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中上协报告:100余家公司上市以来首次现金分红,274家公司现金分红金额超十亿
go
lg
...
率[4]5.06%,整体净资产收益率(
ROE
)7.70%。
ROE
中位数5.32%,62家公司
ROE
超30%,其中41家集中在制造业。2023年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整体资产负债率57.80%,中位数38.92%,同比下降0.41、0.21个百分点,210家公司资产负债率超80%,集中在建筑业,电气、电子及通讯,房地产等行业。2023年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总体现金流状况进一步改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6.44万亿元,同比增9.11%,为净利润的2倍,整体营业现金比率10.14%。 全市场上市公司2023年共实现增加值[5]19.49万亿元,同比增3.77%,占GDP总额的15.46%;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增加值14.25万亿元,制造业上市公司增加值6.06万亿元。上市公司全员劳动生产率[6]64.41万元/人,同比增1.61%,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社会数据的3.99倍。采矿业,金融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三个行业劳动生产率居前,分别为157.61、143.16、136.86万元/人。上市公司积极承担社会责任,2023年全年累计贡献税收4.62万亿元,占全国税收总额的25.50%,新增员工人数50.37万人,占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的4.05%。 二、行业情况 19个门类行业中,13个行业营收正增长,12个行业净利润正增长,15个行业实现盈利。10个制造业次类行业全部实现盈利,其中5个行业营收、净利润双增长。 上市公司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固定资产投资[7]5.37万亿元,同比增9.58%,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2.29万亿元,同比增3.32%。 2023年休闲游及商务差旅消费需求明显释放,交通运输行业持续恢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上市公司实现营收、净利润2.07、0.17万亿元,同比增4.78%、57.13%,较上年明显好转。具体来看,航空、铁路、道路运输业净利润同比增96.37%、166.25%、28.29%,四大航空公司同比减亏1271亿元。旅游、汽车、酒店餐饮、影视院线等多行业都迎来明显增长。 在全力推进能源转型政策鼓励下,相关领域保持强劲发展势头,锂电池、光伏、新能源汽车“新三样”相关上市公司营收增长超10%。电力、燃气、水生产供应业绿色环保转型步伐加快,叠加供需格局改善,行业上市公司2023年营收、净利润增长3.51%、61.41%。近年来国家对中成药传承振兴支持力度持续加大,中药行业迎来新机遇,2023年行业上市公司营收、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6.12%、33.18%。受益于油气勘探规模增加,油服行业上市公司业绩实现较好增长,2023年营收、净利润同比增5.63%、25.78%。 金融业上市公司全年营收9.15万亿元,净利润2.49万亿元。金融行业加大对高端制造、专精特新、普惠小微、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投资支持力度。六大行碳减排贷款、制造业贷款、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小微企业贷款投放额均有大幅提升。 三、上市公司结构 截至2023年底,全市场上市公司共5346家,其中主板3208家、创业板1333家、科创板566家、北交所239家。全年新增上市公司313家,募集资金净额3571亿元,其中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新上市254家,占比81%,募集资金净额2815亿元,占比79%。99家新上市公司所属高技术制造业。全年共退市47家,其中强制退市公司44家,科创板首现强制退市公司。“能上能下”新生态加速形成,上市公司结构进一步优化。 从股本和市值看,上市公司2023年底总股本8.50万亿股,新增0.23万亿股。境内股份总市值77.74万亿元,千亿以上市值公司101家,百亿以上市值公司1474家,制造业上市公司市值44.06万亿元。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金融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这5个行业市值较上年年底有所增加。 从区域分布看,北上广深江浙六区域上市公司3183家,占比59.5%,上市公司向经济活跃区域集聚特征更加明显。 四、高质量发展 (一)科技创新。上市公司2023年全年研发投入合计1.60万亿元,整体研发强度2.21%。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研发强度分别为1.87%、4.86%、10.87%、5.03%。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0.77万亿元,在研发投入前100家公司中占据61席。民营上市公司持续迸发创新活力,整体研发强度达3.75%,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全市场高技术制造业上市公司实现营收、净利润6.76、0.38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实现营收、净利润15.34、0.99万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营收、净利润同比增长16.44%、13.03%,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营收、净利润同比增长6.92%、5.74%,增速远高于市场平均。 (二)数字化转型。截至2023年底,数字产业化上市公司1305家,比上年增加94家,涵盖数字产业化领域的四个大类,主要分布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中。产业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数字产业化上市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9.05万亿元,净利润0.47万亿元。 (三)绿色低碳发展。上市公司环境保护及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量质齐升。2023年,2115家公司单独编制并发布2023年可持续发展报告[8],占比39.7%,比上年增加近300家。金融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发布率最高,为92.8%,多数行业发布率在40%左右。