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了解dYdX交易奖励减少 45% 的来龙去脉
go
lg
...
减少 45%; 调整 Maker &
Taker
费用; 引入做市商返利计划; 取消 DYDX/stkDYDX 交易费用折扣; 每年减少 DYDX 释放量并修改奖励分配; 调整细分市场的交易奖励分配机制。 在基于为奖励分配机制引入新的权重设计和将交易奖励减少约 45%的基础上,希望进入通胀前,以减少社区奖励的方式控制 DYDX 释放量,以最终达到 2% 的通胀率。 如果要进一步消除交易者和LP的准入壁垒,最好的方式是仅根据交易量来奖励LP,而不是采取复杂的质押模式。 因此,目前的交易费用折扣和交易奖励是不公平的机制设计,一方面,交易费用折扣造成了DYDX持有者降低自身的交易成本,这对非持币用户而言并不公平;另一方面,交易奖励已经起到了基于用户支付的费用的回扣的作用,并且 94% 的 DYDX/stkDYDX 持有者并不是协议的活跃交易者。 降低交易奖励和取消交易费用折扣,可以不再奖励低效质押和非活跃交易者,而是为任何参与者,都只根据为协议带来的价值获得奖励。 总结 交易奖励在协议启动初期,总体上是一个简单有效的激励系统。奖励和用户在给定时期内付出的交易费用成正比。从活跃用户的增长率来看,这种机制曾经非常有效,因为它本质上是对所有交易活动的回报,无论他们交易的细分市场和回报如何。但是将交易奖励在开拓激励长尾市场或提高市场交易量的机制,那么效率将会非常之低。 在dYdX协议进入稳定的发展期后,创业初期简单粗暴的激励模式不再适应新时代,需要被更为精细化的市场运营措施取代,最直接的是转向提供更优秀的用户体验,将纯粹的投机者和套利者驱离,以稳固真正的用户群体。 来源:DeFi之道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3-18
dYdX 的进击?了解交易奖励减少 45% 的来龙去脉
go
lg
...
减少 45%; 调整 Maker &
Taker
费用; 引入做市商返利计划; 取消 DYDX/stkDYDX 交易费用折扣; 每年减少 DYDX 释放量并修改奖励分配; 调整细分市场的交易奖励分配机制。 在基于为奖励分配机制引入新的权重设计和将交易奖励减少约 45%的基础上,希望进入通胀前,以减少社区奖励的方式控制 DYDX 释放量,以最终达到 2% 的通胀率。 如果要进一步消除交易者和LP的准入壁垒,最好的方式是仅根据交易量来奖励LP,而不是采取复杂的质押模式。 因此,目前的交易费用折扣和交易奖励是不公平的机制设计,一方面,交易费用折扣造成了DYDX持有者降低自身的交易成本,这对非持币用户而言并不公平;另一方面,交易奖励已经起到了基于用户支付的费用的回扣的作用,并且 94% 的 DYDX/stkDYDX 持有者并不是协议的活跃交易者。 降低交易奖励和取消交易费用折扣,可以不再奖励低效质押和非活跃交易者,而是为任何参与者,都只根据为协议带来的价值获得奖励。 总结 交易奖励在协议启动初期,总体上是一个简单有效的激励系统。奖励和用户在给定时期内付出的交易费用成正比。从活跃用户的增长率来看,这种机制曾经非常有效,因为它本质上是对所有交易活动的回报,无论他们交易的细分市场和回报如何。但是将交易奖励在开拓激励长尾市场或提高市场交易量的机制,那么效率将会非常之低。 在dYdX协议进入稳定的发展期后,创业初期简单粗暴的激励模式不再适应新时代,需要被更为精细化的市场运营措施取代,最直接的是转向提供更优秀的用户体验,将纯粹的投机者和套利者驱离,以稳固真正的用户群体。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3-17
从Orderbook到vAMM再到P2Pool 解读衍生品DEX的LP产品化趋势
go
lg
...
资金来源是部分清算费以及 20% 的
Taker
开仓平仓费,本质上来自于协议费和 LP 收益。这相当于把部分应该由 LP 获取的收益强制性地分配给了 Insurance Fund,降低了 LP 的整体收益,也相应地降低了整体风险。 总的来说,Perpetual Protocol 的 vAMM 模式在目前看来是一种 crypto native 的 perp 定价模式。该机制非常巧妙的发挥了 Uniswap V3 的交易机制的优势,但也继承了 Uniswap V3 无常损失过大的缺点。Uniswap V3 中的 LP 设置的价格区间等同于 LP 愿意跟 Trader 作为对手方的价格范围。在该价格范围内若 Trader 的买卖双方没有很平衡,那么 LP 就作为对手方与 Trader 进行博弈。同样的道理,在 Perpetual Protocol V2 中,若多空双方没有平衡,LP 就作为对手盘与 Trader 进行博弈,承担各种损益。在 CEX 中,做市商与 Trader 的博弈已经有多种成熟的风险管理策略,比如对 Delta 头寸进行限制。但由于 Perpetual V2 的交易模式是自动化而且强制性的,LP 没有办法合理管理自己的头寸风险,当价格剧烈变动,LP 会由于无常损失以及 Trader PnL 的存在暴露较大的风险。 Perpetual Protocol 的 V2 的模式其实也算是 P2Pool 交易模式,LP 也会在一定条件下与 Trader 进行对赌。但 vAMM 模式下 LP 的风险承受能力却远远低于 P2Pool 模式下的 LP ,主要原因是 vAMM 下的 LP 是个人承担各自的风险,而 P2Pool 模式下的 LP 是共同承担所有的风险,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是远远低于集体的。对于 P2Pool 而言,由于极端行情造成的损失会被平均分摊到所有的 LP 上;但对于 vAMM 模式, 部分 LP 仓位可能会被直接清算。由于 vAMM 内 LP 获取做市收益以及承担的风险跟 LP 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是紧密相关的,而且目前也缺少关于 Uni V3 的风险管理工具,这样导致了在 Perpetual V2 上做市风险较高,而收益相对较低,LP 也没有办法以一种标准的形式参与 Perpetual Protocol 的流动性提供。给 LP 提供的补贴也是一种变相的转移支付,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对于 Perpetual Protocol 而言,其 LP 难以以产品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其后续的发展也就会受到制约。 