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向coinbase开战 MEKE为币安链L2市场冲锋陷阵
go
lg
...
口,未来将考虑进入有着万亿级资产规模的
RWA
市场。 早在2021 年,DeFi Summer还未结束时,MEKE就开启了研发。出于对交易的极致追求,为了让全球加密货币交易者体验到和中心化永续合约一样的去中心化交易,MEKE团队在对产品进行了两年多的打磨才将其推出市场,并最终将其锁定部署在币安二层网络opBNB上。 作为一款去中心化的链上衍生品交易协议,用户流量和产品体验是整个产品的命脉。opBNB作为币安生态L2的希望,一方面币安为背景的庞大流量作为支撑,另一方面又有着很高的并发性,快速的处理能力,和极低的Gas费用。该网络的区块时间为 1 秒,转账的 Gas 费低至 0.005 美元,每秒能处理的交易数量(TPS)超过 4000,性能已优于现有的扩容方案。 正是考虑到以上因素,MEKE才选择部署在opBNB上。由于MEKE本身强的性能及潜力巨大的市场,再加上其是opBNB首批上线的应用,MEKE得到了全球加密货币爱好者的关注,全球区块链顶级媒体cointelegraph也对MEKE进行了报道。 目前MEKE 已部署在opBNB测试网,通过了全球知名审计公司 Certik 的安全审计。MEKE首期公测已于 7 月 31 日开启,公测火爆异常,并带动了opBNB测试网交易量的快速提升, 该测试活动将于 8 月 10 日结束。 如果说BALD是BASE L2的排头兵,那最多算是雷声大雨点小的散兵游勇。而MEKE作为opBNB的先锋部队,更像是一支装备精良的特种部队。毕竟相对于毫无应用可言的meme币,MEKE有着强大的价值支撑。在加密货币衍生品交易市场,每日有着近千亿美金的交易额,MEKE作为加密加密货币衍生品交易平台的佼佼者,有着十分庞大的市场潜力。 7 月 31 日,Binance 创始人 CZ 在 AMA 中发言表示,加密世界有很多有趣的领域,Binance 计划在这些领域大力投资,DeFi 显然是其中之一。而在8月2日币链发布的文章“opBNB,从测试网到主网中”币安链团队有提到,将大力支持开发者在opBNB上开发有价值的项目,MEKE或许就是其中之一。 MEKE第一期公测进展如火如荼,据不完全统计,其交互钱包地址已超越数万个。这不仅来源于MEKE本身的市场影响力,也在于MEKE为参与公测用户带来的奖励。 像DYDX、Optimism 、Arbtirum 等项目一样,MEKE也为参与公测的用户带来了诸如空投及手续费分红等奖励,参与越早奖励越丰厚。 MEKE 平台通证发行有限,平台设计了独特的发行机制,参与越早获得的福利越多,后期福利将逐渐较少。值得一提的是,作为MEKE的底层区块链系统,opBNB也还没发行通证,MEKE是否会和opBNB一起为整个市场带来轰动?值得期待! MEKE第一期公测将于将于 8 月 10 日结束,了解更多信息请长按复制进入MEKE官方社区: 官网: https://meke.io Telegram: https://t.me/MEKE_Global Discord: https://discord.gg/meke Twitter: https://twitter.com/MEKE_PROTOCOL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8-05
香港开放散户交易后 未来一年加密政策还有哪些看点?
go
lg
...
要满足这些要求是不容易的。 4.开放
RWA
的监管框架 吴说曾于 7 月 6 日独家获悉,香港证监会 SFC 金融科技组主管 Elizabeth Wong 在 Eliptic 的访问当中表示, SFC 很快将推出一个更新,改变 4 年前(2019年)有关 STO 的看法,Securities Token 或
RWA
将不会被定义为复杂产品,并有机会开放于散户,
RWA
会以底层资产来监管。分析人士指出,这有可能会推动新一轮
RWA
热潮。 5. 稳定币监管框架 香港对稳定币的监管框架最早可追溯自 2022年10月香港特首李家超上任后的首份施政报告,当时他即表示香港金融管理局正研究市场对监管稳定币的意见,会确保监管制度与国际监管建议相符并适合本地情况 2023 年 1 月 31 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布加密资产和稳定币讨论文件的咨询总结,建议将与稳定币相关的若干活动纳入监管,并在总结文件中阐述预期的监管范围和主要的监管要求。同时 Binance、德勤、支付宝、Animnoca、Circle(USDC发行人)、汇丰银行、万事达卡、新火科技、微信等均对香港金管局《加密货币与稳定币讨论文件》参与提供了建议。 3 月 20日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演讲表示,香港金融管理局正在研究“稳定币”的监管制度,目标是在 2024 年实施相关监管。4 月 29 日香港金管局发布 2022 年年报,强调率先规管的对象将是那些标榜与一种或以上法定货币的价值挂钩的稳定币;2023 年着手制定更详细的监管要求,过程中会考虑多项因素,包括最新市场发展、国际机构就稳定币监管提出的建议与良好做法,以及就加密资产和稳定币讨论文件收到的回应。5 月 9 日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表示除了虚拟资产平台的许可外,稳定币强制许可制度将在 2023 到 2024 年启动。 5 月 23 日香港证监会文件表示,对于规定非证券型代币须具有至少 12 个月往绩纪录的意见。稳定币的监管安排预计将于 2023/24 年实施。在稳定币于香港受到规管前,我们认为稳定币不应获纳入以供零售买卖。6 月 12 日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副局长陈浩濂表示,香港金管局已就稳定币推出进行公众咨询,未来会逐步建立监管框架,目标在明年底之前推出。 此外,就港币稳定币还是美元稳定币一事,胡振邦、港科大副校长汪扬、香港区块链协会共同主席方宏等人也表达了不同的观点。胡振邦认为,港币稳定币出现的可能性不是太大;但是美元稳定币的国际性需求非常大,如果有发行商选择香港作为发行地,接受香港证监会的监管,有可能性。汪扬、蔡文胜则呼吁香港政府发行以香港外汇储备为背书的港元稳定币;认为强大的 HKDG 可以在这个生态中挑战美元霸权,从而在实质上实现去美元化;在妥善监管下,也可以作为一个重塑港元国际战略将稳定币输送到其他国家的作用。方宏则对汪扬蔡文胜的文章进行了批评,称港币稳定币应由政府背书监管是对市场经济中政府作用的一个根本性错误认识;发行港元稳定币是有意义的,只是不应该由香港政府发行,而是由私营机构在香港政府的监管下合规发行;用港币稳定币推动“去美元化”,鉴于港元和美元是联系汇率,且可以在香港自由互换,去美元化是不可能的。 参考资料: 1、https://mp.weixin.qq.com/s/aL5ikYOm1 2、https://mp.weixin.qq.com/s/9XXJiejQ_DcsstS3VOdAVw 3、https://mp.weixin.qq.com/s/9XXJiejQ_DcsstS3VOdAVw 4、https://mp.weixin.qq.com/s/XYGoUSOFGoqgqGUpjEA6cw 5、https://www.wu-talk.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47&id=15413 6、https://foresightnews.pro/article/detail/36091 7、https://mp.weixin.qq.com/s/nKRc4IsDsAGj0yKwVAlgBA 8、https://www.wu-talk.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6&id=15796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8-05
Zebec APP:构建全面、广泛流支付应用体系
go
lg
...
