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拆解当下RWA实现路径 探索未来RWA-Fi发展逻辑
go
lg
...
Finance 抵押 OUSG,借入
USDC
、DAI 等稳定币。 (Source: https://ondo.finance/) 出于监管合规的考虑,Ondo Finance 对于投资者采取严格的白名单制度,仅针对合格购买者(Qualified Purchaser)开放投资。SEC 将合格购买者(Qualified Purchaser)定义为投资至少 500 万美元的个人或实体。一只基金如果仅有合格购买者,就可以根据美国 1940 年的《投资公司法》获得豁免,不必在美国 SEC 注册为投资公司。 投资者首先需要通过 Ondo Finance 官方的 KYC 和 AML 验证流程后才能签署认购文件,符合要求的投资者将稳定币投入 Ondo Finance 的 OUSG 基金,然后通过 Coinbase Custody 进行法币的出入金,再通过合规经纪商 Clear Street 执行美债 ETF 的交易。 需注意合格购买者(Qualified Purchaser)和合格投资者(Accredited Investor)的概念并不相同,后者只要年收入超过 20 万美元或除主要住所之外的净资产超过 100 万美元。 3.2.4 Matrixdock 与 T protocal(无需许可的链上美债) Matricdock 是由新加坡资管公司 Matrixport 推出的链上债券平台,Short-term Treasury Bill Token(STBT)是 Matrixdock 推出的以美国国债为基础的产品。只有经过 KYC 的合格投资者才能投资 Matrixdock 的产品,投资者通过白名单地址将稳定币存入并铸造 STBT,STBT 的底层资产为 6 个月的美国国债以及以美国国债作抵押的逆回购协议,STBT 也只能在白名单用户之间转移,包括在 Curve 池中。 (Source:https://www.matrixdock.com/stbt/home) STBT 的实现路径如下:(1)投资人将稳定币存入 STBT 发行商,STBT 发行商通过智能合约铸造出相应的 STBT;(2)STBT 发行商通过 Circle 将稳定币兑换成法币;(3)法币交由合格第三方托管,并由合格第三方托管通过传统金融机构的美债交易帐户购买六个月内到期的短债,或是投入美联储的隔夜逆回购市场。 STBT 发行商是 Matrixport 成立 SPV,SPV 将持有的美债与现金资产质押给 STBT 的持有者,STBT 的持有者对实体资产池拥有第一优先的清偿权。 (Source: https://www.tprotocol.io/) T protocol 上线于 2023 年 3 月,其 TBT 代币的底层资产为 MatrixDock 的 STBT。T protocol 通过代币封装移除 STBT 的白名单限制,实现无需许可(permissionless)的美债代币化产品,TBT 采用 rebase 机制来将其价格锚定在 1 美元,并且能够在 Curve 上进行交易。 TBT 通过累计投资者的稳定币资产,达到 STBT 白名单的要求,从而从通过合作伙伴 MatrixDock 手中购买 STBT。TBT 通过间接的方式实现了美债 RWA 资产的无需许可。 3.2.5 小结 在 MakerDAO 的案例中,出于资管管理的目的,需要将其金库中部分稳定币资产转换为 RWA 资产。在实现路径上,相比于 Monetalis 信托法律架构路径的大规模美债采购,目前 MakerDAO 采纳的几个来自 Centrifuge 的 RWA 资产池,体量相对较小,最大规模的 BlockTower S4 整体也刚达到上亿美金。Centrifuge 的 RWA 方案的优势在于流程简单,也不需要 MakerDAO 本身去搭建复杂的法律架构。 Matrixdock 的 RWA 实现路径与 Ondo Finance 基本一致,而且因合规的要求,需要实行严格的白名单制度。鉴于白名单制度的高门槛,Ondo Finance 在实现 RWA 上链之后,通过链接 Flux Finance 的 DeFi 借贷协议,能够实现 OUSG 的借贷,从而提高流动性;而 Matrixdock 则可以通过 T protocol 协议实现了美债 RWA 的无需许可流通。 四、RWA 与 DeFi 乐高的碰撞 我们认为基于 U 本位的 RWA 生息资产后续的应用逻辑与基于 ETH 本位的 LSD 生息资产的 DeFi 应用逻辑一致。RWA 将生息资产映射上链只是第一步(Staked US Dollor),后续如何与 DeFi 结合,如何嫁接 DeFi 乐高将变得非常有趣。 我们在上面的案例中也看到了 Ondo Finance 与 Flux Finance 的结合,MatrixDock 与 T protocal 和 Curve 的结合。以下将列举 TRON 生态的“Web3 余额宝”产品——stUSDT,进一步理解 RWA 将生息资产带上链的应用,然后参照基于 LSD 赛道的 Pendle 项目,进一步类比 RWA+DeFi 可能的应用场景。 4.1 stUSDT —— Web3 余额宝 2023 年 7 月 3 日,波场 TRON 生态正式启动 RWA 稳定质押产品 stUSDT,并将其定位为“Web3 版余额宝”,允许用户质押 USDT 来获取现实世界的 RWA 收益,而质押凭证 stUSDT 也将成为搭建在波场 TRON 生态 DeFi 乐高世界里的重要积木。 具体来说,用户质押 USDT 时,USDT 可以 1:1 铸造出质押凭证 stUSDT,stUSDT 将锚定现实世界的资产(如国债等),stUSDT-RWA 智能合约会通过 Rebase 机制向持有者分配收益。stUSDT 在设计时参考了 Lido stETH 设计思路,因此 stUSDT 也是封装过后的 TRC-20 代币,这也将进一步增强 stUSDT 在 TRON 生态的可组合性,嫁接 DeFi 乐高,释放资产的无限可能性。 孙宇晨在接受 Foresight News 专访时表示:“stUSDT 可组合性非常强,既可以在各种 DeFi 借贷、收益、合约等协议里存在,也可以上线交易所供用户交易。stUSDT 未来会成为整个波场 TRON 链上 500 亿美元资产的一个基本收益的锚定物,对于整个 DeFi 乐高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Source: https://support.justlend.org/hc/en-us/articles/20134645757337) 4.2 Pendle —— 基于生息资产的利率互换协议 (Source: https://www.pendle.finance/) Pendle 是一个基于生息资产的利率衍生品协议,通过 Pendle,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执行各种基于本金以及利率的收益管理策略。自从以太坊转为 POS 之后,ETH 流动性质押(LSD)赛道的火爆,将 Pendle 的 TVL 带上了 145 M 美金的大关。 首先,Pendle 定义了“生息代币”(Yield-Bearing Token,SY),泛指任何可以产生收益的代币,例如,我们在 Lido 上质押 ETH 所获得的 stETH 等。然后,Pendle 将生息代币(SY)拆分为“本金代币”(Principal Token, PT)和“收益代币”(Yield Token, YT)两部分,即 P (PT)+P (YT)=P (SY)。PT 代表底层生息资产中的本金部分,赋予用户在到期日前赎回本金的权利,YT 代表底层生息资产所产生的收益,赋予用户在到期日前可以获得收益的权利。 (Source: https://docs.pendle.finance/ProtocolMechanics/YieldTokenization/Minting) 此后,Pendle AMM(自动做市商)登场,在 Pendle 流动性池中设置了本金代币(PT)/收益代币(YT)的交易对。用户可以通过恒定公式 X*Y=K,根据市场行情制定交易策略,例如增加牛市中的收益率敞口,并在熊市中对冲收益率的降幅。 作为利率衍生品协议,Pendle 将 TradFi 利息衍生品市场(价值超过 400 万亿美元)引入 DeFi,让所有人都能使用。通过在 DeFi 中创建利率衍生品市场,Pendle 释放了利率的全部潜力,使用户能够执行高级收益策略,例如:(1)固定收益(通过 stETH 赚取固定收益);(2)多头收益率(通过购买更多收益率来押注 stETH 收益率上升);(3)在没有额外风险的情况下赚取更多收益(用 stETH 提供流动性)。 五、写在最后 过分纠结 RWA 的定义没有任何意义,Token 是价值的载体,RWA 的价值几何还得去看将底层资产的何种权益/价值带到了链上,以及其应用场景。 短期来看,RWA 背后的驱动力更多来自加密世界 DeFi 协议单方面的需求,如资产管理、投资多元化和新的资产类别等;DeFi 协议通过 RWA 项目去捕获底层资产的生息价值,其本质是在建立起 U 本位,带有底层资产真实收益率(Real Yield)的资产类别,其逻辑与 LSD 建立 ETH 本位的生息资产基本一致。因此,美债 RWA 得到追捧,根据实现美债收益率路径的不同,可以分为(1)以传统合规基金为代表的 Off-Chain to On-Chain 路径,以及(2)DeFi 协议主导的 On-Chain to Off-Chain 路径,但是其中的监管合规依然存在较大障碍。 RWA 将生息资产映射上链只是第一步(例如 TRON 生态的“Web3 余额宝”产品 —— stUSDT),后续如何嫁接 DeFi 可组合性的乐高将非常值得探索,有望进一步打开 RWA+DeFi 的天花板,可以类比 LSD-Fi 赛道的 Pendle 利率互换项目,亦或是基于 LSD 的稳定币项目。 长期来看,RWA 不应该只是单向的,例如目前 DeFi 对于 TradFi 的单方面需求。未来将是双向奔赴,一方面能够将现实世界资产带到链上,另一方面 TradFi 也能借助 DeFi 的种种优势进一步释放潜能。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8-03
深入研究RWA协议机制及生态系统
go
lg
...
