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什么是 Web3
go
lg
...
Google、Instagram 和
Twitter
,现在收入的 40% 以上,来自新创业公司广告支出形式的风险投资资金 。像 TikTok 这样的新平台的潜在未来影响尚未确定,但对社交媒体影响者来说前景看好。 政治 — 提供精选新闻、旨在煽动而非联合的算法已成为常态。互联网影响了世界各地的政治选举,并催生了新一代互联网原生官僚。 互联网改变了一切 —金融市场、文化、选举等。这条规则几乎没有例外,它也可能是一条自然法则。十年或二十年后,源自互联网或由互联网直接引发的事件将多次影响世界。这就是为什么互联网的命运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为什么我们需要 Web3 互联网的早期本质上是探索性的。与 Manifest Destiny 的意识形态类似,即美国在美洲大陆的扩张既合理又不可避免,早期的科技先驱探索、隔离、隔离并将互联网商品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互联网一直是“免费”的,但却遭到了破坏。 当你试图购买公共汽车票、火车票或机票时,你可能会在生活中看到这一点。你的所有搜索都会被记录、出售和操纵。互联网是你自己使用的,但你不是它的主人。世界各地的个体面临着更大的挑战,特别是在互联网被部分隔离、限制或完全封锁的国家。 互联网标志性特征是信息的民主化,然而今天,信息越来越不可靠、孤立,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完全有害。由机器人控制的假帐户正在操纵儿童 。人工智能创造的真实人脸将通过深度伪造和身份盗窃为社会带来更大的问题。2019年虚假新闻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 700 亿美元,而且这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人类感染病毒的条件导致了数字病毒:虚假新闻,虚假新闻的传播速度是真实新闻的六倍。这一趋势具有极端的影响。 开放协议的世界 Web3 旨在重新架构互联网的现有服务和产品,使其惠及人们而非实体。虽然无法预测未来,但 Web3 世界的一个愿景是以开源协议为基础,而企业充当提供方便访问和附加功能的接口。Web3 是一个对所有用户开放的互联网,建立在开放协议和透明区块链网络之上。消费者与这些协议交互的方式可能是通过混合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提供了与底层技术交互的便捷方式。 数据仍将用于帮助决策,但不会用于反对消费者。数据权利将得到保护,而不是为了追求利润而被践踏。激励机制和市场机制将有助于确保信息可信和可核查。Web3 世界将优先考虑主权个人,而不是富有的精英和寻租者。重新调整制度和议定书将侧重于民主化和权力下放。 Web3的例子有哪些? Web3 比 DeFi 更为早期,因此自然存在较少的具体案例。然而,正如 DeFi 拥有一系列借贷应用程序一样,互联网也由各种服务和组件组成。 互联网架构 互联网的架构并不是大多数人所想的。你的互联网工作正常、滞后或离线。但你可能知道,Comcast 和 AT&T 或你的 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正在欺骗你,承诺快速连接,然后要么向你收取跑腿费,要么向你提供以前免费的橄榄球服务。像Andrena 和 Althea 这样的新服务通过创建社区网络来绕过这些现有的互联网提供商,个人可以在其中运营并获得报酬,为社区内的成员提供互联网。 例如,房东或租户所有者可以投资 Andrena 热点,使所有租户都能加入 Andrena 无线网络,并为房东的个人数据消费付费。或者,公寓租户可以购买一个较小的热点,为邻居提供足够的互联网接入,以抵消他们的个人互联网消费。 Handshake 等其他区块链网络以及 Unstoppable Domains 等公司旨在将现有域名系统(DNS)去中心化,该系统将 IP 地址映射到 Messari.io 等人类可读地址。DNS 注册由Verisign 和 ICANN 等组织控制,并在没有恰当程序的情况下,单方面控制强制执行 IP 权利、审查 维基解密 等言论自由网站以及扣押域名(IP 地址)。虽然并非所有这些审查都是负面的,但所有审查的主观性质都令人担忧。通常,DNS 决策者是政府最高级别的决策者和最大跨国组织的说客,他们可能有良好的意图,但并不总是以公众的最佳利益为出发点。 数据存储和 token 化
Twitter
允许你下载所有数据。这很好,直到你真正下载数据,并意识到你完全不知道如何处理它。我是说,这是你的数据。你应该能够从中得出见解,对吗?问题是,数据在个人层面上很难token化,但汇总起来很容易。Robinhood 在 2020 年上半年通过销售客户订单流数据创造了近 3 亿美元的收入 。数十家公司了解这一概念,这也是 Snapchat 逐年亏损的原因,但投资者知道,该公司有数百万Z世代用户,他们生成(可能有价值的)数据。 Ocean Protocol 、Stream 和 Numerai 等组织正在构建协议,以实现开放的数据市场,任何人都可以在这里共享数据或将其 token 化。数据是价值如何在互联网上存储和传输的基本组成部分。数据的商品化尚未实现,因为数据是孤立的、敏感的或专有的。新的 Web3 协议为市场提供了一种手段,可以共享敏感数据,准确定价和销售专有数据。将数据转化为有形数据资产(代币)将释放价值,发展更强大的数据生态系统。 数据的另一个关键组成部分是跨服务器存储数据,这主要由几家大公司控制。去中心化的数据存储和 Web 托管服务(如 Sia、Arweave 和 Filecoin)支持创建新的去中心化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和基础架构 人们使用如此多的服务,以至于他们可能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WiFi、定位服务(GPS)、蓝牙连接、信息服务(iOS、Android)、视频和音频流(Youtube、Twitch、Spotify)等。 少数利益相关者控制所有这些应用程序。更重要的是,这些应用程序利用了由少数大公司(如谷歌、AWS、微软)集中控制的服务和基础设施。Helium(开放无线网络)、Foam(开放位置服务)、Livepeer(视频转码和流媒体)、Orchid(分布式和私有VPN)等新协议和公司都在构建去中心化和社区运营的服务。 这些社区拥有和运营的服务更便宜,因为它们能够去除中间商。例如,Youtube 和Twitch 不仅仅是内容分发引擎。流媒体巨头为内容创作者的所有视频提供“免费”数据存储。Youtube 和 Twitch 还协助视频转码,以确保观众能够以所需格式观看特定视频。无缝提供所有这些服务的能力有助于将内容制作者融入每个平台。 Web3 协议可以通过拆分公司提供给用户的服务,来分解单个公司的权力。Audius (音乐流媒体)、OurZora(开放媒体市场)、Mirror (分散发布平台)都在创建平台,用户可以在这些平台上拥有自己制作的内容,并对这些平台的治理拥有发言权。未来,内容创作者将能够公开存储他们的数据,将其与使用数据的位置分开。虽然这些服务现在不太流畅,但将来它们将被构建到你日常使用的基础平台中。 从 Web2 过渡到 Web3 人们很容易对企业精英、政府或任何为了自身利益而操纵互联网的人感到不满和愤怒。虽然可以理解,但我认为这不是正确的情绪。 最初,互联网需要先驱者和企业开发工具来使之变得可访问,他们得到了应有的回报。只要现有的互联网设计激增,我们将继续把我们的数据、时间和资金交给主要的科技公司,以换取承诺免费访问的便利产品。老实说,没有一个灵丹妙药可以解决所有这些问题。这需要无数次的尝试、消费者行为的转变和技术创新。 当我们接近一个越来越被技术控制的世界时,我们必须设计出有利于集体的激励机制。从现有互联网(Web2) 到 Web3 的转变是一个数十年的过程,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与互联网的互动方式。今天所做的决定和工作将级联并影响后代。就像由 DeFi 引领的金融革命一样,Web3 革命是势不可挡的,它将逐步推进,然后一下子全部推进。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2-10-25
什么是去中心化——展望我们去中心化的未来
go
lg
...