Treasury应用程序以及代币化
RWA
资产相集成,以进一步扩大 Zebec 生态用户的数量。 我们看到,无论是 Zebec Card 的市场拓展,还是全新资产管理工具的推动,也都将推动 ZBC 资产长期的价值捕获。而随着 ZBC 完成筑底,有望在全新利好的刺激下全面反弹,蓄势待发。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8-05
Curve攻击事件背后:DeFi患上了「收益病」
go
lg
...
寒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在即将到来的
RWA
浪潮中,CRV 是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我已抄底买入,不构成财务建议。」但 Egorov 的借贷健康情况似乎不容乐观,其在 Fraxlend 约 1580 万美元的贷款利率为 105.%,并将在 3 天后达到 10, 000% 。CRV 随后下行跌破 0.5 美元, 24 小时跌幅 20% 。人们开始担心,DeFi 是不是要亡了? Egorov 的借贷健康情况曾一度接近清算临界点 但事态很快发生了转机。晚间 12 点左右,黄立成在社交媒体上确认自己通过 OTC 从 Curve 创始人处收购 375 万枚 CRV 并质押锁定在 Curve 协议中。次日,孙宇晨的相关地址也向 Egorov 地址转入 200 万枚 USDT,并获得 500 万枚 CRV。坊间开始传闻:Curve 创始人正以 0.4 美元均价进行 CRV 场外交易。 紧接着就是 Yearn Finance、Stake DAO 等项目,以及 DWF 等一众机构和 VC 纷纷参与到 CRV 的救火行动中。据监测,Egorov 当日累计出售 5450 万枚 CRV,回笼约 2180 万美元的资金,其主要贷款头寸健康率均恢复至 1.6 以上水平。随后,CRV 价格也回升至 0.6 美元左右,关于 CRV 的多空争夺战再次告一段落。 DeFi 真正在发生什么? 不止一次刻意诱空,将协议和整个 DeFi 置于风险之下。我们不禁会问,Curve 创始人究竟在想什么?不可否认,和其他创始人比起来,Egorov 的确很有「个性」。但 Curve 所面临的困境并不是个例,现在,整个 DeFi 都患上了「收益病」。 再博弈一次 关于 DeFi,我们谈论最多的是去中心化和安全性。这两者固然重要,但不管是传统金融还是去中心化金融都离不开一个核心点,就是要能赚钱,尤其是要能让有钱的人赚钱。对于坐拥千万美金链上资产的鲸鱼和机构,这一点至关重要。让这些人赚钱,是 DeFi 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 随随便便 APY 上百的「土狗」是不可靠的,DeFi 需要至少能容纳百万资金量,并为 LP 提供可观、稳定收益的「大池」。比如过去的 LUNA,它的金融引擎 Anchor 能为 180 亿美元的资金提供 20% 固定年化收益。LUNA 暴雷后,老牌 DeFi 又「香了」。虽然 APY 没有 20% 那么高,却经受住了市场和时间的考验。然而遭受 LUNA、3AC 和 FTX 三连击后的加密市场并没有给这些老协议提供太多东山再起的机会,尤其是 Curve。 作为 DeFi 稳定币市场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没有人质疑 Curve 在生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但就赚钱效益来说,Curve 的确疲态尽显。同样拿稳定币基础收益来说,Curve 与 Aave 上 TVL 前五名的流动性池在收益方面有着明显的差距,尤其在近期激烈的链上多空博弈催化下,Aave 的基础收益更是远超 Curve。而 Curve 大部分流动性池的主要收益,则还是来自 CRV 的排放。 Curve 与 Aave TVL 前 5 名流动性池的收益率情况,数据来源:DeFi Llama 在与 BlockBeats 的访谈中,Smrti Labs 创始合伙人 Bowen 表示,在当前的 DeFi 领域,像 Lybra 和 GMX 这样能容纳一定资金规模,同时又有可观收益率的协议更受大户的青睐。Lybra 提供的 eUSD/USDC 池,目前 APR 能达到 11.3% ,而在 GMX 上的稳定币池过去 30 天的平均收益率也能达到 9.57% 。都是稳定币,但对于大户来说,哪里更能赚钱便会去哪里,因此 Curve 便一直面临着流动性只减不增的问题。 Lybra eUSD 以及 GMX 各池收益率情况,数据来源:Lybra Finance、DeFi Llama 基础收益低,币价表现又不好,怎么改善 LP 们的收益情况呢?Curve 创始人的想法是在市场上搏一搏,让 CRV 的价格再高一些。 与其他老牌 DeFi 不同,Curve 在这方面确实有一些独特「优势」。 首先,由于 Curve 的 veToken 贿选机制刺激,大部分 CRV 代币多处于锁仓状态,这使得 CRV 在流动性方面,比其他大市值 DeFi 代币要差很多。有时,在 Aave 上面借出 CRV 的成本甚至比在交易所直接购买还低,因为过低的流动性会使买方在购买过程产生较大的溢价。 另外,上文提到,Curve 创始人掌握着 CRV 流通总量的三分之一,这为一个想要控制币价的团队提供了很多操作的可能,其中一种方法就是假借「惜卖」来进行诱空行为。 从结果上看,这种方式在去年底的「DeFi 保卫战」中运用效果非常不错,不仅抬升了币价,还让 Curve 再次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为即将推出的 crvUSD 做了一波 PR。而在这次 CRV 多空对决中,Curve 创始人似乎输的很惨,不仅币价没能回到先前水平,自己还被迫变卖了不少 CRV 持仓。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Evgorov 还是得到了他想要的结果,用 Bowen 的话说,就是「绑架大家一起来帮 CRV 抬轿子」。现在 Evgorov 的 CRV 持有量占总流通量比例下降至 20% 左右,但 CRV 又获得了一批极具实力的支持者,包括吴忌寒、杜均、孙宇晨等头部玩家,以及 DWF 等一众「机构朋友」。 现在,大家都有了共同的利益,Curve 和 CRV 又未来可期了。