从数据上看,Perpetual Protocol 的 TVL 数据并不好看,问题的根源出在 LP 产品化这一端。 3. P2Pool 交易模式 对于 Perpetual Protocol V2 而言, vAMM 设计确实是区块链行业交易范式的一个创新,其可以实现 Perputual 在链上的价格发现功能。但价格发现功能的代价是 LP 承担了过多的风险,这部分风险很难对冲,即意味着在收益一定的情况下,风险不可控。在 Trader 用户与 LP 体验不一致的情况下,该产品很难成长为一个通用协议。GMX 的 P2Pool 模式就是在上述背景下走上了历史舞台。P2Pool Perpetual Trading 模式并非起始于 GMX 却在 GMX 中发扬光大。其主要优势在于 trading module 可模块化,可以被拆分成 LP、交易用户、喂价系统、结算系统等部分,各部分可独立运行,同时 LP 的风险也可被拆分。 模块式的设计应该是 ETH 2.0 升级带给区块链行业最重要的产品思维之一。GMX 式的产品设计与 ETH 2.0 的具有哲学上的一致性。 在 ETH 2.0 的未来规划中,PBS(proposer - builder separation)是以太坊升级的重要步骤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将区块构建与区块提议这两个步骤分离开,这是由于区块 Builder 需要在一个 slot 的时间内构建包括信标链区块在内的所有的区块,这需要很高的计算能力。然而对于公链而言,高计算量与去中心化是相互矛盾的,高计算量的存在会严重削弱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性。而 PBS 的存在则是将高计算量与去中心化两者结合在一起,具体的实现方式是将高计算量转移到链下,计算结束后只返回计算结果。 上述 PBS 的实现逻辑可以回答链上 Perpetual Trading 的定价问题。衍生品的定价需要很高的计算量和实效性。若将与衍生品价格发现相关的计算强制放置在链上,由于计算量不足造成的计算结果的延迟和误差最终会由 Trader 和 LP 共同承担。但若将与衍生品定价相关的计算放在链下,计算完毕后通过预言机将结果传输到链上,Trader 和 LP 也就不会面临由于价格发现机制造成的损失。 因此 P2Pool Perpetual DEX 的设计其实只是将复杂的衍生品定价问题交给了 CEX 进行报价,随后利用 CFD 的模式在链上进行交易,最终结果在链上完成结算。完成结算需要一个资金池提供流动性,而该资金池其实就是 P2Pool 中的 Pool。 目前关于 P2Pool Perpetual DEX 中经典的项目包括 GMX 和 gTrade,但两者的基本机制却有很大的区别。整体上看 GMX 相比于 gTrade 更加风险偏好,风格也更加激进;此外由于 GLP 的构成复杂性以及风险复杂性,与 GLP 相关的衍生产品相较于 gTrade 而言则更多。 3.1 GMX 交易机制 一笔交易在 GMX 上的发生需要经过多个步骤: GMX 通过预言机从 CEX 获取各类合约价格数据 根据喂价以及各个 CEX 的权重计算 GMX 上开仓的合约价格 根据开仓杠杆从 GLP 池中借出一部分资产,用于最后的资产结算 根据仓位存续的时间,支付 borrow fees 以及相应的开仓关仓手续费 GMX 通过调用 CEX 的合约价格是没有滑点的,这纵然是 GMX 吸引 Trader 的一个优势。但往往一个产品的优点也是其缺点。由于滑点是流动性的成本,无滑点意味着有第三方为这部分成本买单。在 GMX 的场景里最后由 GLP 池承担由滑点造成的这部分损失。(GMX 的 AVAX 主网上就曾发生过由于 AVAX 流动性不足而导致的套利行为。目前量化基金经常会根据 CEX 的流动性进行 GMX 和 CEX 之间关于滑点的套利活动。)因此无滑点交易模式本质上是通过 GLP 池补贴 Trader ,从而吸引 Trader 前来交易。但关于滑点的套利行为本身并没有成为 GMX 很严重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 GLP 池的收益分成较高,掩盖了由于套利活动产生的损失。 GMX 的 Trader 在进行交易时需要借入资产并支付 borrow fee。而这部分 borrow fees 就是 GLP 的收益来源之一。但此时借入资产的用途与 Gearbox 等杠杆平台的原理不同。GMX 借出的资金是为了对每个仓位准备足额的现货供最后结算使用;而 Gearbox 则是类似于 margin trading,借出的资产就表示其实际获取的杠杆。 GLP 的另外一个收益来源在于 Trader PnL ,即 Trader 在进行交易时的亏损。由于 GMX 内并不存在资金费率用于平衡多空,GLP 持有者面临着裸空头寸,即 LP 会直接下场与 Trader 进行对赌。但这个问题从长期主义的角度上看可能并不是问题,Trader 的胜率一般小于 50%,在这种情况下 GLP 持有者最终往往是盈利状态,但短期内的收益率可能面临着较大的波动。 关于 GMX 的模式能否持续的问题,社区内经历过激烈的讨论。GMX 不可持续的论据主要体现在由于资金费率的缺失导致的 GMX 头寸的不平衡。在牛市单边行情存在的情况下, GLP 池可能面临着巨大的裸空头寸风险,具有产生大额损失的可能性。但事实上上述问题类似于回答 CEX 在牛市时如何规避裸空头寸的问题。GLP 池中支持的币种只有少数几个流动性极好的蓝筹币种,因此不会出现类似 Luna 式的单边行情。而且各大 CEX 内也有充足的流动性,GMX 官方可以通过 CEX 或者其他链上 DEX 对冲风险或者直接实行仓位限额。整体上看 GMX 在牛市时可用的风险规避手段仍然很多。 事实上 GMX 官方也意识到了其模式设计上可能存在的缺陷以及风险。其在 X4 版本中提到未来几个可能的改进方案,但本质上仍然是妥协: 为 GLP 池引入新的资产,但可开仓的标的资产仍然限制于 GLP 的组成资产 引入资金费率,以平衡极端行情下裸空头寸过大的问题,这意味为 Trader 在 GMX 上交易时可能需要同时支付 borrow fee 和 funding fee 在极端行情发生时调整 GLP 池内非稳定币与稳定币的比例,增加可开仓容量 上述这些改进方案仍然没有最终敲定,仍处于讨论阶段。关于 GMX 相关的讨论可能一直会持续下去。 