服务器黑客攻击会影响大量人员。 去年
Twitter
的另一起数据泄露事件有可能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连续性 取消集中式系统要容易得多。 例如,2021 年,Meta 的服务器中断导致 Facebook、Instagram 和 WhatsApp 宕机。停电影响了全球数百万人。 尽管人为错误导致了中断,但如果黑客和政府愿意,他们还有其他方法可以强制造成相同程度的损失。 因此,如果您的业务或生计依赖于这些平台中的任何一个,您将蒙受损失。 监控 在 Web2 中货币化更难。 大多数 Web2 平台从我们生成的数据中赚了很多钱。无论是通过销售广告还是销售我们的数据,他们都可以从我们那里创造良好的收入来源,但不能与我们一起创造。 我们不会从我们的数据中获得任何收入,即使我们这样做了,也只是他们收入的一小部分。 Web2 的收入结构非常不公平,以至于这些平台上的一些创作者难以维持生计。 转换工具箱 你可能想知道你需要什么来实现伟大的过渡:D。我很高兴地告诉你,你只需要两件事! • Web3的基础知识 • 像MetaMask这样的加密钱包。 有了这两种武器在你的武器库中,你就可以为未来的伟大转变做好准备了! Web3 是 Web2 的替代品吗? 简单地说,不!Web3 不是 Web2 的替代品。所有的 Web2 项目完全从 Web2 切换到 Web3 是不现实的。 然而,Web3 为 Web2 创建者在 Web3 概念之上构建了一条途径,这导致了广泛的采用。 例如,就在最近,
Twitter
推出了名为
Twitter
Blue 的高级订阅服务,其中包括一项功能,允许用户连接到他们的 OpenSea 帐户并使用他们的 NFT 作为个人资料图片。 它不仅止于此。其他公司如: • Meta • Addidas • Apple •
Twitter
• Microsoft 也开始采取行动,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将 Web3 作为扩展的层,最好的还没有到来。 最终,随着我们走向去中心化的未来,Web2 和 Web3 的融合,或者有人称之为 Web 2.5,将成为未来几年的常态。 结论 可以肯定地说,Web3 将继续存在,去中心化的未来就在附近。也可以说,去中心化的未来也将需要较小的 Web2 和较大的 Web3 之间的融合,共同致力于: • 确保我们的身份被隐藏和保护。 • 确保每个人都能获得急需的金融服务。 • 确保创作者的贡献获得报酬。 • 确保公司不能巩固对我们其他人的太多权力。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2-10-25
区块链动态2022年10月25日早参考
go
lg
...
经报道,WatcherGuru发推称,
Twitter
正在开发自己的钱包,支持加密货币存取款。 8 . 10月25日消息,Meta Platforms(META.O)股东、专注科技的活跃投资基金Altimeter Capital Management发表公开信,敦促Meta CEO扎克伯格落实裁员及限制资本开支的计划。Altimeter持有0.1%的Meta股份,建议三个具体行动以提升Meta的净现金流入,包括裁减20%人手,削减资本开支至少50亿美元,以及限制元宇宙的投资额在50亿美元以内。Altimeter认为,Meta投资元宇宙的规模过大,不合符硅谷的标准。(金十) 9 . 金色财经报道,Galaxy Digital研究助理Salmaan Qadir表示,在NFT市场上已经有近20亿美元的版税,但大多数创作者只分享了其中的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版税的市场可能正在减少。 Qadir说认为,因为它们是由NFT空间的市场容量和速度驱动的,所以没有多少人从版税中赚取大量的钱。被认为是 "由市场强制执行的社会规范 "的版税,被用作创作者在其作品上赚钱的一种方式。(coindesk) 10. 金色财经报道,法国政府委托的研究人员表示,欧盟对其关键的加密货币立法包的处理凸显了 "不充分和缺乏专业知识",在制定元宇宙的规则时不应该重复这种情况。研究人员在周一发表的一份报告中说,虽然法国不应该迅速否定元宇宙,即虚拟、增强和物理现实的超级组合,但它应该尽快尝试并规范它。(coindesk) 11. 金色财经报道,加密货币交易所Bybit表示,它向韩国加密货币交易所Bithumb的第三大股东T-Scientific投资55亿韩元(380万美元)。 Bybit购买了T-Scientific在上个月底发行的160亿韩元可转换债券中的几乎三分之一。T-Scientific(057680)在韩国证券交易所上市。可转换债券是一种固定收益证券,支付利息,但在某些条件下可以转换为股权。(coindesk) 12. 金色财经报道,比特币矿企正在从Maple Finance的DeFi贷款池中借款来度过熊市。 据Maple Finance首席执行官Sidney Powell,自从Maple和信贷代理Icebreaker一个月前推出矿工融资池以来,大约有六到十家矿业公司已经到位,形成第一批借款人,另有25家在等待名单上。 随着加密资产价格下跌,今年比特币下跌超过50%,来自通常来源的资本已经完全枯竭。Powell说,鉴于加密货币挖矿业务的资本密集型商业模式,矿工们正在寻找替代方案,而私人信贷似乎正在提供新的和创造性的方法来帮助那些处于压力之下的公司。(coindesk) 13. 金色财经报道,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加里·詹斯勒并不认为去中心化是加密货币市场的一个事实,尽管数字货币的起源是为了规避中央集权。Gensler表示,中央中介机构倾向于从规模、网络效应和访问有价值的数据中受益。尽管技术创新不断颠覆现有的商业模式,但集中化仍倾向于重新出现。 Gensler警告说:“我们甚至在加密市场上看到了中心化,这是建立在去中心化思想基础上的。这个领域实际上在市场中间的中介机构中非常集中。因此,我们必须对那些集中度和潜在经济租金已经或未来可能上升的领域保持警惕。” Gensler要求交易所介入并询问证券监管机构,他们是否不清楚加密货币或代币是否可以被视为证券,并表示SEC可以在个案基础上研究是否需要对特定项目进行豁免。(the block)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2-10-25
投资机构青睐的SocialFi 有哪些项目值得期待?
go
lg
...
