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木头姐”:美国银行业的潜在危机显而易见
go
lg
...
已经预示着显而易见的潜在危机。 在
Silvergate
Capital Corp.和硅谷银行金融集团倒闭后,监管机构一直急于遏制金融体系的紧张情绪。美联储周日为应对动荡的情势制定了一项针对银行的新贷款计划。
lg
...
金融界
2023-03-16
SVB跌倒大银行吃饱,消息称美银几天内吸纳逾150亿美元存款
go
lg
...
体系的信心。上周,专注于加密货币的银行
Silvergate
Capital宣布将结束业务,纽约州监管机构周日又关闭了美国最大加密货币银行Signature bank。
lg
...
金融界
2023-03-16
达利欧:硅谷银行倒闭是“煤矿里的金丝雀”时刻
go
lg
...
ure bank在周日也被关闭——此前
Silvergate
Capital也被关闭。美国联邦监管机构周日晚间宣布,SVB的储户,包括存款超过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上限25万美元的储户,将得到全额补偿。美联储还宣布了确保其他机构存款安全的措施。 达利欧认为,SVB的倒闭是一个“非常经典的事件”,他称之为“短期债务周期中非常经典的泡沫破裂部分”。当旨在抑制信贷增长和通胀的紧缩货币导致债务和信贷的“自我强化”收缩时,就会出现这一阶段。这意味着一个“传染过程”,多米诺骨牌倒下,直到美联储放松政策,创造“宽松货币”,然后为下一个大债务问题埋下伏笔。 达利欧说,不同的周期会看到不同的泡沫。2008年是房地产。而这一次是那些“无法承受高利率和紧缩货币政策冲击”的私募股权公司和商业房地产公司。
lg
...
金融界
2023-03-16
美联储正考虑在硅谷银行事件后对中型银行实施更严规定
go
lg
...
之间的公司将面临更严格的规定。 在
Silvergate
Capital Corp.和硅谷银行金融集团倒闭后,美国监管机构周日宣布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美联储针对一些银行创建新的贷款计划。这些措施旨在确保银行能够满足任何客户提出资金的要求,发布公告的同时,恰逢监管机构关闭纽约的Signature Bank。
lg
...
金融界
2023-03-16
中国债券价格信息公司暂停服务,业内人士:债券市场无法有效运行,中国或更加封闭
go
lg
...
开元资本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Brock
Silvers
说:“投资者可以在短期的反常中幸存下来,但许多西方实体甚至不允许使用社交网络。从长期来看,中国债券市场不可能以这种方式有效运行。” 中国官方对这一问题保持沉默,加剧了市场的不安情绪,尤其是考虑到政府对私营企业主导的行业越来越多的侵入。Queubee和Dealing Matrix等最受欢迎的数据供应商都是大约10年前出现的私营公司,目的是满足经纪商对实时报价的需求。 此前,中国刚刚宣布计划设立一个扩大后的国家监管机构,将吸收银行业和保险业监管机构,并监管除证券业以外的所有金融行业。 路透社称,中国6家固定收益券商中有五家收到了监管机构的通知,要求它们停止提供数据。这些券商还包括BGC Partners和Cie Financiere Tradition SA的合资企业。新华社报道称,进行数据输入操作不在券商持牌业务的范围之内。 交易员们表示,周三由中国央行附属机构运营的一个竞争系统仍在提供两家经纪商的实时价格。据三名用户透露,与私营竞争对手不同,中国外汇交易中心(CFETS)提供的这项服务不收费,尽管该系统被认为难以使用且不够全面。 万得资讯的一位管理人士对彭博新闻社说,从周三开始,万得的终端将不再提供来自中国货币经纪公司的债券报价。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说,该公司将只提供来自CFETS和证券交易所的交易数据。另一个平台Dealing Matrix的一位管理人士说,该公司周三无法收到经纪商的报价。 中国政府对新冠清零政策的180度大转弯引发短暂反弹后,外国资金对中国资产的看法已转向负面。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中国股票指数(MSCI China Index)较今年高点下跌了15%,而海外在银行间市场持有的中国债券在今年1月跌至202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如果这成为新常态,市场将变得更加封闭,”开元资本的
Silver
说:“市场仍在等待一个解释。”
lg
...
白兔捣药秋复春
2023-03-15
美股开盘:三大股指大幅低开跌超1% 银行股重挫瑞士信贷跌近30%续创历史新低、第一共和银行跌25%
go
lg
...