因此总结下来,GMX 的特点在于: 交易无滑点,这部分成本由 GLP 承担 无资金费率,因此 GLP 可能面临着巨大的裸空头寸 Trader 需要向 GLP 支付 borrow fee 受 GLP 局限,在 GMX 上只能交易部分币种,缺乏可拓展性 从 GLP 的模式设计上可以观察出 GMX 吸引的 LP 大多为高风险偏好。无论是无滑点交易模式还是裸空头寸的存在,都意味着 GLP 持有者承担较多的风险并获取风险收益。相反的,在模式设计 gTrade 则更偏向于保守和对 LP 友好。 3.2 Gains Network (gTrade) 交易机制 gTrade(GNS) 原本是 Polygon 上的 Perp Trading 产品,后迁移至 Arbitrum ,其整体设计与 GMX 有巨大的差别。具体区别在于以下几点: 通过预言机喂价时会根据 CEX 的流动性以及仓位大小计算合约开仓的滑点以及开仓费 机制中引入了资金费率平衡多空,降低 gDAI 池的风险 结算池 (gDAI)内只存有 DAI 稳定币 Trader 开仓无需支付 borrow fee,但需要支付展期费用 单个地址具有单边仓位限额,可以通过持有 NFT 增加仓位限额 支持多种币种、大宗商品、外汇的交易,可拓展性强 gTrade 内部的结算池只有 DAI,而且其资金规模远远小于 gTrade 的日交易量。在协议不引入滑点的情况下,套利者通过滑点套利很容易造成结算池的损失;多空资金费率的引入也是尽量保证结算池不会存在较多的裸空头寸,降低结算池的风险;展期费用存在的目的是降低时间风险,尽量避免由于盈利仓位的长持导致结算池的一次性巨额损失;单边仓位限制也是为了避免结算池的巨额损失。因此从 gTrader 的机制设计上看可以看出,其风格相比于 GMX 而言是风险厌恶的。机制设计上有各种风控机制保证 gDAI 池的资金安全。 3.3 P2Pool 机制下的 LP 产品 回归到 LP 产品化的主叙事上,GMX 的 GLP 池和 gTrade 的 gDAI 池就是典型的 LP 产品。这意味着对于 GMX 和 gTrade 而言,Perpetual Trading 是他们为 Trader 推出的交易产品,而 GLP 和 gDAI 则是为普通散户提供的收益性产品。这两个产品之间相辅相成,造就了一个逻辑自洽的系统。GLP 风险更高,收益也更高但不保本;gDAI 风险较低但 gTrade 为其设置了一系列 buffer 机制尽可能的防止 gDAI 的用户产生亏损。 GLP 和 gDAI 已经是较为完善了 LP 产品了,但对于 GLP 而言,由于 GMX 并未使用资金费率来平衡多空,GLP pool 经常存在着大额裸空头寸,相当于 GLP Pool 被迫作为对手盘与 Trader 进行博弈。此外, GLP 的构成包括 BTC、ETH、Link、Uni 以及 stable coin,GLP 的价值会随着其构成现货价值的波动而产品波动,这意味着币价也是影响 GLP 损益的重要因素。因此整体上,GLP 的风险可以被简单拆分为两个互不相干的风险:Delta risk 和 Trader PnL risk。 风险的可拆分性意味着有对 GLP 进行衍生化开发的可能性。目前已经有大量协议在尝试 Hedge GLP 面临的 Delta risk,比如 GMD Protocol,Umami Finance 和 Rage Trade 等。但 Trader PnL risk 可能难以从衍生品的角度去对冲,可行的方案在于 GMX 内部机制改进或者尝试在其他 DEX 或者 CEX 进行对冲。 4. 为什么 LP 产品化对于 DeFi 的发展很重要? 对整个 DeFi 的发展史进行梳理后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简单的三层架构: 第一层为核心币种,即 ETH、BTC 等可以蓝筹核心资产 第二层为 DEX、借贷和稳定币 第三层为所谓的 DeFi 2.0 协议 这三层架构的连接逻辑也很简单。第一层与第二层的连接逻辑在于为核心币种加杠杆;第二层与第三层的连接逻辑则在于 DeFi 协议之间的可组合性。为核心币种加杠杆是所有公链在搭建自己 DeFi 生态时必须要经历的一个阶段,这样才可以根据杠杆性,搭建出一个内生性的 DeFi 生态。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层与第三层的连接,即协议之间的可组合性,需要依赖于第二层协议产生的真实收益。换句话说协议之间的可组合性其实反应了真实收益在不同协议之间的流动。 目前链上可以产生真实收益的场景并不多,包括: 金融服务费,如交易手续费、借贷费用等 贿选费用 Staking Yield 这些存在真实收益的场景也就是 DeFi 相关产品发展的基础。从上个 DeFi 周期已经被证明的叙事上看,推动初始 DeFi 协议发展的核心发动机可以归结为下图: 这里的收益协议包括 Yearn Finance 等协议,其执行的最重要的功能在于 LP 产品化。在 DeFI 发展初期知道如何在 DeFi 协议中填充流动性的用户并不多,流动性挖矿还是一个比较新的叙事。Yearn FInance 的出现为 LP 提供了一个获取收益的场景,其将 DeFi 中可以获取收益的方式策略化,使得 LP 在不懂得具体操作的情况下可以根据 Yearn Finance 的策略被动获取收益。 虽然在现在看来当时 Yearn Finance 给出的策略过于简单,但其极大的促进了 DeFI 的发展。LP 产品化后 DeFI 协议 TVL 的增加进入快车道,TVL 的增加也使得交互用户对于 DeFi 产品的体验感增加。此外,LP 产品化也使得 LP 存在杠杆化的可能性,使其成为后续衍生品产品的开发与集成、搭建 DeFi lego 的基础。 因此对于 Perpetual DEX 而言,LP 产品化之路其实也只是在复刻初始 DeFi 协议发展的逻辑。那么感想是什么?一个未充分显现的叙事其实就存在于以往的故事中,只是这个故事换了封面之后被人遗忘在了角落。当人们突然想起这个故事可以换一种方式讲的时候,它便又面目一新,但若追根溯源,这个故事的内核一直存在于逝去的时间长河里。 Reference https://defillama.com/protocol/perpetual-protocol https://gains-network.gitbook.io/docs-home/ https://docs.perp.com/ https://gmxio.gitbook.io/gmx/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3-15
十分钟了解一个币系列之DYDX
go
lg
...
