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心有所“蜀” 由PlugLabs主办的《华人Web3.0探索之旅•成都站》圆满结束
go
lg
...
有再多编辑写手,商业价值也没有能超过
Twitter
、Instgram。同样在 Web3.0 时代,有再多专业金融人士、再多利润的公司,也比不上一个全球通用的开放式协议,用全世界都统一的 crypto 和 token 体系,跨越语言、文化的桥梁,去捕获更大的价值。显然,Web3.0必然是通向未来的光明之路。 随后,Bit66-Leon为嘉宾分享《新一代Web3.0社交娱乐聚合平台》主题演讲。他表示:如今很多 Web3.0 社交产品仍旧沿用 Web2.0 商业模式,但这样的单打独斗很难。我们需要的不是诸如 Web 3.0
Twitter
,Web 3.0 Facebook 之类的 copycat,而是更多 native 的创新玩法。 最后,Qiao.top-J为嘉宾分享《叙述跨链Dex和NFTMarketplace的新故事》主题演讲。他表示:加密世界的多链并行的叙事还未停止,事实上,单个区块链的容量是有极限的。只要日活跃用户数量急剧飞升,区块链的性能就会大幅下降。显然,多链并行发展的形势已经成为加密世界的既定事实和未来叙事方向。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跨链成为用户的高频行为,其中所产生的安全问题也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随着主题演讲的结束,会议也迎来了圆桌会议。主持人SaaSGo Marketing Partner-Sophia分别邀请了Reshape Fitness Group-Rocky、福布斯中国专栏作家、加密艺术家、Web3.0投资人-王子健、CoinPal Builder、Glocash首席增长官-高智三位嘉宾就《ChatGPT风靡全球,加密市场或将押宝“AI”?》话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纷纷发表对ChatGPT当前现状的见解以及未来AI+区块链生态发展的看法。 在一阵阵掌声下,圆桌会议迎来了落幕,现场掀起了一场红包空投的狂欢,在主持人的推动下,现场再次推向高潮。精致的糕点、华丽的视频,伴随着柔和的灯光,在媒体机构和与会嘉宾的见证下,大家合影留念,《华人Web3.0探索之旅•成都站》也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2-13
FTX 覆灭之下 Solana 去年 Q4 表现如何?
go
lg
...
护者会出于某种原因逃离。 在第四季度,
Twitter
社区推测控制了 SOL 总供应量 13% 的 Alameda Research 将导致巨大的抛售压力。但是,代币被锁定并受到破产法保护。换句话说,这些 SOL 只能在清算过程完成后才能解锁,这可能会花费大量时间。 尽管发生了不利 Solana 的事件,网络的质押和去中心化仍然保持相对稳定。Solana 的平均质押参与率在去年保持在 75% 左右。 Solana 的 32 的 Nakamoto 系数与其他 Layer 1 网络相比,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尽管高 Nakamoto coefficient 和不断增长的验证者集是有益的,但它们并不能保证免于中心化风险。地理多样性、数据中心所有权和实体对验证器的控制等指标也需要被参考来确保更全面的网络健康状态。 Solana 旨在解决 Layer 1 网络典型的地理集中问题。由于地缘政治风险、法规和自然灾害等原因,同一地理位置的太多验证者可能会危及网络的健康。 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验证者和质押分布在全球超过 35 个地理位置和 130 多个独立的数据中心。 虽然分布在全球,但约 25% 的 Solana 验证者和约 20% 的质押量位于美国。「其他」位置占总验证者和权益的约 30%,包括超过 25 个不同的国家。 数据中心集中化是另一个问题。运行验证器的 AWS 等私有数据中心可能会赋予其所有者在网络上不成比例的权力。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没有任何一个数据中心在托管了超过 33.3% 的质押量。占总股份 30% 以上的「其他」类别包括超过 125 个独立的数据中心。 2022 年 9 月底,一家德国网络托管公司 Hetzner 托管了超过 40% 的网络验证器和超过 20% 的质押量。这种关系导致网络高度集中在德国,且集中在一个数据中心。 2022 年 11 月初,Hetzner 取消了对 Solana 相关活动的支持,并表示其政策禁止将其服务器用于加密货币相关活动。好在此举还不足以让网络中断。尽管如此,该事件还是证明了网络过于集中在单一地理位置和数据中心的潜在风险。 在评估构成 Nakamoto 系数的前 32 名验证者时,情况略有不同。 超过一半的验证者控制着超过 33% 的网质押量,主要由亚马逊和 Teraswitch 托管。此外,这些质押量中有三分之一是地点在美国。评估顶级验证者之间的这些质押的构成是必不可少的,即使没有足够的质押量来串通作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这些质押量转移到美国等更集中的地理区域或亚马逊或 Teraswitch 等少数数据中心时,网络可能会处于危险之中。 最终,在验证者和质押从 Hetzner 迁移到数十个其他地理位置和数据中心后,Solana 网络的去中心化和健康状况保持完好并处于更好的状态。 竞争分析 Solana 自成立以来一直到 2022 年第三季度均实现了高速增长,但此后它在十大最有价值的 Layer 1 网络之一的地位下降了。在这里,我们通过将 Solana 与 TVL 最高的五条链做对比。 FTX 破产之后,Solana 的估值大幅下跌。其他链也受到了影响,但影响不大,尤其是 Polygon。 同样,Solana 的每日收入呈下降趋势,尽管每日总交易量有所增加。因此,收入的下降归因于交易费用的下降。其他链(除了 Polygon 和 Fantom)在整个季度中仅出现小幅下降。 在本季度,Solana 的市销率有所下降。P/S 的变化衡量协议的收入,并让人了解协议处理的交易的数量和成本。由于 Solana 的价值变化比其收入更显着,因此 SOL 每单位收入的成本变得更低。 第四季度了 DeFi 遭遇滑铁卢,Solana 的 TVL 下降幅度最大。TVL 的下降通常以美元评估,因此原生资产价值的下降代表了 TVL 相对于原生资产在 DeFi 中的实际利用率的变化。虽然以美元计价的 TVL 下降了惊人的 82%,但以 SOL 计价的锁定量下降幅度较小(39%)。 Solana 的 NFT 领域的一些发展使其能够在二级市场 NFT 总交易量保持相对于前五名 L1(包括 Solana)中的强势地位。 尽管以太坊仍然主导着二级 NFT 市场,但 Solana 继续在以太坊之后保持强势地位,并且远远领先于其他同行。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2-13
本周这些加密货币最值得关注
go
lg
...