这样看,Egorov 这一搏也不算太差。 收益困境:大户在 DeFi 赚不到钱了 LUNA 暴雷后,流动性问题就开始在整个加密市场蔓延开来。随后倒下的三箭资本(3AC),就是因市场活动减少而无法产生目标收益,导致大型客户撤资,并最终崩盘。据部分 3AC 前内部员工向 BlockBeats 透露,到公司运作后期,团队所管理的大规模资产几乎找不到任何可以产生预期收益的场景。年末的 FTX 暴雷,更让市场雪上加霜。 自美联储开启加息进程,流动性紧缩就一直在侵蚀全球的各类市场,被定义为风险资产的加密货币尤为明显。尽管几场暴雷下来,人们对去中心化金融的公开透明和抗风险系数津津乐道,但这并不能阻止紧缩匕首慢慢插入 DeFi 的心脏。 美国一年、两年及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情况,数据来源:FRED 截至目前,美国一年期、两年期以及十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分别为 5.37% 、 4.88% 和 3.97% 。抛开收益率曲线不谈,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国债,收益率自 2021 年底便开始稳步上升。相较 Curve、Aave 等主流 DeFi 协议,即便是十年期国债目前的收益率也明显高出其平均收益率。 与之相对的,是 DeFi 逐步下滑的收益水平。据 DeFi Llama 数据显示,DeFi 收益中值已从去年初的 6% 降至今年 7 月的 2% ,对于大户而言,这几乎已是无利可图。「为什么还要冒着两三倍的风险乘数在 DeFi 里拿 3% 的收益,当你在美国国债里就可以拿 5% 的收益呢?」Bowen 这样向 BlockBeats 解释道。 DeFi 收益率中值变化,数据来源:DeFi Llama 对于资金体量大的客户,现在的 DeFi 早已不如从前。过去别说一年,光是一天就能有 3% 的收益。因此在流动性紧缩以及监管阴影的双重笼罩下,仍将资金留在 DeFi 里似乎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Bowen 认为,现在仍然留在 DeFi 市场里的资金,大部分或许是不方便甚至无法「上岸」的资金。「其他的钱,能跑的早就跑了」。 既然走不了,那就需要在内部解决问题。除了 PoS 质押奖励和协议代币排放外,还有什么可以为大户们提供稳定、可观收益的方式呢? 首先想到的是 Real Yield。本质上,Real Yield 就是指协议根据其实际收入,以 ETH 等生态原生 Token 或 USDC 等稳定币计价,向用户支付收益,消除代币排放带来的通胀和收益不稳定的情况。去年底开始火热的 GMX 就是这一叙事的龙头代表。 据 Nansen 数据显示, 2022 年 8 月底,GMX 的交易数量一度超过 Uniswap,成为 Arbitrum 网络单周交易数量最多的协议。在 GMX 的白皮书中团队明确提到,GLP 代币持有者(即 LP)除了获取 GMX 代币奖励之外,还获得以 ETH 计价的平台费用收益。在 GMX 代币价格在 9 月大幅上涨至 56 美元后,Real Yield 叙事也成了拯救 DeFi 的新希望。 但实际上,在熊市期间,这种依靠所谓「协议实际收入」产生的收益并不可靠。很快大家就发现,除了 Uniswap、GMX 这类有大引力、能容纳大资金量的协议外,大部分 DeFi 协议并不能在熊市期间创造收益。在与 BlockBeats 的访谈中,1inch 联合创始人 Anton Bukov 透露,如果没有 DeFi 聚合器产品,大部分 DEX 根本无法在熊市期间存活,因为这些 DEX 并没有流动性可言。 相关阅读:《专访 1inch:Uniswap 垄断阴影下,如何在 DEX 领域创新?》 经历年初短暂的「春季躁动」后,市场在今年 4 月进入深熊。除了「撸毛工作室」的批量操作外,链上行为已经到了屈指可数的程度,Real Yield 叙事也很快死去。不过令人意外的是, 6 月以来 Compound、MakerDAO 这两个老牌 DeFi 的代币开始上涨,并创造出年内新高。 MKR 与 COMP 代币价格变动,数据来源:CoinGecko 市场为上涨作出的解释是:
RWA
。 在加密市场,Real World Asset 这个概念过去几年被反复炒作,这次又被用在了 DeFi 领域。既然没有办法在链上产生足够的收益,能否将现实世界的收益带入 DeFi 呢?此前,MakerDAO 创始人在 Tornado Cash 风波后发表的《Endgame》提案文章,就曾引起一轮关于
RWA
的讨论。 现在市场又有传闻,MakerDAO 通过用国库资金购买美国国债,收入在过去几月显著提升。而 Compound 创始人也在 6 月底宣布了自己创立的新公司 Superstate,专门负责将债券等资产带到链上,为潜在客户提供比肩现实世界的收益。消息公布后,COMP 代币价格 24 小时上涨幅度超 23% 。 关于 Compound 创始人新公司 Superstate 的报道 香港合规浪潮下,
RWA
的热度来到了新的高点。香港 6 月以来的 Web3 线下活动,绝大多数都与
RWA
有关。人们不仅希望通过这一叙事获得更好的链上收益,还希望依靠它吸引更多的传统资金进场,创造新一轮加密周期的风口。 但就目前来看
RWA
或许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 DeFi 的「收益病」。因为资产管理模式尚未成熟,当前的
RWA
基本限于对国债,尤其对美国国债的敞口。这一方面降低了 DeFi 的抗监管能力,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一旦美联储反转,依靠美债的
RWA
协议将再次失灵,进入收益下降的不可逆趋势。而在许多人看来,美联储距离反转已经不远了。 不管是 Staking、veToken 等代币经济学,还是 Real Yield、
RWA
等叙事风口,都反映出 DeFi 在「收益病」面前的痛苦挣扎。当前 DeFi 领域的创新,似乎皆是治标不治本。或许想要治好这一病症,只剩「等待牛市」这一味药方了。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8-04
看
RWA
的新角度?听听9号牌机构怎么说
go
lg
...
Marco Lim 一、在香港,
RWA
该如何监管?可以像散户开放吗?