将继续收取与交易量挂钩的 maker-
taker
费用,这将涵盖交易的交易费用、赚取收入并激励更多的流动性。 通过促进去中心化治理并为交易者提供强大、透明和开放的先进金融产品,dYdX 基金会将帮助推动 dYdX 第 2 层协议朝着社区主导的增长、发展和自我可持续性发展。 操作 dYdX 基金会的理事会成员包括 Arthur Cheong、Rebecca Rettig 和 Markus Spillman。这是 dYdX 第 2 层协议实现完全去中心化的重要第一步。 随着期货 DEX 赛道将进一步发展,伴随产品体验进一步改进和产品形势创新,总交易数据继续放大,并且在未来数年内有望逐步承接原本存在于中心化衍生品交易所的交易量。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3-10
如果看跌情绪加剧ETH 有可能跌至 1500 美元(以太坊价格分析)
go
lg
...
以进一步了解市场下一步走势将很有用。
Taker
买入卖出比率是实现这一目标最有用的指标之一,因为它衡量多头或空头目前是否更积极地执行交易。 高于 1 的值表示主要购买压力,而低于 1 的值则与负面情绪相关。 该指标在过去几周一直呈下跌趋势,表明期货市场的买盘压力正在消退,近期的盘整价格走势也证实了这一解释。 然而,该指标目前正在接近 1 的门槛,跌破将意味着空头再次处于控制之中,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这可能会导致未来几周的价格下跌。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3-07
Layer2:数据、扩容方案、生态
go
lg
...
ayer2上。 ·tofuNFT和
Taker
Protocol是各Layer2中最常见的NFT项目 在NFT赛道,各Layer2上出现频率较高的NFT项目是tofuNFT、
Taker
Protocol,两者分别是多链NFT市场和NFT抵押贷款市场。 此外,Optimism虽是一个有准入的生态(DAPP需要通过申请才能部署),Optimism上的NFT项目有着明显的以太坊NFT仿盘风格。 ·DeFi是Layer2生态中最成熟的赛道 在Layer2生态的所有赛道中,DeFi最完善。相比之下,NFT、GameFi、SocialFi赛道还比较“贫瘠”(Polygon除外)。 Layer2生态整体而言不缺少DEX、支付类DAPP,此外还有一些收益优化、资管、借贷、衍生品项目,赛道和应用比较丰富。 DeFi赛道中也不乏创新,除AMM之外,还出现了不少订单簿类DEX,如Zigzag、Aboard、Unidex、Rubicon、Sat.is。期货、期权、永续等衍生品的去中心化交易是很多DAPP尝试的方向。此外还有一些平台支持在DeFi间构建交易策略。 ·其他创新和让人感到兴奋的项目 创新和用户体验的优化也出现在一些非DeFi赛道中。例如,Layerswap这个跨链桥专门做CEX向Layer2的跨链。Bungee等比较新的跨链桥推出了“加油”(将A链的gas补充给B链)功能。 而XDAO这样的平台则是很好的DAO工具。它是一个DAO创建、管理平台。其中聚合了所有构建在XDAO上的DAO,你可以查看这些DAO的资金、成员情况,参与投票。你也可以swap不同DAO资产。平台还提供了一些模板用于无代码创建DAO,例如通过这些模板,DAO能为成员分红,提供gas费补偿,设置代币解锁等。 ·Aztec:Layer2中的隐私赛道只此一家 众Layer2中只有Aztec专注于隐私赛道,这是它最大的特色。但是目前Aztec生态单一,只有zk.money这一个DAPP。因此这个生态的可交互选项非常清晰。 结语 Layer2赛道正在崛起。基于ZK Rollup、Optimistic Rollup、Validium、Volition、Plasma等方案,Layer2们定制出了不同的扩容路线,也明确了生态方向。 Layer2生态数据出现了明显的上涨,其中也涌现出了一些优质项目,如Zigzag,XDAO等。Layer2之间的竞争正在变得激烈,DAPP们在Layer2之间重复布局,但层和层之间的流动性割裂、跨链设施的安全性仍是未解的难题。 L2 拓展篇 以太坊主网在正式升级为2.0之前,解决链上拥堵的方式之一是构建一个可以在链外执行大部分活动的2层网络(Layer2),以缓解对主网的计算及存储压力,增加以太坊的可扩展性。 在各种构件Layer2网络的技术中,Rollup逐渐被认为是最优解,因为它能将智能合约的实际计算和存储在链下完成,并将交易数据通过一系列压缩技巧批量提交并保存在以太坊主网上,无需单一数据一一验证。如此一来,layer2网络的安全性不但能由以太坊主网保障,且不破坏网络的去中心化,还能增加网络的可扩展性和效率。更重要的是,Rollup可以让以太坊主网的应用程序便捷地迁移至Layer2。 利用Rollup技术实现Layer2网络的构建,又因密码学的验证算法不同而形成了多种路径,Optimistic Rollup、ZK Rollup、Arbitrum Rollup成为主流方案。目前,应用各种方案的Layer2网络均有所建树,各个流派分别在研发和实践中发展。 其中,ZK Rollup是利用「零知识证明」验证方式来落实Rollup的扩容方案,被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视作Layer2的终极之选。 zkSync网络近期的TVL激增进一步验证了ZK Rollup的可行性,尤其是今年2月zkSync上线了2.0版本的公共测试网络以来,支撑它的ZK Rollup扩容技术方案也越来越受区块链技术社区关注。 那么,ZK Rollup扩容方案究竟是什么?与Optimistic Rollup、Arbitrum Rollup有何区别?除了zkSync2.0,还有哪些网络使用了ZK Rollup技术?本期DeFi蜂窝将一一解答。 ZK Rollup方案概况 简介 ZK Rollup是基于「零知识证明」验证方式落实Rollup技术的layer2解决方案,「ZK」正是「Zero Knowledge」(零知识)的字母简称,该方案起源于2018年下半年,最早由区块链技术研究员Barry Whitehat提出。 