至关重要的。例如,如果你是AAVE上的
USDC
存款人,你所要关心的只是,当贷方担保的ETH价格下降时,该协议会不会清算贷方头寸保护你的
USDC
。MakerDAO也是如此。要使DAI的价值保持在1美元,所要做的就是在MakerDAO持有的抵押品的价值低于作为贷款发行的DAI的价值之前清算借款人的抵押品头寸。 因此,从存款人的角度来看,他们只需要检查协议是否使用了主要协议(如AAVE或MakerDAO)中的适当机制,以及是否存在任何违约情况。从协议的角度来看,当出现违约情况时,它会检查机制出了什么问题,然后仅对机制进行适当的修改以处理违约情况。 1.1.1 示例 2020年3月,由于代币价格大幅下跌,MakerDAO经历了大量违约。当时的问题是MakerDAO的清算机制设计不佳,导致清算人无法按照协议的要求参与清算过程。MakerDAO在恢复阶段对协议进行了改进,包括对其清算机制的抵押品拍卖过程进行了重大更新。 除了清算机制外,现有的DeFi协议还设有与清算相关的风险参数,以预防违约。在一家名为Gauntlet的代币经济建模公司的帮助下,MakerDAO和AAVE等DeFi协议已经为清算设定了贷款价值比(LTV)阈值,并在他们认为市场处于熊市时调整这些参数,以确保保护其抵押品资产。例如,2022年12月,为了应对加密市场的放缓,AAVE社区增加了稳定币贷款所需的抵押品数量。 1.1.2 小结 在之前的DeFi中,如果协议的代币资产价格正常并以该价格处置其抵押品,则不会发生违约。换句话说,在传统的DeFi模型中,如果一个协议出现了违约情况,那么这就是协议设计的问题,这意味着协议设计很糟糕,或者没有合理考虑到协议可能出现的风险。 1.2 RWA协议的贷款头寸违约 1.2.1 借款人违约意识 处理RWA的协议对违约的看法略有不同:它们认识到每个RWA代币抵押品都可能发生违约,并且它们不认为协议有义务防止这种情况发生。 在传统的DeFi中,当抵押代币的价格低于一定水平时,可以将其出售给链上市场。然而,RWA代币没有一个可以立即以固定价格出售的市场。因此,即使RWA的价格下跌,协议也很难适当出售抵押品来保护协议资产的价值。此外,无论RWA的代币化程度如何,区块链上的代币所有权是否能反映实际RWA的所有权,目前还不清楚。这两个因素使得在需要清算RWA代币抵押品时,实际上是不可能快速清算区块链上的抵押品并赎回借款人的贷款头寸的。 1.2.2 Tranche分级:一种违约响应机制 出于这个原因,RWA协议假设违约随时可能发生,并且重点不是通过清算来防止协议违约,而是在发生违约时如何将资产损失分配给贷方。更具体地说,一些贷款人可能愿意存款,因为他们希望获得高利息回报,即使可能会有一些资本损失,而另一些贷款人可能宁愿不承担任何损失,即使回报率很低。RWA协议根据贷方的风险偏好对贷方及存款进行分类,即使是对同一金库也是如此。 这种结构在传统金融中称为tranche(分级),大多数RWA协议在接收贷款人的存款时采用分级结构,通常分为高级分级和初级分级。高级分级是一种可以预防损失但获得的回报有限的融资形式,而初级分级是一个可以获得更高回报的资金池,但也是首先遭受损失的资本。 以分级结构接收贷款人存款的金库的设计方式也与传统金融使用的分级相同。当借款人偿还他们所借的本金和利息时,还款首先分配给高级分级,然后再分配给在初级分级存款的贷款人。剩余的全部金额将分配给初级分级。在借款人破产的情况下,未偿金额损失将首先由初级分级承担。当初级分级无法单独收回所有未偿金额时,损失再由高级分级承担。 1.2.3 GoldFinch Finance的高级分级 TrueFi的结构化信用金库和Centrifuge Tinlake的Tin & DROP的每个金库都有高级和初级分级。然而,GoldFinch Finance的分级结构略有不同:将资产直接存入特定金库的贷款人被称为backer(支持者),支持者的所有存款都被视为初级分级。相反,将钱存入GoldFinch协议而非特定金库的贷款人被称为流动性提供者,他们的存款被视为高级分级。各金库中有多少支持者存入资金决定了高级分级中的资金将有多少分配给各金库。这样带来的结果就是,每个金库都能够借入比支持者提供的资金更多的流动性,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模型称为杠杆模型。 让我们推测一下为什么GoldFinch使用与其他RWA协议不同的高级分级结构。首先,GoldFinch的目标借款人都是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即使它们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所以把GoldFinch的所有贷款金库捆绑在一起,为它们的风险和回报创建一种存款产品,然后把高级分级打包成发展中国家金融产品的多元化投资提供给用户,这似乎是自然而然的做法。另一方面,其他RWA协议在贷款对象方面是如此不同,我认为将协议中的所有贷款捆绑成一个单一的存款产品是没有意义的。 1.3 分级结构的设计考虑 1.3.1 为初级分级提供资金很重要 如上所述,在RWA代币抵押贷款协议中,如果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那么协议将面临无法偿还的损失,并且这些金库的贷款人可能无法收回他们的代币。考虑到贷款人主要是代币持有者,他们存入稳定币,并希望在相对较小的资产损失风险的情况下获得回报,因此在借款人破产的情况下,需要有一种方法来限制贷款人的损失规模。 在当前的RWA代币支持的贷款协议中,初级分级充当了这一角色。初级分级发挥了缓冲损失的作用,让普通投资者可以相对轻松地投资RWA协议。换句话说,在RWA代币支持的贷款中,并不是“无风险”的,初级分级是每个贷款头寸的保险。RWA协议需要关注确保初级分级存款的规模,监控每个金库的初级分级是否为初级分级存款人提供了足够的回报。 1.3.2 设置好初级和高级分级大小比例 如果初级分级的规模相对于源自金库的贷款规模来说太小,那么初级分级将无法吸收足够的损失;所以,初级分级的规模不应太小。相反,如果初级分级的规模太大,那么由于初级分级的结构,你有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利息收入来投资初级分级。这意味着你需要适当地设置初级分级与高级分级的大小比例。这个比例可以通过考虑以下因素来设定: 借款人不还款的概率和预期损失。你的金库不还款的概率越高,初级分级规模就应该越大。想要确定借款人不还款的可能性,你可以使用以下信息:借款人过去的贷款和还款历史,借款人质押的RWA的价格稳定性和处置难易程度,以及总体市场状况。 初级分级的收益竞争力。可以预期的初级分级利息收益率自然应该高于高级分级,并且至少适度地高于其他DeFi中稳定币可以获得的利息收益率,以便代币持有者有动力将其资产存入高级分级。 RWA协议应该持续监控上述因素,以跟踪初级分级是否可以维持其规模。如果初级分级存款回报率很低,建议使用协议中的代币来奖励初级分级存款人。 1.4 案例分析 1.4.1 违约案例 2022年,关于RWA协议金库违约的消息接连不断:首先是TrueFi向Blockwater Capital提供的340万美元贷款违约。从TrueFi借钱的加密货币基金Invictus Capital也未能按时偿还100万美元的贷款。Maple Finance也未能收回借给加密货币基金Auros Global的2,400 wETH。此外,由Celsius、Alameda、Orthogonal Trading、M11和其他公司管理的一系列金库违约导致Maple Finance在2022年12月发生了5400万美元的贷款违约。除了Maple Finance之外,TrueFi和Centrifuge也分别发生了440万美元和250万美元的违约。 2022年10月之后发生的违约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借款人都是加密货币基金,他们经常将借来的资产放在FTX等交易所。他们计划利用RWA借贷协议中的贷款来执行他们的策略,如做市和套利,赚取利润来偿还贷款和利息。然而,当FTX崩溃时,他们的贷款被冻结在该交易所,他们无法偿还RWA协议中的贷款。除了FTX,还有一个案例就是Invictus Capital,其在Terra稳定币崩溃后遭受了巨大损失,无法偿还贷款。 在RWA协议中,一旦金库违约,损失将由为金库提供资金的贷方分担。当Babel Finance从Maple Finance获得的1000万美元贷款在2022年7月违约时,未偿还的违约金额被记入金库的贷方,导致约3.2%的损失。 1.4.2 协议机制改进 Maple Finance在去年的违约事件之后改变了其机制方向,为RWA协议除了上述机制之外可以考虑的其他违约风险管理方法提供了见解。 借款人多样化——Maple Finance去年经历如此大规模的贷款违约(超过5000万美元)的原因之一是加密货币基金高度集中于借款人一方。由于借款人都是受加密市场影响的参与者,当像FTX崩溃这样的事件发生时,许多金库都会同时出现无法还款的情况。从协议的角度来看,一下子如此大量的未还款给协议带来了沉重负担,需要通过协议创建的金库来收回这些未还款。Maple Finance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并决定从2023年开始实现借款人的多样化。 赋权金库管理员——以前,金库管理员不能在借款人不还款的情况下立即声明违约,需要等上一段时间之后才可以。从表面上看,这似乎不是个问题,因为违约是由协议定义的机制触发的。然而,由于没有办法清算借款人的抵押品以迫使他们偿还贷款,所以RWA协议要求贷款人在确定金库已失去偿还能力时尽快冻结金库资产,以尽可能保护贷款人的资产。鉴于这一点,Maple Finance修改了协议,允许金库管理员在其认为借款人已失去偿还能力的情况下立即声明违约。 调整金库管理员激励机制——2022年违约期间出现的一个问题是,一些金库管理员并没有分享有关他们所管理的金库状态和借款人还款状态的准确信息。鉴于RWA协议的性质——不仅依赖协议逻辑,还依赖使用协议的贷款人、借款人和管理员之间的信任关系——金管理员的这种行为可能会导致更大的违约损失。在这方面,还需要规则来强制金库管理员在创建金库时将大量资产存入初级分级。 2、DeFi协议进军RWA抵押贷款市场 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RWA生态系统中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在现有的DeFi协议中出现了几个项目,这些项目宣布了纳入RWA的意图。MakerDAO和AAVE就是最突出的例子,而Frax Finance也在积极讨论与RWA相关的机制。在本节内容中,我们将讨论MakerDAO和AAVE试图引入RWA的背景环境,以及采取了何种形式引入。 2.1 MakerDAO 2.1.1 引入RWA的目的 协议的稳定增长——MakerDAO社区的主要议程之一一直都是创造一种稳定增加DAI发行的途径。MakerDAO自2018年运营稳定币以来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它无法仅凭ERC20代币抵押品继续增长DAI。MakerDAO认识到,只接收代币抵押品会使DAI的发行过于依赖于对加密货币的长期需求。通过纳入RWA抵押品,MakerDAO希望DAI将为想基于RWA或信贷借款的实体提供作为借贷工具的效用。在这一战略下,MakerDAO将不再仅仅依赖于加密货币市场条件,还将能够基于实体经济创造DAI需求。因此,DAI的发行将能够更加稳定地增长。 货币化——MakerDAO最初还通过协议提供的DAI存款费用(即DSR)创造了DAI需求,基于这种需求,借款人支付的利息成为协议的主要收入来源。然而,MakerDAO社区很快就意识到代币的收益不高,也不可持续,于是他们开始转而关注RWA的收益,这是相当高且可持续的收益,他们开始直接向想要抵押RWA借款的实体发行DAI,并使RWA收益成为协议的主要收入来源。 2.1.2 采用标准 每当MakerDAO为特定RWA创建金库或向特定借款人提供由RWA担保的贷款时,它都会依赖社区成员的支持来做出决定。在做这些决定时,MakerDAO社区决定使用以下评估标准: 可扩展性:首先,MakerDAO要求RWA必须有足够高的发行量和足够大的市场规模来增加DAI的发行。 稳定性:由于RWA被用作发行DAI的抵押品,因此抵押品保持价值稳定是非常重要的。为此,MakerDAO社区要确定RWA的价格是否足够稳定,以及市场上是否有足够的流动性来处理它们。此外,协议还要评估是否存在任何可能危及MakerDAO稳定性的风险。 需求:即使MakerDAO接收RWA作为抵押品并发行DAI,如果在利息和其他财务成本方面,从传统金融机构借钱要更好,那么接收RWA作为MakerDAO的抵押品并没有多大意义。在这方面,MakerDAO社区将从RWA所有者的角度评估在MakerDAO上借款的效用,即MakerDAO和RWA所有者是否能够互惠互利。 监管风险:除了处理RWA之外,MakerDAO团队还考虑在将资产纳入协议的过程中是否需要涉及更多监管或法律实体,以及是否存在额外的技术、经济或监管风险。 2.1.3 实施步骤 此外,MakerDAO总结了采用RWA所需的具体步骤。 如何将RWA资产转换为MakerDAO上的可交易资产?为了将RWA作为协议的抵押品,用户需要能够对其进行代币化,并要有适当的法律机制,允许他们在需要进行清算时处理RWA。 在传统金融世界里,有可能阻止DAI借款人再次抵押同一资产吗?由于代币化RWA的合法权利与实体经济中的权利是分开的,因此借款人可能会用他们的RWA从MakerDAO借款,然后在传统金融机构中再次借款。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借款人就不太可能偿还他们从RWA协议获得的贷款。鉴于这方面,MakerDAO试图阻止借款人使用他们的RWA作为抵押品来获得另一笔贷款。 能否可靠地检索价格信息等?Oracle将如何设计?即使在清算过程中处理抵押品的方式存在差异,由于RWA充当抵押品,因此RWA的价值仍然对借款人的还款潜力有重大影响。在这方面,MakerDAO关心的是如何可靠地获取这些RWA资产的价值。 2.1.4 采用情况 2022年7月,MakerDAO创建了现实世界金融核心部门,旨在提高MakerDAO对现实世界金融的影响力。通过这个部门,该协议团队一直在向现实金融领域的参与者提供RWA支持的贷款,并继续为他们创建金库。这些金库的运作方式是直接向需要贷款的借款人发放DAI。主要金库如下(截至2023年3月)。 在MakerDAO上作为RWA抵押品发行的DAI金额目前已超过6亿美元,DAI的发行速度一直在快速增长,特别是自2022年年底以来。像RWA009-A这样的金库特别重要,因为它们直接从MakerDAO提供资金,而不是由政府监管的银行借出。在协议收入方面,它也有助于提高协议的净收入,截至2023年1月,作为RWA抵押品发行的DAI价值约6.5亿美元,约占协议总费用收入的75%。 在此背景下,MakerDAO不断审查评估将DAI作为RWA抵押品借出的金库,如短期债券、机构信贷和能源生产设施。 MakerDAO社区表示,每个RWA都必须通过治理来决定是否处理资产,这是低效和缓慢的。因此,MakerDAO正在寻求与RWA代币化和Centrifuge(+ Tinlake)等RWA抵押贷款协议合作,以允许RWA协议负责RWA资产处理的必要步骤。MakerDAO还在与Maple Finance洽谈合作事宜。在此合作中,Maple Finance将再次被用作基础设施,以促进基于RWA的抵押贷款,MakerDAO可能会向Maple Finance发行DAI,并根据各金库的风险调整各金库的DAI发行限额和违约利率等参数。在与RWA协议的合作中,MakerDAO期望其他协议发挥如下作用:(1)吸引和管理借款人,(2)负责法律程序或组织法律结构,以及(3)处理违约。 2.2 AAVE 2.2.1 背景 GHO的崛起——2022年7月,Aave治理论坛在一个名为“介绍GHO”的议项中,提出了一项基于Aave协议发行一种名为GHO的稳定币的计划。与其他稳定币一样,GHO将得到多种资产类别的支持。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它不是特定于加密货币的,而是一组相互关联程度较低的资产组合,比如RWA和信用评分。 在GHO机制中,一个被称为Facilitator的实体被授权发行GHO代币,而不是由单个实体管理所有抵押品。