RWA
是Real World Asset(现实世界资产)的缩写,其再往前一个世代的概念是STO(Security Tokenization Offering代币化证券)。
RWA
毋庸置疑是目前市场上一个非常热门的概念,不仅众多资本、风投机构在积极布局,一些监管部门也在关注。 今年7月6日香港证监会的官员曾提到,目前监管对于
RWA
的认知正在不断地改变。过去人们认为所有代币化的东西都是虚拟资产,要按照虚拟资产去监管;但是现在认为应该以其底层资产的监管方式去监管
RWA
和STO。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振奋人心的消息,因为如果
RWA
或者STO的底层是股票,又将按照其底层资产的模式去监管的话,是否意味着这一款
RWA
是可以向散户开放的? 王毅:香港的监管原则是“统一原则”(Same Principle,Same Practice)。其对于
RWA
的态度,我个人的理解其实就是在履行其自己的监管原则而已。至于在虚拟端,
RWA
成为一个Token后是否要受到额外的监管,可能还要参考虚拟资产端的监管,然后再嵌套进来。 当然,如果
RWA
的底层资产是存款、债券、股票甚至一栋楼,可能相对应的就有其在现实资产中的监管,这只是告诉我们要到哪去找(对应的监管条款),而并不是在严格意义上一定能提供给散户或者一定能提供给谁。 Marco:我同意。举个例子,前阵子香港发了一个绿债券,这个绿债券其实可以零售,只是进行了代币化。所以假如原来这个资产已经可以给散户购买,那么把它变成Tokenization之后,散户其实也可以购买。 所以其实是同一个原则,即如果该产品在传统市场中只开放给专业投资者,那么它代币化之后也只有专业投资者能购买;但是如果该产品在传统市场中已经开放给散户,那么就算代币化了,散户马上也可以购买。 Junfei:其实
RWA
这个词汇去年为止还没有,包括从链上数据上来看,其实22年以前跟Tokenization相关的市场份额是相当小的,从今年开始,突然间这个份额就大了起来。 我认为其实也要看底层资产,Tokenization也好,Real World Asset也好,要看它底层记的是什么样的一个资产?它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 如果是像USDT、房地产或者是一些藏品类型的NFT这类资产,可能监管也还不太确定是不是要进行管理。但是如果从有形资产来说,比如说是一个实物资产,或者说是一些传统类型的股和债这样的权益型资产,将它们代币化了,这样就非常鲜明的在监管的范围之内,肯定要符合香港这边监管的要求。 Chen:在香港监管合规这个领域里,已经持牌的机构是离监管最近的,也是最以监管的要求来约束所有投资行为的,所以他们的观点是我们最应该参考的。三位嘉宾都给出一个非常明确的指引:认为监管机构的思路是相对清晰的,对虚拟资产的监管更重要的还是看其底层在现实世界中应该套用哪个监管原则。如果是底层资产是房产,可能就不由证监会监管;如果要把该资产证券化,可能就有一些需要争议的部分,比如到底是不是证券;如果底层资产原本就是由证监会监管的股票、债券、基金等一类资产,理论上就是应该按照其原有的原则进行监管。 二、普通用户凭什么愿意购买
RWA
? 对于普通投资人来说,其原本有正常的渠道和大量的发币可以购买股票、债券、基金等资产,要想购买代币化后的资产反而需要涉及将法币换成稳定币(例如USDT和假设性的数码港元等),仅是这个过程摩擦成本就不低,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也并不是一个顺畅的通路。那么普通用户为什么还会选择购买这类资产呢? 王毅:在传统金融投资中人们投资一样东西一定要有相对应的收益和风险。其实这一点无论是在虚拟世界投资和传统金融投资都是一样的。那为什么
RWA
会火呢?其实大家可能很少会考虑:在虚拟资产中最稳定、最安全的收益是什么?以币本位来说,币本位最安全的投资绝对不是DeFi,而是Staking(挖矿)。 挖矿以太坊的年化收益率其实不如现在美元的短期收益高。有一个让人震惊的案例:美国现在的
RWA
赛道中有一个项目是做美国国债的,它将美国的国债进行Tokenize之后,三个月之内Tokenize了12亿美金。持有这个Token的国债收益大概只有3.8,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愿意购买呢?这是因为还能用它做Staking。展开来说就是:用户在这个
RWA
平台上购买了一个Token,该Token是类似于“变形的USDT”的国债,其本身会产生收益;同时用户还可以用这个Token进行挖矿,即用户的收益会进行叠加,这样一个
RWA
能产生的最低的无风险收益是超过现有的法币的无风险收益的,所以它的需求才会那么大。 这种做法其实早就有过很多个案例,比如FTX也曾Tokenize过特斯拉。当时特斯拉也很火,那么人们为什么还要去买一个Tokenize的特斯拉?有什么额外收益吗?其实如果能做到有额外收益,而且这个收益有保障,就可以变成一个吸引投资人进到虚拟端购买这个Token的主要因素。所以从无风险收益的角度上面来讲,如果它能beat市面上的东西,甚至beat虚拟端的无风险收益,那它就是有价值的。 当然也有很多人认为要将像地产这类不能流动的资产Tokenize,这样的话大家就可以买碎片化的东西,这也是
RWA
的一个角度,但目前来看市面上的
RWA
案例都难以达到一个较大的规模。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人们在进行投资的时候都是要横向比较的,同一属性的资产中,会更偏好有无风险超额收益且超额收益能超过市面上其他原有投资资产的那一个,有了这样的资产,人们就有动力去转向虚拟端。 从前有资产证券化,现在可能就是资产虚拟化。希望资产虚拟化可以在交易端带来更多的流动性,有更多的参与人、投资人,用户可以更便利。但原则上来看,虚拟端的资产规模远远达不到法币社会需要的,但是其又有比较方便的一方面,这一方面可以在比较严谨的范围内把它变成Real Value,并且要能证实有Real Value。当然如果用户愿意承受高风险,在DeFi、投币完了以后赚年化20%、50%甚至100%的收益,这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所以其实
RWA
我在某一些方面是很看好的,因为它是可以真的做到这件事情,可以吸引到投资人的。 Chen:从这个思路看起来,这个模式确实是可以套用在很多不同的风险等级的资产类别上。 Marco:确实是这样。以前做STO,将资金碎片化,希望找到更多的投资者,但是就会碰到两个问题,一是原本用户就可以用法币来购买这个资金,二是流通量(例如
RWA
的)并不多。但是如果将其的无风险做到比虚拟货币的无风险稍高一些,其实就已经可以吸引很多投资者了。就好像王总所说,Staking之后收益在4.5,如果再加上一些DeFi、杠杆可能收益就已经到7~8了,这其实非常吸引人的收益,所以很多人都希望去追这样的
RWA
。 所以我们一直以来找
RWA
的切入点不对,从前只是希望将房地产或者其他类似资产碎片化,但是现在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机会,就是把传统的一些无风险资产碎片化后放在币圈里面,可能收益更大。 Chen:所以其实这个东西最吸引人的还是因为它的底层接触到了一个无风险的资产。 Marco:没错。以前没有人看