保留了Rollup技术的原理,ZK Rollup可以在链下完成复杂计算,生成证明,传输回主网进行证明校验,并存储部分数据来保证数据可用性,且共享主网的安全性。 ZK Rollup的特点正是那个「ZK」部分,「零知识证明」算法能让证明者在不向验证者提供任何有用信息的情况下,使验证者相信某个结果的正确性。 举个例子,A要向B证明自己拥有某个房间的钥匙,假设该房间只能用钥匙开锁,而其他任何方法都打不开。这时有2个方法:要么,A把钥匙出示给B,B用这把钥匙打开房间的锁,从而证明A拥有该房间的正确钥匙;或者B确定该房间内有某一物体,A用自己拥有的钥匙打开房门,然后把物体拿出来出示给B,从而证明自己确实拥有该房间的钥匙。 后面的方法就类似于零知识证明。它的优点在于,在整个证明的过程中,B始终不能看到钥匙的样子,从而避免了钥匙的泄露。 「零知识证明」对于强调隐私性的区块链来说是重要的技术手段,比特币网络就是应用之一。除了隐私性,技术研究人员也开始将其应用在提升区块链的性能方面,ZK Rollup就是其一,它主张,若某个区块需要大量数据验证才能完成打包、开启下一个区块,不妨由一人验证并生成证明,而其他人来验证这个证明无误即可,这样就避免了每个人都要花很长时间来验证一个证明,从而提高数据验证的效率。 在ZK Rollup方案下,Layer2网络上的多个交易数据打包之后,会创建一个链下计算的「零知识证明」结果,主网(Layer1)验证者可以快速检查此证明是否正确。而且,正因为Layer2到Layer1的交易数据能即时验证,因此,它也能实现Layer2资产转移到Layer1时可以即时结算。 ZK Rollup与其他Rollup方案的区别 ZK Rollup是利用Rollup技术构建以太坊Layer2网络的一种实现方式,另一个主要是Optimistic Rollup,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使用的验证算法不同。 Optimistic Rollup使用了「欺诈证明」验证算法,它的前提是验证者要在Layer2网络上质押一定数量ETH「押金」,作为「不撒谎」的背书,如此前提下,它假设Layer2网络的交易均有效,提交到layer1(以太坊主网)的数据都正确,如果有人对任何一笔交易提出异议,这个时候,数据才需要在以太坊主网上进行一一验证,哪个验证者提交的数据有问题,就会被网络判定为欺诈,那么这个验证人的押金被没收。 在这样的验证算法原理下,当Layer2上汇总的每批交易提交到Layer1时,会有一个7天的异议提交周期。这也造成用户从Optimistic Rollup方案下的网络中提取或退出加密资产时,增加了一个7天的等待期。 这不但造成了Optimistic Rollup相关网络的体验不友好,更麻烦的是,一旦出现异议数据,所有交易数据都要在主网上重新验证,反而增加了主网负担。 于是,针对这个痛点,Arbitrum Rollup在Optimistic Rollup上进行了改善,它主张把异议部分先进行划块处理,找出争议最大的部分,以太坊主网只对争议部分进行验证,以此缓解主网的验证负担。 除此之外,Arbitrum Rollup的进步还在于实现了与EVM的兼容,这就使得应用该技术的layer2网络可以承载以太坊主网上的应用无缝迁移,于是,不少DeFi应用选择部署「Arbitrum版」。相较之下,Optimistic Rollup扩容方案还没有做到100%兼容EVM。 可见,Arbitrum Rollup方案算是Optimistic Rollup的「改进版」。尽管如此,资金从Arbitrum Rollup相关网络的退出时还是需要一个等待期,这个痛点还有待改善。 而在与EVM的兼容方面,ZK Rollup也此前一直难有突破。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花名V神)曾在公开演讲中表示,ZK Rollup由于底层技术较为复杂,想要做到完全兼容以太坊虚拟机可能需要几年时间,短期内,Optimistic Rollup是以太坊扩容方案的可行之选,但长期而言会更倾向于ZK Rollup。 V神这么一点评,ZK Rollup被认为是以太坊扩容方案的「圣杯」。 令人意外的是,ZK Rollup兼容EVM的开发进度比预期快了许多。今年2月份,使用ZK Rollup方案的zkSync 2.0公测网上线,它兼容了EVM。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ZK Rollup方案不再被束之高阁,基于它的网络将迎来应用的迁移。 目前,ZK Rollup方案的Layer2落地的主要选手是StarkWare和zkSync。 zkSync不断升级完成EVM兼容 2019年,MatterLabs团队开始利用ZK Rollup扩容方案开发zkSync网络。2020年6月,zkSync1.0版本上线,主要聚焦于支付。作为Layer2扩容层,zkSync1.0链上的转账手续费用极低,处理交易快速,且手续费不仅限于ETH,利用该网络转账的其他以太坊标准资产也能用作手续费,资产进出以太坊主网一般在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 目前,用户可以通过授权以太坊钱包激活zkSync网络账户,ETH、ERC-20标准下的USDT等资产可自由进出该网络,资产可与其他zkSync账户进行转移。 zkSync1.0由于不兼容EVM,网络的可用性受到限制,能支持的应用场景非常有限,但由于转账费用低,到账即时,zkSync1.0最主要的应用方向还是支付。 今年2月,zkSync 2.0版本的公共测试网上线,实现了EVM兼容,也因此成为首个利用ZK Rollup方案并兼容EVM 的区块链网络。 zkSync2.0支持开发人员使用以太坊原生编程语言Solidity在网络上部署去中心化应用程序,以太坊主网上现有的DeFi应用也可以集成至zkSync2.0网络上,开发者和用户都低费用、高效率地使用这个Layer2网络。 