱包的功能及扩展 从宏观视角而言,钱包功能可抽象成三种类型: 1.流量/资金入口 在加密世界中,交易所是最大的流量集散地和代币交易场景,在NFT勃兴后,NFT交易平台有望成为第二个CEX角色。 从数据来看,头部公链上每天有 250 万个钱包处于活跃状态,BNB Chain、Solana、Polygon 和 Ethereum占 80% 以上。 但是从CEX的总账户数量来看,目前交易所积攒了9000万个活跃地址,是链上地址的36倍,而进一步将口径放大至Web 2世界,Visa、MasterCard、Apple Pay等主要账号类型均上十亿、甚至数十亿。 高情商的说法是链上钱包正在发展初期,低情商的说法是去中心化仍旧遥遥无期。 图片说明:Web3月活 图片来源:Dune 2. Dapp Store/Connect/Swap 目前的钱包主要功能并非在于“资产管理”,至少资管只针对机构、DAO才有实际意义,个人用户使用钱包的目的在于“交互”Dapp。 从这个角度又可细分为连接和竞价排名两种模式,链接模式以
Metamask
为最典型代表,其产品模式可概括为激活、交互、签名三步,至于链接的是何种类型的Dapp、公链均支持用户自定义,从这个角度而言,
Metamask
也是一种多链钱包,比如其支持BNB Chain等用户自定义链。 而Dapp Store展示、排名模式,以Bitkeep最为典型,其直接在产品内进行Dapp展示及推广,以及直接的上币、上NFT等重运营模式,意在将“用户行为变现”,这是在Web3时代无法数据变现后的变通之举,流量生意永不眠,只是路径发生改变。 Swap功能是目前钱包最直接的流量变现模式,相较于Dapp展示更为直接,更为贴近用户侧,比如
Metamask
唯一的直接利润来源便是内置的
Metamask
Swap功能,但是这建立在其3000万活跃用户的基础上,很难被其他钱包所仿效。 3. 钱包功能的扩展 在以上功能的基础上,钱包在2021年开始逐渐和更多功能模式进行结合,典型如DID、SBT、NFT展示等更为与个人特征相关的功能拓展上。 本质上而言,钱包是账户的“容器”,而去中心化很难进行前端的KYC、AML等复杂措施,非托管C端钱包在技术上也无法真正控制用户类型,而地址行为数据便成为勾勒该用户的触手。 当然,在目前阶段,此类功能仍较为前沿,落地较为困难,但是钱包确实个链上身份识别的好入口,尤其是在隐私保护日渐重要的当下。 钱包的发展方向 我们将钱包的发展方向置于市场之前,是出于用户体验变更会改变当下市场格局的整体考虑,当下钱包市场处于又一次变革的关口,也是后来者入局的好时机。 首先从破除技术迷信开始,每当新一轮的叙事模型开始出现,对技术的宣传成为固定套路,比如Move语言的技术优势,MPC对钱包安全的重要性,ZK技术的普适化等等,但这不是故事的全部,技术只是功能的构件,而功能才会导致市场格局发生变化。 我们在前文提到过智能合约多链多签钱包,可以将其解构为如下的等式: 智能合约多链多签钱包=易用+安全 (1) 易用+安全=AA+MPC+EVM多链 (2) AA指账户抽象,主要在以太坊上进行探索,但得益于EVM兼容链以及跨链桥的存在,我们可以将其视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而从更复杂的功能实现角度而言,钱包未来的形态是个多变量的演化过程,如何在MPC等技术、易用和安全等体验积累中实现智能合约多链多签钱包,是个非常困难的过程。 图片说明:钱包技术和产品关系 图片来源:R3PO 单纯谈论MPC并不困难,但从技术原理到市场竞争还存在一个漫长的产品迭代过程,就好比,我们都知道有以太坊的Layer 2一定是在ZK系列中诞生,但究竟是哪款产品取得最终胜利,并不是一个当下就可断言的过程。 安全多方计算(Secure Multi-Party Computation)的主要是针对在无可信第三方的情况下,如何安全地计算一个约定函数的问题。安全多方计算通常缩写为 SMPC 或者 MPC。基于安全多方计算的多方签名技术,从始至终,单点私钥都未出现。通过多个私钥分片,不同参与方在签名时通过 MPC 协议计算出最终签名,且此签名能通过对应的单个公钥的验签。 主要产品有面向B端用户的Fireblocks、面向C端用户的ZenGo、以及将为