RWA
,因为当时币圈随便一个币都能涨到非常多,所以没有人会看稳定无风险的资产。但是现在整个世界观改了,大家投资的时候可能更多希望放在无风险资产中,同时希望拿到当中最高的一个回报,所以大家都去看比较稳定的
RWA
。 JunFei:我觉得也是看情况而定,因为其实资金总是最聪明的,它总是会流向它认为最能让它有增值潜力的资产类别。现在美联储加完息之后的话,不管是港币还是美金的资金成本都变得很高。在借贷的资金成本变很高的情况下,其实这就是让用户在炒币的同时也可以炒股,用户也可以将这个钱再投到一些资产配置里面。 Chen:上一代对于STO和
RWA
的认知的时候,还在于把一些现实世界的资产或者商品类的资产进行碎片化。因为这些资产可能因为太大而在转移、销售的时候流动性很差,所以在上一个世代讨论
RWA
和STO的时候可能更多的还是关注在如何进行托管,如何确权等等。而现在这一类的技术和成功的案例更多了之后,我们就发现底层可以换成本身就已经是碎片化的股票、债券这一类的资产,能变通的形式就更多了。所以其实这一轮
RWA
能有热度不是仅仅在炒概念,而是整个市场的结构和现在经济所处的周期的改变,让大家发现这个东西有更多的可以实现的价值。 JunFei:主要也是在于现在把
RWA
纳入到香港合规监管下了。原来在交易
RWA
时,人们无法确认平台是否真的帮自己购买了这个资产。因为多数平台没有持牌,只是给用户发行了一个代币,其中的信用只是由平台进行背书。如果平台没有帮用户进行购买,一旦平台出了问题,用户会发现这些所谓现实世界的资产其实并不真的属于自己。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两种方法:一是将资产完全代币化,用户在DeFi上就能自己看到链上数据;二就是要符合香港的监管。 三、合规监管下,如何切入
RWA
? 由于
RWA
涉及到现实世界的资产(实物资产、股票、证券等),就必然要涉及到“确权”。而一旦涉及到确权,至少在现实世界的环节中就还是法律层面上的问题,而不是Web3领域、DeFi领域里讨论的去中心化Trust less机制的问题。一旦在法律的层面上去讨论的时候,合规、被监管这方面的价值就凸显出来了。想问问大家有没有想过在已经被监管认可的身份下,有什么可以切入
RWA
的地方? Marco:我觉得可能的切入点在“管理一个比较无风险的资金”,可能是在9号牌上够买国债或者一些货币资金。但是这就遇到一个一直比较难处理的的问题——KYC,因为到最后我们做KYC还是用传统的方法来做。所以可能香港监管机构认可的不是在链上做KYT或者其他,而是仍需要9号牌机构进行KYC。换句话来说,有一些9号牌机构无法明确来源的资金,想要接触虚拟货币上的钱就比较困难。 Chen:也就是说合规是9号牌机构的优势,同时也是限制。但是我们还是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因为监管的机构和官员也在不断的进化和迭代的过程中,他们对于赛道和相关的产品的认知也在不断的改变。 Marco:那么如果我们真的有
RWA
,也是已经KYC的币才可以买到
RWA
,一些没有做好KYC/KYT的稳定币,我们可能没办法接触。所以从香港的监管来看,以后香港的稳定币可能会是一个门路,我们可以打开,然后让虚拟货币资金可以直接购买
RWA
。 JunFei:我觉得现在资产市场蛮分割的,就是分成了法币世界和虚拟资产这两块世界。在法币世界里面用Fiat交易非常流通自由,在虚拟资产世界里面拿出USDC等也可以非常自由进行币币交易,两个世界转换的桥梁不是说没有,就是成本比较高。所以9号牌机构作为资产管理者,如果要跨越桥梁,在商业层面没有特别大的意义,可能就会选择一些三方机构替代。但是未来桥梁肯定会越来越宽,成本也会越来越低。 四、9号牌的框架下,在
RWA
的赛道上能做些什么? JunFei:对于一个资管公司来说,首先要抓住红利最大、未来增长潜力最大的赛道,然后在赛道中再选出最具有潜力的公司或者资产类别。潘渡基金的资产标的中有很大一个方面是新兴资产领域的,比如说跟区块链、Web3、AI等有关的创新型的股/债/虚拟资产。其实监管提供了很多的信息,特别是其本来有监管,后来发生了一些变化的时候,往往就会产生一些比较大的机会。香港这个地方本身也是在享受着监管红利,很多地方并没有金融创新的计划,所以这本身就是香港的一个机会。我们现在既然作为香港第一批先行者拿到了牌照,这也是我们小小的机会,会尽可能的帮用户创造更大的价值和收益,提供更好的金融产品。 王毅:
RWA
本身是Real World Asset,我们作为传统金融其实发行了非常多的ETF产品,囊括货币、市场基金、国债、股票、期货等一系列。我们作为9号牌的持有人,其实可以往后退一步,就是可以把现实世界资产拿进来,帮助Web3的发行人、项目方等,因为他们对传统金融领域的投资/传统资产的投资经验相对单薄。所以9号牌机构很容易作为一个桥梁去处理
RWA
一端的资产端,至于要如何变成Token的那一端,可以找合作伙伴一起做,其实这个是比较好的一个方式。 但反方向来说,9号牌机构也要知道这个资产在Tokenize之后有哪些点能够吸引投资人。一是要能真金白银地告诉投资人产品的优势在哪,二是要能给别人带来真实的收益。在另外的领域,要对这个领域有基础的了解,知道这个东西是如何运作的,赚取的到底是什么样的收益。所以我们会经常跟不同的合作方打交道,尽量地了解不同的领域(以
RWA
为例,它究竟怎样给客户带来收益、这个东西是不是可行)。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自己这部分做好,在这个基础上,大家就看整个市场逐步发展。 Marco:这么多年以来,我们的客户群几乎都是传统金融的人想投资虚拟资产,但今年比较不一样,很多投资者都是持有虚拟货币的资产想找渠道投资传统资产。这类客户其实不希望将自己的虚拟资产变回法币,因为过程中的摩擦费用很高,他们希望就拿着稳定币投资一些传统的资产,在过程中间除了拿到传统资产的收益,可能还可以抵押去做挖矿,赚到两边的钱。所以以前都是帮传统资产的人进入币圈,今年可能更多的是带币圈的人进入传统资产。 但是最传统的资产可能就是无风险的一些投资,需求已经存在,只是没有在香港的监管下做好这个工作,所以今年我们都会努力去做好。这其实也并不需要监管在某些方面适当的放松,我们需要做好的是让监管认为:投资的这些人都已经做好KYC、KYT了,他们只是不想转回法币,不代表他们不可以投传统资产,因为整个的摩擦成本太贵了,而且如果变回法币,这些客户很难回到币圈里面。所以我认为这方面是我们在香港做Web3需要努力跟监管机构沟通的。当然我们也没办法一个人做好,也需要合作伙伴,希望可以合作把
RWA
做起来。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8-04
倒计时1天 诚邀您参加SUMMIT顶峰数字技术论坛
go
lg
...
块链、新基建融合、数字金融、数字矿业、
RWA
最新动向等几大方向,多位重量级大咖将出席,预计线下参会人员500+。 超维空间CEO华群将发表演讲《Web 3.0早期的全新科技应用与创业机遇》。 诚邀您拨冗莅临!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8-04
Zebec APP:构建全面、广泛的流支付应用体系
go
lg
...