评级从稳定下调至负面,原因是硅谷银行、
Silvergate
和签名银行等的倒闭反映美国银行系统运营环境“迅速恶化”。 Bleakley金融集团分析师Peter Boockvar表示,由于几家家银行相继倒闭改变了行业心态,金融部门面临的压力普遍增加。 Boockvar表示:“这告诉我们的是,银行将着手进行大规模的信贷延期收缩,它们将更多地关注巩固资产负债表,而不是专注于放贷。” 他补充说,这是对市场资产负债表的反思。他还指出,许多银行可能已经购买了一些长期债券,而自从美联储开始加息以来,这些长期债券的价值已经持续下降。 Boockvar称,“同样,你不得不怀疑很多这些银行是不是会被迫开始去通过发行股票融资。” 周三经济数据面,美国劳工部报告称,美国2月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下跌0.1%。市场预计该指数将增长0.3%。 另一份数据表明,美国2月零售销售环比下降0.4%,预估为下降0.4%,前值为增长3.0%。
lg
...
金融界
2023-03-15
硅谷银行风波:短期冲击难起系统性波澜,美联储紧缩路径不会“偏航”
go
lg
...
按揭贷款支持证券之后,美国加密货币银行
Silvergate
宣布停止营业。美国当地时间3月10日,排名美国前二十大银行的硅谷银行在发布出售资产公告后48小时内倒闭。 当地时间3月12日,美联储、美国财政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联合发布声明:在收到美联储和FDIC建议后,经询问美国总统,美国财政部批准FDIC全额保护硅谷银行储户,自3月13日起,储户将获得全额存款。硅谷银行股东和无抵押债券持有人不会获得保护。硅谷银行清算不涉及任何纳税人的损失。同时,为提供额外流动性,美联储宣布创设BTFP(Bank Term Funding Program)工具,以美国国债、机构债券、MBS以及其他合格资产为抵押,资产按面值计价,为银行、存款协会、信用合作社和其他符合条件的存款机构提供最长一年的贷款构。 对此,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分析师白雪、李晓峰,针对市场普遍关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重点回答。 硅谷银行危机是否可能导致美国金融系统性风险,冲击美国经济? 东方金诚:硅谷银行问题是典型的资产负债表错配造成的流动性危机,但由此引发系统性风险的概率很低。 硅谷银行问题是典型的资产负债表错配造成的流动性危机:由于银行独特的商业模式,其储户主要集中在对利率敏感的科技初创行业,因此负债端吸收了大量短期限的低息活期存款,资产端却配置了大量的长久期持有到期、以市值计价的国债和MBS——而这些资产的占比明显高于美国整体商业银行的平均水平 ,同时现金占比不足10%。美联储激进加息下,期限利差严重倒挂放大了这一错配风险,硅谷银行同时面临负债端成本急剧上升和资产端净值折损的双重压力。而储户在行业下行周期集中提取存款形成挤兑压力,银行被迫出售国债资产以应对提款需求,由此账面浮亏转为实质性的巨额亏损,是引爆其流动性危机的导火索。 不过,我们判断,硅谷银行事件引发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较低,主要原因有三点: 第一,从美国商业银行和存款机构整体来看,类似于硅谷银行的资产负债严重错配并非普遍现象,不具备代表性。根据FDIC统计,美国商业银行和存款机构的可供出售和持有到期的资产在总资产中的占比低于30%——远低于硅谷银行43%左右的比例;同时整体银行业现金占比在10%左右,也高于硅谷银行7%的比值。从结构上看,虽然相比大型银行,确实有部分美国中小银行的资产端期限错配问题较为突出,但资产、负债端同时存在问题的银行却并不多见。即使有类似风险存在的其他中小银行,其规模占比也很低、传染性较为有限。 第二,与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事件相比,硅谷银行无论是体量、同业规模,还是出现问题的底层资产性质而言,都具有本质上的不同,加之美国银行业金融稳定性较强,硅谷银行事件的直接溢出效应有限。硅谷银行虽为美国资产规模第16大银行,但体量及同业规模远不及次贷危机时期的雷曼兄弟 。同时,硅谷银行底层的美债、MBS资产相对健康,这与雷曼兄弟持有大量风险底层资产有本质区别。这意味着“抛售底层资产→底层资产价格暴跌→风险溢出至其他银行”的链条从逻辑上并不成立,风险的溢出效应较小。实际上,次贷危机以后,在金融严监管背景下,美国银行业资产负债表整体健康,银行普通股一级资本比率仍大幅高于巴塞尔协定水平、银行流动资产比例持续上升、银行贷款违约比率也处于历史极低水平。