Facilitator向社区提议GHO的发行方法,如果提案通过,则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按照该Facilitator提议的方法发行GHO。有趣的是,Facilitator不必坚持发行加密货币担保的稳定币;事实上,GHO可以以每个Facilitator定义的任何方式发行/销毁,包括针对多种资产类别的抵押、算法、基于信用或基于delta中性头寸,Facilitator越多样化,GHO的价格就越稳定。 RWA在DeFi领域的重要性——2022年11月和12月,Aave社区开始探讨RWA的重要性。在“帮助Aave思考RWA”一文中,来自Warbler Labs的Punia指出,RWA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帮助Aave协议:通过加密货币之外的稳定币抵押品的多样化提供稳定性,并通过利用比加密货币更大的资产池为GHO扩展为全球稳定币铺平道路。 在“为什么RWA对DeFi很重要”一文中,作者认为,虽然DeFi可以通过专注于原生加密货币来实现一定程度的增长(约10倍),但加密货币市场的规模有明显的限制,RWA是实现更大增长(约100倍)所必需的。DeFi需要从TradFi那里获取部分市场份额,才能最终进入主流。 DeFi和TradFi类似于电子商务和实体店交易之间比例的反转,因为有了互联网,人们更喜欢电子商务而不是实体店交易。DeFi和TradFi也是如此: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以及变得越来越活跃,人们会将会更喜欢DeFi而非TradFi。 金融领域始终都存在用户需求,人们在金融应用和资金上总是希望有更加灵活的方式,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DeFi可以在所有这些方面更好地为他们服务。 DeFi的可见性和互操作性使其比中心化协议更安全,波动性更小,从而更好地为整个经济系统服务。 MakerDAO的成功——MakerDAO的成功进一步加强了基于Aave协议的RWA的用例。从DeFi协议中获得稳定的收入流对其可持续性至关重要,根据文章“概述Aave的RWA战略”描述,截至2022年11月,MakerDAO从RWA中获得了超过50%的协议收入。 上图显示了MakerDAO按资产划分的收入变化情况,截至2023年3月,RWA占收入的50%以上。随着时间的推移,RWA在总收入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显然RWA比我们想象的要重要得多。 2.2.2 效果及预期结果 根据文章“概述Aave的RWA策略”所述,Aave仅将链上资产作为GHO的抵押品的风险如下: 在市场低迷期间,如果相关资产缺乏市场流动性,则协议存在累积负债的风险,即,如果仅将加密资产视为抵押品,则存在协议违约的风险。 协议缺乏流动性最终使其容易受到经济攻击或清算。 加密货币资产对市场状况高度敏感,在市场低迷期间,由于杠杆需求降低,借贷协议的现金流可能会恶化。 最终,当RWA资产作为GHO的抵押品提供时,Aave社区希望看到以下效果,这与MakerDAO社区决定接受RWA时所期望的效果大体一致。 由于RWA比加密资产更稳定,波动性更小,所以其风险更依赖于宏观经济流,并且对加密市场本身的波动性更强。 RWA借款人的筹资通常用于生产性业务,而不是投机性交易。这比加密货币投机的规模要大得多,无论是牛市还是熊市都是如此。 2.2.3 Aave的RWA采用策略 与传统加密货币相比,RWA是一种完全不同的资产类别。在Aave社区中有很多关于RWA应该如何实现的讨论。在文章“概述Aave的RWA策略”中,作者详细阐述了DeFi的不同元素,以说明哪些元素是被提倡的。 资产类型:作者主张首先引入风险较低、收益较低的RWA,以了解它如何在加密市场中发挥作用,从而建立对RWA Facilitator的长期信任,然后逐步引入风险较高、收益较高的资产。资产类别不应直接与加密市场相关,例如,排除对做市商、矿工、DAO等的贷款。 债务上限:在现实世界中,采用GHO作为法定代币需要时间,因此我们必须假设所有借款人最初都会将GHO兑换为现有的法定代币(
USDC
、USDT、USD……)。这就是为什么指定的债务上限应该与可用于出售或赎回现有稳定币的流动性成正比,因为最终,GHO保持与美元的软挂钩以维持其价值是很重要的。总而言之,债务上限应该是这样的:即如果大量的GHO被出售给市场,债务上限也不会贬值。 利率:作者认为,Aave目前的利率模型不应适用于RWA,利率应基于包销和类似TradFi的交易。这是因为Aave的Facilitator可以为RWA设定不同于其他资产类别的利率。 2.2.4 采用情况 2021年12月28日,Aave与Centrifuge合作推出RWA市场,以实现RWA的代币化。RWA市场在Aave服务中提供了Centrifuge Tinlake的TIN & DROP模型,允许存款人通过稳定的加密相关RWA抵押品获取收益,Centrifuge发行人通过Aave借贷将加密市场作为一种流动性来源。 由于RWA市场是一个封闭的市场,只有通过KYC流程验证成为存款人的用户才能作为投资者参与其中。发行人(Centrifuge发行人)可以为他们的资产创建池,LP代币对应Centrifuge Tinlake的DROP。存款人(投资者)可以存入
USDC
进行存款质押,从该池中购买DROP。 RWA市场一经推出便迅速增长,于2022年4月突破2000万美元,但随后在市场低迷期间,市场规模萎缩,截至2023年3月,总市场规模约为750万美元。幸运的是,没有发生资金违约,协议本身也按预期有条不紊地运作。 通过RWA市场的运作,Aave了解到,要真正将RWA引入DeFi,需要解决几个关键的挑战。 它需要与风险评估(RA)或包销相关的各领域专家。 贷款人应该认真考虑他们的策略,考虑RWA抵押品的寿命和流动性,因为它本质上是一种不同于加密货币等高流动性类型的资产。 RWA筹资依赖于Aave的稳定币流动性,而这通常会受到Aave以外因素的影响。 RWA Facilitator。RWA市场的例子向我们展示了将RWA引入DeFi的潜力。我们已经看到,关于将RWA Facilitator作为GHO发行推动因素之一的讨论正在取得进展。截至2022年12月,Centrifuge将继续尝试成为提供全方位服务的GHO RWA Facilitator。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确定了需要解决的一些关键挑战,以使RWA具有可扩展性。在Aave协议中,我们期望RWA Facilitator具有以下特性: 与DeFi的兼容性:这是指确保RWA抵押品很好地集成到链上生态系统中。 可信的基础设施:进行涉及RWA抵押品的中介服务需要在健全的法律框架内具有高度的透明度。要成功地将RWA纳入链上生态系统,需要一个值得信赖的专业经纪框架。 Centrifuge目前正在开发一个基于Centrifuge池持有资产的指数代币。指数代币购买者将购买Centrifuge资产组合,这是生态系统内信贷群体集体智慧考虑后的风险分散的结果。RWA池也可以作为指数的投资组合构成,这可能是作为Aave GHO Facilitator的RWA的最佳案例。 3、RWA抵押贷款市场的现状和未来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描述了处理RWA代币的协议所采用的机制,以及为什么要如此设计。在本节内容中,我们将快速看一下处理RWA代币的协议的当前状态。我们将首先来看贷款额的整体趋势,然后再看各协议的表现。 3.1 TVL和整体贷款额趋势 3.1.1 加密货币基金贷款的增长和紧缩 下图显示了基于RWA代币借贷的协议的活跃贷款量。在2022年之前,TrueFi占RWA抵押贷款的大部分份额,部分原因是因为TrueFi是第一个RWA抵押贷款协议。此后,Maple Finance快速增长,到2022年下半年,Maple Finance和TrueFi各占RWA抵押贷款市场的半壁江山。 在此期间,Maple Finance和TrueFi的借款人主要是从事基于加密货币的做市和交易的加密基金,如MGNR、Auros capital、Folkvang Trading和Alameda Research。直到2022年下半年,Maple Finance和TrueFi似乎经历了快速增长,因为加密货币牛市中,交易公司需要更多资金。 然而,随着我们进入2022年下半年,Terra协议崩溃和FTX银行挤兑等事件对主要加密基金造成了重大影响,对加密基金的贷款量也相应减少。因此,从2023年起,上图中Maple Finance和TrueFi的权重几乎消失不见了。 3.1.2 非加密基金贷款稳定增长 虽然Centrifuge和GoldFinch没有像Maple Finance那样出现爆炸式增长,但自2022年以来它们一直呈现稳步增长,并且在去年下半年的重大事件中似乎维持了总体贷款额,没有受到太大损害。Centrifuge提供各种资产类别的贷款,包括由房地产担保的贷款和由货运发票担保的贷款。GoldFinch向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科技公司和房地产公司提供贷款。下图显示了Centrifuge提供贷款的各领域,他们实际上是向各个领域贷款,包括房地产、发展中国家和机构。 Centrifuge和GoldFinch去年似乎没有受到太大损害,因为它们的贷款并不集中于加密公司,而是集中于非加密公司,鉴于此,从它们那里借款的需求仍然强劲,并且无论加密市场的状况如何,借款需求都在稳步增长。 3.1.3 在DeFi借贷协议中增加RWA抵押 此外,如上所述,MakerDAO、AAVE和FRAX等稳定币和借贷协议正在积极进军RWA抵押贷款领域,并在各自协议内缓慢增加RWA资产的比重。自去年6月份以来,FRAX一直在通过治理论坛讨论将FRAX分配给RWA抵押贷款池,并就与TrueFi和PropFi等公司合作事宜进行投票。虽然我们对DeFi中的RWA抵押贷款机制还很陌生,但见证该领域在2023年的快速增长将会非常有趣。 3.2 使用RWA的好处 3.2.1 吸引实体经济玩家加入DeFi生态系统 DeFi和NFT等产品的大多数用户仍然集中于长期拥有和交易加密货币的少数人,因此为了发展Web3生态系统,我们需要让更多用户进入Web3生态系统。各种相关计划正在进行中,例如Web2 X Web3合作以及RWA代币支持的贷款都可能是其中一员。 如果RWA抵押贷款能够为投资公司和机构提供传统金融无法提供的价值,并将其流动性带入DeFi生态系统,那么它可能会再次推动Web3生态系统的整体规模增长。通过RWA协议渐渐将更多机构带入Web3空间,区块链可以定位为新兴金融技术的基础设施。将RWA代币引入DeFi生态系统是扩大用户基础的重要一步。 3.2.2 除代币外,DeFi还可以有其他货币化方式 如前所述,RWA抵押品允许区块链项目从加密货币以外的来源产生收益。传统的基于加密货币的激励措施的问题在于,它们过于依赖市场条件,而且不能提供有意义或可持续的回报。 然而,通过利用来自RWA的利息收入作为新的收入流,DeFi协议可以拥有除了新发行的代币之外的收入流,从DeFi的角度来看,这可能是有吸引力的,特别是如果与RWA相关的风险被很好的理解和管理。事实上,如果你浏览rwa.xyz网站,将会看到由DeFi协议处理的RWA的平均利息收益率为10%。MakerDAO的大部分收入来自其RWA金库,所以如果正确使用RWA的话,协议可以扩大自己的收入流。 3.2.3 不受DeFi加密货币市场影响的安全需求 在任何领域,无论是DeFi还是NFT,区块链项目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它们都极易受到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加密货币市场的影响。对于DeFi借贷协议来说,这个问题更加严重,因为在DeFi借贷协议上存储法定代币(ETH、UNI等)并试图放贷的人通常是试图通过借贷来利用多头头寸的人。相反,在DeFi贷款协议上存储稳定币并希望借入法定代币的人代表的是空头头寸。 因此,如果你看一看像MakerDAO或AAVE这样的DeFi协议,就可以看到协议的规模会根据市场情况急剧增加或减少。但是,如果协议的用户群中有拥有RWA的实体,那么这些协议的需求则会相对不受加密市场的影响,并且允许在对协议规模具有一定程度可预测性的情况下进行操作。 3.3 使用RWA的缺点或局限性 3.3.1 出现信任问题 除了在成本和交易速度方面的优势外,通过区块链和智能合约而无需信任中心化一方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一直是DeFi最重要的价值之一。然而,大多数使用RWA代币作为抵押品的DeFi活动都是基于信任的。当贷款人把钱存入金库时,他们必须信任第三方,他们还必须相信借款人会诚实地偿还贷款。 看看过去的一年RWA协议都发生了什么,金库违约以及借款人不能赎回本金,因为金库中的第三方行为不端。我们已经经历过这样的情况,我们还将继续面对这些信任问题,直到围绕RWA代币形成更坚实的法律和制度基础,即使这样,与完全加密原生的DeFi相比,我们使用的协议可能仍然具有一定程度的信任问题。 3.3.2 只有部分用户有资格获得贷款 在RWA借贷协议中,我们提到贷款人、借款人和第三方之间需要一定程度的信任,并且RWA代币支持的贷款确实用于低抵押贷款。然而,由于各主体之间需要信任,能够通过RWA借贷协议借款的用户群体仍然集中于某些机构。看看Centrifuge、GoldFinch、Maple Finance等产品,你会发现通过该协议借用或充当管理员的实体大多是具有一定声誉和专业知识的机构。没有一个市场可以让普通人能够轻易地抵押RWA进行借款。 3.3.3 真的能降低成本吗? 智能合约确实可以降低金融交易中的很多仲裁成本。然而,就RWA协议而言,RWA代币化过程、识别借款人以及RWA风险会产生额外成本,因为它需要具有RWA知识的专家和处理法律及管理任务的实体。事实上,有些协议要求为每个金库建立一个专用工具。从这方面来说,仍然存在与RWA相关的多种成本。这种限制将继续存在,直到每个RWA的基础设施到位,并且基本形成各资产的风险评估标准。 3.4 对RWA协议的个人看法 RWA有很大的价值,因为它可以同时解决区块链生态系统的一些限制和传统金融的部分低效问题。一旦我们在2023年获得一些关于RWA的行政指导方针,RWA将得到区块链市场的更多关注,这就是为什么RWA代币如今吸引了很多关注以及市场将在未来增长的原因。 3.4.1 需要识别与传统金融或Web3产品不同的身份 但是对于处理RWA的协议来说,它说基于的理念与许多DeFi或区块链项目大有不同。这是因为一切都不是像现有的Web3产品那样通过智能合约来处理的,而是某种程度上,你必须信任某人并接受随之而来的问题。这与处于Web3领域的人所见过的现有Web3产品有很大的不同,处理RWA的协议介于现有金融系统和Web3产品之间。 从这方面来看,当协议处理RWA时,它们不仅需要清楚地了解它们通过其服务可以为现有金融部门和区块链生态系统带来的价值,还需要清楚地了解它们为什么要尝试处理RWA,以及在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和限制,无论是对于现有金融部门还是区块链生态系统来说。协议应该意识到在运行过程中由于信息的透明度和中心化程度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改进,使RWA市场发展成为一个更加成熟的行业。 3.4.2 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正如我在本文中不断提到的,处理RWA的协议仍然以借贷协议为中心,这里发生的借贷基于一种信用形式。由于贷款本身往往是出于杠杆目的,在过度扩张和投资的过程中,借贷系统本身随时可能出现不稳定状况。这种风险对协议的破坏性更大,特别是因为这种借贷不像传统金融那样受到监管和监控,而是可以由各金库中的第三方自行决定。 大多数RWA协议还没有完全准备好处理这些风险,因此协议目前被迫依赖于不透明的信息披露(与传统的Web3产品相比)、某些主体的行为以及其机制不受监管的特性。在这一背景下,各协议都必须始终关注这些风险的管理方法。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8-02
SharkTeam:UniswapV4 Hook最佳安全实践
go
lg
...