去中心化交易应用(DEX)ZigZag ZigZag没有采纳DEX常用的自动做市商(AMM)机制,而是采用去中心化订单簿模型,这正是ZK Rollup技术底层天然的「汇总性」带来的便利,它允许交易者以最小的滑点和高流动性订单进行现货交易,试图成为中心化交易所(CEX)在链上的替代方案。 Layer2跨链桥Orbiter Finance Orbiter Finance是为Layer2网络搭建的跨链桥,它支持zkSync、Arbitrum、Optimism等Layer2网络间的资产跨链转移,也支持Layer2和Layer1之间的资产互转。 StarkWare系统化创建Layer2 StarkWare可以视作一个公司,它创建于2018年,有一套完整的Layer2系统解决方案,特别是它在「零知识证明」基础上创新出zkSTARK算法,用以进一步增强网络的扩展性,并将这一算法进行了产品化,形成了StarkNet(Layer2扩容网络)和 StarkEx(扩容技术)两个落地模块。 StarkNet 它是搭建在以太坊上的Layer2网络,测试网已经于2021年11月上线,支持开发者进行应用部署,用户可以将交易发送到网络上,所有交易将定期进行批量处理,生成STARK证明,然后在以太坊主网验证这些证明。由于验证所需的计算内容很少,从而提升了链上的处理效率。 由于StarkNet还未兼容EVM,因此,它一直没有获得以太坊头部DeFi应用的迁移。目前,该Layer2上主要应用为去中心化交易应用(DEX)Myswap和一站式交易应用JediSwap StarkEx 它是一套可扩容引擎技术,专门为以太坊应用提供扩容方案和程序服务,已经用于不少知名去中心化应用,包括去中心化永续合约交易应用dYdX、去中心化交易应用DeversiFi、NFT生态系统Immutable X。 作为期货交易平台,dYdX(DYDX)需要高速结算, StarkEx帮助它大大提高了结算速度,增强了用户体验。 DeversiFi是首个采用StarkEx扩容引擎的DEX,它使用的是订单簿模式,实现方式是链下处理交易、链上完成结算。以往,链上结算的方式对链的性能要求较高,Layer1类型的网络对此存在制约。现在,StarkEx引擎解决了这一点,它为非托管式交易提供了即时结算、高流动性、低滑点等保障。此外,DeversiFi使用了zkSTARK算法的隐私层,很好地保证了用户的交易隐私。 Immutable X是以太坊针对NFT资产设置的Layer2扩容方案,它基于StarkEx引擎搭建,该网络上的资产及交易数据均由以太坊保障,用户无需担心安全问题。更重要的是,StarkEx支持提取资产到以太坊链上即时到账,没有7天的间隔期。目前,卡牌游戏Gods Unchained(GODS)、战斗类角色扮演游戏Illuvium(ILV)等已选择与Immutable X集成,为用户提供快速的、0 Gas费的交易体验。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3-06
Voyager 出售 ETH,短期以太坊持有者应该担心吗?
go
lg
...
跃钱包总数也有所增加。然而,ETH的
taker
买入卖出比率变红了。这是一个负面信号,因为它表明卖出情绪在衍生品市场占主导地位。 不错的链上性能 此外,Santiment 的图表表明ETH的流通速度仍然相对较高,表明资产在地址之间的移动更多。 它的网络增长在过去几周也有所上升,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尽管如此,尽管有上海升级预期,但 ETH 的开发活动最近有所下降。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3-06
以太坊ETH反弹牛市陷阱?这是
Taker
买入/卖出比率所说的
go
lg
...
接受者买卖比率的相关内容。 以太坊
Taker
买入/卖出比率最近跌破 1 CryptoQuant 帖子中的一位分析师指出,根据该指标,最近的情绪是看跌的。“吃单买卖比率”是衡量以太坊期货市场中吃单买入量与吃单卖出量之比的指标。 当该指标的值大于 1 时,表明当前“多头”或吃单买入量高于“空头”或吃单卖出量。这种趋势意味着更多的买家愿意以更高的价格购买加密货币。 另一方面,比率值小于阈值意味着吃单卖出量在期货市场中占主导地位。因此,目前大多数人都持有看跌情绪。 现在,这是一张图表,显示了过去几年 30 天简单移动平均线 (SMA) 以太坊吃单买卖比率的趋势: 如上图所示,随着资产价格的最新反弹,30 天 SMA 以太坊吃单买入卖出比率已冲破 1 线。 这意味着随着代币价值的上涨,ETH 期货市场的大多数情绪已经转为看涨。然而,当涨势放缓时,该指标的价值下降,价格横盘整理。
taker
买卖比率继续下降,该指标很快跌破 1 关口。这意味着空头成交量在盘整后主导了期货市场。 该指标最近触及一年前的低点。从图表中可以明显看出,随着最近一轮上涨,该指标的价值并未显示出任何显着增长,主导情绪仍然是看跌。 从历史上看,每当 30 天均线吃单买入卖出比率呈现这种看跌价值时,加密货币通常会触顶。图表中可见的一个突出示例是 2021 年 11 月的牛市顶部(即当前的历史最高价),它由远低于一个标记的指标值形成。 该指标的当前价值并不像那时那么低,因此未来几天仍可能出现一些复苏,因为随着涨势的继续,市场情绪可能会再次转为看涨。 然而,量化警告: (...) 未来几周应密切关注最近的反弹,以确定这是否只是另一个牛市陷阱或新牛市的开始,因为卖家可能再次占据主导地位。 以太币价格 在撰写本文时,以太坊的交易价格约为 1,600 美元,上周上涨 4%。 在加密行业你想抓住下一波牛市机会你得有一个优质圈子,大家就能抱团取暖,保持洞察力。如果只是你一个人,四顾茫然,发现一个人都没有,想在这个行业里面坚持下来其实是很难的。 想抱团取暖,或者有疑惑的,欢迎加入!王哥爱吃香菜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可以点个赞关注哦,我们下期再见!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2-23
去中心化衍生品dYdX分析:基本面、经济模型及潜在解决方案
go
lg
...