整体银行业,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的金融稳定性较强,是本次硅谷危机难以发展成为系统性风险的重要保障。 第三,从流动性指标来看,风险冲击导致近期流动性紧张程度有所抬头,但流动性环境总体未见明显收紧,短期内向流动性风险演化的可能性很低。衡量银行间美元流动性的FRA-OIS利差在过去几个交易日快速冲高,接近2020 年初“美元荒”时期水平,显示流动性紧张程度确实有所抬升,但3月14日已大幅回落;衡量美国金融机构资金充裕程度的“隔夜逆回购协议余额”也处于2.2万亿美元的历史高位,显示货币市场流动性依然充裕;彭博金融市场条件指数当前依然处于相对宽松的区间。此外,离岸美元市场中,交叉货币基差互换在欧元、英镑和日元三个主要货币市场中均出现快速下行,显示离岸美元流动性有所收紧,但尚未触及 2022 年三季度左右形成的前低。从衡量流动性的多个指标表现来看,硅谷银行事件的冲击确实短暂抬升了流动性的紧张程度,但目前来看,美元流动性环境并未出现实质性的大幅收紧,因此短期内向流动性风险演化的可能性很低。 包括美联储、美国财政部、FDIC在内的监管部门对危机的应对措施是否有效? 东方金诚:政策应对方面,硅谷银行危机爆发后,美国监管部门迅速介入,出台托底救市措施,已基本能够阻断风险向大型银行和整个金融体系蔓延,保证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但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余波在短期内或难以完全消除。 本轮银行冲击下,美国主管部门反应迅速。硅谷银行宣布破产后仅3天,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就已出面接管,协调破产重组,监管部门随后迅速介入,美联储、美国财政部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紧急出台对硅谷银行的“托底”承诺、美联储及时创设了BTFP流动性管理工具。那么,为什么即使硅谷银行危机并不具有演变为系统性风险的基础,美国监管部门还要冒着“道德风险”第一时间出手救助?我们认为,联合救市举措,主要是考虑到在加息周期对金融市场带来的流动性压力不断加码的背景下,防止独立事件引发恐慌情绪蔓延,在中小银行出现更大规模的集中挤兑,从而导致流动性危机的“自我实现”——也就是常说的“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我们猜测,本次美联储迅速救助,可能也是吸取了2008年救助金融机构犹豫不决、最终酿成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教训。从监管部门的救助规模来看,对银行体系短期内的流动性能够起到保障作用,基本阻断了硅谷银行这一风险事件向大型银行和整个金融体系蔓延。 不过,中小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在短期内或难完全消除。首先,美联储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3月,美国中小型银行存款约5.52万亿美元,占美国银行体系总存款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大额存单的占比要高于大型银行,这意味着一旦出现挤兑,中小银行将面临更大的存款流失压力。其次,中小银行的贷存比本身就大幅高于大型银行,脆弱性相对较强,且其贷款结构中,以商业地产为代表的利率敏感的压力行业的贷款占比要大幅高于大型银行。未来若随着加息进程的进一步深化,商业地产承压、行业恶化,将可能成为中小银行的风险突破口。 危机对美联储货币政策有何影响,是否会倒逼美联储政策转向? 东方金诚:持续的高通胀压力下,美联储政策定力不可低估,紧缩政策路径难以因银行体系的短期冲击而产生大幅偏离。美联储或仍会保持每次25个基点的节奏加息至年中前后,最终维持在5.25%-5.5%这一限制性利率水平。 美联储紧缩的政策路径难以因风险事件的扰动而产生大幅调整和偏离。这主要是因为,当前的银行体系冲击属于短期风险,由此引发的系统性风险也大概率可控,而与“可控”的金融风险相比,更加“不可控”的高通胀才是中长期更为核心的问题——这意味着通胀走势依然是决定美联储短期政策走向最关键的因素。在美国1月CPI与PCE都出现下行受阻的迹象之后,3月14日周二最新公布的2月CPI数据进一步强化了通胀下行趋势不容乐观的信号:核心CPI环比超预期反弹至0.5%的5个月最高水平,而美联储最关心的“超级核心通胀”——扣除住房的核心服务CPI同比仅小幅下滑至6.14%,但环比却加速上涨至0.5%。