资的十大加密货币之一的所有条件。 在
Twitter
上使用狗狗币作为支付机制的可能性是它可能会让你在 2023 年变得富有的原因之一。众所周知,埃隆马斯克喜欢狗狗币,但一些投资者认为它可能在马斯克的长期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推特的战略。 狗狗币可能是简化
Twitter
金融交易的理想解决方案,因为马斯克显然希望将
Twitter
开发成一个包含支付功能的“超级应用程序”。如果投资者屈服于 FOMO(害怕错过)并顺势买入,狗狗币价格可能最终会大幅上涨。狗狗币是可能让您在 2023 年变得富有的 10 大加密货币之一,但只有时间才能证明这是否真的有效。 狗狗币价格也处于历史最低点。它已从最近的峰值下跌了近 70%。如果市场波动加剧并且买家成为主导,它很有可能让您变得更富有。 TRX 由于持续的网络发展和拟议的合作伙伴关系,TRON ( TRX ) 跻身于值得关注的加密货币之列。例如,波场 TRON 正在进军人工智能领域,创始人孙宇晨最近宣布为人工智能系统推出新的去中心化支付框架。 据 Sun 称,该框架将适用于 AI 研究公司 OpenAI 及其旗舰项目 ChatGPT,该项目正在彻底改变基于文本的 AI 领域。 此外,TRON 还得到了加密货币交易所 Binance等实体的支持。根据交易平台的说法,它已将 TRON 网络的提款限额重置为之前的水平,此举与社区反馈一致。在这一行中,Sun 透露他正在与 Binance 合作以降低提现费用。 尽管主要由于网络开发活动和合作伙伴关系,TRX 的价格仍然值得关注,但该平台在未来几天可能会面临一些障碍。值得注意的是,加密分析平台Santiment最近的一份报告表明,TRX 的交易量大幅下降,这一事实可能会影响该协议的未来。该指标表明,活跃交易 TRX 的人越来越少,这可能会影响代币的流动性。 截至发稿时,TRON 的交易价格为 0.06 美元,在日线图上上涨近 2%。 另一方面,从技术分析的角度来看,TRON 仍然看涨。TradingView上的一日指标摘要建议在 15 点“买入”,而移动平均线建议在 14 点“强力买入”。 由于加密货币市场面临新的监管审查,市场动力的潜力仍然不确定。但是,选定的加密货币显示出影响整个市场的迹象。然而,尽管它们具有潜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加密货币市场是不稳定的并且容易快速波动。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2-13
下轮牛市的引爆点: 一种新的从 WEB2 导流的方式
go
lg
...
个最有可能做成 WEB2.5 的项目:
Twitter
。本身就是加密圈顶流的马斯克的收购,大量的 WEB3 er 聚集地,在 WEB2 世界的无与伦比的传播力度。如果
Twitter
出了自己的代币和钱包,还有后续的信息储存网络,大量的 WEB2 玩家就能基本无缝对接 WEB3。相关的新项目应该没看到,但是概念相关的一些老项目比如 Mask 就上蹿下跳,动辄 4-5 倍的振幅。 其二,WEB2 的玩家为啥要进入 WEB3 呢?“能玩的能用的在 WEB2 都有了,别扯那些去中心化的概念,丝滑的体验和优质的服务才是排在用户投票板的前两位,等什么时候 WEB3 的产品在体验和服务上达到了同样的水平,我再考虑去中心化等加分项吧。”这应该是绝大部分用户的真实想法。然后前两年大部分 WEB3 项目就想出了“打金暴富”引流的方式,结果证明了财政部短时间内不断印钞票给老百姓花的方法不持久,中本聪都带头反对的,死亡螺旋就在前方路口向你挥手。其实还有一种方式是得到了更成功的验证的,就是靠偶像效应靠真实 IP 引流,这是我们本文重点要分析的。 大家不要忘了 2021 年初开始的上一轮牛市的引爆点,就是 NFT。NFT 在那时没有现在的那么多花头,没有什么 PFP,没有什么链游效用 NFT,就是一个能帮助艺术家和明星公开透明的赚更多钱的新模式而已。大家回忆下这则新闻: 2021 年 3 月 11 日,在佳士得拍卖会上,著名的数字艺术家 Mike Winklemann 创造了一项纪录,他的单幅作品《Everydays–The First 5000 Days》以 6, 930 万美元的价格售出。因此,这是有记录以来最昂贵的 NFT 拍卖 Beeple 作品。 再回忆下当时炒飞到天上去的《NBA Top Shot》,多少 WEB2 的 NBA 粉丝入场。 这种引流方式是健康的可持续的:第一步:艺术家,明星和创作者们天生有把作品做成 NFT 的冲动,热度和流通可以迅速变现,这是符合这类群体根本利益诉求的。所以他们和 NFT,和透明公开的区块链合约,天生就是好基友; 第二步:他们带动了粉丝进入 WEB3:支持下你家哥哥,就去收藏一个 NFT 吧,就加入 DAO 的社区为哥哥投票吧。粉丝们的狂热为了哥哥们死都可以,还没有动力去安装个小狐狸钱包? 其实这种模式在 WEB2 里也不新奇,就是私域流量。 三,靠 IP 引流模式的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图像阶段。用户对于不同领域 IP 的接受快慢是和人体构造相关的,为什么图像类 NFT 会先在 WEB3 里火起来呢?因为靠眼睛视觉的接触是最快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眼睛捕捉到的图案和色彩信息反馈到大脑是最快的,“眼球经济”就是这么来的。所以 Beeple 的画,Punks,还有无聊猿等小图片才会在上轮牛市领跑了 NFT 市场。 第二阶段:音乐阶段。眼睛之后是耳朵,靠听优美的音乐也能获得爽感和享受,这类作品也有很好的 IP 传播基础。