笔转账就够了。例如,在一次 ETH->
USDC-BTC
这样的 swap 中,
USDC
作为中间 token 完全不需要任何转账。 1.7 ERC1155 mint/burn Flash Accounting 可以减少同一笔交易中 swap 的 token 转账,通过使用 ERC1155 token ,可以进一步减少多个交易的 token 转账。 V4 允许通过 ERC1155 mint,将属于你的 token 保存在 V4 合约中,这样你就可以在多个交易中使用这些 token,而不需要每次都将 token 转账到 V4 合约中。 使用 ERC1155 burn 可以将保存在 V4 合约中的 token 取出。 ERC1155 适合频繁 swap 或 add/remove liquidity 的用户,这些用户可以将常用的 token 直接保存在 V4 合约中,这样可以减少 token 转账的 gas 开销。 二、Hooks的最佳实践举例 2.1 TWAMM(时间加权自动做市商) Alice想在区块链上购买价值1亿美元的以太币。在现有的自动做市商(AMM)平台(例如Uniswap)上执行这么大规模的订单将非常昂贵,因为这些平台可能会向Alice收取高昂的费用,以防止她利用内幕消息获取更好的价格。 为了获得更好的价格,Alice的最佳选择是手动将订单拆分成几个较小的子订单,并在几个小时内逐步执行它们。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市场有足够的时间来意识到她没有内幕消息,从而给予她更好的价格。但是,即使她发送几个较大的子订单,每个子订单仍然会对价格产生重大影响,同时还容易受到敌对交易者的“三明治攻击”。 TWAMM通过代表Alice进行交易来解决这个问题。它将她的订单分解为无限多个微小的虚拟订单,以确保在时间上平滑地执行。同时,TWAMM利用嵌入式AMM协议的特殊数学关系,能够在这些虚拟订单中分摊Gas成本。由于TWAMM在区块之间处理交易,因此也不容易受到“三明治攻击”。 总的来说,TWAMM为Alice提供了一种更高效的方式来进行大规模交易,避免了高昂的手续费和潜在的市场操纵。 2.1.1 原理 TWAMM 有一个内置的 AMM,这个 AMM 和其他的 AMM 并没有什么不同,用户可以通过这个 AMM 直接进行现货交易,也可以向其中添加流动性。但是 TWAMM 同时还有两个 TWAP order pool,分别用来执行两个方向的 TWAP order,用户提交 order 时,指定交易的 token input 数量和时长,TWAMM 会将相同交易方向的 order 放入对应的 pool 中,并按照指定的交易速度自动进行交易。当用户的 order 被完全执行后,用户就可以拿出交易得到的 token。当然,在用户的 order 在被执行完成之前,用户也可以提前取消 order 或者修改 order 需要交易的 token 数量。 在以太坊中,智能合约只能由 EOA 地址主动发起交易触发执行,而不能自动执行。因此 TWAMM 需要由 EOA 账户定期发送交易来结算其 order pool 中待交易的 token,这样就需要一个 keeper 账号来执行这些交易。 当然,也可以让 TWAMM 在每次有用户与其交互时,自动结算 order pool,这样就省去了 keeper 的开销,这也是 DeFi 协议处理流式数据常用的方式。 2.1.2 为什么说这种交易模式很难被三明治攻击? 这种攻击很难实施,由于一个区块内 timestamp 不会改变,攻击者必须要在一个区块的最后一个交易中,将 pool 的价格拉高,这样下一个区块中的 TWAMM 结算才会受到影响。这就要求三明治攻击发生在多个区块中,这无疑会给攻击者带来很大的风险,因为其他套利者有可能在中间介入,导致攻击者遭受损失。 同时,因为套利者的存在,这样的价格操纵注定无法持久,由于 TWAP order 的特性它并不会在短时间内交易太多的 token,因此大部分情况损失也一定是有限的。 2.1.3 V4中的TWAMM工作流程 (1)此 Hook 维护两个 TWAP order pool,分别表示两个交易方向的 TWAP order (2)用户可以通过此 Hook 提交 TWAP order,需要指定交易的 token,数量以及时间长度 (3)此 Hook 注册 beforeSwap 和 beforeModifyPosition,每次用户交易或者调整仓位时,都会触发此 Hook (4)被触发后,Hook 负责对 2个 TWAP order pool 进行结算 (5)用户也可以在任意时刻手动触发结算 (6)用户可以取消或者修改 TWAP order 中的 token 数量 2.1.4 实例详解 TWAMM注册三个阶段来进行hooks的逻辑调用,在pool初始化之前对TWAMM进行初始化,并在每次用户交易或者调整仓位时触发此hook。 用户可手动调用TWAMM中的submitOrder函数来提交自己需要执行的order到合约中。 在用户将自己需要执行的订单添加进合约后,在pool每次进行swap和modifyPosition操作时,都会自动进行order的执行。 每有用户调用v4的swap函数进行交易或modifyPosition函数更改仓位,都会触发TWAMM中的执行函数,函数中会调用内部函数_executeTWAMMOrders继续进行此前未完成order的执行。 _executeTWAMMOrders函数 以上为更新订单的执行流程,在执行结束之后,会更新当前twamm的订单执行时间。 2.2 Limit Order 与立即按照最后的市场价格执行的市价单不同,限价单在达到预定价格后立即执行。基于自动做市商(AMM)的 DEX 大多默认选择市价单系统。对新人来说简单易懂。市价单要么被执行,要么因参数(如最大价格影响)而失败。而在限价单中,只有当资产价格达到限价时,订单才会成交,否则订单将保持未平仓状态。 例如,假设 ETH 目前在 ETH/DAI 池中的交易价格为 1 ETH = 1500 DAI。用户可以下一个止盈订单,主要内容是 "如果 1 ETH = 2000 DAI,卖出我所有的 ETH"。如果达到这个价格,用户的 ETH 将自动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完全在链上交换为 DAI。 在 Uniswap 以前的版本中,限价订单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大多数 AMM 只允许市场买入和卖出。而在V4版本中,由于hook的强大特性和可扩展性,让限价单在v4中存在了实现的基础。 2.2.1 原理 limit order的设计原理相比于twamm来说,更加简单一些,目前实现了有关添加流动性的限价单,交易的限价单实现起来也会比较容易。 由于v4中存在tickLower和tickUpper,并根据池子的交易情况变化,lower和upper会发生改变,用户在进行添加流动性时并不想在当前价格进行添加,这时就可以利用limit Order hook来执行此需求,在hook中设定对应的价格,在每次swap结束后,hook会对当前pool的价格做判断,若达到了设定的价格,则将对应的流动性进行添加获取收益。 2.2.2 V4 中的Limit Order工作流程 1. limit维护着多个epoch,作为不同lower和交易方向的限价单。 2. 用户通过这个hook,提交自己的价格lower和交易方向,将限价单加入合约。 3. 此 Hook 注册 afterSwap,只在每次swap结束后价格发生变动时触发 4. 被触发后,Hook 校验当前价格区间,并从epoch中查验当前价格是否存在需要进行添加流动性的限价单。 5. 用户可以在任何时刻提款或直接添加流动性 2.2.3 实例详解 合约注册两个阶段触发hook,在Pool初始化后对hook初始化,并在每次兑换结束后触发hook逻辑。 用户调用place函数传入想要添加流动性的数量,价格以及交易方向,hook会先将用户想要添加的流动性加入pool中保存,随后为用户创建对应的限价单。 在每次swap结束后都会触发此hook,根据当前价格区间将区间价格内存在的限价单完成添加流动性的操作。 用户可在限价单完成之前调用kill函数取消限价单并获得此次添加流动性获得的收益。 用户可在想要移除流动性时调用withdraw函数,即可提取想要的流动性。 总的来说,此limit order hook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更便捷的途径,用户可设定自己想要添加流动性时的价格,在池子中价格区间到达该价格后,hook自动为用户到pool中执行添加流动性的操作,且用户可以随时取消和提取流动性。 除TWAMM和Limit Order外,基于Hook还可以实现LP复投、动态手续费变化等功能,因为篇幅原因,我们将在后续的分析中展开介绍: LP复投:用户可利用hook来进行流动性的添加,修改和移除,hook可注册afterSwap和afterModifyPosition来进行调用。由于用户统一使用hook来进行流动性的添加,所以在poolManager中添加流动性的地址只有hook,hook可在每次触发时查验当前时间,每经过一定时间段后,选择提取流动性奖励并将获得的lp代币再次到pool中添加流动性,从而自动化优化用户收益。 动态手续费变化:hook可注册beforeSwap等接口,来进行交换之前的动态手续费修改。动态手续费可以不是简单地根据时间线性变化,可以根据单笔 swap 产生的 tick 跳跃数量来量化波动率,从而动态改变手续费,实现对于 LP 无常风险的对冲。从而减少因为交易产生的无常损失对流动性提供者造成的影响。 三、Hooks 安全最佳实践 减少require和revert的使用 在有关pool对hooks调用的函数逻辑中,尽量减少回退语句的使用,由于pool合约与hooks合约存在共通关系,在hooks中发生交易回滚后,会导致pool中的交易同样回退,如果在hooks中出现与pool中正常交易不相关的回退语句,可能会导致用户无法正常使用pool中的功能。 避免使用自毁函数 避免在hook中使用selfdestruct函数,如果hook中调用到了自毁函数,不仅会导致hook中的逻辑出现问题,并且会导致pool中的功能也无法正常进行,使整个pool池中的资产丢失并且功能无法正常进行。 严格进行权限控制 严格控制hook合约中的权限,避免出现权限过大的角色,并对特权角色进行多签管理,防止出现单点攻击。避免存在特权角色可任意修改合约状态变量的情况,可能会出现逻辑错误导致整个交易发生回滚,影响pool的正常使用。验证最小权限原则,我们应当使用openzeppelin的AccessControl合约来实现控制访问更细粒度的权限,因为该实践限制每个系统组件遵循最小权限原则。 做好防重入限制 hooks作为Pool的外部扩展代码,同样应该注意合约中可能出现的重入攻击,例如限价单中在进行原生代币转账时可能出现的重入,导致合约资产出现损失。在调用外部合约或所谓的“检查-生效-交互”模式之前检查并尝试更新所有状态。这样,即使重入,也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因为所有状态都已完成更新。. 合约升级控制 有些开发者可能会使用代理合约以便后续对hook的逻辑进行变动和升级,但也因此需要注意到合约升级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首先,hook中即使采取代理模式,代理合约中也需要声明对应的阶段,例如beforeSwap等,否则pool无法校验到正确的返回值。其次,在调用 delegatecall 之前检查目标合约是否存在,Solidity 不会替我们执行此检查,忽略检查可能会导致意外行为和安全问题,仔细考虑变量声明的顺序,因为会出现变量打包存储同一个插槽、影响gas成本、内存布局、delegate调用结果等问题。 About Us SharkTeam的愿景是全面保护Web3世界的安全。团队由来自世界各地的经验丰富的安全专业人士和高级研究人员组成,精通区块链和智能合约的底层理论,提供包括智能合约审计、链上分析、应急响应等服务。已与区块链生态系统各个领域的关键参与者,如Polkadot、Moonbeam、polygon、OKC、Huobi Global、imToken、ChainIDE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官网:https://www.sharkteam.org Twitter:https://twitter.com/sharkteamorg Discord:https://discord.gg/jGH9xXCjDZ Telegram:https://t.me/sharkteamorg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8-02
8月份即将爆发的三种加密货币 !
go
lg
...
支持,包括 ETH、(打包的)BTC、
USDC
、USDP 等。 为什么是MKR? Maker 的 MKR 代币最近表现非常出色,上个月涨幅高达 47%,在加密货币市值排名中升至第 41 位。 最近,一个名为“Smart Burn Engine”的代币回购计划已启动。该计划旨在使用剩余的 DAI 稳定币在 Uniswap 上购买 MKR 代币。您可以使用 Parsec Finance 上的有用仪表板跟踪 Smart Burn Engine 的进度。 过去几个月,Maker 协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例如,DAI 储蓄率(DSR)提高至 3.49%,使 DAI 成为更具吸引力的资产。 6 月,MakerDAO 购买了 7 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将其持有的这些债券总额增加至 12 亿美元。此举是 MakerDAO 利用现实世界资产实现 DAO 资产负债表多元化计划的一部分。 今天的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觉得写的不错的,可以点波关注和在看~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8-02
专访1inch:Uniswap接连出击 1inch如何应对?
go
lg
...