网络上每个用户的状态。比如,去中心化
Twitter
可以运行在若干共享的数据模型上:一个数据模型用于用户的推文,一个用于社交图,一个用于私信,等等。通过采用相同的底层数据模型,应用程序能够对相同的数据进行原生的互操作。 图 2 陶瓷网功能 融资信息:2002 年 2 月 16 日,Ceramic 的关键资本 3Box Lab 宣布完成 3000 万美元的融资,由 Multicoin Capital 和 Union Squares 领融资信息:2022 年 2 月 16 日,Ceramic 的核心开发商 3Box Labs 宣布完成 3000 万美元 A 轮融资,由 Multicoin Capital 和 Union Square Ventures 领投。加上种子轮的 250 万,一共融资 3250 万美元。 除了 Ceramic Network 外,基础设施赛道还有解决 EVM 智能合约存储数据的成本高、容量小问题的 Tableland。Tableland 通过设计包括链上表和链下表的数据层来解决这一问题,链上表包括访问控制逻辑,每一套表由 NFT 来表示,从而使 NFT 所有者可以具有数据控制权限。 二、SocialFi 社交图谱 社交数据相比其他数据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是一个纷繁交织的社交关系网络,这种关系网络被称为「社交图谱」。在传统 web2 世界中,各大社交平台之间的社交数据是不互通的,形成多个数据孤岛和重复的社交图谱。但是在去中心化的世界中,社交数据是归属于用户的,不属于任何平台。因此对于 web3 的社交,用户应该掌握数据的控制权,并且能够随时与期望的应用交互。为了表达这种 web3 用户的社交数据,出现了社交图谱协议,例如 CyberConnect。 图 3 CyberConnect 推特主页 CyberConnect 是一个去中心化社交图谱协议,通过构建 web3 社交图谱基础设施,帮助 Dapp 引导网络效应,并构建个性化的社交体验。借助 CyberConnect,用户可以使用他们的数字资产、链上身份和社交图在 Web 3.0 上的不同 Dapp 和游戏中漫游,而无需放弃对任何中心化方的控制。 CyberConnect 协议是可公开访问的,Dapps 开发人员可利用用户连接扩展其现有用户群的附加功能,但只有用户才能完全控制(添加、删除和更新连接)自己的社交图谱。该协议不是绑定到单个区块链,而是支持来自所有区块链的连接。并且项目采用去中心化治理和 Token 激励模型,其 Token 为CYBER。 CyberConnect 使用防篡改数据结构,每一条以用户为中心的数据都表示为一个数据流,只有数据所有者才允许更新。CyberConnect 与 Ceramic 合作发布了第一个版本,使用了 Ceramic 的可变数据流存储系统。Ceramic 的区块链锚定和 CyberConnect 的自定义数据固定服务可保证数据的长期保留。设计以用户为中心的用户表,将所有社交图谱信息放在一个用户表中,只有获得解密密钥的各方才能读取加密后的数据。CyberConnect 的社交图谱数据存储为单边连接,只在用户表中存储关注者列表。 解决了数据存储问题后,还需要解决数据查找问题,因此 CyberConnect 还设计了数据索引器。索引器可以轻松检索关注者列表并恢复对方关注者列表。 图 4 链接推特主页 除了社交图谱基础设施外,CyberConnect 也开发一些相关社交产品,例如:CyberChat,一款适用于所有区块链用户的无需信任的 Web3.0 聊天应用程序,以及 Link3,建立在 CyberConnect 社交图谱协议之上的信息与链接聚合服务,个人版本中可以将链上、链下的各种社交平台身份、链接、个人资料、学历以及 Web3 资料(钱包地址,NFT 等)聚合到一个主页中。9 月新推出的 Link3 Event Planner工具,不到一个月之内就举行了 128 场 AMA。 图 5 Link3 界面 融资情况: 种子轮 1000 万美元, Multicoin Capital 和 Sky9 Capital 共同领投,Animoca Brands、Draper Dragon、Hashed、Zoo Capital、Smrti Lab 和 Mask Network 等参投。 A 轮融资 1500 万美元,Animoca Brands 和 Sky9 Capital 共同领投,Delphi Digital、Protocol Labs、IOSG Ventures、 Tribe Capital、GGV Capital、Spartan Group、Amber Group、Polygon Studios 和 SevenX Ventures 参投。 除了,Cyberconnect 外,有代表性的社交图谱,还包括由 Aave 团队打造的 Web 3.0 社交协议 Lens Protocol,该协议允许任何人创建非托管的社交数据资料,用户的主页被 Mint 为 Profile NFT,并且关注、收藏、转发等社交数据也成为不同属性的 NFT。可组合性有助于开发者使用 Lens 来搭建自己的社交应用。 三、SocialFi 社交凭证 在 web3 中,用户的社交行为除了使用社交图谱来表达外,还有一种 web3 原生的形式,就是以 NFT 来表示的链上凭证,常见的例如 POAP(Proof of Attendance Protocol,出席证明)和 OAT(On-chain Achievement Token,成就证明),二者都是用来表示用户参与过某个活动。 图 6 Galxe 推特主页 目前,最为知名的凭证类项目就是 Galxe(原名 Project Galaxy)。里面非常多的合作项目,分别发布了各自的任务,完成任务的地址可以获得 NFT 或是 OAT。这些项目的任务可能是关注转推、加入 Discord,也可能是链上交互,学习使用应用,或者是其他项目方自定义的任务。项目方可以根据自身需要灵活地选择活动类型、调节任务难度。 Galxe 目前阶段的成功在于满足了用户、项目方、平台三方的需求:用户得到 NFT 甚至 Token 空投,活动项目方得到了宣传和用户教育,平台方也得到利润和用户增长。 不久前在币安推出了 BAB 后,Galxe 也推出了 Galxe 护照,作为用户在 Web3 中跨各种应用的通用身份证明,且强调了能够安全且匿名地存储身份信息。申请 Galxe 护照需要进行 KYC 认证,之后获得的护照将在钱包中以 SBT(灵魂绑定)的形式存在。可以看出项目方下一步想要通过 Galaxy ID 将用户的所有链上成就聚合在一起,形成更为真实可信的链上画像。 图 7 银河护照 但是这一做法引起了许多争议,将线下身份与线上钱包进行了绑定可能有违 web3 世界的匿名需求,还存在丢失、冒用等风险,并且中心化式的收集 KYC 与 web3 中用户数据自主权相违背。 融资情况:2022 年 1 月完成了 1000 万美元融资,Multicoin Capital、Dragonfly Capital 领投,Spartan Group、Sky9 Capital、Coinbase Ventures、Binance Smart Chain Growth Fund、C-Squared Ventures、Lattice Capital、Mirana Ventures、Folius Ventures、Solana Ventures、Jump Capital、Alameda Research 等参投。2022 年 2 月 17 日在 CoinList 上进行了 1000 万 GAL 的公募,单价为 1.5 美元。 除了 Galxe 外,比较有代表性的社交凭证类项目还包括:POAP、RabbitHole 等。 三、SocialFi 的去中心化通信 从用户角度来看,社交最为常见的需求就是互动, 因此去中心化的通信也显得尤为重要。可以打开自己手机看看,里面最常用的社交应用是不是微信?在 web3 世界中代表用户的是地址,去中心化通信解决的就是地址之间的互动问题。比较有代表性的项目,例如 Satellite IM,Debox 等。 图 8 Satellit IM 推特主页 Satellite IM 是一种保护数据隐私的去中心化点对点通信平台,用户可以通过安全的身份验证对文档或消息进行签名、加密、广播、搜索和存储,而不必担心丢失这些数据。 Satellite IM 初始的核心桌面应用旨在成为主流消息传递平台的替代品,允许人们轻松地向朋友发送消息、进行视频聊天以及快速有效地发送大文件,同时还能控制他们自己的数据。