这也与近期非农数据、职位空缺数等就业指标相呼应,意味着至少在上半年,强劲的就业市场依然将对服务消费形成较强支撑,从而掣肘核心通胀放缓的步伐。核心通胀同比增速若要在2023年年末降至3.5%左右的合意水平,货币政策持续维持紧缩十分必要。 我们认为,在本轮快速加息的过程中,美联储已做好了以经济衰退、小规模金融风险为代价的准备。甚至可以说,美国经济“需要”一定程度的衰退为通胀降温。因此,美联储接下来仍大概率会以每次25个基点的节奏持续加息至年中前后,最终维持在5.25%-5.5%这一限制性利率水平。这一政策节奏短期内难以轻易动摇。 对于当前市场普遍流行的“硅谷银行危机可能会倒逼美联储货币政策提前转向”这一观点,我们认为,结合上世纪80 年代“储贷危机”期间美联储大幅加息的经验来看,本次美联储货币政策因此转向的可能性极低:一是转向降息的门槛很高,如深度经济衰退、出现深层次的金融系统性风险等;二是即使出现金融风险,高通胀背景下,美联储也可能优先选择购买金融资产,而非下调政策利率;三是此时若因市场波动而暂停加息,不仅会令美联储信誉受损、货币政策连续性遭到破坏,还可能因金融条件转向边际宽松而“摧毁”前期对抗通胀的努力。不过,我们认为,风险事件的爆发会令美联储更加重视金融稳定性,加快收紧的可能性将大为降低——比如,3月加息提速至50bp的可能性几乎降为零。 此外,我们注意到,由于美联储在本次危机中创设了BTFP流动性管理工具,引发市场对于“加息与QE”是否能够同时进行的疑问。对此,我们认为,BTFP本质上属于一种定向的结构性政策工具,从规模和性质定位上来看,并不会对紧缩方向形成太大对冲。参考欧央行在本轮加息的同时,也使用PEPP、APP和TPI等资产购买工具的范例,可以看出,加息和资产购买之间并不存在直接冲突——前者通过收紧货币政策继续对抗通胀,后者利用结构性政策工具稳定市场,在金融风险抬升之际,通过定向购买平抑利率上行压力。
lg
...
金融界
2023-03-15
1921年银行危机重演!木头姐:比特币、以太坊跑赢传统银行 “抄底增持加密友善公司”
go
lg
...
管机关应该关注的。” (来源:推特)
Silvergate
和硅谷银行相继爆雷,而后Signature Bank也宣布倒闭,USDC美元稳定币因在爆雷的传统银行中具有存款,使得USDC在短线上脱钩,但随着其发行商Circle表态,存款将能完全取出,并且寻找到新的合作商,才解决流动性短缺的恐慌。#硅谷银行爆雷# Circle首席执行官Jeremy Allaire受访表示,没有对硅谷银行爆雷事件而生气。他强调,Circle将在必要时使用公司资产负债表及外部资本,对相关问题也做了许多讨论,不过很幸运的没有走到这一步。 他补充:“我们公司已做了很多预防措施,像是54亿美元的储备资产转移到纽约梅隆银行,而Circle储备基金中的美国国债也由贝莱德所管理,这一切都是为了使USDC背后有可靠的基础设施。” “人们时常讨论如何使银行系统免于加密产业的风险,但我们现在正试着从银行系统及部分储备银行的局限性产生的内在风险中保护USDC美元稳定币。” 尽管多间银行倒闭对整理环境的影响尚未完全消散,但Jeremy Allaire还是认为政府采取了正确的行动,以防止更广泛的系统性风险。他表示,自己不会因此生气,因为没人预期到一个信用评级及基本面皆良好的银行会出现这种问题。而这也需要谈回政策制定者所犯的错,他们该清楚知道急剧上升的利率,会对这些持有长天期债券金融机构所造成的问题。 木头姐也指责监管机构,早就该意识到眼前的危机,也就是资产(银行买的债券)和负债(存款)到期时间的错置,因为短期利率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飙升19倍,但银行系统的存款却经历1920年代以来第一次的年增长率(YoY)下降。 要知道,近期银行存款大幅流失,导致银行必须变卖手中长天期的债券,而这些债券又因升息的影响大幅亏损,最后酿成银行的倒闭。 在近期股市下滑的同时,方舟基金也再次抄底,增持推特创始人多尔西(Jack Dorsey)旗下支付公司Block的股票,约640万美元。 (来源:Trading View) 多尔西领导的Block最近就其所谓的比特币“挖矿开发工具包”,征求开发人员的反馈意见。该公司表示,它可以在比特币挖矿领域释放更多创新,增加创新并降低能源消耗。 上周,伍德的基金继续购买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base的股票,使其本月总金额达到近3000万美元。在1月份的一份报告中,资产管理公司将比特币、数字钱包、公共区块链和智能合约网络指定为2023年14个大创意中的4个。 (来源:Trading View)
lg
...