这是如何运作的呢?比如说,如果一半的
USDC
抵押品被借出,那些借款人每年需要支付 6% 的利息,他们的债务每年增长 6% ,但这个数字是每秒都在增加的。那些提供流动性的人,一半的流动性被借出,支付 6% 的利息,但这些流动性提供者获得的年化收益率为 3% ,因为这 6% 的一半按照 100% 的存款比例分配,作为 3% 的年化收益率,而且这个数字也是每秒计算的。 为什么是每秒计算的呢?因为最初当我想到这个作为一个黑盒子的借贷概念时,我以为当你归还时需要支付额外的费用,比如你借了 100 美元,归还时你需要支付 105 美元,这笔钱会按比例分配给所有人,但如果你只按照目前在池子里的人来分配,那么就有空间给操纵者。 有人可能会插队,存入 99% 的流动性,获得这 5 美元的奖励,然后在你之后立即取出。所以你应该把这 5 美元奖励分配给曾经在池子里的所有人,根据他们在一段时间内的持有比例。他们所做的就是让你的债务和抵押品每秒都在增长。所以对于操纵者来说,插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分配已经发生了。当有人偿还债务时,并不意味着他会支付一笔将被分配的款项,这笔钱已经被分配了,他只是在还清自己的债务,这是一个伟大的记账创新。 Compound 和 Aave 的实现方式不同,Compound 会通过不断提高 Compound 资产价格与基础资产的价格比来分配奖励。这个价格每秒都会根据一个公式增加。当借贷的比率发生变化时,他们会调整这个比例。Aave 的做法与此相似,但他们保持 1: 1 的价格比,所以你的余额会不断增长,这是一种不同的方法,可以相互转换。 任何人都可以编写一个代币封装器,让其表现得像一个 Compound 代币。它的余额不会增长,而是价格会增长。而且还可以创建一个反向封装器代币,可以让 Compound 代币封装器表现得像其他代币,与基础资产一对一,余额不断增长。我相信有人可能已经做了这个项目,比如 X token 项目之类的,他们通常会做一些封装器,允许实现类似的功能,比如投票功能、自动投票、委托等。 对于为什么我们选择在 DeFi 领域创新,我想说我们并不仅仅关注 DeFi。我们也非常关注 Web3,并寻求在这方面创新。通常,我们会想出一些独特的技术创新和想法,然后尝试理解我们是否可以基于这些创新和想法构建一个有用且成功的产品。 我注意到有些项目首先设想一个产品,然后试图实现它。但我认为 1inch 的做法与之相反,我们首先提出创新,然后尝试理解如何利用这种记账方法或这种算法来最好地服务于用户。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大部分产品都能在落地时做得很好,并且很难有人能与之竞争。 开发者门户,1inch 在憋什么大招? 7 月 19 日,1inch Labs 宣布其开发者门户(Developer Portal)测试版的发布,这是一个 Web3 云 SaaS(软件即服务)平台,为开发新产品提供最先进的 API。 1inch 开发者门户提供的 SaaS 解决方案包括:可为用户在特定区块链上交换的加密货币数量提供报价的 Swap API ;根据可用的流动性,在支持的网络上提供加密货币的当前现货价格的 Spot Price API ;为加密货币钱包余额和限额提供准确信息的 Balance API ;基于 1inch 限价单协议的 Orderbook API ;提供用户钱包中所有 NFT 信息的 NFT API 等其他诸多功能。 据官方说明,1inch 开发者门户经过验证的解决方案,已在 1inch Wallet 和 1inch dApp 中成功测试。已经集成 1inch API 的项目包括 MetaMask、Trust Wallet 和 Ledger。1inch 开发者门户提供 99% 的正常运行时间服务级别协议。1inch API 为用户提供极短的响应时间,延迟是市场上是最低的。同时,1inch Swap API 可访问多个区块链上的众多流动性来源。便捷的界面可以让用户能够访问最新文档、高级请求统计数据,以及有关 1inch 协议的所有重大升级信息。 一个团队应该如何看待行业创新? BlockBeats :让我们来谈谈产品。1inch 最新发布的开发者门户和之前提供给开发者的 API 有何不同? Anton Bukov:Web3 领域的许多开发者都曾参加或仍在参加 Hackathon。我认为,在 Hackathon 上,快速交付成果非常关键。这里存在一条帕累托法则,即付出 20% 的努力就可以得到 80% 的结果,这就是在 Hackathon 上需要追寻并实现的目标。然而,为真正的用户交付产品还需要完成剩下的 20% ,而这将需要你投入 80% 的精力。这正是我们的新开发者门户(DevPortal)希望解决的问题。 我们花费大量时间为自己、我们的钱包和我们的产品构建所有这些服务。然后,我们决定如果我们能让其他开发者访问所有这些高质量的 API,他们将能够更快地推进自己的产品,更快地验证他们的假设是否符合市场需求,无需投入那 80% 的努力就能实现那 20% 的功能。 BlockBeats :开发者可以用这些 API 构建哪些类型的应用或实现呢? Anton Bukov:可能性是无穷的,可以是钱包,也可以是 dApps。如果你打算制作一个钱包,那么你投入的 20% 的努力和得到的 80% 的结果可能就是用户界面,可能是一个移动应用或者 Web 应用。然而开发后端获取钱包的所有代币,这些代币的价格,历史变动,历史记录,这些要在链上,是更大的工作。但是如果有人想要运行一个新的钱包并验证人们是否喜欢它,他们就无法在没有后端的情况下实现这一点。而现在,他们可以只使用我们的 API 来进行尝试,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都是免费的。 BlockBeats :在整个 1inch 生态系统中,1inch 钱包将扮演什么角色? Anton Bukov:我们坚信我们的使命是改进这个领域,加速奇点的发展。因此,我们认为公司的唯一生存之道就是创新。我们不仅仅想要生存,还想要持续创新,这也是驱使我们前进的动力。当然,我们有时会感到我们在与其他项目竞争,但这是好事,因为这对我们来说是充满挑战的。我们最初是从 Hackathon 起步的, 2019 年我们参加了 15-20 场 Hackathon,对于最终用户来说,竞争总是有益的。 在区块链的每个领域都存在竞争,钱包之间、聚合器之间都存在竞争,几乎在所有 Web3、区块链、DeFi 技术所提供的市场中都存在竞争。然而,这些竞争的最大赢家通常都是用户,这真的很棒。这个行业还很年轻,十年后可能会有很大变化。但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对于构建这个光明的未来都是有益的。 我们发布了这些 API,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内部的使用,也是为了让所有人都能使用,我们相信这将推动行业构建更多的应用。我们并不害怕竞争,因为我们认为这个领域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即使我们在钱包市场上只占有 10% 或 15% 的份额,我们也不在乎。我们仍然处理了超过一半的聚合交易,并一直努力提高我们的市场份额。 当然,我们会为我们的份额竞争。但总的来说,我们更希望让这些市场发展得更快。我们的目标不是在小市场上竞争,而是要让整个市场更快地发展。拥有更多不同的钱包可能会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 DeFi 中来,我们希望让整个市场比现在发展得更快。 在产品创新和市场增长之间的做出平衡 BlockBeats:能透露一下 1inch 现在最赚钱的功能或产品是什么吗? Anton Bukov:实际上,我们并没有从 Swap 中获得收入,因为我们现在的资金充足,我们并不急于赚钱。我们认为,现在更重要的是增长。如果我们需要获得更多的资金,有许多方法可以做到。但在 2023 年的现在,我认为我们离停止增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整个行业在未来 3-5 年内可能会增长 10 倍,因此增长更为重要。 许多项目把所有的收入和投资都用于增长,而不是赚钱,许多公司也是如此,比如 Uber。有时,这些公司可能因为高杠杆而生存艰难,他们试图花更多的钱,赚更多的钱,投资更多。但问题是,当投资者看到这些钱都去哪里时,他们会发现这些钱都投入到了增长上,通常不仅仅是在 DeFi 领域,还包括了不断增长的市场和新兴市场。因此,市场中最大的公司非常专注于整个市场的增长和自身在市场中的增长。 BlockBeats :在 Fusion 之后,你觉得 1inch 的下一个重大更新会是什么? Anton Bukov:我们现在正在探索下一步可能关注的产品,我们已经设计了一些尚未发布的产品。最初,我们有超过 10 个想法,然后进行了一番头脑风暴。我们对这些想法进行了排序,有三个听起来特别好。我们会继续进行这样的过程,直到决定哪一个可能最符合当前市场和形势的需求。所以现在还没有具体的决定。这也是我们从未公开路线图的原因。 市场变化非常快,六个月后市场或许会变得完全不同,我们可能会开发出不同的产品。我们也不能完全确定在接下来的六个月中,我们会做什么。如果我们有一个长期的路线图,但我们又改变了想法,那么很多人可能会感到不满,因为他们认为原来的路线图很好,新的路线图不行。我们的目标是始终超越预期,所以我们不发布路线图,总会有人认为他们比你更懂,他们总会有不满。 BlockBeats :谈论创造新产品或创新时,必须考虑产品交付的问题,市场正在快速变化,特别是在 DeFi 领域。你们是如何调整产品的开发方向和实际执行的市场适应性呢? Anton Bukov:我们不会花超过半年的时间来开发一个产品或下一个版本的产品。通常,我们需要的时间会少得多,大约两到三个月,可能稍微多一些。有些开发工作可能从 solidity 智能合约开始,然后在审计期间,我们会有前端、后端等工作。通常是两到三个月左右,可能在某些情况下会稍微多一点。如果我们的产品周期是一年,我们就会被市场淘汰。当你发布它时,可能没人会去用,它可能会变得毫无用处。 比如 Uniswap 团队,据我了解,他们在交付产品方面平均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他们说这是 Uniswap X,关于 V3 版本,我相信他们在此之前甚至一年多就开始宣传了,但他们一直在研究 AMM 领域,例如 V3 是 AMM 创新,这个市场在过去一到两年中一直相当稳定。但是,当我们在不同方向、不同 DeFi 领域构建时,我们不能接受这种情况。 Uniswap 接连出击,1inch 如何应对? 此前,Uniswap 创始人在 ETHCC 上宣布,即将推出跨 AMM、基于荷兰式拍卖的聚合协议:UniswapX。对于这一款即将上线的新产品,社区和市场做出的评价褒贬相半。Paradigm 研究员 Dan Robinson(@danrobinson)在社交媒体上对 UniswapX 的改变给予高度评价:「我认为 UniswapX 改变了去中心化交换、MEV 和互操作性的游戏规则」,且详细列举出了五个原因。 但 Curve Finance 官方账号却做出了不同的评价,他们的看法带有一丝别样的韵味:「恕我直言。游戏规则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改变了:当 1inch 第一次进行高质量聚合时,当 CoWSwap 推出 Solvers 模型时。UniswapX 是不错,但它并不是开创者,甚至也不是第二个玩家。」无疑,Curve Finance 认为 Uniswap 在抄袭。一些社区成员也纷纷发出疑问:「UniswapX = CoWSwap + 1inch?」 粉色阴影 BlockBeats:你提到了 Uniswap,他们最近发布了其重要的 V4 版本以及 UniswapX。尽管其他协议早就提出了类似的创新,但 Uniswap 对这些创新的二次采用还是让其他协议黯然失色。我想听听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一个 DEX 团队作为 Uniswap 的对手,现在应该如何在 DeFi 领域发展? Anton Bukov:当我第一次听说 UniswapX 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想知道为什么它和 1inch Fusion 看起来如此相似。当我们深入研究了他们的白皮书后,我们发现 1inch Fusion 是他们最重要的参考之一。我认为这是一种肯定,这再次证明我们和其他在市场上做类似事情的参与者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这也再次强调了我们总是领先一步。我坚信,我们的解决方案将继续领先于行业。 BlockBeats:许多不同的 DeFi 协议进行了很多创新,但市场并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但当 Uniswap 实施了类似的创新后,整个市场就突然觉得这就像一场革命一样。 Anton Bukov:是的,我认为有些项目已经具有了不公平的优势,这里的不公平优势是指他们有一些审计师,由于品牌效应,这些审计师成为了他们服务的敲门砖。但这种情况正在慢慢得到解决,因为市场在自我调整。