Treasury应用程序以及代币化
RWA
资产相集成,以进一步扩大 Zebec 生态用户的数量。 我们看到,无论是 Zebec Card 的市场拓展,还是全新资产管理工具的推动,也都将推动 ZBC 资产长期的价值捕获。而随着 ZBC 完成筑底,有望在全新利好的刺激下全面反弹,蓄势待发。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8-04
PoseiSwap:基于 Nautilus Chain 构建全新价值体系
go
lg
...
,这也为 PoseiSwap 未来向
RWA
等方向探索构建基础。 PoseiSwap 的应用形态正在发生全新的变化,其不再向其他链上应用那样一味的模仿头部设施,而是在原有 DEX 形态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新的演化。通过定制化的延展,具备隐私、合规等诸多特性的 PoseiSwap,正在以构建 Web2 与 Web3 世界链接的全新管道为长期发展宗旨。PoseiSwap 作为全新形态的链上 DEX,正在对 Web3 应用的形态进行重塑。 PoseiSwap 正在因宏大叙事方向,以及长远且清晰的目标规划,备受行业头部资本青睐,在前不久,PoseiSwap 曾以1000万美元的估值,获得了来自于ZebecLabs基金会的150万美元的融资。此后 PoseiSwap 又以2500万美元的估值,从GateLabs、EmurgoVentures、Republic以及CipholioVentures等行业顶级投资机构中,获得了新一轮未披露数额的融资。 PoseiSwap 有望成为目前最具安全、稳定性的 DEX 新兴之一,一方面 PoseiSwap 获得来自于 Nautilus Chain 在技术上的全方位支持,具备高度的可互操作、可拓展、合规以及隐私特性,为其全新的业务体系提供技术基础。另一方面, PoseiSwap 的宏远目标在新兴技术的支持下不再是空谈,其长期的发展规划与生态发展宗旨,也将是其长期发展的动力之一。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8-04
PoseiSwap:基于 Nautilus Chain ,构建全新价值体系
go
lg
...
,这也为 PoseiSwap 未来向
RWA
等方向探索构建基础。 PoseiSwap 的应用形态正在发生全新的变化,其不再向其他链上应用那样一味的模仿头部设施,而是在原有 DEX 形态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新的演化。通过定制化的延展,具备隐私、合规等诸多特性的 PoseiSwap,正在以构建 Web2 与 Web3 世界链接的全新管道为长期发展宗旨。PoseiSwap 作为全新形态的链上 DEX,正在对 Web3 应用的形态进行重塑。 PoseiSwap 正在因宏大叙事方向,以及长远且清晰的目标规划,备受行业头部资本青睐,在前不久,PoseiSwap 曾以1000万美元的估值,获得了来自于ZebecLabs基金会的150万美元的融资。此后 PoseiSwap 又以2500万美元的估值,从GateLabs、EmurgoVentures、Republic以及CipholioVentures等行业顶级投资机构中,获得了新一轮未披露数额的融资。 PoseiSwap 有望成为目前最具安全、稳定性的 DEX 新兴之一,一方面 PoseiSwap 获得来自于 Nautilus Chain 在技术上的全方位支持,具备高度的可互操作、可拓展、合规以及隐私特性,为其全新的业务体系提供技术基础。另一方面, PoseiSwap 的宏远目标在新兴技术的支持下不再是空谈,其长期的发展规划与生态发展宗旨,也将是其长期发展的动力之一。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8-03
Binance Research:一览
RWA
生态系统现状
go
lg
...
1、 要点 真实世界资产(
RWAs
)的代币化在用户采用率不断增加和大型机构进入的情况下继续获得推广。 结合较低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收益率,不断上升的利率促使人们对代币化国债产生了兴趣。 目前,投资者投向代币化的国债的资金规模超过 6 亿美元,并获得约 4.2% 的年化收益率。 预计到 2030 年,代币化资产市场规模将达到 16 万亿美元,具有显著增长空间,远超 2022 年的 3100 亿美元。 许多协议已经整合了
RWAs
或参与了其增长。本文简要介绍了 MakerDAO、Maple Finance 和 Ondo Finance 等。 2、概述 距离Binance首次发布有关真实世界资产的报告已经过去了四个多月。市场景观自那以来发生了哪些变化,有哪些最新发展?本报告将探讨这一切。 2.1 真实世界资产入门 在深入探讨图表和最新市场数据之前,我们在本节中总结了有关真实世界资产(
RWAs
)的几个关键点。这涵盖了
RWAs
的基本概念,并作为该领域的快速介绍。 什么是真实世界资产? 正如名字所示,真实世界资产代表现实世界中的有形和无形资产(例如房地产、债券、商品等)。
RWAs
的代币化使得我们可以将这些链下资产带到区块链上,从而在组合性和潜在用例方面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图 1:真实世界资产例子 通过将
RWAs
代币化,市场参与者可以享受更高的效率、更高的透明度和减少人为错误,因为这些资产可以在链上存储和跟踪。 代币化过程是如何工作的? 要将
RWAs
上链,必须在区块链上记录其所有权和代表。虽然具体的机制可能有所不同,但通常的过程包括在制定交易条款后,在链上铸造资产的代币化表示。 图 2:链上代币化过程示例 2.2
RWA
生态系统
RWA
生态系统是多样化的,并随着更多项目进入市场而稳步扩展。一些项目提供监管、技术和运营等方面的支持,让真实世界资产进入加密领域。我们广义地将这些项目称为「
RWA
基础设施」。此外,还有「资产提供者」,专注于提出和创造各种资产类别的
RWAs
,包括房地产、固定收益、股票等。 图 3:
RWA
生态系统版图 区块链:针对
RWAs
专门定制的许可和无需许可区块链。 证券化/代币化:将
RWAs
带到区块链上。 合规:确保投资者和发行者的合规性服务。 地产:提出并创造与房地产支持的
RWAs
。 气候产品:提出并创造气候资产支持的
RWAs
。 私人信贷:提出并创造与私人固定收益支持的
RWAs
。 公共信贷/股票:提出并创造与公共固定收益和股票支持的
RWAs
。 新兴市场:提出并创造来自新兴市场的
RWAs
。 贸易融资:提出并创造与贸易融资支持的
RWAs
。 3、
RWA
增长和前景
RWA
市场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但已经出现了增长的迹象,总锁定价值(TVL)也在增长。目前,根据 DeFi Llama 跟踪的协议,截至 2023 年 6 月底,
RWAs
是 DeFi 中排名第十大的部门,而几周前还是第 13 名。其中一个重要贡献者是于 7 月推出的 stUSDT,该协议允许 USDT 的质押者获得基于
RWAs
的收益。 图 4:
RWAs
在 DeFi Llama 上排名第十位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数据可能被低估,因为并未捕捉到所有协议,并且在私有区块链上进行代币化时,某些情况下数据可能不易获得。尽管如此,