A 16 Z 布局的 Audio 很早就在做这块的尝试,但是他是以社交为主导;这两年也有一些传统唱片公司在把一些新歌做成音乐类 NFT,但还是以传统的方法去运营,效果不好。去年在熊市起了两个音乐类 WEB3 项目 Melody 和 MMMM,Melody 很快就销声匿迹了,MMMM 目前还在 Build,看看能否坚持到牛市到来,如果到时能打造出以歌曲 IP 和社交为主的产品模型,别说去月球了,直接飞到半人马座星系都有可能。期待这类产品能尽快破圈。 第三阶段:文字阶段。再之后就是文字作品了,这个是最慢传导到大脑神经元的,因为是要经过眼睛 + 大脑两个主要器官分析后,才能找到文采或内容赋予到人的爽感。因为对大脑的刺激不如前两个阶段的眼睛和耳朵那么直接,所以 WEB3 对这个阶段的开发才刚刚开始,但是潜力也是最大的。文字是几千年来人类文明精华的最好储存方式,也是传播量最广的,长尾效应最长的。一部好书 IP 可以流传好几十年,而且越来越火,比如《三体》,大刘写于 2006 年,这十几年越来越火,现在连央视都在播《三体》的电视连续剧了,而你能说的出哪一张十几年前的图片依然让你能爽起来吗(除了小黄图)? 文字作品的潜力在 WEB2 里已经被验证过了,曾经的首富陈天桥的盛大集团于 2008 年创办了盛大文学,一路买买买,起点中文网,榕树下,晋江文学城等都收集在其名下,一度占有了中文原创作品 70% 的份额,成为了一家具有“互联网基因”的民营图书出版公司,是互联网改变传统出版社行业的经典案例。 到了 2015 年,财大气粗的腾讯直接收了盛大文学,和腾讯原有的文学板块合并,就成为了现在的巨无霸“阅文集团”,过了两年就到香港上市了。大家看看他拥有的 IP 吧:《斗罗大陆》《鬼吹灯》《盗墓笔记》《琅琊榜》《全职高手》《庆余年》《赘婿》等等。2021 年和 2022 年的年收入都是 85 亿左右。 可惜危机已经出现了,曾经梦想着颠覆传统出版社垄断的屠龙少年,已经黑化成了一条更庞大的恶龙。类似阅文集团这样的 WEB2 文娱公司,已经垄断了市场上大部分的资源,这时他左手压榨原创作者们,右手不断的从读者和粉丝收取偏高的费用。目前除了那几十个顶流的作者,如唐家三少,西红柿,猫腻等,绝大多数的创作者们活的是很艰辛的,完全没有和阅文集团议价的能力:商业条件不接受?好吧,哪怕你作品再好,我们就力推其他人的小说了。更可怕的是后续会产生利用权力寻租的诱惑。 好在 WEB3 的浪潮开始了,既然十几年前 WEB2 出版商可以革了传统出版社的命,为什么 WEB3 的文字 IP 类项目不能革掉 WEB2 出版商的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啊! 四,如何打造文字类 IP 的 WEB3 产品? 阅文集团号称颠覆了传统出版社,其实就是做了三件事: 1. 把原来的实体书变成了互联网文字;2. 基于互联网数据的透明,可以和作者进行业绩对赌(根据投票和点击量分成);3. 把作品嵌入大文娱的版块,后续有可能改变成影视和游戏。 而 WEB3 的文字类 IP 产品可以更加进化: 定位成一个平台,不给自己“从屠龙少年变成恶龙”的机会。阅文集团是一个公司,是有着挑选作品和推广作品的权力的,是一个中心化的机构。WEB3 可以引入 DAO 的方式,作品好坏,如何推广都由 DAO 社区成员来决策,粉丝最大。日常工作人员是给 DAO 社区打工的。用一句话说:WEB3 的文字 IP 类产品应该只是一个平台,链接起创作者和粉丝,而不存在阅文集团这种中间商赚差价。平台的收入应该只来自于两块:和创作者谈好的收入分成,以及作品本身价值增长后的投资收入。 对于创作者而言,每个作品上到 WEB3 的平台都可以看成一支股票上市了,平台发行对应作品的 NFT 和 token 就是通证,把版权注入到 NFT 和 token 里。最简单的模型就是:原来计划发行 10 万本实体书,现在就发 10 万个 NFT,只有持有 NFT 的粉丝才能阅读;后续更新就要用 token 支付才能看到新篇章;看完了可以把 NFT 卖掉,让新粉丝入场。创作者所有的收入(销售和版税)都写好锁定在区块链的代码里,合约自动执行,不用担心数据被篡改。 对于粉丝而言,除了是读者,身份多了一层:投资者。我们之前看实体书或者网文,唯一的身份就是读者,需要花钱消费的,哪怕看到一本书,觉得特别好,你也没法为自己的超前眼光而获得财富收益。而在 WEB3 不一样了,上到一个 IP 平台的作品你觉得好,买 NFT 或对应的 token 啊,想看的人多了肯定能涨价啊。这样十几年前你看到了《三体 1 》被震撼过后,就不只是向同学或同事推荐一下了事了,买它的 NFT 啊!一起成长一起赚钱不香吗? 五,文字类 IP 的 WEB3 案例:Read 2 N Read 2 N 这个项目在去年就关注到了,作为一个资深的读者,当时嗤之以鼻:又一个 StepN 的仿盘吧,我看书还要靠打金来激励吗?简直是有辱斯文!这是被项目名字“Read to Earn”误导了。 春节期间无聊开始研究项目,发现不是那么回事,Read 2 N 的实质是:建立一个可以投资优秀文字 IP 的交易平台!简单理解就是:去中心化的优秀文字作品的孵化器 + 交易文字作品 NFT 的 opensea。 Read 2 N 的核心逻辑和我上一部分讲的思路基本类似,但是它做的更好的是在以下几点: 给每本书建立了一个 DAO,同时创作者把作品的版权赋给了这个 DAO,再由 DAO 发行 NFT,作为版权证券化的通证。有了 NFT 才能看书,发行数量有限,截止目前 NFT 是 Freemint 的。NFT 持有者还能享受到项目收入的一部分,代表了版权收入的部分体现。 项目方收取商城所有交易额的 6% 作为项目第一部分收入,同时提取书本租赁收入的 30% 作为第二部分收入。简单理解就是靠抽水获得收入的。和大部分的项目依靠卖 NFT 和卖代币对比,收入来源健康。 