人们开始意识到聚合器的存在,当他们看到 DEX 聚合器时,几乎立刻就能理解到 DEX 虽然不错,但 DEX 聚合器总是领先一步。市场上的不平等和不公平几乎无处不在,在自由市场和非严格监管的市场上,这种情况得到了改善。非监管市场的增长速度远快于监管市场,而且它们的不平等状况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逐渐改善。 BlockBeats:我还想谈谈商业许可证的问题。在 Fusion 发布后,你们宣布了 MIT 许可,这与 Uniswap 采用的 BSL 许可有很大的区别,MIT 许可更加开放。你怎么看 Uniswap 在许可证方面的做法,为什么选择 MIT 许可? Anton Bukov:我们并不特别害怕竞争,我们的大部分智能合约解决方案都是完全开源的。MIT 许可允许任何人使用我们编写的代码做任何事情。我们认为,不是所有的软件工程师,特别是匿名的软件工程师,都会尊重你的许可。我在 Uniswap V3 的商业许可到期之前就已经看到了一些不知名的团队的分叉。商业许可可能会阻止一些公开团队或公平的竞争者进行分叉,但它无法阻止一些随机的公开分叉。 我们认为,如果有人受到我们的想法的启发,那是件好事。我们开发了这个产品,即使有人复制或稍作修改,我们仍然是领先的。当我们发布新版本时,我们通常会已经在开发下一个版本,并且每个新版本都比前一个版本更先进。所以我们通常不太担心被复制,我们把这看作是对公众利益的贡献。 BlockBeats:在 DEX 领域,Uniswap 正在走向极致,并且正朝着垄断性的方向前进。现在的 DeFi 领域,还有哪些方向对于创业者来说仍有发展空间? Anton Bukov:我认为创新仍然有空间,仍然有东西可以发明。但从技术角度发明出一些重要的东西之前构建项目或产品可能没有什么意义。仅仅对 Uniswap 或其他项目进行细微的改变,这可能行不通。这样根本无法扩大市场份额。但是好的一面是如果你能找到一个很好的设计,XS AMM 就能得到关注,因为如果你的协议相对于其他协议能提供更好的价格,你的协议就会立即被聚合器所采纳。如果它能提供优秀的价格和对 LP 有吸引力的收益,你就可以取得成功。 有可能会有某个天才想出一个天才的方法,发布一个协议,吸引几十万左右的流动性。这个新的 AMM 或 DEX 可能会被聚合器所接纳,从而获得其首批交易量,为 LP 带来丰厚的收益。随着更多的 LP 的加入,项目将逐步发展壮大,在市场上占据数万的份额是有可能的。 在聚合器出现之前,新建的 DEX 之间会有很多竞争对手。某个 Hackathon 的参赛者可能会想出一个非常好的解决方案,它被投入使用并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份额。以前要获得市场的 10% 份额是不可能的,仅凭一个想法和一点流动性是不够的。你必须吸引用户,因为没有人会进行兑换,但现在,你可以自动获得交易量。 所以聚合器的市场定位与 Uniswap 目前的业务有所不同。在聚合器发明之后,有很多 DEX 出现了,而以前很多 DEX 因为没有用户而消亡,但是当聚合器出现时,很多 DEX 能够生存下来并取得成功,获得一些份额继续生存。 BlockBeats:目前大家对 1inch 的印象主要还是一个 DeFi 聚合器,未来你们如何在 DeFi 市场中定义自己? Anton Bukov: 是的,1inch 的主要业务仍然是聚合器,我们不认为 Uniswap X 的发布会有很大的变化。我们已经在市场上看到了其他的聚合器,过去三年半我们与他们竞争得相当成功。在最初的半年里,我们几乎是市场上唯一的玩家。我相信事情会有所改变,但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么剧烈。 我们有一些并非仅仅是聚合器的产品,还将拥有更多不同的产品。次级 DeFi 可能会针对不同的市场进行监管,比如美国和欧洲的次级 DeFi,也应该添加针对中国的次级 DeFi,因为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可能还有其他市场,比如日本,也是一个庞大的经济体,我们可以通过国家或国家联盟的经济规模来看待它。 BlockBeats:你是否担心未来 Uniswap 的流动性过强,进而影响到 1inch 的大规模采集和使用呢? Anton Bukov:他们一直有很多不公平的交易量,所谓不公平是指聚合器按照不同 DEX 提供的价格公平地分配交易量。当一个用户群体在 Uniswap 上交易,却不使用其他 DEX 或聚合器时,他们可能会有一些交易量。如果这些交易量相对于他们的流动性和价格而言过高,那就是我所说的不公平交易量。 从我们在一两年前的测量结果来看,这个问题非常严重,但现在正在逐渐好转。这个市场,和其他所有市场一样,正在变得更好。很多人在 Uniswap 上交易,是因为他们在 TikTok 上听说过它,并不知道其他 DEX 或聚合器的存在,但无论如何,他们最终会为此付出代价,因为这个市场实在太疯狂了。 如何看待 DeFi 的未来? BlockBeats:有些人表示,他们正将策略转向在 V4 hooks 上构建一些东西,而不是开发新的 DeFi 应用。从你的角度来看,什么是最好的策略? Anton Bukov:你可以通过 V4 hooks 来引入去中心化交易平台的一些创新,可以在现有的去中心化交易平台之上进行创新,增加额外的功能,如预言机或类似的东西。Uniswap 看到他们的协议被分叉了很多次,而这些变化很小,实际上并没有改变 Swap 的逻辑,他们改变的是其他方面。 这个带有分叉的 V4 将允许其他开发者在顶部添加自己的功能,收费或不收费,或者其他任何东西,而无需分叉他们的代码,他们仍然能够通过这些池进行交易,只是带有一些 hooks,现在他们不会通过 SushiSwap 或其他任何平台进行交易。 Anton 在 ETHCC 会场 BlockBeats:但这会缩小市场或者降低人们建立自己的交易平台并利用聚合器获得即时流动性的积极性,从而导致市场上的技术堆栈减少吗? Anton Bukov:讨论的重点并不是减少交易平台的数量,而是减少现有交易平台的分叉。你可以拥有你自己的 Hooks,我们会很高兴收取费用或其他任何东西。但是如果你想在没有任何重要创意的情况下复制 Uniswap,请不要制造分叉,这没有任何意义。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少的 Uniswap 分叉,但可能会有更多的 Hooks。 BlockBeats:很多开发者都放弃了创建 DEX 的计划,转而研究 Hooks。 Anton Bukov: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可以通过 DEX 来实现,但是与 Uniswap 的 V3 和 V4 解决方案相比,竞争确实变得更加困难,我相信 V4 会比 V3 更强大,V3 并没有完全取代 v2,可能是因为 V2 的 GAS 费用要低得多,这就是为什么 v2 仍然具有大量流动性,而 Uniswap 及其路由器仍然支持 v2 和 V3。但很可能 V3 会完全转移到 V4,因为 V4 比 V3 更好,在 V3 中保留流动性没有意义了,不过我相信他们的路由器会支持 V3。 我们曾经有过一些关于自有预言机和其他事物的想法,但我们总是在为我们需要维护一个全新的 AMM 及其所有流动性而挣扎。然而我们认为 Uniswap 在改善这个市场方面做出了很好的举措。因此,我们正在探讨我们到底能提供什么,我们可以开发哪些能够大幅改善某些方面的 Hooks,改进预言机,或者提高 LP 的利润。我们正在探索这一切,并且可能会想出一些组合,这些组合可能会成功,并将大量流动性吸引到我们开发的 Hooks 上。 BlockBeats:这或许会是聚合器发挥作用的地方,它不一定是 DEX 聚合器,还可以是很多其他东西? Anton Bukov:是的,已经有了收益、DEX、桥接的聚合器。我认为每个市场都是不同的,聚合 DEX 时我们并没有增加用户的风险。我们可以从第一天开始添加很多 DEX,用户不会承担任何新的风险,因为我们的智能合约在处理所有的风险。但当我们谈论到收益聚合时,这会给用户带来新的风险,从本质上讲这不应该像 1inch 那样。我们可以将一切隐藏在一个交易的幕后,但我认为他们仍然应该向用户展示选择性,用户应该决定使用哪个桥接,哪个更快,多得 10 美元还是在 2 分钟而不是 20 分钟内完成一切,你不能替用户做决定。 BlockBeats:我记得你去年在 ETH Denver 上也提到了关于 DeFi 的监管问题,但最近关于监管的讨论越来越多,比如与 RWA 等相关的问题。你是否仍然认为 DeFi 可能需要在诸如稳定币之类的问题上寻求自己的解决方案? Anton Bukov:关于监管,我可以说的是,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于监管有不同的要求和想法。但问题是如果他们试图通过让协议或用户遵循与非监管 DeFi 不兼容的规则来进行监管,这不会损害 DeFi,这会创造一个 DeFi 的子市场,这是一种子 DeFi。 DeFi 允许用户和协议的子集在自我限制和监管方面进行互动,所以他们不能监管 DeFi,只能以某种方式创造一个受监管的子 DeFi。我们可能会看到针对美国、欧洲地区的受监管子市场,我们已经有了一个相当庞大的 DeFi 市场,如果一些国家希望他们的经济与这个新兴行业融合,就需要接受它。 监管是有可能的,但它应该非常微弱,不应是阻止接受现有 DeFi 的东西。例如,我们前几个月看到巴黎银行创建了稳定币,人们在推特上嘲笑它。它的代币看起来像是 ERC 20 ,但与 ERC 20 完全不兼容,也绝对不会与现有 DeFi 的大部分现有协议一起使用。你可以试着让它运行,但它可能会破坏事物。 因为现有协议假定 ERC 20 按照标准中的描述工作,如果你的代币运行方式不同,就可能会破坏它。例如,Uniswap V3 根本无法运行,因为它们在追踪存款用于交换或提供流动性时的余额变化时,之前的版本从源头或智能合约转移,会认为转移发生了,余额已经更新,但实际上并没有,所以奇怪的事情可能会发生,他们的代币无法接入现有 DeFi。他们正在创建一种新的市场,我很好奇是否会出现至少一个支持他们解决方案的协议。很可能不会发生这种情况,他们不会成功的。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8-02
V神:我如何看Wordcoin和人格证明
go
lg
...
如果一个系统使用以外部资产(如以太坊、
USDC
、DAI)计价的激励机制,那么它就不可能是完全主观的,因此治理风险就变得不可避免。 第二个风险对世界币来说比人格证明(或BrightID)大得多,因为世界币依赖于专门的硬件,而其他系统不需要。 第三个风险尤其存在于逻辑中心化的系统中,除非所有算法都是开源的,而且我们能保证它们确实运行着它们声称的代码,否则由单一系统来进行验证尤其具有风险。对于纯粹依靠用户验证其他用户的系统(如人格的证明)来说,这不是风险。 Worldcoin如何解决硬件中心化问题? 目前,一个名为人类工具(Tools for Humanity)的世界币附属实体是唯一一个正在制造orb的组织。不过,Orb的源代码大部分是公开的:你可以在这个github存储库中看到硬件规格,源代码的其他部分预计也将很快公布。该许可证是另一种共享源代码,但四年后才算开源的许可证,类似于UniswapBSL,除了防止分叉外,还防止他们认为不道德的行为——他们特别列出了大规模监控和三项国际公民权利宣言。 该团队的既定目标是允许并鼓励其他组织创建Orb,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从由人类工具创建Orb过渡到由某种DAO批准和管理哪些组织可以创建被系统认可的Orb。 这种设计有个问题: 1)由于联合协议中的常见陷阱,它可能最终无法真正实现中心化:长此以往,一家制造商最终会在实践中占据主导地位,导致系统再度回归中心化。虽然治理机构可以限制每个制造商可以生产多少有效的 Orb,但这需要谨慎管理,而且这给治理机构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既要去中心化,又要监控生态系统并有效应对威胁。这比只处理顶层争端解决任务的静态 DAO 要难得多。 2) 想确保这种分布式制造机制的安全性基本是不可能的,这里存在两种风险: 对不良Orb 制造商极其脆弱的抵抗能力:哪怕只有一个Orb制造商是恶意的或是被黑客攻击,它也可以生成无限数量的假虹膜扫描哈希值,并给他们提供World ID。 政府对Orb的限制:不希望本国公民参与世界币生态系统的政府可以禁止Orb进入本国。此外,他们甚至可以强迫公民进行虹膜扫描,让政府获取他们的账户,而公民将无法申诉。 为了使该系统能够更有效地抵御不良Orb制造商的攻击,Worldcoin团队建议对Orb进行定期审核,以验证制造过程是否正确,关键硬件组件是否按照规格制造,以及事后是否被篡改。这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它基本上类似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核检查官机构,但针对的是Orb。我们希望即便是在审计制度的实施不完善的情况下,也能大大减少假Orb的数量。 为了限制任何不良Orb成为漏网之鱼并对系统造成的危害,有必要采取第二种缓解措施。即在不同的Orb制造商那里注册的World ID注册可以有效区分的Orb。