上市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越来越多公司开始披露气候管理目标,二氧化碳减排量、可再生能源使用量等详实数据。 (四)海外业务。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外部需求疲弱的背景下,上市公司出口展现较好韧性与活力,2023年海外业务收入8.50万亿元,同比增4.36%。海外收入占营收比重11.69%,同比提高0.39个百分点。“新三样”出口份额大幅提升,出口结构显著优化。1041家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超30%。电气、电子及通讯、木材、家具、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行业海外业务收入份额较高,达25%以上。 五、回报投资者 截至目前,已有3859家上市公司公布或实施2023年现金分红方案(注:包括季度、半年度、年度及特别分红),占全部盈利公司的92%,100余家公司上市以来首次现金分红。 从金额上看,合计现金分红金额[9]达2.24万亿元,比上年有小幅增长,平均每家公司分红5.8亿元。274家公司现金分红金额超十亿,30家公司超百亿。从分红比例来看,分红公司整体股利支付率36.94%,1217家公司股利支付率超50%。 从分红频率来看,254家公司披露2023年季度、半年度分红方案,家数比上年有显著增长,现金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持续加强。 2023年,上市公司新增发布集中竞价交易回购计划744单,新增拟回购金额1421亿元,目前已完成回购965亿元,注销式回购占比稳步提升。 注: [1] 统计时点截至2024年4月30日10时。年报样本口径为2023年底已上市,扣除现已退市、延迟披露年报19家公司后,共5327家公司;[2]依据2023年5月21日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行业统计分类指引》划分;[3]本文所指央企为国资委控股央企;[4]本段几个整体指标计算方式如下:整体销售净利率=“净利润加总/营业收入加总”整体
ROE
=“净利润加总/上市公司年初年末公告的净资产加总后平均值”整体资产负债率=“年末总负债加总/年末总资产加总”整体营业现金比率=“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加总/营业收入加总”;[5]上市公司增加值计算方法为“净利润+职工薪酬+固定资产折旧+支付的各项税费-收到的税费返还”;[6]全员生产率计算方法为“上市公司增加值/上市公司年初年末公告的员工总数平均值”;[7]固定资产投资选用现金流量表“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8]指上市公司在定期报告外单独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CSR)、可持续发展报告和ESG报告等;[9]按公司境内外全股本分红统计。
lg
...
金融界
2024-05-01
中国银河:给予常熟银行买入评级
go
lg
...
比分别增长19.6%和19.8%,年化
ROE
分别为13.69%和14.74%,同比分别提升0.63和0.91个百分点。公司的业绩延续高增,盈利水平稳步提升,投资收益贡献增加,利息净收入和中收维持正增长,对基本面亦形成支撑。 资产端稳健增长,净息差收窄但维持同业领先水平:2023年和2024Q1,公司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11.69%和5.62%,增速有所放缓,主要受到息差下行影响。2023年2024Q1,公司NIM为2.86%和2.83%,同比下降16BP和19BP,依旧保持同业领先水平。资产端,贷款保持稳健增长。截至2023年末,公司的贷款总额为2224.39亿元,较2022年增长15%,2024Q1增速为5.76%,与2023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个人经营性贷款依旧是信贷主要投向。2023年增速为21.12%,占总贷款比重40.4%且200万元以下贷款占比超过了80%,持续做小做散做下沉给公司贷款端带来较强的议价能力。2023年,公司资产端收益率和贷款收益率高达5%和5.81%。负债端,存款延续高增,定期化程度提升,成本刚性仍存。截至2023年末,公司存款总额2479.39亿元,较2022年增长16.16%,2024Q1增速为14.35%。其中,储蓄定期存款增速为30.09%和16.69%且多以三年期以上存款为主,导致负债端成本下行幅度有限。2023年,公司计息负债成本率为2.30%,较2022年持平。 非息业务收入一季度改善明显,中收回暖、投资收益贡献增加:2023 年和2024Q1,公司非息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4.34%和70.9%。其中,中间业务收入同比-82.84%和635.41%,一季度显著回暖,主要得益于代理业务手续费收入增加。以投资收益为核心的其他非息收入表现向好。2023年和2024Q1,公司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32.44%和67%,投资收益同比变化-2.1%和276.76%。 资产质量优异,风险抵补能力增强:截至2023年末和2024年3月末,公司的不良贷款率为0.75%和0.76%,维持同业较低水平。与此同时,公司的拨备覆盖率为537.88%和539.18%,实现稳步提升,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夯实。 投资建议:公司坚持支农支小市场定位,小微金融护城河稳固。信贷业务下沉需求空间广阔,个人经营性贷款优势突出,NIM领先。资产质量优异,拨备覆盖率优于同业,风险抵补能力强劲。公司通过ipc+信贷工厂结合的形式开展小微业务,有效管控不良风险,助力信贷扩张,同时借助异地分支机构和村镇银行等形式拓展业务空间,未来业绩增长空间可期。结合公司基本面和股价弹性,我们维持“推荐”评级,2024-2026年BVPS10.19元/11.62元/13.31元,对应当前股价PB0.74X/0.65X/0.56X。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速不及预期导致资产质量恶化的风险;贷款利率持续下行导致净息差承压的风险。 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中金公司严佳卉研究员团队对该股研究较为深入,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高达90.39%,其预测2024年度归属净利润为盈利38.84亿,根据现价换算的预测PE为5.6。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5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21家,增持评级4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9.87。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数据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4-05-01
张家港行2023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下滑42.30%,加权净资产收益率同比下滑0.56%
go
lg
...