其基础设施利用 IPFS 来实现分散的文件固定和存储。平台建立在加密的点对点网络之上,将支持 4K 视频聊天和流媒体、无损音频和 4GB 文件共享功能。另外,Satellite IM 的平台是代码开源的,允许开发人员基于此进行自定义或构建自己的代码,从而不断改进功能。 图 9 卫星 IM 界面 Satellite IM 目前已经开始了早期访问,其移动原生应用 Uplink 计划于 2022 年秋季发布。 融资情况:2022 年 8 月 11 日,已完成 1050 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Framework Ventures 和 Multicoin Capital 共同领投,Solana Ventures、IDEO CoLab、Hashed 和 Pioneer Square Labs Ventures 参投。 图 10 Debox 推特主页 DeBox 是一款基于 DID 的社群管理工具,提供了诸多面向社区的实用功能,应用界面看起来和微信很像。比较亮眼的功能是,当用户持有某种 Token 时,可以加入该 Token 对应项目的 DAO 中,进入社群后,将能看见基于 DID 的用户持仓排名,而当用户卖出或者转移该 Token 后,则自动退出该社群(DAO)。由于社群里面的用户都是 Token 持有者,因此增加了信息的可信度。群聊中还包含常用的社区管理工具,包括提案、投票、财务、资本管理、交易、抽奖、合约工具等。Debox 还推出了快闪房+语音方式服务功能,类似推特的 space,丰富了聊天功能的同时还有助于社群引流。 项目计划通过 NFT 来聚集第一批种子用户,OG 用户。再通过社群管理工具的实用性吸引更多的社区和 KOL 入驻。项目一期发布了 1 万个守护者 NFT,一只可爱的小企鹅,该 NFT 作用包括: DEBOX 深度治理与 PFP 专属身份;享有 DeBox 及其他项目方空投;享有 DeBox 基金会投资收益;解锁 DeBox 快闪房等高级功能; 马上二期的守护者之鹰 NFT 也要发售了,NFT 作用包括: Genesis NFT 荣誉;接收 DBX 空投;从 Debox 基金会接收空投;支持弹窗聊天空间等功能。 图 11 Debox 的经济模型 项目 Token DBX,发行总量 10 亿,其中基金会:55%。分四年线性解锁。用于孵化 DeBox 生态类项目,基金会收益归全体 DeBox Guardians Pass 持有者以及已解锁的全体 DBX 持有者。 融资信息:2022 年 7 月 28 日,TokenPocket 宣布参与了该项目的种子轮,金额未知。 四、SocialFi 的内容分发 用户的社交需求除了实时互动外还包括内容分发。与传统 web2 不同的是 web3 的内容分发可以采用去中心化的方式,这就需要在经济模型的设计上下点功夫。有代表性的项目,例如 BBS network。 图 12 BBS 网络推特主页 BBS Network 要做去中心化的 Reddit,它支持内容共享,用自己的原生 Token 奖励创作者、策展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主题上创建 BBS,并在自己的域(例如,member@bbs.domain.com)上运行它。每个帖子实际上都是一个 NFT,用户可以创建、购买、出售和从他们拥有的帖子的广告空间中收取收入。该平台产生的收入以全自动、透明和市场驱动的方式在所有 BBS 生态系统参与者之间共享,广告收入会自动分配给帖子发布者、内容策展人和版主,在经济上奖励做出贡献的成员并鼓励健康的社区团结。 BBS Network 利用预测模型,使社区成员能够利用他们因参与 BBS 和准确预测帖子访问而获得的声誉来推广帖子。在推广帖子时,用户必须用他们赢得的声誉来预测该帖子将获得多少访问。准确的预测会获得更高的声誉,而不准确的预测会失去声誉。使用帖子的预测来确定社区内的潜在受欢迎程度,从而提供一种独特且抗操纵的内容管理方法。另外,BBS Network 还通过 DAO 的方式进行欺诈检测。 BBS Network 的原生治理 Token 是 BBS,广告费支付、赚取收益都是用的 BBS,其中 50% 的 BBS 都用作挖矿奖励,20% 用作流动性提供和质押奖励。 BBS Network 的激励机制能够使版主有管理好版面的意愿,目前阶段仍然每天有持续的内容产生。但是用户增长比较缓慢,优质版面较少。 图 13 BBS 网络界面 融资信息:2021 年 12 月 7 日,Binance Labs 领投 15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DCG (Digital Currency Group)、Polychain Capital GPs、Node Capital、NFX 以及 DAO Maker 参投。 除了 BBS Network 外,内容分发作为社交应用的流量入口,诞生了许多应用,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创作者经济相关的 Rally、ShowMe、whale 等;要做去中心化推特的 Orbis、Torum、Deso 等;去中心化内容发布平台 mirror;以及各种 X to Earn 项目,例如 Read to Earn 相关的 ReadOn、Readem 等。 五、写在最后 总之,目前 socialfi 处于早期阶段,不论是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是用户数量和用户粘性,都存在许多问题。对于社交网络,需要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用户规模增长到一个爆发的临界点时,才会产生网络效应。虽然 web3 应用的一大好处在于,金融属性的加入能够降低项目冷启动的难度,给了用户进入的理由,但是也带来了副作用:项目存活时间短。由于用户量的增长会有瓶颈,随着早期参与者的套利离场,后来者的赚钱效应会逐渐降低,项目热度逐渐退潮,还有进入死亡螺旋的可能。Web3 创业者们也深知这种 Ponzi 属性带来的危害,都在绞尽脑汁设计各种复杂的经济模型,来延长项目的存活时间,用更加健康的方式来积累用户。 一个 SocialFi 项目要能够持续,需要有真正愿意为用户的社交行为买单的人,而不是只靠后来者买单。但由于 web3 的用户数相比 web2 差了不止一个量级,目前广告主们在 web3 中投放广告的意愿不高,而知识付费的方式又面临高质量内容缺乏的问题。一些前期十分火爆的 SocialFi 项目也归于沉寂,比如 Monaco。 Socialfi 建立在去中心化网络上,隐私性和安全性的要求必然会限制应用可用性的发展,这也需要开发者做一些权衡,如何让用户愿意为了数据的自主权和安全性忍受 gas 费和交互效率,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虽然 SocialFi 早期阶段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资本依旧青睐,究其原因应该是为了抢占先机。毕竟当一个 SocialFi 项目的规模效应产生后,其他项目想超越就更难了。可以关注那些熊市中仍然深耕这一赛道,不断优化,进行技术迭代的 SocialFi 项目。他们在早期用户缺乏的阶段逐步积累用户,稳扎稳打,很有希望在下一次热度来临时迎来爆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 BlockBeats 观点。 原文来源 律动 BlockBeats 提醒,根据银保监会等五部门于 2018 年 8 月发布《关于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的文件,请广大公众理性看待区块链,不要盲目相信天花乱坠的承诺,树立正确的货币观念和投资理念,切实提高风险意识;对发现的违法犯罪线索,可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反映。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2-10-25
【美股收盘】美国股市周一收高 数据显示美国本月商业活动萎缩 医疗保健板块涨幅最大
go
lg
...
3M、通用汽车、雪佛龙和埃克森美孚。
Twitter
的财报预计很快就会公布。
lg
...