如果这些信息是私密的,而且只存储在WorldID持有者的设备上,那也没有问题,只是确实要求其在必要时加以证明。这样,生态系统就有可能应对(不可避免的)攻击,并按需从白名单中删除单个Orb制造商,甚至是单个 Orb。举例来讲,如果我们发现朝鲜政府到处强迫人们扫描眼球,这些Orb和由它们生成的任何账户都会立即被追溯禁用。 人格证明普遍存在的安全问题 除了Worldcoin系统带来的特有问题外,还有一些问题会影响到一般人格证明设计。我能想到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三维打印的假人:人们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生成假人的照片或甚至三维打印的假人,其可信度足以让Orb软件接受。只要有这样做的团体,他们就能生成无限多的身份。 出售 ID:有人可以在注册时提供别人的公钥,而不是自己的公钥,让别人控制自己注册的 ID,从而换钱。这种情况似乎已经出现了,除了出售之外,还可能会出现租用ID的情况。 入侵手机:如果一个人的手机被黑客入侵,黑客就能窃取控制其WorldID的密钥。 政府胁迫窃取身份证件:政府可以强迫公民在出示属于政府的二维码时进行验证。这样,恶意政府就能获得数百万个身份证。在生物识别系统中,这甚至可以暗中进行:政府可以使用混淆的 Orb,在海关验证护照时从每个进入该国的人身上提取World ID。 (1)是生物识别人格证明系统所特有的问题,(2)和(3)是生物识别和非生物识别设计的共同点。第(4)点也是两者的共同点。尽管在这两种情况下所需的技术大不相同,但在本节中,我将重点讨论生物识别情况下的问题。 这些都是相当严重的问题,其中一些已经在现有协议中得到了妥善解决,另一些可以通过未来的改进来消除影响,还有一些似乎是根本性的限制。 如何处理3D打印假人带来的问题? 对于Worldcoin来说,这种风险比对于类似 人格证明 的系统来说要小得多:与精心伪造的视频相比,当面扫描可以检查一个人的许多特征,则很难伪造。专业硬件本身就比普通硬件更难欺骗,而普通硬件又比验证远程发送的图片和视频的数字算法更难欺骗。 最终会有人用 3D 打印出连专用硬件都能骗过的东西吗?有可能。我预计,在未来某些时候,保证开放性和安全性之间的矛盾会越来越大:开源人工智能算法在本质上更容易受到对抗性机器学习的影响。黑盒算法受到的保护更多,但很难确保黑盒算法在训练过程中没有加入私密的恶意信息。或许,未来的ZK-ML 技术能达到两全其美,但另外一种角度来讲,即使是最好的人工智能算法也有可能被最好的 3D 打印假人骗过。 如何防范ID出售? 在短期内,防止这种ID外流是很困难的,因为世界上大多数人甚至不知道身份证明协议,如果你告诉他们举起一个二维码,扫描一下眼睛就能得到 30 美元,他们肯定会照办。一旦有更多人知道什么是 身份证明协议,一个相当简单的缓解措施就成为可能,即允许已注册ID的人重新注册,并取消之前的ID。这样一来,出售ID 的可信度就会大大降低,因为把身份证卖给你的人可以直接去重新注册,注销刚刚卖给你的身份证。然而,要达到这一点,协议必须广为人知,而Orb也必须非常容易获取,才能使按需注册成为现实。 这也是为什么将 UBI 硬币整合到人格证明系统中很有价值的原因之一:UBI Coin提供了一个易于理解的激励机制,其一,可以让人们了解协议并注册,其二,如果他们代表他人注册,则会立刻触发重新注册机制,同时重新注册还能有效手机被黑客入侵。 我们能否防止生物识别身份证明系统中的胁迫行为? 这取决于我们谈论的是哪种胁迫。可能出现的胁迫形式包括: 政府在边境管制和其他例行的政府检查站扫描人们的眼睛(或脸部,等等),并以此对公民进行登记,并经常重新登记。 政府在国内禁止使用Orb,以防止人们独立进行重新登记 个人购买ID,然后威胁他人,如果自己的ID因重新登记而失效,就会伤害重新注册的人 (可能是政府运营的)应用程序要求人们直接用自己的公钥签名登录,让他们看到相应的生物特征扫描,从而看到用户当前ID与重新注册后获得的任何未来ID之间的联系。人们普遍担心的是,这样就很容易创造出伴随人一生的永久记录。 尤其是在不成熟的用户手中,要彻底防止这些情况似乎相当困难。用户可以离开自己的国家,在一个更安全的国家Orb上(重新)注册,但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而且成本很高。在真正恶劣的法律环境中,寻找一个独立的Orb太困难、太冒险了。 可行的办法是让这种滥用行为更难以实施和检测。人格证明要求用户在注册时说一句特定的短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可能足以防止隐蔽扫描,但要求胁迫行为更加明目张胆,而且注册短语甚至可以包括一项声明,确认受访者知道他们有权独立重新注册,并可能获得 UBI Coin或其他奖励。如果检测到胁迫行为,用于执行大规模胁迫注册的设备可能会被取消访问权限。为了防止应用程序将人们当前和以前的ID联系起来并试图留下永久记录,默认的身份证明应用程序可以将用户的密钥锁定在可信硬件中,防止任何应用程序在没有匿名 ZK-SNARK 层的情况下直接使用密钥。如果政府或应用程序开发商想绕过这一点,就需要强制使用自己的定制应用程序。 将这些技术和对ID滥用的警惕性结合起来,锁定那些真正有敌意的政权,并让那些只是中庸的政权保持诚实(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是这样),似乎是有可能的。要做到这一点,可以由像Worldcoin或人格证明这样的项目维持自己的官僚机构来完成,也可以通过披露更多关于ID如何注册的信息(例如,在世界币中,它来自哪个Orb),并将这一分类任务留给社区来完成。 如何防范ID出租(如出售选票问题)? 重新注册并不能阻止出租ID。这在某些应用中是没有问题的:出租领取当日UBI Coin权利的成本将仅仅是当日UBI Coin的价值。但在社区投票等应用中,出售选票则是个大问题。 像MACI这样的系统可以防止你以可信的方式出售你的选票,允许你随后再投一票,使你之前的投票无效,这样就没有人能知道你是否真的投了这样一票。但是,如果有心之人控制了你在注册时获得的密钥,这就无济于事了。 我认为有两种解决方案: 在 MPC 内部运行整个应用程序:这也涵盖了重新注册的过程,即当一个人向 MPC 注册时,MPC 会分配给他一个独立于其人格证明ID且不可与之关联的 ID,当一个人重新注册时,只有 MPC 知道该停用哪个账户。这可以防止用户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证明,因为每一个重要步骤都是在 MPC 内部使用只有 MPC 才知道的私人信息完成的。 分布式注册仪式:去中心化式注册仪式。基本上,实施类似这种当面密钥注册协议,要求四名随机抽取的本地参与者共同完成注册。这可以确保注册是一个可信的程序,攻击者无法在注册过程中进行窥探。 实际上,基于社交图谱的系统在这方面可能表现得更好,因为它们可以自动创建存于本地的分布式注册流程,这是其工作方式的副产品。 生物识别技术 v.s. 基于社交图谱的验证 除了生物识别方法外,迄今为止,证明个人身份的其他主要竞争者是基于社会图谱的验证。基于社会图谱的验证系统都基于同样的原则:如果有一大堆现有的已验证身份都证明了你身份的有效性,那么这种有效性成立,你也应该获得验证身份。 如果只有少数真实用户(意外或恶意)验证了虚假用户,那么就可以使用基本的图论技术,为系统验证的虚假用户数量设定一个上限。 基于社交图谱的验证的支持者通常将其描述为生物识别技术的更好替代品,原因有以下几点: 它不依赖于特殊用途的硬件,因此更易于部署 它避免了3D假人制造商与Orb 之间的长期军备竞赛 不需要收集生物识别数据,更有利于保护隐私 它可能对匿名更友好,因为如果有人选择将自己的互联网生活分割成多个相互独立的身份,那么这两个身份都有可能被验证(但维持多个真实而独立的身份会牺牲网络效应,而且成本很高,所以攻击者不容易做到这一点)。 生物识别方法给出的是“是人”或“不是人”的二元评分,这种方法很脆弱,因为不小心被拒绝的人最终根本无法获得UBI,也可能无法参与网络生活。基于社会图谱的方法可以给出一个更细致的数字分数,这当然可能对某些参与者略有不公,但不太可能让某人完全无法参与网络生活。 对于这些论点,我的观点是基本赞同。这些都是基于社会图谱的方法的真正优势,应该认真对待。不过,基于社交图谱的方法也有不足之处,这一点也值得考虑: 初始人脉关系:要加入基于社交图谱的系统,用户必须认识图谱中的某个人。这就给大规模应用带来了困难,并有可能将在初始引导过程中运气不佳的整个地区排除在外。 隐私:虽然基于社交图谱的方法可以避免收集生物识别数据,但最终往往会泄露一个人的社交关系信息,这可能会导致更大的风险。当然,零知识技术可以缓解这一问题(例如,请参阅Barry Whitehat提出的建议),但图中固有的相互依赖关系以及对图进行数学分析的需要,使其难以达到与生物识别技术相同的数据隐藏水平。 不平等:每个人只能拥有一个生物识别 ID,但一个社牛可以利用他们的关系生成许多 ID。从根本上说,基于社会图谱的系统可以灵活地为真正需要该功能的人(如活动组织者)提供多个假名,这也可能意味着更有权势、人脉更广的人可以获得比权势、人脉更少的人更多的假名。 陷入中心化的风险:大多数人都懒得花时间向互联网应用程序报告谁是真人,谁不是。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系统有可能会偏向于依赖中央机构的 简易 入场方式,而系统用户的 社交图谱 将事实上成为哪些国家承认哪些人是公民的社交图谱--为我们提供中央化的 KYC,但却增加了不必要的额外步骤。 在现实世界中,人格证明与假名是否兼容? 原则上,人格证明可与各种假名兼容。应用程序可以这样设计:拥有一个身份证明的人最多可以在程序中创建五个配置文件,以此为假名账户留出空间,甚至可以使用二次公式,将 N 个账户的成本为 N² 美元。但他们会这样做吗? 然而,悲观主义者可能会说,试图创建一种对隐私更友好的ID形式,并希望它能以正确的方式被采用,这种想法太不切实际了,因为当权者并不在意普通人的隐私安全。如果一个有权势的人获得了一种可以用来获取更多个人信息的工具,他们必定就会这样使用它。在这样的世界里,不幸的是,唯一现实的方法就是在阻止任何身份解决方案推行,以此捍卫一个完全匿名和高信任度的数字世界。 我深知这种方法的合理性,但我担心即使这种方法成功,也会导致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无法采取任何行动来抵制财富中心化和治理集权,因为一个人总是可以冒充一万个人。反过来,这种中心化也很容易被当权者握在手中。相反,我更倾向于一种温和的方法,即我们大力提倡具有强大隐私性的人格证明解决方案,如果需要,甚至可以在协议层加入 注册N 个帐户成本为 N² 美元 的机制,并创建一些具有隐私友好价值且有机会被外部世界接受的东西。 那么我的看法是,在不存在理想的人格证明方式的情况下,我们有三种不同的证明方法,它们都有各自独特的优缺点,比较图表如下: 我们最理想的做法是将这三种技术视为互补品,并将它们结合起来。正如印度的Aadhaar所显示的那样,专门的硬件生物识别技术具有大规模安全的优点,但它们在去中心化方面非常薄弱,不过这可以通过追究单个Orb的责任来解决。如今,通用生物识别技术已经达到大规模应用的程度,但其安全性正在迅速下降,并且未来的使用预期可能仅剩下1-2 年。基于社交图谱的系统仅靠几百个与创始团队关系密切的人就能启动,但很对大部分地区而言需要在直接忽略或采用却易受攻击之间不断权衡。然而,一个基于社交图谱的系统,如果起源于数千万生物识别ID持有者中,就能真正发挥作用。生物识别引导可能在短期内更有效,而基于社会图谱的技术可能在长期内更稳健,并随着算法的改进而能够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所有团队都有可能犯很多错误,商业利益与更广泛的社区需求之间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紧张的冲突,因此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作为一个社区,我们应当在开源技术方面推进至所有参与者的舒适区,将第三方进行审计、编写软件或进行其他制衡措施。我们还需要在这三类技术中各自都有更多的替代技术。 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对已经完成的工作表示赞许:许多运行这些系统的团队都表现出了他们对隐私的重视,比任何政府或大型企业运行的身份系统都要认真得多,这是我们应该发扬光大的美好品质。 要建立一个有效可靠的身份证明系统,尤其是由远离并不处于加密社区的人负责的系统,似乎相当具有挑战性。我绝对不羡慕那些试图完成这项任务的人,他们很可能需要数年的时间才能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案。从原则上讲,即便是各种实现方式都存在风险,但人格证明的概念仍然极其有价值。同时,完全不存在任何人格证明的世界依然无法避免风险:一个没有人格证明的世界似乎更有可能是一个由中心化身份解决方案、货币、小型封闭社区或三者的某种组合所主导的世界。我期待看到各种类型的人格证明取得更多进展,并希望看到不同的方法最终汇聚成一个连贯的整体。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8-02
Orbiter从跨链桥变为以太坊通用协议、你还不上车?
go
lg
...