创作者把作品版权赋予给了 DAO 后,获得项目方两部分收入的【 30% 】。这意味着此版权的相关产品交易的越多,租赁看书的人越多,创作者的收入越高。从社区和 AMA 了解到,作品上线 15 天,创作者可以获得平均 2-3 个 BNB 的收入,就是 600-1000 美元左右,而且收入每天都在增加。 项目方把剩余的【 70% 】收入继续细分:NFT 持有者和社区忠实用户分一部分;治理代币 WCM 持有者分一部分;项目团队的成本、费用和利润是最后一部分。 作为粉丝来说,想看某本书可以通过几个渠道: 1. 通过白名单抽奖获得 NFT 看书;2. 直接去商城买这本书的 NFT 去看书;3 通过支付每天租金看书。目前看书是给子币 RCM 的,而子币在 2022 年 12 月 15 日上线,从开始的 0.4 U 涨到了 3 U,导致了 NFT 和白名单 WL 价格也一路上扬到 4 BNB 左右。所以粉丝又是投资者,如果看好那一本书,就是买 NFT,一边打金,一边等待 NFT 的价格上涨。如果一开始的热度过了,大家都挖提卖 RCM,RCM 价格跌了,导致 NFT 价格也跌了,怎么办?这是必经的一个过程:开始靠 CX 积累热度,FOMO 之后的退潮就知道谁在裸游了。如果一本书确实优秀,有真实的读者想看,那 NFT 就会有底层价值支撑,不会归零。 Read 2 N 的 NFT 是代表了这本书 IP 的一部分,这和 StepN 的鞋子 NFT 不一样。在整体市场回归理性后,就会出现有的书 NFT 价值很高,有的书 NFT 价值很低,就和证券交易所里的股票一样的,有蓝筹也有 ST,价值就交给投资者自己去判断。而最妙的就是价值这个东西是各有判断的,没有恒定的标准,这就会出现交易,交易多了,项目团队和创作者就能赚钱了。另外要提到的对于一本书的判断基于它的内容就足够了,而对于一支股票的判断是会被各种虚假消息和恶意操作左右的。应该说文字作品更加符合 WEB3 的公开透明的特性。 目前上线的二十多本书的作者中,还出现了知名网文作者“雾满拦江”和“罗森”,雾满拦江就是早年天涯煮酒里的老雾,算是中国最早的一批网文作者;罗森嘛,风情小说比如《风姿物语》了解下?哈哈哈。项目方团队看来还是有些资源和能力的。 总结下 Read 2 N 这个项目的本质吧:它可以打金,但打金只是表面现象,它更多的是把打金引流和文字 IP 的价值判断结合在一起,鼓励平台上的用户对好的作品下注和交易,就和买股票是一样,所以说它是文字版权 IP 的 Opensea。 可以推测,Read 2 N 平台上的用户画像更偏向于投资者而非读者,通过投资者们的互相博弈和交易,找到真实的蓝筹作品,然后嘛…去找阅文集团等 WEB2 的出版集团:你看我们这里有个作品,数据是这样的,推出后一定能火,我们要不要合作下?这样,Read 2 N 就成为优秀文字作品的孵化器。 再说说目前 Read 2 N 存在的一些问题吧: 目前上架的二十多本书中,大部分都能在其他线上阅读平台找到同样的内容,就是说如果读者真想读内容,没有必要花这么多钱去买 NFT 才能去读,所以得到结论目前活跃的用户还是纯投资为主,这也没毛病,WEB3 项目哪个一开始不靠 CX 和价格创造热度的?重点是项目什么时候可以进化到第二阶段,用好内容吸引到既想看这本书又想顺道投资的用户进来,同时是否可以和创作者谈一个短时间内内容首发在 Read 2 N 的条款,确保拥有 IP 的 Read 2 N 可以有和其他平台不一样的特色。做好第二阶段,再去勾引那些大的 WEB2 出版平台来合作,这是第三阶段了。 用长期上看,投资者们以作品为标的进行买卖 NFT 的行为,不是庞氏经济模型的思路,是个很好的价值博弈的长期模型。但是目前通过拉子币价格,同时反向影响到 NFT 和白单价格,这还是一种庞氏模型的思路。前期的庞氏模型,如何在合适的时机进化成博弈模型,这需要保持观察。 还有就是 WEB2 到 WEB3 的 IP 类产品的通病:如果创作者做恶,先把 IP 转给了 DAO(目前用的是 CC 0 网络协议),然后火了后一女二嫁,再把 IP 卖给 WEB2 的阅文集团,DAO 是很难拿着 CC 0 协议去现实的法院里起诉创作者的。 关于 Read 2 N 这个案例的攻略大家可以到项目的 DC 社区去看看,这里不多赘述了。 六,总结 新的叙事版块一直是每轮牛市领涨的爆点,本文看好如何把 WEB2 用户导流进 WEB3 的版块,基础建设可能会出现在
Twitter
这样的大家伙上,而导流的源动力可以采用 IP 导流法,和打金导流法互补。 WEB3 项目的 IP 导流包括了美术类 IP,音乐类 IP 和文字类 IP,艺术家和创作者从分润的角度是乐意去助推的。美术类 IP 在上轮牛市已经开始启动了,音乐和文字还处于早期。 文字类 IP 类的 WEB3 模型最大的特点就是先把部分粉丝读者变成了投资者,作品成为了类似股票的一样证券化产品,可以帮助创作者提前变现。而案例中的 Read 2 N 其实是一个去中心化的优秀文字作品的孵化器 + 交易文字作品 NFT 的 opensea,不是简单的看书打金的链游。 欢迎转载,原创不易,泪求注明”瓜田实验室 W Labs”出品 瓜田实验室 website:http://www.wlabsdao.com/ 瓜田实验室 Discord:https://discord.gg/wggdao 瓜田实验室推特:https://
Twitter.com
/GuaTianGuaTian 瓜田实验室深度研究长文 Mirror:https://mirror.xyz/iamwgg.eth 瓜田实验室 Medium:https://guatianwgg.medium.com/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2-13
Web.3 项目孵化平台Tenset
go
lg
...
