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业务广告主要来自亚马逊自有平台(如Prime Video),而3P业务广告则以第三方卖家的Sponsored Ads为主。据统计,3P业务卖家在广告上的支出远高于1P业务卖家的投入,通常占广告收入的80%以上。若关税持续压缩卖家的利润,这些卖家可能会因为毛利率的下降而削减广告支出,从而可能拖累整体的广告收入表现。 总体来看,关税下更高的售价能在短期内提升佣金收入,但若需求弹性导致销量下滑,其负面影响可能超过售价提升的收益。亚马逊需在定价策略与市场需求间找到平衡,以维护长期的销量和广告收入。 来源: TradingKey, Amazon 5. 关税环境下亚马逊电商的竞争优势 关税无疑会对亚马逊的电商业务造成负面影响,但凭借其独特优势,亚马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冲这些冲击。以下是亚马逊在关税环境下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 供应链多元化与适应力:亚马逊的市场和卖家已从特朗普政府第一任期内(2018年)实施的关税中断中吸取经验教训,许多第三方卖家逐步将供应链多元化,减少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尽管2025年的关税规模前所未有,风险也更高,但亚马逊凭借其市场灵活性和适应能力,预计将比其他一级零售商更快调整供应链,减轻关税带来的影响。 议价能力:作为全球最大的买家之一,亚马逊在与供应商的谈判中拥有显著优势。这种地位使其能够协商更低的价格,并将成本优势转嫁给消费者。通过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亚马逊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即使在关税压力下也能维持吸引力。 全球物流网络:亚马逊拥有全球最广泛且复杂的物流网络。截至2024年,其在物流领域的投资已接近1000亿美元。这种大规模投入带来的规模效应,使亚马逊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速度从亚洲转移库存。相比依赖第三方物流且规模较小的同行,亚马逊在物流成本控制和效率上占据明显优势,从而最小化关税带来的额外负担。 来源: TradingKey, Amazon 运营效率提升:近年来,亚马逊持续优化成本结构,运营支出增速显著放缓。通过引入机器人技术等创新手段,其电商业务的运营利润率不断提高。由于亚马逊电商业务的体量庞大,运营效率的微小提升即可转化为巨大的收益。这种效率优势使其在面对关税成本上升时更具韧性。 来源: TradingKey, Amazon 外汇缓冲:亚马逊约四分之一的收入来自国际业务,这些收入不受美国关税政策直接影响。此外,美元走软有助于缓解近期的不利因素,为其商业模式提供了一定缓冲。 来源: TradingView 6. 估值 关税政策对亚马逊的业务产生了显著影响,尤其是在1P业务模式下。作为进口商品的直接采购方,亚马逊需要承担关税带来的额外成本,这直接压缩了其利润空间。综合分析后,预计关税的影响将导致亚马逊年度运营利润减少50-100亿美元。这一成本压力主要集中在电商业务的核心环节,对整体盈利能力构成挑战。 结合关税对电商业务和广告业务的盈利能力造成拖累,以及AWS业务预计仍将保持双位数增长,部分抵消整体压力,预计亚马逊2025年的每股收益(EPS)为5.99美元。这一数字低于当前市场共识的6.25美元,表明存在较大的下行风险。结合亚马逊在关税政策下的盈利能力和增长潜力的谨慎预期,采用2025年的市盈率(PE)29倍得出2025年亚马逊的合理目标价为174美元。 来源: TradingKey, Amazon 原文链接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