颜辞
2023-03-15
随着美国银行业的崩溃创纪录的 67.7% 的比特币保持不变
go
lg
...
。 比特币在金融风暴中反弹 硅谷银行、
Silvergate
银行、Signature银行等美国烘焙危机波及市场,美股银行股暴跌。 另一方面,比特币和更广泛的加密货币市场正在反弹。BTC 的复苏见证了该代币创下 2023 年第一季度的新高,在 3 月 14 日纽约时段的某个时候将价格推高至 26,000 美元以上。 比特币价格的上涨可能证明了该网络作为一种价值储存手段和一种分散货币的独特属性,不受美联储 (Fed) 等中央机构的影响。 应该指出的是,比特币的起源是基于 2008 年的大金融危机 (GFC)。创建去中心化网络是为了直接应对这场危机,提供一种不受单一实体控制的替代货币。比特币的神秘创造者中本聪 (Satoshi Nakamoto) 在比特币的第一个区块中写了一段题词,上面写着“泰晤士报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through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 集中风暴加速采用分散解决方案? 随着中央银行准备干预和避免金融危机,中本聪最初的信息听起来是正确的。它还让批评者质疑中央银行政策的可靠性。比特币体现了通过提供一种安全的、去中心化的货币形式来摆脱中心化机构的想法,这种形式不受中央当局的影响。 投资者现在意识到比特币在经济不确定时期的价值正在上升,增加了持有量。截至 2023 年 2 月 1 日,长期持有者占 BTC 供应量的 73%。 这表明许多寻求避风港的投资者在不确定时期认识到比特币的价值主张。 上周末,比特币促成了超过 60 万笔交易,结算金额达 330 亿美元。该网络发行了 2,037 个新 BTC,保持稳定且可预测的 1.8% 的通货膨胀率。同时,生成了超过 100 万个唯一地址,表明有更多人加入该网络。 传统银行最近的倒闭、比特币价格随后的上涨以及创纪录的 BTC 保持不动的比例可能表明长期持有者对比特币抵御市场动荡的能力充满信心。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可以点个赞关注哦,我们下期再见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3-15
币世界余勋3.15午后补充 雷区一一排除 利好初步兑现 但仍有上升趋势
go
lg
...
几天,陆续经历了,联储恐慌、非农不利、
Silvergate
和硅谷事件。 目前这些雷区,一一被排除! 市场自然迎风而上! 短短2天市场拔阳旱地拔葱六千点! 夜间有一轮两千点的大幅回撤,这是正常迹象。 多头力量的快速消耗,会有盈利兑现和套牢盘出逃。 其次也是短期的利好殆尽, 及技术面的重压力。 周线触及60日线压力。 情绪已从恐慌转至贪婪。 操作不言而喻,方向也没有错过。 顺势做多,不要追,以回踩跟进为主。 短期有较好的回撤都是低多接进点。 这里回到前文补充; 膨胀加息问题是造成熊市的根本因素,而膨胀缓解,将是牛市开头的起端。 熊市末期接近过渡完,那后续自然连续看涨, 并且是持续性的全年看涨。 接下来会炒作停止加息,及后续放水。 还有明年大饼减产。 长线的希望已经彻底觉醒。 日内 激进于4小时24550至24750低多跟进 保守于24250至24300做多 以太1685至1695激进做多 稳健1670 上看目标,26000点。 最迟不会超过2个交易日。 接下来看3月21号议息,看是否有进一步温和措辞落地。 市场向来消息面第一,技术第二,情绪第三。 学会与市场保持共识,操作上将会更有底气。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3-15
上一页
1
•••
108
109
110
111
112
•••
19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美联储政策前瞻】摩根士丹利预言四连降 德银紧急修正预测 美联储逼近关键转折点
lg
...
【美股收评】美股在历史高位附近震荡收盘 纳指连创收盘新高 投资者聚焦美联储降息决议
lg
...
周评:太刺激!数据风暴一波三折,美联储被逼到极限 日本法国政坛大乱
lg
...
币圈“风向标”!Tether将在美国推出本土稳定币,前白宫官员出任CEO
lg
...
去年一幕或重演:下周美联储恐“保险式”降息50个基点?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20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