o/en/ 官方推特:https://
twitter.com
/Tenset_io 英文电报群:https://t.me/tenset_io_eng 免责声明:本文仅仅代表个人意见,不构成投资建议,币圈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2-13
Defi赛道项目THENA
go
lg
...
.fi 官方推特: https://
twitter.com
/ThenaFi_ Discord: https://discord.gg/thena 电报: https://t.me/Thena_Fi 电报公告: https://t.me/ThenaFi 免责声明:本文仅仅代表个人意见,不构成投资建议,币圈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2-13
Floki会是下一个Shiba Inu吗? Floki将深入中国市场以达成新的高度
go
lg
...
Musk 甚至在流行的社交媒体网站
Twitter
上承认了 Floki。 其次,与 Dogecoin 和 Shiba Inu 不同,Floki 专注于构建创新效用和价值的增长。Floki 的主要实用程序是其宣布即将在中国推出的 PlayToEarn 元宇宙游戏「Valhalla」。Floki 最近还推出了全球最具创新性的加密锁协议「FlokiFi Locker」,并与包括 Polygon、Avalanche、BNB Chain 和 OKX chain 在内的几乎所有顶级区块链的主要 DEX 合作。 尽管 Floki 的灵感来自于 Elon Musk,但当你想到 Floki 过去与 Elon Musk 的兄弟 Kimbal Musk 的合作,Floki 包括即将在中国推出的元宇宙游戏在内的强大实用产品,以及 Floki 在中国的大胆营销活动时,Floki 被定义为中国加密投资者环境里的下一个现象级加密货币。Floki 很可能成为下一个 Shiba Inu,并为那些相信它的人带来巨大的收益。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2-13
加密货币质押的未来岌岌可危?投资者的下一步是什么?
go
lg
...
ase 首席执行官布赖恩阿姆斯特朗在
Twitter
上向他的 110 万粉丝发出警告,证券监管机构可能希望结束美国散户用户的质押。 在谈到目前市场对质押的看法时,Galaxy Digital的研究助理 Christine Kim被引述说: 如果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最近的执法行动看起来是针对美国所有的质押即服务企业,那么这将产生广泛的影响。这可能会导致所有以零售为中心和总部位于美国的质押即服务企业关闭其运营。 什么是加密质押? 近年来,以“权益证明”方式运行网络成为开发者的热门选择。这是因为它消耗的能量比比特币等所谓的工作量证明链要少得多,而且它还有可能让更多人分享奖励。为了让它们的链发挥作用,以太坊、Solana、Tezos、Cosmos 和Polygon等去中心化应用程序都依赖于某种形式的抵押。根据 Staking Rewards 的数据,截至周五,全球所有已质押资产的总价值为 918 亿美元。 当某人合理预期从他人的工作或努力中获得收益时进行投资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通常将此视为红色信号。但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尚未就其将哪些加密资产视为证券发布任何明确的指导方针。根据奥本海默的研究,Coinbase 目前控制着以太坊资产约 15% 的市场份额。目前行业散户Staking参与率为13.7%,并且还在持续扩大。 美国在 Web3 竞赛中落后? ARK Invest 首席执行官 Cathie Wood 在发表评论时痛斥美国当局的无能,因为有关可能禁止零售客户质押的猜测继续升温。2 月 11 日,Wood 在
Twitter
上发表了她关于可能禁止由受美国监管的中心化实体提供的质押服务的想法。她强调,这将损害该国在快速发展的Web3技术领域的竞争力。 人们担心 SEC 是否会追查类似于 Coinbase 的其他交易所,这些交易所向其消费者提供质押服务。谨慎的分析师、律师和政策专家仔细研究了 SEC 主席加里·金斯勒 (Gary Gensler) 周四的评论,并基本上得出结论,即手头的问题不是抵押本身的做法,而是 Kraken 如何宣传其抵押。 具体来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声称,Kraken 的服务条款赋予交易所对所有质押代币的完全控制权,并赋予其自行决定“确定这些回报,而不是底层区块链协议”的能力。SEC 在对 Kraken 的诉讼中提出了这一主张。除此之外,它没有向客户提供有关公司总体财务状况的任何信息,这本可以帮助他们就 Kraken 提供超过加密市场回报的可能性做出明智的决定。 DeFi 会成为救世主吗? 作为对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最近采取的行动的回应,Kraken 表示将继续向位于其他国家/地区的用户提供加密货币质押服务,但它将通过一家独立的公司或新的 Kraken 子公司来提供。这被吹捧为交易所仍然参与质押市场的最谨慎方式,但是,零售用户仍将被禁止。留给他们的唯一选择是转向去中心化交易所 (DEX) 和自我托管。 DEX 和自我托管人被认为具有抗监管性,因为它们在没有中央权威或管理的区块链上运行。SEC 可能很难采取直接行动或追踪使用该服务的用户。尽管完全禁止特定的 Web 域可以达到目的——类似于大多数基于 Torrent 的网站或门户网站出售非法物质和受版权保护的材料被禁止公众访问的方式——一个简单的 VPN 设置将破坏施加的限制。而且由于它位于区块链上,身份是伪造的或完全匿名的,因此与访问托管在中央服务器上的其他禁止网站不同,该机构要抓住用户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另一方面,权力下放的支持者陷入了困境。尽管他们认为这种发展有利于更广泛的DeFi市场,但缺乏风险意识、猖獗的安全漏洞和纯粹的学习曲线可能会阻止某些用户,同时让其他人感到苦涩。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2-13
最火的Web3社交平台Damus 一周就变成了「互联网厕所」
go
lg
...