楼喆
2022-10-25
NFT 版税之争:18 亿美元背后的极限拉扯
go
lg
...
eGods 的创始人 Frank 在
Twitter
上多次为为版税存在的合理性辩护,且仍认为版税是 NFT 收藏品运营商和持有者之间最好的激励调整机制,但这一举措还是发生了。虽然 OpenSea 在现阶段还在观望,但如 x2y2 之类的小交易所也已经采取行动改变版税支付(或取消版税)此外,Solana NFT 市场的巨头 Magic Eden 做出了有争议的转变,使其平台上的所有版税完全可有可无。考虑到 Magic Eden 在 2022 年 9 月宣布了 MetaShield,这是一个有争议的工具,旨在改善版税的执行,Magic Eden 在消除版税方面的最新举措尤其值得注意。 在这场辩论中,双方都有令人信服的观点。虽然特许权使用费已被证明是收藏家的一个可靠的收入来源,但在智能合约层面,它们是无法强制执行的,无特许权使用费的市场的崛起就证明了这一点。NFT 社区似乎在支持特许权使用费的意识形态上存在分歧,一些人认为特许权使用费有利于 NFT 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另一些人则认为特许权使用费是剥削性的,没有必要。鉴于在潜在的收入流方面的巨大利害关系,这个问题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内对 NFT 空间留下长期影响。在本报告中,我们将从多个角度研究 NFT 版税问题,并提出我们认为这一关键问题将如何实现。 NFT 版税简史 与 NFT 空间本身相比,NFT 版税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现象。 CryptoPunks 被认为是 10,000 件生成 PFP 的教父,其在 2017 年首次亮相时从未征收过版税。官方 CryptoPunks 交易所是 Punks 交易的唯一市场,且至今仍然不对二次销售征收任何版税。 CryptoPunks 的创建者 Larva Labs 则选择了另一种商业模式,他们选择持有 1,000 个 Punk,通过偶尔出售以产生收入流。 随后,Yuga Labs 于 2021 年年中凭借其 Bored Ape Yacht Club 系列冲入 NFT 领域,并在此过程中展示了以版税为驱动的商业模式的经济引力。虽然 BAYC 在 2021 年 5 月推出时仅获得了 220 万美元的主要销售额,但该系列通过 BAYC 每笔交易的 2.5% 收取版税,为 Yuga Labs 赢得了 5400 万美元的二次销售收入。迄今为止,Yuga Labs 从其所有系列中获得了惊人的约 1.4 亿美元的版税。其他 NFT 项目注意到了 Yuga 版税模式的成功,并制定了 2.5% 的版税作为行业默认标准。随着 NFT 市场在 2021 年下半年持续升温,在 Azuki、Doodles、CloneX 和 Moonbirds 等系列的支持下,2.5% 的行业标准很快跃升至 5%。 Yuga Labs 也顺势提高了版税,他们推出了 5% 版税的 Otherdeeds 系列,并将 Meebits 从 0% 的版税改为 5% 的版税。自 2022 年 4 月推出以来,仅 Otherdeeds 就为公司带来了 4400 万美元的二次销售收入。 自 Otherside 销售狂潮以来,版税就一直呈上涨趋势。例如,Goblintown 发布了一个完全免费的收藏品,设计灵感来自于
Twitter
上的 viral meme campaign 。在 「反 Discord、反 Roadmap、反 utility 」的精神面纱背后,Goblintowns 悄咪咪地对所有二级销售收取在高达 7.5% 的版税,这最终为团队带来了约 700 万美元的收入,而这个让 Goblintowns 赚得盆满钵满的藏品系列不过是一个回忆录而已。最高版税大概是 metaverse 系列中的 NFT Worlds,尽管 NFT Worlds 土地交易从历史高点下降了 94%,且平台日活用户仅有 235 人,但高达 9.5% 的版税,仍然为团队挣到了 1500 万美元的净收入。鉴于收藏品表现不佳,用户增长乏力,一些社区成员已经对项目创始人继续收取版税颇有微词。 席卷而来的熊市对 NFT 价格和数量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用户对价格的敏感度也随之提升。市场也开始反对通过收取版税的方式赚取持续的收入,尽管尚未实现这一雄心勃勃的愿景,但市场大环境中持续酝酿的不满,加之市场结构的近期创新,最终点燃了 NFT 市场「反版税运动」的高潮。 眼前的风暴 诞生于 2022 年 7 月 的 SudoSwap 是 NFT 空间中反版权运动的引路人,其利用 AMM 进行 NFT 交易(类似于 Uniswap 对可替代代币的工作方式)。他们使用的 AMM 模型的目标是改善 NFT 的流动性和市场制造,同时尽量减少费用。SudoSwap 不仅收取相对较低的 0.5% 的交易费(相比之下,OpenSea 的交易费为 2.5%),他们也不支持任何收取 NFT 版税藏品。虽然 SudoSwap 的交易模式对 floot NFT 最有效,但他们的核心价值主张已经深受那些尽可能提高其利润率的卖家推崇——卖家不需要在版税和平台费上蒙受最多高达 12.5% 的损失,而是保证在每笔交易中最多只需支付 0.5%。 在 SudoSwap 成为 NFT 交易首选地之后,Gem 也发现了商机。去年 4 月被 OpenSea 收购的 Gem 是一个 NFT 市场聚合器,帮助用户以最低价格在各交易 Sweep floor NFT。Gem 开始将 SudoSwap 纳入其聚合器列表,这个再自然不过的小举动,让整个 NFT 领域将 Gem 与 SudoSwap 的整合理解为 OpenSea 的某种认可。不久之后,另一个 NFT 市场 x2y2 也开始效仿,让买家和卖家可以自主选择选择支付版权费。在 x2y2 取消以太坊链上 NFT 的版税的同时,Yawww 在 Solana 发布了一个公告,举措同 x2y2 相同,使版税成为可选项。随后,仲夏登场的 HadeSwap,直接在 Solana NFTs 交易中抄了 SudoSwap 无版税 AMM 的作业。截止到 9 月,从以太坊 NFTs 开始的免版税运动,在 Solana NFTs 上掀起了另一重风暴。 Magic Eden 历来占据 Solana NFT 市场约 90% 的市场份额,其主导地位受到 Yawww 和 Hadeswap 等免版税替代品兴起的挑战。Tiexo 的数据显示,Magic Eden 的市场份额在 10 月份开始急剧下降,在几周的时间里从约 90% 下降到低至约 60%。Magic Eden 为了「江湖地位」迅速反应, 宣布他们也在平台上引进版税选择权,以便与这些快速崛起的挑战者公平竞争。自公告发布以来,Magic Eden 的市场份额已经回升至之前的 90% 左右。 有趣的是,与以太坊 NFT 生态系统相比,Solana NFT 生态系统对这场持续的版税之争似乎更为敏感,这一点得以在 Magic Eden 的市场份额在取消版税之前的巨大流失证明,相比较而言而 OpenSea 的市场规模的份额损失要小得多。一个可能的解释是,Solana NFT 交易商的雇佣性质更强,他们往往是认识到利润源于换手和炒作者,而不是长期持有者和零售用户。在以太坊方面,买方动机则是「持有更多高美元价值的收藏品」,如 Fidenzas 和 Punks,他们可能更感兴趣的是在这些稀有的收藏品中显示地位和储存价值,而不是为了快速获利而疯狂炒作它们。换句话说,一星半点的版税根本不可能动摇这些高净值用户继续谋取「高社会地位」的决心。 Fidenza 和 QQL 生成艺术收藏品的创建者 Tyler Hobbs 认为以太坊的 NFT 社区行为与 Solana 的 NFT 社区有本质上的不同。Hobbs 表示”严格的艺术家和收藏家倾向于在以太坊,而非 Solana 进行创作。因为这是对这些系统更好的测试,创作者在以太坊上会有更激烈的抗争。” 到目前为止,Hobbs 认为以太坊的 NFT 社区将为维护版税权利而努力斗争的观点似乎是正确的,因为执行版税的 OpenSea 仍然是主流平台。除了个人创作者之外,如果不再执行版税,像 Nike、Guccis 和 Adidas 这样的大品牌也会失去数千万美元的潜在收入。这些大规模的传统机构和知名创作者也将努力争取从以太坊链上的 NFT 中保留由版税驱动的收入流。 版税之争 在正在进行的「版税战争」中,出现了两种主要的思想流派。