Metamask
提供安全服务的中间件安全鹭。 Fireblocks Fireblocks 为 1300 家大型机构提供数字资产托管平台,包括 MPC 钱包、代币发行/管 理,以及对 DeFi 的访问。它的客户包括银行、交易所、借贷机构、对冲基金、做市商和其 他机构。可提供私钥,完成退出机制。 Fireblocks 的客户之一 Revolut(估值 55 亿美元,是最大的金融科技公司之一)正在使 用 Fireblocks 的 MPC 为全球 1300 万零售客户引入加密服务。该基础设施用于为数字资产转账提供安全的支付轨道。通过 MPC 钱包,Revolut 可以增加涉及加密货币的产品线和面向零售的功能。 Fireblocks 为 1300 家大型机构提供数字资产托管平台,包括 MPC 钱包、代币发行/管 理,以及对 DeFi 的访问。它的客户包括银行、交易所、借贷机构、对冲基金、做市商和其 他机构。可提供私钥,完成退出机制。 ZenGo Zengo 是一款相对成熟的、基于 MPC 技术、无私钥、EOA 账户钱包产品,最新一轮融资 2000 万美元,投资方有 Insight Partners 和三星等。曾获得三星的领投让 Zengo 有机会获 得三星手机的巨大渠道优势。创建账户时,ZenGo 创建两个密钥份额,一个存储在你的移动 设备上,另一个存储在 ZenGo 服务器上。关于钱包退出机制,其解决方案是设计了对应了私 钥恢复程序,委托给可信第三方保管,一旦 Zengo 产品无法继续提供服务,第三方会核实后 公开私钥恢复程序,用户在客户端即可创建出私钥,进行导出备份。 Safeheron 已经和
Metamask
达成合作,将为其提供整体MPC解决方案,目前产品套件包含 : 1.MPC Wallet APP,客户内部可以多人协同管理数字资产; 2.MPC Wallet API, 支持客户编写程序实现自动化的签署交易,无需担忧私钥泄露; 3.MPC Web3 浏览器插件,支持客户通过多人审核的方式访问 Web3 协议。 从这个角度而言,技术的大致勾勒,而产品的快速迭代,以及响应市场的需求速度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是个运营大于技术的持续过程。 但这并不说技术本身不重要,而是在强调技术是第一步,市场才是检验技术适用性的最终裁判。 而从智能合约账户角度去看待钱包的发展形态,最明显的变化趋势就是以太坊账户的合并,从EOA(外部账户地址)和智能合约账户两种合并成为一种“账户抽象”,需要注意的是,此处的账户抽象可理解为智能合约账户,但同时具备EOA的功能。 智能合约钱包主要特性如下: Seedless 合约钱包账户不存在私钥,不需要备份私钥分片,通过链上代码绑定特定用户信息(如 设备信息、电子邮件账号等个人信息),实现账户所有权,避免用户丢失助记词而导致丢失加密资产,真正实现了无私钥存储; 多签方案 CA 账户支持进一步编程,能够更方便的实现多签机制。如 M-safe,通过创建基于不同地址创建多签钱包,实现组织资产共同管理,达到转账控制、交易审核、交易记录等资产管理服务需求; Gasless CA 账户可指定 gas 代付,避免用户因为缺少手续费影响转账进行,优化用户使用体验, 但在极端行情,网络拥堵时可能会导致手续费支出急剧增长,尤其是智能钱包的逻辑较 EOA 钱包复杂,因此创建钱包和每一笔操作的 gas 都会更贵,需要考虑产品功能长期良性发展模 式,Argent 钱包在极端行情时支付了五十多个ETH 手续费。