RWAs
作为一个赛道在排名中上升,证明了对
RWA
协议的采用率不断增加。 通过图 5 中
RWA
代币持有者的数量作为
RWA
采用率的代理,我们还观察到这一数据点稳步增长。目前,以太坊区块链上有超过 41.3 万名
RWA
代币持有者。虽然这可能不算多,但
RWA
代币持有者的数量已经与一年前相比显著增加,增长超过一倍,从 17.9 万名增加到现在的 41.3 万名。 图 5:
RWA
代币持有者数量稳步增长 3.1 美国国债的崛起 最近几个月内,
RWA
领域的一个亮点是美国国债的代币化。美国国债指的是由美国政府发行的主权债务,在传统金融市场被广泛视为无风险资产的基准。在不断上升的利率背景下,美国国债收益率稳步攀升,现在已经明显超过 DeFi 收益率。 图 6:美国国债收益率超过 DeFi 稳定币 直观地讲,假设其他因素不变,资本会流向收益率最具竞争力的地方,而美国国债在这方面非常突出。投资者今天可以通过投资代币化的美国国债而无需离开区块链,实现利用真实世界收益。这充分表明了
RWAs
的实用性。 事实上,代币化的美国国债市场今天价值约 603 亿美元,这意味着投资者实际上借给美国政府这笔金额,年化收益率约为 4.2%。 图 7:代币化的美国国债市场价值为 603 亿美元 参与美国国债市场的协议和公司包括 Franklin Templeton、Ondo Finance、Matrixdock 等。Compound 的创始人 Robert Leshner 最近宣布推出他的新企业「Superstate」,并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文件,以创建一个使用以太坊区块链作为次要记账工具的短期政府债券基金。 需要注意的是,投资代币化的美国债券不是没有风险。例如,持有美国债券仓位的投资者于与此类投资相关的期限风险,即利率变动可能导致价格波动(尽管短期票据的期限风险较低)。其他关键考虑因素包括代币化结构、费用和 KYC 流程。 3.2
RWAs
的前景 根据波士顿咨询集团的一份报告,到 2030 年,代币化资产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 16 万亿美元。这将占到 2030 年代末全球 GDP 的 10%,相比 2022 年的 3100 亿美元,增幅显著。这一估计包括链上资产代币化(更相关于区块链行业)和传统资产的碎片化(例如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考虑到潜在的市场规模,即使捕获该市场的一小部分也将对区块链行业产生巨大影响。 图 8:2030 年非流动资产的代币化市场规模估达 16 万亿美元 即使到了 16 万亿美元,代币化资产仍然只是当前全球总资产价值的一小部分,估计为 900 万亿美元(不到 1.8%,而且没有考虑未来全球总资产价值的增长)。甚至可以认为真正的潜在市场是整个全球资产市场,因为任何可代币化的东西都可以在链上表示为
RWAs
。 图 9:
RWAs
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4、有哪些
RWA
协议 为了展示一些协议如何整合
RWAs
,本节重点介绍了一些市场参与者。除了以下协议,我们之前的报告中涵盖了 Centrifuge 和 Goldfinch 等。 注意:提及特定项目并不构成对该项目的认可或推荐。所述项目仅用于说明对
RWAs
的采用情况。应进行额外的尽职调查,以更好地了解这些项目和相关风险。 Maple Finance Maple Finance 是一个机构资本网络,为信贷专家提供在链上借贷业务的基础设施,并连接机构借贷者和出借人。Maple Finance 有三个主要利益相关者:借款人、出借人和资金池代表。 - 机构借款人可以在 Maple Finance 上获得融资选项。 - 出借人可以通过向借款人出借资产来获得收益。 - 资金池代表是评估、管理和承销贷款的信贷专业人员。 虽然 Maple Protocol 先前专注于无抵押加密货币贷款,但近来已越来越多地涉足基于
RWAs
的贷款。以前,无抵押加密货币贷款给 Maple 留下了超过 5000 万美元的坏账。这些损失源自去年中心化交易所崩盘蔓延到 Maple 的加密货币原生借款人。 目前,Maple Finance 是私人信贷领域的市场领导者之一,拥有超过 3.32 亿美元的未偿贷款。 图 10:私人信贷公司的未偿贷款 利用对美国国债需求的增加,Maple 于 4 月推出了一个美国国债资金池,允许非美国认可投资者和实体直接访问美国国债。该资金池由美国国债和逆回购协议支持,目标净年化收益率为当前一月期美国国债利率减去 1.0% 年化费用和开支。这实质上为稳定币持有者提供了现金管理解决方案,使其获得收益。 总体而言,诸如 Maple Finance 提供的
RWAs
的产品展示了解决当今挑战的潜力,同时为加密用户提供了在其持有的资产上获得收益的另一种方式。 图 11:Maple 的现金管理解决方案解决了当前的一些挑战。 MakerDAO 作为 DAI 稳定币背后的协议和 DeFi 第三大协议,MakerDAO 无疑是许多加密领域人士熟悉的名字。借款人将抵押品存入 MakerDAO 的保险库中,并相应地可以取出以 DAI 计价的债务。 MakerDAO 对整合
RWAs
的尝试可以追溯到早在 2020 年,当时 MakerDAO 投票允许借款人向保险库抵押
RWA-based
抵押品。此后,MakerDAO 的
RWA
保险库已经增至 23 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其
RWA
增长主要发生在过去一年左右,与真实世界收益的上升相伴。 图 12:MakerDAO 目前持有超过 23 亿美元的
RWA
仓位 考虑到
RWAs
占 MakerDAO 总资产的 49.2%,它也是该协议收入的同比贡献者。具体来说,自 2022 年末以来,
RWAs
在协议收入中的份额显著增长,目前占协议收入的 50.8%。 图 13:
RWAs
占 MakerDAO 收入贡献在过去一年显著增加 图 14:
RWAs
占 MakerDAO 年化收入的一半以上
RWAs
,特别是美国国债,在可预见的将来可能继续在 MakerDAO 的资产负债表中发挥重要作用。最近,MakerDAO 在 6 月购买了 70 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将其美国国债持有量增至 120 亿美元。拥有多样化的抵押品基础,包括
RWAs
的风险,使 MakerDAO 能够利用当前的收益环境,并分散风险。 Ondo Finance Ondo Finance 提供机构级别、区块链上的投资产品和服务。该公司由前高盛员工 Nathan Allman 领导,并得到了彼得·蒂尔的 Founders Fund、Coinbase Ventures 和 Tiger Global 等著名投资者的支持。 Ondo 提供了四种
RWA