赞成方指出,因为项目通常以较低的初级销售额开始,但在发布后的几个月内获得普及,因此随着他们的项目越来越受欢迎,创作者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赚取更多的钱。 DeGods 和 BAYC 是 NFT 收藏品的两个明显例子,发行伊始主要销售数量很少,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进入各自生态系统的上层梯队。版税的支持者担心,取消版税会使 NFT 空间回到传统创作者激励结构的如梵高所经历的黑暗时代。 另一方则声称,如果没有强制执行机制,版税根本不可能在链上实行,所谓「强制」就是对区块链诸多优势的无情否认。甚至连 Solana 的创建者 Anatoly Yakovenko 也承认,在代币层面上执行版税的唯一可行方法是重构所有权概念。在他看来,NFT 的所有权可以在用户和创造者定义的智能合约之间分割。这将允许创造者的智能合约实施特许权使用费,并授予他们权力,在用户未能遵守代币的智能合约中规定的特许权使用费参数时,剥夺用户的 NFT。这种结构对自我主权的概念有明显的隐患,许多人认为这与 NFT 的整个目的是背道而驰的。版税反对者还认为,NFT 领域的收集者对价格非常敏感,会越来越青睐提供最低费用的市场。在他们看来,争取版税是不切实际的,不可避免地摆脱版税意味着创作者将更好地发展更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几个主要的 NFT 参与者已经提供了解决或加强版税执行的解决方案。 已经实施的措施: Tyler Hobbs 的 QQL mint card 是第一个在智能合约层面避免 0 版税进行交易的主要 NFT 项目。此功能是通过一个黑名单过滤合约来实现的,在交易验证时,检查 msg.sender(试图购买 NFT 的人)是否在被屏蔽的用户名单上。如果 msg.sender 收件人检测到黑名单用户,交易将自动失败。这也就意味着 Hobbs 将现在市场中的版税加入黑名单。 QQL 项目让人们注意到,如果 NFT 市场有特权决定是否遵循版税制度,那么 NFT 创作者也应该有特权决定哪些市场可以销售他们的艺术品。 尽管 Magic Eden 后来改了主意,但他们最初试图用一个名为 MetaShield 的工具来打击 0% 版税运动。这一可选功能允许创作者跟踪和识别列在 0% 版税平台上的 Solana 原生 NFT,如 Yawww。通过 MetaShield,这些项目的创作者可以故意修改那些试图绕过版税支付的 NFT 的元数据。MetaShield 工具不仅可以模糊或擦除 NFT 图像,甚至还为买家建立了一个惩罚制度——如果买家购买了可以避开版税并被屏蔽的 NFT,将为未支付的版税积攒一笔债务。必须支付这笔债务才能 "解除 "NFT 图像的保护。尽管 Magic Eden 因这一买方责任制而受到谴责,但该公司澄清说,这是为为表达对创作者权利的认可而设置的机制。 Manifold 是最值得关注的 NFT 智能合约开发商和工具提供商之一,它为版税分配危机提出了一个令人大开眼界的解决方案。Manifold 与 OpenSea、Rarible、Nifty Gateway 和 SuperRare 合作,推出了一个链上合同,使市场易于遵守项目所需的版权费。Manifold 正在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创作者必须在他们的 NFT 交易的每个市场中手动更新他们所需的版税百分比。而这一机制的问题在于,新生的交易所并不能有效感知 NFT 版税偏好。此外,如果创作者的版税偏好发生变化,他们还需要在每个交易所手动更新其首选版税。 Manifold 正在通过创建工具,让创作者在链上更新他们的偏好,从而使这个繁琐的过程标准化。 Manifold 将此称为版税注册合同,它使以前不支持链上版税的智能合同能够轻松地添加类似功能。虽然「版税登记处」不一定有助于版税的执行,但它们确实使开发者更容易以链上方式遵从创作者的现有版税偏好。这种方法与「EIP-2981: EIP-2981: The NFT Royalty Standard 」中最初提出的观点非常相似。 展望、结论和潜在解决方案 NFTs 虽然仍在不断发展,版税的未来却依然悬而未决。虽然数据表明,以太坊 NFTs 仍然有强大的用户群体愿意支付版税,但免版税的市场在短时间内显示出如此惊人的增长,有一点是肯定的:随着行业利益相关者对这个有争议的问题的利弊进行权衡,NFT 创作者未来的收入流始终无从界定,只有时间能证明,创作者是否继续从二次销售中获益,或者他们是否会因为 「纯 」所有权模式而失去潜在的收入。随着这个充满活力的市场继续增长和成熟,观察利益相关者如何仔细考虑这个正在进行「战争」以及潜在长期解决方案实在有趣。一些潜在的解决方案包括以下几种: 买方溢价:在 Beeple 看来,将版税支付的责任从卖方转向买方是非常有意义的。由于买家正在寻求进入 NFT 生态系统的机会,或是使用一些可以基于 NFT 实现的额外功能(如访问 Discord,为了获取奖励而进行质押,或者玩游戏等等),买家可能更愿意支付版税。同时,上述所有用例中,版税支付可以在授予用户访问权之前进行程序层检查。从卖家视角看,因为他们正在出售一个藏品,则更不愿意在退出的节点支付额外的费用。卖家在为 NFT 寻价时「唯利是图」也无可厚非。这种态势则是由于 NFT 炒作者愈演愈烈,因为他们 NFT 头寸做多做空的行为,仅仅源于对利益的追求。 市场平台垂直整合:当 Crypto Punks 在 2017 年首次亮相时,他们只能在 Larva Labs 的市场上购买或出售。通过控制市场,Larva Labs 能够执行自己的版税政策(0%)。今天,Yuga Labs 和 RTFKT 都在建立自己的市场。这种垂直整合的趋势与过去十年电商发展趋势有许多相似之处,即直面消费者的崛起。举个例子,亚马逊对标 OpenSea,分销最大化,利润率最小化,而在 Shopify 上拥有自己的店面的公司可以保留更多的利润率。虽然垂直整合的市场平台不太可能占据 NFT 交易市场的大部分份额,但这一趋势可能会确保某种程度的版税征收始终存在。 其他收入来源:在版税不再有保障的情况下,一些收藏品可能会蒙受收入压力,「订阅」就成了维持创造者收入的可靠商业模式。有收入压力的藏品可以通过商品销售或加密货币以外的诸如现场活动、餐厅、电视节目、游戏、电影等实现藏品 IP 的货币化。虽然从长远来看,「订阅」迫使生态系统「从长计议」,对 NFT 或许产生一定正面影响,但失败的尝试也势必存在。当主营业务收入之外的收入流存在时,问题的关键就来到了「NFT 存在的目的是什么?」如果 NFT 收入流像实体经济一样,那么这种方法在逻辑上是合理的。然而,那些认为 NFT 藏品属于去中心化社区且不应该以盈利为目的的人可能会对这种趋势感到失望。 提高铸币价格:减少版税的最简单方法则是增加销售收入。这种方法可能只对有成功经验的成熟的 NFT 生态系统有效。然而,我们确实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如我们看到在过去的一年里,铸币的价格或许会像版税那样也呈上升趋势。然而,由于不合理错的激励机制,这种提高铸币价格的趋势也可能导致骗局的增加——新项目在前期能够筹集到更多资金可能导致团队不太愿意在长期内持续提供价值。 累计退版税制度:最初由 jota.sol 提出,这种方法与历史书上的累积退税制度有点类似。 随着商品的价值提升降低其征税比率。在 NFT 体系中,一个特定的 NFT 价值越高,一般出售时征收的版税比例就越低。这种方法隐含的经济原理是拉弗曲线,Curve,它假设税收的逻辑极端值在创收方面都产生次优结果。换句话说,在拉弗曲线上可能存在一个大于 0% 且大多数交易者愿意支付的版税费用比率。 强化链外效用:这与 Tyler Hobbs 和 MetaShield 的举措类似,但它完全专注于链外使用情况。核心思想是,许多用户购买 NFT 是为了访问链外的资源(如游戏、赌注平台、Discord 服务器等),这种方法将简单地根据 NFT 所有者是否支付版税对该资源进行访问把关。已经可以从 NFT Discord 服务器中看到了这一点,参与者身份由支付版税维护,执行机制通常通过检查 NFT 是否在免版税的交易所(如 x2y2)购买,如 x2y2,将那些利用免版税交易所购买 NFT 的人「公开处刑」,买家有可能迁移回实施版税的交易所,以保留其 NFT 的应用附加价值。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2-10-24
根据首席执行官“CZ”的说法 Binance 大力投资 DeFi
go
lg
...