一切都发生的太快了。 2 月 1 日,
Twitter
联合创始人及前 CEO Jack Dorsey 发布推文表示,基于分布式社交媒体协议 Nostr 的社交产品 Damus 和 Amethyst 正式在苹果 App Store 和谷歌 Google Play Store 上线。 紧接着,各大社交平台上开始出现一长串一长串以固定英文字母打头的「神秘字符」,一个名为「Damus」的社交应用横空出世。在当你尝试弄清楚这一切时,短短两天内,Damus 已经聚集起了一大批对 Web3、去中心化社交感兴趣的人,下载量飙升至 App Store 社交免费榜第一。 这个新型的匿名社交应用声称没有审查、发帖自由,任何人包括发帖人自己都没有删帖的权利。很多 Web3 拥护者再一次喊出了「推特已死」的口号,将 Damus 视做极具颠覆性力量的下一代应用。 但令人感到有些「出戏」的是,随着大量用户的涌入,Damus 的广场上频繁刷屏的竟然是微信群聊二维码,由于缺少管理机制,距离上线还不到一周,广场上已经充斥着大量「垃圾信息」。 Damus 到底是什么?支撑它运作的底层协议是怎样的?如今的它是否真的具备颠覆传统社交的能力? 横空出世的 Damus 在人们看不到的地方,Damus 自去年 4 月份就已经开放了内测,但当产品逐渐完善后试图上线 App Store 时,过程却并不顺利。 此前 Damus 官方曾发推称:「在最终获得批准之前,(我们)至少尝试了三次,但都失败了。」对此,Damus 的核心开发者 William Casarin,也曾表示过如果苹果用户不能原生使用 Nostr 将会非常可惜:「我已经向 Nostr 协议添加了多个扩展以符合 Apple 的要求,但是他们一直说还不够符合标准,这是我处理过的最令人沮丧的事情。」 转机出现在 2 月 1 日,苹果突然通过了 Damus 的上线审批。 Jack Dorsey 自从离开
Twitter
后一直专注于 Web3 事业。去年 12 月,他曾向 Damus 背后的开放式去中心化社交网络协议 Nostr 捐赠了 14 BTC(约合 25 万美元)。得知 Damus 获批上线后,Jack 立刻在
Twitter
发帖「a milestone for open protocols...(开放协议的一次里程碑)」并附上了 Damus 的下载链接。 Jack 宣布 Damus 上线 |
Twitter
作为 Web3 领域内鲜有的移动端成型产品,再凭借着
Twitter
创始人的名人效应,Damus 一经上线就迅速积攒起了一大批体验者。 随着越来越多的注册用户将自己的账户公钥分享在各大互联网社区上,Damus 成功破圈,短短两天时间内就冲到了 App Store 社交免费榜第一。根据 nostr.io 的数据显示,截止至 2023 年 2 月 5 日,Damus 背后协议 Nostr 的公钥数量超过 50 万,拥有的中继节点为 289 个,记录的事件(event)超过 121 万。 Damus 究竟有何不同之处,为何能引起如此之大的轰动? Damus 声称自己是一个由用户掌控的社交平台 | Damus 官网 作为一个声称「无需担心任何封禁或审查,你的数据由你控制」的去中心化社交产品,用户注册 Damus 时无需提供手机号、电子邮箱等任何个人信息,只需要填写 Username(用户名)、Display Name(显示名称)即可从零开始创建账户。 在填写昵称的下方,会有 Damus 随机提供给你的一个公钥,点击「Create」创建后,系统会弹出相对应的私钥。在 Web3 的世界里,公钥是可以直接展示给他人的身份 ID,而私钥则是证明你自身身份的密码,因此公钥可以分享给朋友、可以发布在其他社交平台中,而私钥则需要自己保存好。 Damus 界面 | 网络 从 App 的界面布局来看,Damus 与
Twitter
极其类似,包括主页、私信、搜索&广场、通知四个底栏 Tab。点击页面右下角的「加号」就能发布内容,但是目前 Damus 只能直接发布文字内容,图片内容只有通过相关网站将图片转化为链接才能上传。 在搜索页面中,用户可以通过粘贴对方的公钥或是其 Username、Display Name 找到对方并添加关注。搜索页面也是广场页面,用户可以实时看到其他人最新发布的帖子,每个帖子都有相对应的 Note ID,同样可以在搜索栏中进行搜索或是分享给其他好友。 与此同时,Damus 还内置了比特币闪电网络,用户可以直接调用第三方闪电网络钱包支付,用于内容打赏以及交易。目前 Damus 有两个版本,一个是苹果版,一个是安卓版,安卓版名为「Amethyst」,两个版本尚不互通。 从底层颠覆传统社交 很多人会直接将 Damus 称为可以颠覆
Twitter
等传统社交应用的存在,但实际上,真正实现抗审查、去中心化的关键,是 Damus 背后的基础协议——Nostr。 Nostr 与 Damus 的关系,就好比互联网底层协议与互联网应用之间的关系。 Nostr 是一个致力于解决社交网络审查、言论不自由等问题的极简化协议,而 Damus 则是建立在 Nostr 之上、根据 Nostr 协议规则开发出的第三方应用。因此想要了解 Damus 的产品机制,就不得不搞清楚 Nostr 协议的运作规则。 Nostr 官网的介绍 | Nostr 官网 Nostr 全称是「Notes and Other Stuff Transmitted by Relays」(意为用中继节点传输笔记及其他内容)。在Damus 出圈之前,Nost r 一直是一个小众的协议,由开发人员 fiatjaf 在 2020 年底创建,目标是成为
Twitter
和 Mastodon 的轻量级解决方案。创立后的 Nostr 由一群匿名开发者进行开发,除了从 Jack 那里获得 14 BTC 捐赠外没有拿过任何的外部融资。 Jack 曾向 Nostr 捐赠 14 BTC |