考虑到这个问题,Unipass 采用 方案如下:通过项目方代付 gas 解决新用户转账问题,后续计划发展手续费抵扣功能,吸引用户、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保证功能持续运作,节约运营成本。 在其最终完成后,智能合约账户会促进钱包的无私钥进程,以及支持无Gas交互等更为复杂的DeFi产品形态。 但在目前的局面下,真正实现AA级账户的钱包并未推出实际产品形态,最为接近的是G-Safe和M-Safe,前者是基于EVM层的智能合约钱包,后者是Move语言原生智能合约钱包,从技术原理上而言比G-Safe更为接近底层,但其目前正在推广阶段,并且和EVM兼容性也值得怀疑。 总之,MPC可以让无私钥变得更为安全,AA可以实现真正复杂的智能交互。 现有钱包整体市场规模 根据美国市场研究和咨询公司 Grand View Research 的一份新报告,到 2030 年,全球加密钱包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 482.7 亿美元,在预测期内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24.4%。 根据Triple-A的一份报告,截至2022年,估计全球将有超过3.2亿的加密货币用户,而截至2022年8月,全球加密货币钱包用户数量达到8402万,而2021年8月为7632万用户。 至少在币圈之内,仍旧存在用户转化的可能,目前的钱包并未完全获得认可,多数人仍旧主要使用交易所来管理资产。 在这个过程中,包括萨尔瓦多开启的比特币法币化进程、DeFi、NFT的火热是最主要的因素,在2021年9月后,已经有270万萨尔瓦多人成为Chivo钱包用户,其上可直接使用闪电网络进行转账等操作。 从区块链外部世界而言,DeFi的主流化,NFT的出圈化,以及Web3、元宇宙等概念成为各国新的经济增长点等多重利好因素,共同促进了钱包用户的增加。 细分而言,可以解构为如下趋势: 1. 支持商家的增加:比如闪电网络支付服务商Strike在拉美地区持续获客,以及根据Bit Pay的研究,用加密货币支付的消费者中有40.0%是新加入的商家,他们的购买金额是信用卡购买金额的两倍。 2.C端用户贡献用户量,B端用户贡献利润:个人用户在2021年占收入份额超过62.0%,并且北美主导了钱包市场,占收入份额超过30.0%。 3. 易用性的胜利:热钱包部分在2021年占收入份额超过55.0%,安卓系统部分在2021年占收入份额的45.0%,说到底还是低收入群体和简易操作性更为重要,这也是强调用户体验的重要数据支撑。 4. Swap仍旧是重要收入来源:Swap在2021年产生了超过40.0%的收入份额。 图片说明:钱包分类 图片来源:R3PO 总结 在加密货币市场再次来到赛点时刻,CEX叠加不透明的管理措施的伤害仍在持续,用户资金只有在链上流转才能真正确保所有权,否则只能继续遭遇一次次的挪用,没有人会在利益面前坚守原则。 监管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尤其是在Web3即将到来的转折点,行业应该有勇气提供更为完美的解决方案,而钱包是完美的个人资产存放、机构资产管理的解决方案,是时候承担起历史的重任了,天予弗取,反受其咎。 作者:R3PO 来源:panewslab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2-11-12
DAOrayaki |账户抽象如何确保以太坊大规模化采用
go
lg
...