下降0.26个百分点。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ROE11.65
%,较2022年同比下滑0.56个百分点。 根据该行发布的2024年一季度报告,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82亿元,同比增长7.59%;实现净利润5.45亿元,同比增长7.08%;基本每股收益0.25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ROE
为3.15%。
lg
...
金融界
2024-04-30
常熟银行获平安证券买入评级,盈利表现优于同业,息差保持韧性
go
lg
...
增长19.8%。公司1季度年化加权平均
ROE
为14.74%。截至2024年1季度末,公司资产规模较年初增长9.04%,贷款规模较年初增长5.76%,存款规模较年初增长14.35%。平安证券认为,营收表现持续亮眼,盈利增速保持高增态势,绝对水平预计仍处于同业领先水平。净利息在息差收窄大背景下,预计仍保持在同业较优位置。资产质量压力可控,拨备水平夯实无虞。拨备覆盖率和拨贷比分别较上年末抬升,风险抵补能力持续夯实。零售与小微业务稳步发展,公司有望充分受益,长期看好公司小微业务的发展空间,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下行致行业资产质量压力超预期抬升。2)利率下行导致行业息差收窄超预期。3)房企现金流压力加大引发信用风险抬升。
lg
...
金融界
2024-04-30
大行评级|花旗:予招行“买入”评级 对今年实现正盈利增长仍具信心
go
lg
...
元。资产报酬率(ROA)及股东报酬率(
ROE
)按年分别减少15及235个基点,至分别1.35%及16.08%。 花旗预计,今年首季招行业绩弱于预期且营收和盈利成长逊于同业,其股价将出现负面反应。招行H股本年至今累升约25.7%,花旗认为,目前难以证明招行的估价溢价合理,相对大型银行估值溢价或收窄。报告表示,虽然对招行今年实现正盈利增长的能力仍具信心,但认为投资者短期内或会对弱于预期的业绩感到失望。 该行予招行H股“买入”评级,目标价35.52港元。
lg
...
格隆汇
2024-04-30
港股领涨全球,聚焦港股高股息机会,恒生央企指数年初以来累计涨幅超12.5%
go
lg
...
深入推进和央企经营效益的不断提升,央企
ROE
提升确定性逐渐提高,或将带动资金增加对央企的配置,推动恒生央企等优质企业的长期估值提升。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4-30
港股领涨全球,聚焦港股高股息机会,恒生央企指数年初以来累计涨幅超12.5%
go
lg
...
深入推进和央企经营效益的不断提升,央企
ROE
提升确定性逐渐提高,或将带动资金增加对央企的配置,推动恒生央企等优质企业的长期估值提升。
lg
...
格隆汇
2024-04-30
切换港股高股息正当时,恒生央企ETF(513170)冲击5连阳!
go
lg
...
深入推进和央企经营效益的不断提升,央企
ROE
提升确定性逐渐提高,或将带动资金增加对央企的配置,推动恒生央企等优质企业的长期估值提升。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4-30
以旧换新活动加码,龙头家电ETF、家电ETF涨超3%
go
lg
...
逐红利的较好选择。在股东回报的核心指标
ROE
方面,国内家电龙头拥有突出优势,而PE估值则明显低于海外可比公司。 华福证券认为,随国内家电企业逐渐出海融入全球,估值体系亦有望向海外龙头看齐。
lg
...
格隆汇
2024-04-30
港A异动丨海尔智家AH股均涨超7%创阶段新高,Q1净利同比增20.16%超预期且推出A/H股股权激励
go
lg
...
.69亿元,考核指标为扣非归母净利润、
ROE
各占50%权重,24/25年扣非归母净利润较23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5%,
ROE
达到16.8%,则100%归属。
lg
...
格隆汇
2024-04-30
上一页
1
•••
522
523
524
525
526
•••
639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国突传重磅!路透独家爆料中国政府大计划 标志对数字资产立场的重大转变
lg
...
重量级分析!彭博:中国11万亿美元的股市让习近平和特朗普都头疼
lg
...
特朗普贸易战略不寻常!为何惩罚印度、为普京铺红地毯、对中国按兵不动?
lg
...
【美股收评】美联储“鹰派”会议纪要加剧市场担忧!三大股指涨跌不一,科技股全线承压
lg
...
底层人的挣扎!中国法院裁决冲击弱势群体 北京恐直面改革的代价?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3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