Twitter
据外媒报道,Nostr 的早期测试人员包括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曾因解密震动全球的爱德华·斯诺登,以及支持加密货币的美国参议员 Cynthia Lummis。 匿名创始人 fiatjaf 曾表示过,创建 Nostr 最初的希望就是「抗审查」,Nostr 不依赖于任何中央服务器,而是由客户端 Client 和中继节点 Relay 这两部组成。 客户端 Client 主要用于签名、验证身份信息,中继节点用于抓取、存储任何与它连接的客户端的信息,客户端与中继节点用一种极简的形式,允许人们交换信息,但是中继节点之间不能互相通信,只有连接在相同中继节点的用户才能看到彼此发布的内容。 Nostr 之所以能够抗审查,是因为任何人(包括你自己)都可以运行中继节点,客户端可以与任意数量的中继节点相连。这就意味着你在客户端发布的信息可以自主选择储存至多个中继节点,即便有中继节点对你的内容进行屏蔽,你依然能通过其他中继节点把信息传递给其他用户;即便其他所有的中继节点都屏蔽了你的内容,你还可以通过运行属于自己的中继节点发布信息。 因此,Nostr 对于单一节点不具有依赖性,虽然并不是建立的区块链上,Nostr 依旧用自己的方式实现了去中心化。 至于建立在 Nostr 协议上的应用程序,像是 Damus 这种第三方 App,只是以产品的形式呈现出用户发布的信息内容,并不具备收集用户数据或是验证用户身份的能力,这一点则恰恰保证了「你的数据由你掌控」。 更重要的一点是,用户只需要一对公钥和私钥就能登陆到任何一个 Nostr 第三方客户端,并不需要每次都重新注册,也就是说,如果你现在已经在 Damus 上创建了自己的账户,就相当于在 Nostr 上也有了自己的账户,并且你可以使用相同的密钥登陆其他同样建立在 Nostr 上的应用程序。 这与 Web2 的社交应用有根本性的不同,如果说在 Web2 中,用户及其粉丝的数据,是以不同的 App 作为区隔的;那么在 Nostr 中,每个用户及其粉丝的账户、数据一开始就建立在底层协议中,所以即便你换了一个应用程序,你的粉丝仍旧可以同步迁移。 外媒对此有个形象的比喻:「想象一下,当你准备迁移至 Instagram 应用时,你能立刻让所有的 YouTube 订阅者关注你的 Instagram。」Nostr 将社交图谱建立在协议层,与应用层进行了区隔,这一点极大地维护了社交的所有可能,同时也能降低对某个第三方应用的过度依赖。 总体而言,Nostr 扮演的更像是基础设施的角色,尽管整个协议很简单,但是它提供了一个巨大且开放的空间供开发人员构建多元应用。 建立在 Nostr 之上的应用程序 | Nostr 官网 除了这次出圈的 Damus 外,Nostr 还在其他领域构筑着自身生态。比如类似 Telegram 的 Anigma.io,类似 Reddit 的 Novote,在线下棋小游戏 Jeste。 Damus 的开发者 William Casarin 则表示,Nostr 协议的开放性促使他不断创新,因为一旦 Damus 的客户端不再能提供最好的体验,人们就可以转向更好的客户端,而这个转移几乎不需要什么成本:「这就是开放协议的力量,竞争将让我们所有人变得越来越好,而不会像
Twitter
那样停滞不前。」 Web3 的社交困境 一直以来,追求去中心化的火苗从没被扑灭过,但也尚未能成功。 互联网刚刚诞生时,也曾被视作对抗垄断、能够自由传播信息的新一代技术。早期的互联网协议,像是 TCP/IP 同样是根据去中心化思想为基础进行设计的,这些协议甚至没考虑过任何的收费机制,全部是免费为上层应用提供服务。无论是国外的
Twitter
还是国内的微博等平台,在创建早期也曾开放过 API 接口,许多开发者借用这些平台的资源创建起了丰富多样的第三方应用。 但原本美好的设想没能抵抗现实的冲击,随着互联网成为商业世界的主角之一,建立在免费协议之上的各种互联网服务,背弃了去中心化的初心,为了谋求最大化的利益,逐渐变成了封闭的、中心化的平台。 垄断一点点蚕食了互联网的本来样貌,Facebook、
Twitter
和 YouTube 等大型社交媒体平台肆意搜刮着用户数据,并将数据转化成为己所用的商业价值,越来越多的用户对此感到愤怒、不满,甚至恐慌。就连一手打造了
Twitter
的 Jack,也不愿看到
Twitter
如今的样子,最终选择辞去 CEO 的职位,开始在 Web3 中追寻未尽的梦想。 Nostr 被去中心化信徒们视为新的火种。 通过前文对 Nostr 的介绍,我们已经知道,用户在 Nostr 上的账户信息直接建立在协议之上,数据与社交图谱的迁移也无需经过应用层,这样一来就能避免走上互联网的老路。 一旦有更多的用户与开发者选择使用 Nostr,就完全有可能建立起一个匿名、抗审查、无法被封杀的去中心化网络,仅凭这点,Nostr 就足以刺激无数人兴奋的神经。 但是建立在 Nostr 之上的 Damus 应用,没能让人兴奋太久。 首先,从用户体验上来说,Damus 还不能算是一个成熟的产品,很多功能还有待优化。比如,内容不能排版编辑,点赞无法取消,网络卡顿问题等等。 此外,Damus 还将更为「惨烈」的现实摆在用户眼前:由于没有管理者,同时还是匿名平台,Damus 的广场很快就被垃圾信息充斥。 Damus 的广场已经被大量垃圾信息所淹没 | 网络截图 Damus 也试图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如果贴文内容有问题,可以长按贴文,向连接的中继器报告该帖涉及不良内容,同时拉黑贴文的作者,也许是因为很多人对于 Damus 的功能尚不熟悉,目前看来并未见效。 