0% 以上。 该交易量通过maker-
taker
费用模型转化为收入。 maker-
taker
模型是一种区分增加流动性(“maker”订单或常规订单)或移除流动性(“
taker
”订单或立即执行的订单)的订单费用的方法。
Taker
费用在 0.2% 到 0.5% 之间,而 Maker 费用在 0%-0.02% 之间。费用随着用户每月交易量的增加而减少,但任何低于 100,000 美元的交易都是免费的。 dYdX每日拥有大量收入,但始终落后于 竞争对手GMX,另一个 perp 协议。 GMX 利用流动资金池与交易者进行交易,而不是 dYdX 的订单簿模型。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滑点较低,但通常会导致流动性降低。 GMX 受其提供的货币对数量的限制,并且根据池的风险对特定货币对的流动性有限制。 GMX 采用固定费用结构,交易者为发起交易支付 0.1%,为结束交易支付 0.1%。此外,由于掉期合约的结构,每小时会产生少量借款费用。由于费用较高,尽管交易量远低于 dYdX,但 GMX 通常可以获得更高的每日收入。 dYdX 和 GMX 共同为所有 DEX 创造了约 70% 的收入。 现货交易为 GMX 提供了额外的收入来源。费用从 0.2% 到超过 0.5% 不等,并帮助协议每天增加数十万美元的利润。 GMX 已经取代了流行的 Curve 平台,尽管它只提供少数资产的交易。 由于其原生代币的价格最近迅速升值,过去几个月社交媒体一直关注 GMX,但 dYdX 最近重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围绕其原生代币 DYDX 的经济模型进行了大量讨论。 dYdX 代币经济学 自协议成立以来,DYDX 代币供应计划一直是该协议迫在眉睫的问题。计划于 2 月初进行的即将到来的代币解锁使这个问题重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dYdX 原定于 2 月 2 日为早期投资者解锁大部分。既得代币将主要提供给投资者、贡献者和顾问。解锁代币的构成可能会造成一些近期的抛售压力,因为这些人中的许多人本来会坐拥巨额收益——至少是 2 倍。如前所述,这种分布特别值得注意,因为大约只有 23% 的代币供应量是流通的。随着 2 月的解锁,代币供应量几乎在一夜之间翻了一番。 然而,dYdX 最近宣布他们将把解锁推迟到 2023 年 12 月。此举让团队有时间考虑进一步的分发选项,这些选项不会导致新代币大量涌入市场。 对 DYDX 的担忧还不止vesting时间表,包括目前赚取的收入将是给私有实体 dYdX Trading inc.,而不是协议或代币持有者,以及对即将流通的token需求量较小等。 潜在的解决方案 调整后的vesting时间表只是推迟了不可避免的事情,并没有解决协议面临的更广泛的潜在问题。增加代币对投资者的吸引力至关重要,因为大部分代币供应尚未释放。为什么协议要关心代币价值?随着 dYdX 迁移到自己的 Cosmos 链,token的价值成为网络安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DYDX 市值成为攻击网络成本的一部分。 dYdX 已经迈出了改进代币经济学的第一步,也是最有意义的一步,宣布它将把应计收入重定向到验证者和质押者,而不是 dYdX Trading Inc。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第一步,但它可以通过一些潜在的解决方案向前推进,这些解决方案应该进一步增加对潜在代币持有者和去中心化支持者的吸引力。 调整收费结构 在 dYdX 上交易已经比在 GMX 上交易便宜约 5 倍,比 Gains Network 和 MUX 便宜约 4 倍。即使将费用加倍,仍会为新收入留下巨大缺口。现有的 maker-
taker
费用结构使得在现有层级之间实施费用调整变得简单。
taker
的费用可能会增加,只是为了进一步激励深度流动性。 dYdX 拥有比竞争对手深度更好的交易对,并且平台上已经有一批大型做市商。增加的流动性将继续吸引机构层面的交易,而不是散户。 尽管如此,dYdX 并不是在真空中与其他 DEX 竞争。 Binance 等 CEX 是最大的竞争对手。今天,dYdX 和 Binance 的费用基本相同。增加费用会降低它与 Binance 的竞争力,但这里有理由允许一些去中心化溢价。 GMX 证明了这一点,虽然费用要高出几个数量级,但是用户依然在使用。略微增加费用不太可能将用户推向 CEX。 提高透明度 dYdX 团队应该加强关于协议开发的沟通,尤其是资金分配方式。外界并不清楚 dYdX Trading Inc. 将自成立以来累积的近 4 亿美元用于什么用途。代币持有者将从清楚地了解如何分配这些资本以发展业务中受益。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将有助于改善投资者情绪。 扩大服务范围 GMX 已经证明现货交易很受用户欢迎,将这一功能内置到平台中很方便。 GMX现货交易并不是最便宜的,但交易者很容易使用。 GMX 平均每天仅靠现货就能获得大约 200,000 美元的收入。 Metamask 也证明了这个用例,尽管比竞争选项贵得多,但每天可以通过代币转换赚取数百万美元。将此外包给聚合商同时收取交易量费用是另一种选择,特别是对于担心滑点的用户而言。 更改代币解锁时间表 团队可以调整为每月甚至每天来逐步解锁代币,从而消除即将到来的大量解锁。没有理由在一天内让大量新流动性涌入市场。投资者可以在 180 或 365 天内解锁他们的金额。挑战将是一个协调问题——必须改变链下法律协议。最近的vesting悬崖改变表明这是可以做到的。 创建新的需求池 无论如何,大量的代币供应即将到来。为了缓解这种情况,应该首先考虑为 DYDX 建立新的需求池。 Staking 将是主要点,但仍然存在其他途径。由于费用水平较高,有空间为DYDX 持有者有增加折扣。这是在降低 DYDX 代币流通速度的同时继续激励流动性的最直接途径。 总结 dYdX 是一流的平台,但相关代币的一系列问题让投资者的增加速度比原本应该的要慢。通过采用建议的解决方案,DYDX 将成为更具吸引力的投资,从而提高新网络的安全性。好消息是困难的部分已经完成:dYdX 是最受欢迎的 DEX。现在是释放底层协议为代币持有者提供的价值的时候了。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2-06
dYdX代币经济模型分析与潜在解决方案
go
lg
...