亿美元资助 Elon Musk 收购
Twitter
。 尽管市场低迷,CZ 的交易所一直是今年最具弹性的交易所之一。今年,加密货币熊市和随后的Terra生态系统崩溃给加密货币行业带来了一场噩梦。 自推出以来,币安已成为加密爱好者中的知名品牌。就交易量而言,它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最近,它通过获得监管许可证扩展到多个国家,最新的是塞浦路斯。 币安首席执行官赵长鹏表示,该公司正在对去中心化金融(defi)进行大量投资。 尽管市场波动,仍保持强劲 币安 CEO 此前曾表示,公司计划以 5 亿美元资助 Elon Musk 收购
Twitter
,并向福布斯媒体公司投资 2 亿美元。今年,赵并没有投资陷入困境的加密货币,而是将注意力转移到去中心化金融和不可替代的代币上。 到目前为止,币安一直对任何更多的投资提议保持沉默。今年到目前为止,该公司已为 67 个项目提供了 3.25 亿美元的资金。CZ 声称,在做出任何财务承诺之前,他需要有形的、适销对路的商品。 目前,币安的投资速度超过了他在 2021 年对 73 个项目的 1.4 亿美元的预计承诺。预计今年的投资和可能的收购将使公司损失超过 10 亿美元。 许多企业难以维持生计,其中一些最终失败或被迫关门。然而,即使在其他公司大量裁员的情况下,币安也在进行有计划的举措并招聘了员工。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2-10-24
根据首席执行官“CZ”的说法 Binance 大力投资 DeFi
go
lg
...
亿美元资助 Elon Musk 收购
Twitter
。 尽管市场低迷,CZ 的交易所一直是今年最具弹性的交易所之一。今年,加密货币熊市和随后的Terra生态系统崩溃给加密货币行业带来了一场噩梦。 自推出以来,币安已成为加密爱好者中的知名品牌。就交易量而言,它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最近,它通过获得监管许可证扩展到多个国家,最新的是塞浦路斯。 币安首席执行官赵长鹏表示,该公司正在对去中心化金融(defi)进行大量投资。 尽管市场波动,仍保持强劲 币安 CEO 此前曾表示,公司计划以 5 亿美元资助 Elon Musk 收购
Twitter
,并向福布斯媒体公司投资 2 亿美元。今年,赵并没有投资陷入困境的加密货币,而是将注意力转移到去中心化金融和不可替代的代币上。 到目前为止,币安一直对任何更多的投资提议保持沉默。今年到目前为止,该公司已为 67 个项目提供了 3.25 亿美元的资金。CZ 声称,在做出任何财务承诺之前,他需要有形的、适销对路的商品。 目前,币安的投资速度超过了他在 2021 年对 73 个项目的 1.4 亿美元的预计承诺。预计今年的投资和可能的收购将使公司损失超过 10 亿美元。 许多企业难以维持生计,其中一些最终失败或被迫关门。然而,即使在其他公司大量裁员的情况下,币安也在进行有计划的举措并招聘了员工。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2-10-24
加密货币和监管在未来将会如何融合?将会是牛市的契机吗?
go
lg
...
-Fried)最近发布了一个有争议的
Twitter
,提出了美国对加密货币的各种监管方案 顶流认知尚且与市场偏差如此之大,普通投资者想要预判市场风口的难度,就更加可想而知了 至于宏观经济层面,明年美联储是否会加息到顶开始降息放水?美国经济是否会陷入衰退?这些事情主流经济学家尚且看不清楚,或是意见不同,我们这些半路因投资而关注经济的“准金融爱好者“,就更不要妄言能做出准确预判了 不过有一点倒是值得关注,那就是各个国家对于圈子政策方面的消息,区块链毕竟不是乌托邦,也不是法外之地,最终还是要与现实世界接轨,而各国政府对待圈子的态度,还是值得投资者,以及从业者去密切关注的 在加密货币的背景下,这两个群体都希望得到大规模的采用,但他们对它的类型和达到这一目的所需的条件有不同的想法 以加密推特上的一些最杰出的人物为例,你可能能够很好地衡量他们中的一些人属于“朋克”的哪一边,或者至少他们倾向于哪边 Solarpunk 和 Lunarpunk 的概念最初源于科幻小说,后来被应用于加密货币。 虽然加密货币的采用可能不会与上述图片中的未来图形相吻合,但许多人认为,加密货币的采用很有可能通过这两条道路中的一条来实现。我可能会补充第三个选项,即加密货币在不同的时间段,所依赖的路径不同,两条路可能都会走 但我们不需要猜测未来会发生什么;我们可以在今天的加密货币中看到 Solarpunk vs Lunarpunk 意识形态的明显例子: 如上所述,SBF 具有“有效利他主义”的倾向:他对未来保持乐观,并希望做出贡献,即使他并不完全确定如何做,正如他最近所作出的回应那样。最值得注意的是,他想按规则行事,并与监管机构合作 众所周知,美国那边关于加密圈如何监管的分歧一直很大,政府国会内部经常开会讨论,但目前的风向来看,正在往强监管的角度倾斜。毕竟现在圈子大了,资金多了,自然而言,也就引起了更多的重视 稳定币这边,欧盟明确表示,至 2024 年,将仅允许中心化稳定币(如 USDT、USDC)在欧洲使用,且每天在欧洲的交易量不能超过 2 亿欧元,这真的是……有点少。而像是DAI这种原生的加密抵押型稳定币直接就是因为无法满足各种要求不合规,至于各路算稳之类的么……当然更不用想了,最多也就纯粹圈子内可以折腾一下 正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非监管下的区块链草莽江湖,危机四伏,机会也同样多多,监管之后的区块链走向正规,对接实体,暴利大概率不复存在,同样坑也会少了许多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2-10-24
iNFTnews|发表即成资产 Web3平台Mirror会有什么样的未来?
go
lg
...