不是每个用户都有 Web3 信仰,Damus 出圈之后,单纯好奇的人、从众的人、钻空子的人以及一大批投机者,纷纷涌入了 Damus。 使用的人一旦复杂了,人就会成为一切伟大计划中最不可控的变量。 以太坊的发明者 Vitalik 曾指出在 Web3 世界中,还缺少「网络公民聚集以及参与公共话语的新基础设施与生态系统」,如今 Nostr 提供了一个可能的空间,但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并非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能谨慎发言,或是进行理性且有价值的讨论。肯定有人是怀抱着去中心化社交的需求走进的 Damus,但同样也会有人抱着「破坏」整个空间的念头注册 Damus。 Subhayan Mukerjee 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新媒体教授,在接受外媒采访时他认为,像 Nostr 这样的服务需要监管才能生存:「你需要立法来防止这些平台沦为有害内容的聚集地。」即便是创始人本身,fiatjaf 也承认 Nostr 还没有准备好被大规模采用,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面对困境的并非只有 Nostr,现有的去中心化网络或多或少都存在着类似的问题。比如去年大火的 Mastodon 官方也曾承认,Mastodon 开源意味着放弃了选择哪些人不能使用它权力,任何人都可以访问和复制它所运行的软件,而这恰好给一些地下组织提供了便利。 此外,与 Web2 的社交应用相比,大部分人对于去中心化网络上的应用还不够熟悉与了解,在一些传统社交平台上甚至有新手直接将私钥分享出来。而且虽然 Nostr 声称任何人都可以建立中继节点,但搭建节点也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设备门槛,目前全球只有 200 个公开的中继节点在运作。 加之去中心化网络协议的发展仍处于早期,很多技术还不够成熟,与已经经过十几年打磨的 Web2 应用对抗,Web3 应用很难能留存住用户。目前在 Damus 上,你能看到大量用户发布微信二维码,以此将 Web3 的社交关系再转移回到 Web2,这足以见得大部分用户真的很难离开传统社交平台。 Web3 虽然在近两年成功出圈,但是在「去中心化社交」层面,尝试者众多但成功者几乎没有。一方面固然因为社交赛道本身竞争激烈,想要成功很难。另一方面,仅仅用区块链技术和思维,可以完成底层架构上的创新,但却未必能用相同的机制,来组织和管理蜂拥而至的用户。 而如果不能像传统社交巨头一样「洞悉」人性,Web3 社交的难题,就依然无解。 来源:元宇宙之心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2-12
MM保姆级使用教程 2分钟快速上手
go
lg
...
mam.top 推特:https://
twitter.com
/moreandmoreweb3 电报:https://t.me/mamweb3 3. M&M使用教程 M&M未发行平台通证,用户只需通过转账BNB,触发参与规则,即可加入M&M的公排游戏,从而自动获取收益。 (1)打开TokenPocket,选择币安智能链钱包,设置好账号后,需要存入一定数量的BNB,存入金额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 (2)进入钱包后,点击底部【发现】,然后在顶部输入M&M官网地址,即可进入页面 M&M官方地址:https://www.mam.top (3)进入官网后绑定推荐人地址,这一步需要消耗一定的矿工费 (4)通过转账BNB,触发合约自动进入排队分红 (5)等待1.5X分红自动到账 4. 分红规则 参与者转账BNB之后 l 28%自动分配给第一个排队的账户 l 58%自动分配给其上级账户(共10代) l 2%自动分配给幸运池 l 5%自动分配给节点 l 5%自动分配给护盘池 l 2%自动分配给国库 5. 动态奖励 l 1代、2代各12% l 3代、4代各8% l 5代、6代各5% l 7代、8代、9代及10代各2%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使用M&M的使用教程,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尝试,如有疑问,可以通过M&M官方渠道(推特/电报群)进行咨询。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2-12
上一页
1
•••
782
783
784
785
786
•••
883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鲍威尔引爆大行情后,亚洲市场股票和货币将如何走?分析师最新评论来了
lg
...
像极了2015年的疯狂!中国A股延续牛市行情,泡沫正在酝酿?
lg
...
鲍威尔引发黄金大涨后,接下来如何走?FXStreet分析师金价技术分析
lg
...
俄乌重大突发!乌克兰无人机袭击俄罗斯核电厂 燃料码头爆炸引发大火
lg
...
黄金价格涨跌分析黄金走势分析,黄金周一开盘操作建议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3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