产品,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系列现金管理产品和债券基金的访问途径。在过程中,投资者可以存入 USDC,将其换成 USD,以购买 ETF 或基金等资产。作为回报,新的流动性供应者将获得一个可以在其它协议中进一步使用的托管证书。 图 15:Ondo Finance 的产品 Ondo Finance 目前是代币化美国国债领域的市场领导者之一,仅次于传统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富兰克林·坦普尔顿( Franklin Templeton)。 图 16:Ondo Finance 在代币化美国国债市场中占有 25.9% 的市场份额 值得注意的是,Ondo Finance 最近已经将业务扩展到了 Polygon 网络,作为一项「战略联盟」的一部分,它在 Polygon 网络上推出了其 OUSG 代币,这是对 Blackrock 旗下 iShares Short Treasury Bond ETF 进行代币化。这是 Ondo Finance 首次在以太坊以外的网络上扩展,我们将关注这一举措对采用率的影响。 5、值得关注的发展 在 2023 年,代币化被摩根大通称为「传统金融的杀手级应用」,并被贝莱德集团的首席执行官拉里·芬克称为「未来市场」。 有趣的是,我们注意到除了 DeFi 协议外,传统金融机构也对代币化
RWAs
显示出越来越多的接受态度。例如,全球资产管理公司富兰克林·坦普尔顿( Franklin Templeton)已经在公链上推出了自己的基金。此外,一些机构还开始探索建立自己的私有区块链来进行资产代币化。 展望未来,可以预见到传统交易所可能会在代币化
RWAs
的二级交易方面发挥作用,特别是随着采用率的增加。据报道,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可能会考虑未来在其平台上上市代币化
RWAs
。随着这一领域的不断成熟,监管发展将成为推动主流采用的推动力。 图 17:机构采用和市场发展的时间线 2023 年 1 月 10 日:高盛推出了其新的数字资产平台 GS DAP,使用 Daml 智能合约语言和其支持隐私的区块链 Canton 进行开发。其目标是实现资产的数字化表征,并在生态系统内自动化工作流程,包括「代币化资产、数字货币和其他金融工具」。 2023 年 1 月 31 日:Intain 在 Avalanche 上推出了其 IntainMARKETS 解决方案,提供了一个结构化金融产品的代币化市场。 2023 年 2 月 15 日:欧洲最大的工业制造商西门子在 Polygon 上发行了一年期 6400 万美元的数字债券,投资者包括德累斯顿银行和联合投资,旨在简化流程,消除对中央清算机构的需求。 2023 年 4 月 26 日:富兰克林·坦普尔顿宣布将其美国政府货币基金上链 Polygon 区块链。这个价值 2.72 亿美元的基金主要投资于政府债券、现金和回购协议。 2023 年 5 月 9 日:Canton Network 在其区块链上推出了一组金融机构的联盟,其中包括巴黎银行、芝加哥期权交易所、高盛和微软。它将为代币化和区块链互操作性提供一个去中心化的基础设施。 2023 年 6 月 2 日:MakerDAO 已经批准了多个提案,以开放
RWA
保险库来为其资产 USDC 和 DAI 产生收益。在 4 月份,该协议开放了一个用于 Coinbase 托管的保险库,并批准最多 5 亿美元的 USDC 稳定币用于 2.6% 的收益。随后,于 6 月 2 日,社区再次投票批准与 BlockTower 合作开设新的保险库,投资额最高为 12.8 亿美元的短期美国国债。 2023 年 6 月 7 日:Centrifuge 推出了其新产品 Centrifuge Prime,为 DAO 投资
RWAs
提供技术和法律框架。之前的合作伙伴包括 Aave 和 MakerDAO,它们都使用了 Centrifuge 平台。 2023 年 6 月 21 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与国际清算银行合作,提出了一个框架,以提出设计代币化数字资产开放和互操作网络的方法。被称为「Project Guardian」的代币化试验已在财富管理、固定收益和外汇方面进行,参与的银行包括渣打银行、汇丰银行、星展银行和花旗银行。 2023 年 6 月 23 日:日本最大的银行三菱 UFJ 正在与机构讨论使用其区块链平台 Progmat,发行与外币(包括美元)挂钩的稳定币,供全球使用。该银行还计划利用该平台为第三方发行证券化代币。 2023 年 6 月 28 日:Compound 创始人已申请推出「Superstate」,该项目将在以太坊区块链上创建一个短期政府债券基金。它将投资于「超短期政府债券」,包括美国国债和政府机构债券。 2023 年 6 月 29 日:Maple Finance 运营的新借贷部门 Maple Direct 将向 Web3 业务发放超额抵押贷款。这些贷款将以 BTC、ETH 和抵押 ETH 作为担保资产。 2023 年 6 月 29 日:欧洲央行概述了其探索批发央行数字货币的方向,同时探索支持 DLT 交易的其他选项。这将包括从 2024 年开始使用中央银行的法定货币进行试验。 2023 年 6 月 29 日:万事达正在试验一个名为「Multi-Token Network」的实验项目,首先将探索代币化银行存款。未来还计划转向央行数字货币和受监管的稳定币。 2023 年 7 月 2 日:波场首个
RWA
产品「抵押 USDT」(stUSDT)在 JustLend 上正式推出。在该平台上抵押 USDT 的用户将获得 stUSDT。抵押资产将投资于
RWAs
以产生收益。 2023 年 7 月 17 日:金融稳定委员会公布了一个工作计划,以探索资产代币化项目,并评估其对金融体系的漏洞和政策影响。此举是在支付和市场基础设施委员会探索「代币化金融生态系统的中央银行的好处、风险和挑战」。 6、结语 对于区块链技术而言,代币化现实世界资产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用例,有可能将下一波用户引入加密货币。通过提供更大的透明度和更高的效率,代币化可以成为现有机制的一个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案。我们已经看到传统机构探索这项技术,这可能解决当前解决方案中的低效率问题。 代币化
RWAs
的扩散对加密货币投资者也是一个积极的发展,他们现在可以获得更多加密生态系统之外的机会。除了能够利用更高的国债收益率外,引入
RWAs
还为 DeFi 引入了更稳定的资产,并增加了该领域的抵押品多样性。展望未来,我们期待
RWA
领域持续创新和发展,带来更多的使用案例,并推动加密货币的采用。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8-03
上一页
1
•••
198
199
200
201
202
•••
246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全美震惊!查理·柯克在大学演讲时遇刺身亡 特朗普下令全国降半旗哀悼
lg
...
只靠现金和房产很危险!达利欧给中国投资者的10条理财建议
lg
...
中国关键会议前释重磅信号!日经:中国最新调查目标:高级外交官、金融专家
lg
...
中美重大突发!中美高官通话 彭博:正为特朗普与习近平会晤做准备的最新信号
lg
...
重磅!CPI数据小幅上行,但未改变美联储降息预期 黄金急拉近30美元,一度重回3640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20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