方式,Mirror的自我宣传是从一场在
Twitter
的“写作比赛”开始的,这个规则是:只有经过投票选出的胜出者才能够成为Mirror的用户。这也符合Mirror团队的理念:What is Mirror=Who is Mirror(Mirror是什么等同于谁在Mirror上)。 Mirror也不仅仅是定位在“内容发布平台”,而是成为Web3事件发生的地方, 如同它的标语“Creat and connect your world on Web3”(创造并连接你在 Web3 的世界)所言,Mirror 欢迎各种经济关系在这里形成、运作。 在8月3日,可以检索Mirror平台内容的搜索引擎“MirrorBeats”正式上线,在可以覆盖全网Web3内容的同时,用户使用Mirror的体验也更为方便。 对普通用户来说,进入Mirror平台进行写作,只需要通过加密钱包登录即可使用。但远不止于此,就像Mirror平台对用户说:不要只是收集,还可以创造。连接您的钱包,今天可以创建您的第一个Writing NFT,然后您就可以发布、定价和铸造您的作品了。 发表即成资产,Mirror和中心化写作平台有何不同? Writing NFT?这对国内数字藏品爱好者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即便对NFT圈内人来说,也是一个新鲜的概念。有别于“图片NFT”,所谓Writing NFT便是用户通过在Mirror上写作,发布的文字内容通过Mirror所在的Arweave区块链进行铸造上链,成为一份独一无二的数字资产。 这是在Mirror上写作和在当前中心化平台写作的不同之处,除了内容即资产这一本质性质不同之外,还有中心化、所有权、代币经济等不同的地方。 中心化 Mirror处于去中心化的区块链上,这决定了Mirror自身就是去中心化区块链的产物。而区块链本身具备的将数据分布式存储、可溯源、公开透明、不可篡改、永久保存的性质,决定了Mirrror也遵循这样的逻辑。因此,Mirror本身并不被一个大资本所控制,也不被权威机构管理,它只依据智能合约自动执行任务。 这和当前中心化平台是截然不同的现象。因此,在去中心化平台Mirror上,存在中心化平台的弊端,如内容随时被删除、修改、审核的现象,在Mirror上不太会发生。这是由它的去中心化性质所决定。 所有权 Web3的兴起便是由中心化平台弊端的现象发展而来的,显著体现在这方面的是数据所有权。当前,对中心化平台弊端的讨论显而易见,比如我们在社交软件的聊天、转账信息,电商平台的浏览、购物信息,视频平台的观看、浏览信息等等,这背后的数据都被平台背后的大公司所拥有并加以利用。用户生产的数据并不被用户所拥有。而在Mirror上,用户生产的数据并不存储在Mirror背后的公司数据库里,而存储在公开透明、不可篡改的区块链上,且数据归用户所有并被永久保存。因此,在数据所有权方面,用户真正拥有自己的数据。 代币经济 用户真正拥有自己的数据而不被其它平台管理和利用,这对普通人而言不过是保障了个人隐私免于泄露,财产安全得到保障等等,似乎只要监管到位并无特别重要。但在Web3构建的经济系统里,这些由用户生产的数据可以“变成”重要的数字资产。 NFT的兴起为市场带来了崭新的局面,也让资本开始看见这个新兴的蓝海市场。在NFT交易市场Opensea卖出的“无聊猿NFT”单个售价(地板价)从最开始的190美元(0.08ETH)一路飙升到42万美元(147ETH,截止到2022年5月6日),价格涨了1800多倍。 上线11个月就获得了估值40亿美元的种子轮融资,而所有NFT的作品市值都已突破30亿美元。这一现象预示着NFT的未来充满令人期待的想象。 和“无聊猿NFT”逻辑相同的是,在Mirror上创造的内容通过发布即可生成“Writing NFT”,并可自由定价出售,读者可通过以太币进行购买。 和中心化平台不同的是,在中心化平台,读者对平台内容打赏是对作品本身的优劣进行的态度评价,这里的内容是数据;而在Mirror,读者用代币购买Writing NFT,既是对作品本身进行的评价,也是对资产的一种购买。因为在去中心化平台,内容是资产。 Mirror:作为Web3浪潮中一朵闪亮的浪花 在Mirror上产出的一篇文章是否会因为其特殊价值而获得如“无聊猿NFT”一般的巨大效应,还不得而知。但输出内容于我们而言太日常和普遍了,就像我们在当下随时随地在发微博、发朋友圈,发豆瓣日记,在社交媒体时代如此频繁的行为,在Web3时代大概也会遵循相似的行为。而Mirror承担了部分这样的功能。 目前来看,Mirror通过绕过中心化平台,让用户的内容不再通过庞大的中心化平台设置的条条框框,而具备更高的流通性。比如内容不用面对审核不通过、被删除,甚至个人账号被封的风险。同时Mirror也把内容的所有权归还个人,让收益得到最大化。 用户自己自由地设定价格并全部享有,而不用像在中心化平台遵循其设置的霸王条款和自己共享利益分成等等。这些都是Mirror带给大众切切实实的好处,也是Web3精神的体现。 但Mirror也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用户的内容没有可展示、推广的地方,导致一些优秀的内容无法被看见;只有网页版的Mirror在写作时流畅性体验方面并不太好,复制内容即导致页面宕机;在付费订阅其它用户的内容时,需要切换区块链主网和付Gas费用等操作体验都让人感觉不好。 此外,对充斥暴力、血腥等不适内容如何进行管理也是考验Mirror的难题(也同时考验所有去中心化平台)。 不论如何,光是内容得到永久储存,不被篡改等优势对部分人来说就已经是一件很满意的事了。Web3浪潮浩浩荡荡,相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优化使用体验,如何完善代币经济和有效管理不适内容等这些问题,都会随着时间的历练不断完善。 Mirror作为Web3浪潮的一朵闪光的浪花,它的出现既是一种必然也是一种期待,必然的是它符合人的心理行为需要,期待的是它会掀起什么样的波浪,又或激起什么样的水花?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YuanShan@iNFTnews.com 声明:NFT中文社区原创作品,内容仅代表作者立场,且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如文章/素材有侵权,请联系官方客服处理。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2-10-24
上一页
1
•••
842
843
844
845
846
•••
875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突发!特朗普“国家紧急状态”支持关税遇审查 官员警告可能破坏中国协定
lg
...
黄金遭遇猛烈抛售!特朗普政府突然就贸易释重大信号 金价惊人暴跌逾40美元
lg
...
“汽车行业的恒大已经存在”!中国车企价格战愈演愈烈,今年恐上演一场血战?
lg
...
特朗普突释美欧贸易积极信号!日本国债拍卖遇冷引爆行情,市场等待英伟达
lg
...
中国经济恐将重演日本90年代历史!中国下调存款利率,家庭储蓄仍增加……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4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07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4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