0% 以上。 该交易量通过maker-
taker
费用模型转化为收入。 maker-
taker
模型是一种区分增加流动性(“maker”订单或常规订单)或移除流动性(“
taker
”订单或立即执行的订单)的订单费用的方法。
Taker
费用在 0.2% 到 0.5% 之间,而 Maker 费用在 0%-0.02% 之间。费用随着用户每月交易量的增加而减少,但任何低于 100,000 美元的交易都是免费的。 dYdX每日拥有大量收入,但始终落后于 竞争对手GMX,另一个 perp 协议。 GMX 利用流动资金池与交易者进行交易,而不是 dYdX 的订单簿模型。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滑点较低,但通常会导致流动性降低。 GMX 受其提供的货币对数量的限制,并且根据池的风险对特定货币对的流动性有限制。 GMX 采用固定费用结构,交易者为发起交易支付 0.1%,为结束交易支付 0.1%。此外,由于掉期合约的结构,每小时会产生少量借款费用。由于费用较高,尽管交易量远低于 dYdX,但 GMX 通常可以获得更高的每日收入。 dYdX 和 GMX 共同为所有 DEX 创造了约 70% 的收入。 现货交易为 GMX 提供了额外的收入来源。费用从 0.2% 到超过 0.5% 不等,并帮助协议每天增加数十万美元的利润。 GMX 已经取代了流行的 Curve 平台,尽管它只提供少数资产的交易。 由于其原生代币的价格最近迅速升值,过去几个月社交媒体一直关注 GMX,但 dYdX 最近重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围绕其原生代币 DYDX 的经济模型进行了大量讨论。 dYdX 代币经济学 自协议成立以来,DYDX 代币供应计划一直是该协议迫在眉睫的问题。计划于 2 月初进行的即将到来的代币解锁使这个问题重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dYdX 原定于 2 月 2 日为早期投资者解锁大部分。既得代币将主要提供给投资者、贡献者和顾问。解锁代币的构成可能会造成一些近期的抛售压力,因为这些人中的许多人本来会坐拥巨额收益——至少是 2 倍。如前所述,这种分布特别值得注意,因为大约只有 23% 的代币供应量是流通的。随着 2 月的解锁,代币供应量几乎在一夜之间翻了一番。 然而,dYdX 最近宣布他们将把解锁推迟到 2023 年 12 月。此举让团队有时间考虑进一步的分发选项,这些选项不会导致新代币大量涌入市场。 对 DYDX 的担忧还不止vesting时间表,包括目前赚取的收入将是给私有实体 dYdX Trading inc.,而不是协议或代币持有者,以及对即将流通的token需求量较小等。 潜在的解决方案 调整后的vesting时间表只是推迟了不可避免的事情,并没有解决协议面临的更广泛的潜在问题。增加代币对投资者的吸引力至关重要,因为大部分代币供应尚未释放。为什么协议要关心代币价值?随着 dYdX 迁移到自己的 Cosmos 链,token的价值成为网络安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DYDX 市值成为攻击网络成本的一部分。 dYdX 已经迈出了改进代币经济学的第一步,也是最有意义的一步,宣布它将把应计收入重定向到验证者和质押者,而不是 dYdX Trading Inc。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第一步,但它可以通过一些潜在的解决方案向前推进,这些解决方案应该进一步增加对潜在代币持有者和去中心化支持者的吸引力。 调整收费结构 在 dYdX 上交易已经比在 GMX 上交易便宜约 5 倍,比 Gains Network 和 MUX 便宜约 4 倍。即使将费用加倍,仍会为新收入留下巨大缺口。现有的 maker-
taker
费用结构使得在现有层级之间实施费用调整变得简单。
taker
的费用可能会增加,只是为了进一步激励深度流动性。 dYdX 拥有比竞争对手深度更好的交易对,并且平台上已经有一批大型做市商。增加的流动性将继续吸引机构层面的交易,而不是散户。 尽管如此,dYdX 并不是在真空中与其他 DEX 竞争。 Binance 等 CEX 是最大的竞争对手。今天,dYdX 和 Binance 的费用基本相同。增加费用会降低它与 Binance 的竞争力,但这里有理由允许一些去中心化溢价。 GMX 证明了这一点,虽然费用要高出几个数量级,但是用户依然在使用。略微增加费用不太可能将用户推向 CEX。 提高透明度 dYdX 团队应该加强关于协议开发的沟通,尤其是资金分配方式。外界并不清楚 dYdX Trading Inc. 将自成立以来累积的近 4 亿美元用于什么用途。代币持有者将从清楚地了解如何分配这些资本以发展业务中受益。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将有助于改善投资者情绪。 扩大服务范围 GMX 已经证明现货交易很受用户欢迎,将这一功能内置到平台中很方便。 GMX现货交易并不是最便宜的,但交易者很容易使用。 GMX 平均每天仅靠现货就能获得大约 200,000 美元的收入。 Metamask 也证明了这个用例,尽管比竞争选项贵得多,但每天可以通过代币转换赚取数百万美元。将此外包给聚合商同时收取交易量费用是另一种选择,特别是对于担心滑点的用户而言。 更改代币解锁时间表 团队可以调整为每月甚至每天来逐步解锁代币,从而消除即将到来的大量解锁。没有理由在一天内让大量新流动性涌入市场。投资者可以在 180 或 365 天内解锁他们的金额。挑战将是一个协调问题——必须改变链下法律协议。最近的vesting悬崖改变表明这是可以做到的。 创建新的需求池 无论如何,大量的代币供应即将到来。为了缓解这种情况,应该首先考虑为 DYDX 建立新的需求池。 Staking 将是主要点,但仍然存在其他途径。由于费用水平较高,有空间为DYDX 持有者有增加折扣。这是在降低 DYDX 代币流通速度的同时继续激励流动性的最直接途径。 总结 dYdX 是一流的平台,但相关代币的一系列问题让投资者的增加速度比原本应该的要慢。通过采用建议的解决方案,DYDX 将成为更具吸引力的投资,从而提高新网络的安全性。好消息是困难的部分已经完成:dYdX 是最受欢迎的 DEX。现在是释放底层协议为代币持有者提供的价值的时候了。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2-05
上一页
1
•••
6
7
8
9
1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特朗普最新重磅表态!特朗普称将与习近平讨论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问题
lg
...
中美新一轮贸易谈判定了!特朗普下令制裁、原油暴涨超4%,美联储降息预期强烈
lg
...
美中贸易对峙恐重大升级!路透:美国考虑限制对华出口使用美软件制造的产品
lg
...
【黄金收评】一则大消息突袭点燃避险!金价巨震157美元 接下来如何交易?
lg
...
特朗普暗示与中国紧张关系恐升级!美股遭遇减速带,很快重启升势?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35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