帐。 3、社会恢复。帐户抽象化允许结束
metamask
流行使用的种子短语。社会恢复允许用户通过一个值得信赖的联系人或可靠的第三方服务指定恢复方法。如果用户在试图恢复账户时改变主意,他们也可以在恢复前设置延迟计时器。Argent正在实施这一措施,并允许用户在google drive上备份其加密的种子短语。 4、多因素认证:一些传统金融机构正在推动规范双因素认证。这种安全模型可以通过账户抽象来实现,允许用户指定和创建多重签名钱包。 5、插件:帐户抽象允许第三方开发人员在创建帐户时插入新功能。 6、多代币费用支付:账户抽象将使用户能够以以太坊以外的任何代币支付Gas费。 7、费用委托:账户抽象将允许用户代表他人支付费用。项目和协议可以代表用户支付 gas 费用,使入职过程更加无缝。 8、多样化的签名方案:帐户抽象将允许与当前 ECDSA 方案不同的签名方案。只有抽象才会允许这种变化。这将: 引入量子阻力,确保以太坊不能被伪造或被量子计算机攻击。 创造更有效的签名算法,这将可能导致更低的Gas费用。 允许合约账户可升级。 我们相信,账户抽象化可以使以太坊链对网络更加可用,以使下一波用户进入DeFi。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2-11-12
稳定币战争持续升温:稳定币市场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go
lg
...
重要的投票:可能会放弃美元挂钩,推出
MetaDAO
,以及
MetaDAO
代币质押。 令人惊讶的是,相对于它的重要性,这次投票引起的影响很少。我猜这是由于该计划的复杂性。 The Endgame Plan 是为了防御监管部门打击与现实世界的资产挂钩的抵押品,其中包括$USDC。 Abracadabra 的 $MIM,曾经是 DAI 最大的竞争对手,现在下跌了 96.6%(市值)。 $FTT 是 MIM 最大的抵押资产,所以......现在 Abracadabra 更惨了。 $DAI 的提案与计划应该不会很快就通过,但我们可以期待另外两个很快推出的 DeFi 稳定币: $GHO 和 $crvUSD: 关于 $crvUSD 的细节还不多 Aave 的 $GHO 可能有 $AAVE 质押的收益分享模式 然而,就稳定币市值而言,最大的变化是 $USDC。 自币安“下架”USDC 以来已经过去了 2 个月。自那以后,USDC 市值下降了 15.9%,而 BUSD 增长了 14.3%,USDC 的市值下降了 82 亿美元,这比 DAI 的整个市值还要多! 对于 USDC,还有一个潜在的暴雷点,那就是他们与 FTX 达成了许多合作,SBF 曾经也发布推文称想加入到这场稳定币的战争,但我们并不清楚他是否就此目的与 USDC 展开合作,或有什么合同细节。 最后,来看看 USDT。上个月,Tether 将商业票据持仓降至零,并增加了对美国国债的敞口。 Tether 之前反驳了关于其商业票据 "85%由中国或亚洲商业票据支持,并以 30%的折扣进行交易 "的谣言。很明显,Tether 在这方面的业务已经很成熟了。 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FTX 引起的清算并未全面结束,而 FTX 内包括 Solana 上都还有不少 USDC 流通,这些都会给 USDC 带来一定的危险。 尽管是因为 Coingecko 读取了错误的 USDT 数据,才导致人们对 USDT 产生了恐慌。 但在如今的局势下,一场小小的 FUD 也可能会引起一大片雪崩。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目前来看,BUSD 也许是风险系数最小的那一个稳定币。 撰写:Ignas | DeFi Research、深潮 TechFlow 编译:深潮 TechFlow 来源:bress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2-11-12
上一页
1
•••
923
924
925
926
927
•••
992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为金价重大回调做准备!机构:黄金发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大的崩溃信号
lg
...
终于承认了!美国经济3年来首次萎缩 特朗普向中国、商界领袖关键发话……
lg
...
突破美国贸易封锁!中美突发重大信号:中国找到规避特朗普关税的管道?
lg
...
中美关税谈判突传重大进展!比特币站上9.5万、黄金3233避险降温 市场紧盯非农报告
lg
...
突发警告!特朗普家族:现代金融体系已经崩溃 银行将在10年内被淘汰灭亡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89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28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