速度快等优秀体验,目前仅支持 ETH、
USDC
、USDT、DAI 四个币种的转账。 Orbiter 于 2022 年 11 月完成首轮融资,Tiger Global、Matrixport、A&T Capital、StarkWare、Cobo、imToken、Mask Network、Zonff Partners 等参投,但融资金额并未披露。 此外,Vitalik 还曾向其捐赠了 16 ETH。 Orbiter 优势 1、跨链速度及费用 假如我们从 OP 链/ARB 链上转 1000
USDC
到 ZK 链,看看这些跨链桥的费用以及速度: 可以看到,Orbiter 的速度是最快的,基本上在 20–45 秒内就可以完成跨链,而排名第二的是 Meson 则需要 1–4 分钟的时间。 同样的场景,我们看看其它跨链桥需要的时间: Layerswap:2–5分钟,费用:2.44U bungee:2–10分钟,费用:4.77U cBridge:5–20分钟,费用:4.62U 在进行跨链操作时,速度和费用都是我们比较看重的因素,通过对比可以看到,综合速度和交易费用,Orbiter 还是非常优秀的,尤其是跨链速度远比其他跨链桥要快很多。 在 Orbiter 跨链桥中,跨链所需的时间基本上都是在 30 秒左右,最慢的要属以太坊主网,即从以太坊主网跨到二层网络,或从二层网络跨到以太坊主网,大概需要45秒,最快的是 BNB链和 ZK链之间的跨链,最快5秒钟就可以完成资产跨链。而其它以太坊 Layer2 跨链桥,一般则需要2分钟以上的时间。 2、安全 在 Orbiter 跨链协议中,去中心化防作恶以及超额保证金机制,避免了做市商收到资金后的不作为风险,保障了用户的资金安全,增强了协议的安全性。 再加上 Orbiter 是搭建在以太坊上的,继承了以太坊的安全性,所以,Orbiter 在保障资金安全方面还是很有优势的。 3、活跃用户 经过 Orditer L2 Data 平台的数据统计,Orbiter 在活跃用户以及用户广度方面,都是比较有优势的。 4、官方背书推荐 StarkNET 官网推荐了 Orbiter 跨链桥,而且是排名第一位的推荐。 Zksync 官网在跨链桥里边推荐了 Orbiter。 Optimism 也在生态的跨链桥细分项目里边推荐了 Orbiter 跨链桥。 Orbiter 跨链桥有了官方的背书,可信度自然就会上来。而且,官方推荐也会给 Orbiter 带来不少用户。 5、L2 Data 除了跨链的功能,Orbiter 还推出了一个 L2 Data(数据看板)。 L2 Data 支持 Arbitrum、Optimism、Starknet 和 zkSync 数据,指标包括账户和交易、TVL、用户和用户年龄、活跃用户比例、新用户比例、交互、新合约等。 Orbiter L2 Data 致力于为个人投资者、机构、开发者提供更全面、科学、有效 Rollups 生态链上数据。 L2 Data 也是 Orbiter 区别于其他跨链桥所独有的功能。 未来展望 1、坎昆升级,L2 爆发,跨链需求增加 从去年年底以来,以太坊 L2 的总交易数(Transactions)开始超越以太坊主网的交易数。 目前,以太坊 L2 的总交易数已经是以太坊主网交易数的3倍多,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了大量为了撸空投而进行的交互行为。 不过,即使一些交易是为了撸空投,但数据至少也说明了以太坊 L2 生态发展现状,毕竟 Layer2 网络费用低、可扩展性更高,越来越多的项目方选择在以太坊 Layer2 上搭建自己的项目,或多其它链上迁移到以太坊 Layer2。 随着以太坊坎昆升级(可能到年底了,目前没有确切的时间)的完成,将会大幅降低以太坊 Layer2 网络的交易费用,当 Layer2 网络交易费用越来越趋近于0时,很可能会带来以太坊 Layer2 生态的大爆发。 以太坊 Layer2 生态发展越来越繁荣,对于跨链桥的需求当然也会大幅增加。 以跨链桥 Orbiter 的优势,也一定会获得更大的市场。 2、Orbiter X 和 Orbiter Protocol 的巨大潜力 根据 Orbiter 的 Roadmap,Maker System 和 Orbiter X 将于 Q2-Q3 发布,但具体日期目前并未确定。 Orbiter X 是一种增强版的 Orbiter,提供了一个简单而安全的平台,用于执行跨链和跨资产转移。通过强大的Maker系统和去中心化的跨 Rollup 桥来提供支持,这些功能使得 Orbiter X成为任何想要以快速、安全和经济高效的方式在不同网络之间转移资产的人的理想选择。 根据官方 Orbiter Medium 的介绍,Orbiter 的目标不仅仅是充当 L2 跨链桥,而是要充当以太坊扩展的基础设施,Orbiter要成为通用的以太坊协议。 Orbiter Protocol 以以太坊扩展为中心,由一系列前沿功能所驱动,例如零知识算法、EIP-4337(账户抽象)、递归证明和消息同步,这些功能旨在促进更好的可扩展性、互操作性和安全性,从而提高以太坊网络的整体可用性和采用率。 Orbiter 向 Orbiter Protocol 的过渡,反映了该平台致力于增强以太坊生态系统的决心。 届时,Orbiter 不仅仅是一个跨链桥协议,而且还是通用的以太坊基础协议,这无疑调高了我们对 Orbiter 未来的想象力空间。 3、发行平台代币的预期 众所周知,虽然 Orbiter 已上线两年多了,而且项目发展得也相当不错,但 Orbiter 一直还没有发行项目的原生代币,官方也未透露关于发币的消息。 不过,关于 Orbiter 要发行原生代币的传闻一直都有,由于项目方发币的预期,所以有不少用户是为了撸空投而使用 Orbiter 的。 总之,随着以太坊 Layer2 的爆发,跨链桥的需求量也将会激增,而 Orbiter 作为专注于 Layer2 跨链桥细分赛道中的佼佼者,加上项目方的远大愿景(成为以太坊基础协议),未来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很可能会成为以太坊 L2 跨链桥中的引领者和标准制定者,再加上项目还未发行原生代币,Orbiter 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持续关注的项目。 orbiter项目额度仅剩一点点了(还是首轮融资的价格,并没有随着热度上来或者估值变高去涨价),还有犹豫的可以尽快入手了,第二轮融资公布后就见不到这个价了。 后期会给大家带来其他赛道的龙头项目分析。感兴趣的可以点个关注。我也会不定期整理一些前沿资询和项目点评,欢迎各位志同道合的币圈人一起来探索。有问题可以评论提问或者私信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8-02
非营利组织Glo宣布推出受监管的稳定币Glo Dollar
go
lg
...
,与美元保持1:1的挂钩。 该模型与
USDC
和 USDT 等其他主要稳定币的模型非常相似。 Glo Dollar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从其支持资产的利息中产生收益。这些收益随后被用于致力于减轻极端贫困的慈善工作。虽然Glo Dollar具有与其他法定支持的稳定币相媲美的稳定机制和结构,但其慈善元素通过将盈利收益分配给非营利目标而使其与众不同。这意味着用户基本上可以利用稳定币的收益为减贫做出贡献,而无需任何额外成本。 日常交易 Driessens 概述了该项目的雄心,包括将 Glo Dollar 用于定期储蓄和日常支出。 “我最兴奋的是,那些通常没有任何加密货币的人首先会在 GlowDollar 中存一些钱,”他说。 “我们现在还在测试各种加密借记卡。 所以很快,你就会看到人们用 Glo Dollar 取代他们的支票账户,然后用 Glo Dollar 去杂货店购物。” 即使人们暂时使用 Glo Dollar,在此期间产生的收益仍然可以为 Glo 的非营利工作提供大量资金。 “这样一来,你实际上就像是用一种本质上能让人们摆脱极端贫困的货币来取代日常的法定货币。” 他希望看到人们不仅将 Glo Dollar 作为一种加密资产,而且作为储蓄和日常交易的传统法定账户的替代品,并表示这将最大限度地提高 Glo 慈善目标产生的收益。 为什么是Glo? “为什么是格洛? 我认为取决于你是谁,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是,如果你只是一个关心世界的人,那么 Glow 是一种帮助人们摆脱极端贫困的新方法,”Driessens 解释道。 他给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假设例子,说明了如果 Glo Dollar 达到高市值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 “理论上我们可以得到 Circle 和 Tether 的总市值。 这是雄心勃勃的,对吧? 那么我们就能让 1000 万人摆脱极端贫困。” Driessens 确认 Glo Dollar 将于今天(8 月 2 日)推出,“首先在 Polygon 和以太坊上的 Uniswap 上与
USDC
配对”,并计划随着时间的推移扩展到更多的链和平台。 我们的目标是最终使 Glo Dollar “成为一种通用的稳定币,几乎无处不在。” 加密货币的声誉和 Glo 的慈善事业 Driessens承认加密货币在一些批评人士中的名声不好,但他认为Glo Dollar提供了一种改善它的方法。 “我们还看到我们社区中的一些人通常不喜欢加密货币,甚至可能普遍反对加密货币,但他们对 Glow 例外,因为他们喜欢持有一些 Glow 用作慈善,而不是美元”。 这种慈善元素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方式来推动人们最初的采用,并打破 Tether 和
USDC
的稳定币“双头垄断”。 “我认为这是因为我们有非营利慈善的一面。 实际上我们有一个对稳定币充满热情的社区,这是大多数中心化稳定币达不到的,我认为这位我们解决早期的使用问题提供了途径。 加密慈善事业的对比方法 我向 Driessens 询问了他对世界币的看法,世界币是另一个专注于全民基本收入的加密货币项目。 他解释说: “当我们开始探索时,我们认为自己是世界币的非营利竞争对手,但在过去的一年半里,我们完全扩展了业务。所以现在是在非常高的水平上,我们是同一类。” 他概述了两个项目之间的两个主要区别:Worldcoin 的目标是全球全民基本收入,而 Glo 特别关注极端贫困。 另一个主要区别是 Worldcoin 是价格浮动的加密货币, Glo Dollar 是稳定币模型。 “他们显然拥有这项非常有趣但也有些可怕的技术,作为一名技术专家,我对此感到非常兴奋,”Driessens说。 “但除了稳定币之外,Glo Dollar 与这没什么关系,”Driessens 说道,他提到了 Worldcoin 的虹膜扫描“Orb”技术。 尽管世界币引起了更多的关注,但这两个项目在利用加密货币产生社会影响方面采取了不同的方法。 哪种模式在实现其目标方面更有吸引力还有待观察。 监管与合规 Driessens 解释说,为了以符合监管的方式运营 Glo Dollar,Glo 与稳定币基础设施公司 Brale 合作,该公司持有发行受监管稳定币所需的美国货币转移许可证。 “如果你想推出受美国监管的稳定币,你就必须遵守,这意味着你可以做两件事。 要么你自己拥有所有必需的许可证,这是我们考虑过的事情,但这需要一年的时间,而且通常还需要很多钱,”Driessens 说。 他解释了 Glo 与 Brale 合作以实现合规性的理由。 这使得 Glo 能够专注于推出新稳定币的其他方面,同时允许美国用户使用 Glo Dollars。 由创新的加密经济学支持的雄心勃勃的目标 Glo Dollar 设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利用稳定币收益率帮助全球数百万人摆脱极端贫困。 它的成功将取决于寻求从 Tether 和美元硬币多元化的加密货币用户以及受慈善前提吸引的非加密货币用户的采用。 如果该项目达到其假设目标,它可以展示通过加密经济模型激励社会公益的力量。 但这种新兴的稳定币能否占据足够的市场份额以显着减少全球贫困还有待观察。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8-02
三大叙事引领以太坊LSD赛道,众多资本新宠已蓄势待发
go
lg
...
TH两种衍生资产。alUSD以Dai、
USDC
、USDT和FRAX为抵押而产生,alETH以ETH、rETH、stETH和frxETH为抵押产生。 Alchemix的实现机制使得用户能够利用其存款获得代币化价值,并利用DeFi的力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动偿还借款人的贷款余额。Alchemix被认为是利用金钱时间价值的新工具。 举例说明其原理:比如你去银行存钱,银行付给你利息,并给你一张信用卡。该信用卡允许你花消你存款金额的50%而无需还款,你的存款利息为你偿还信用卡的花销。 Alchemix目前部署在以太坊主网、Optimism和Fantom网络上。当前在LSDFi中排名第10,LSD(alUSD和alETH)TVL为$13.52m,协议总TVL为$57.76m。 Instadapp Lite V2:自动执行DeFi策略的智能合约金库 Instadapp旗下有三个产品:Avocado,Instadapp Pro和Instadapp Lite。其中Avocado是账户抽象的Web3钱包,Instadapp Pro是一个借贷聚合平台,而Instadapp Lite是一套自主执行DeFi策略的智能合约金库,目前上线V2版本。 Instadapp Lite V2使用stETH作为抵押品,专注于多种与stETH相关的金库策略。金库策略是由Instadapp支持的智能合约,其目标就是执行DeFi策略并赚取收益,并结合Compound、Morpho、AAVE等多个借贷协议发挥杠杆作用,以放大收益。 iETH是在Lite V2存入stETH的存款凭证,所以iETH可以获取到以太坊的质押收益,并且iETH还可以得益于强大的Instadapp Pro借贷聚合平台,与DeFi乐高组合以赚取更多收益。iETH与stETH比较有更高的年化收益,如图3-2所示。 图3-2 iETH与stETH收益率比较 当前Instadapp Lite V2在LSDFi中排名第3,LSD TVL为$78.37m。 3.3、高级衍生品:Pendle&Flashstake Pendle:通过收益代币化和AMM实现的DeFi收益交易协议 Pendle Finance是一款部署在以太坊及Arbitrum链上的DeFi收益交易(Yield trading) 协议,利用创新的资产拆分及交易模型,为用户提供更多的资产运用方式及收益机会。 Pendle将LSD资产如stETH等,拆分为本金PT(Principle Token)和收益 YT(Yeild Token)两个部分,实现了本息分离和独立交易,带来灵活的收益和风险控制策略,比如折价购买资产获得低风险固定收益,或者根据收益率预期做多做空收益率。 具体来说,比如预期收益率上升,则可卖出PT买入YT;如果预期利率下跌,则可卖出YT而购入PT。或者直接购买YT获得Staking的收益权,而省去购买本金的成本,以此提高了资本效率;还可以依靠各种对冲策略来保护投资者的头寸,比如未来收益率合约。 同时,Pendle提供了AMM Pool以支持PT和YT的流动性。 当前,Pendle在LSDFi中排名第5,LSD TVL为$55.75m。 Flashstake:以固定利率立即获取投入资产的未来收益 Flashstake为用户提供了收益方面的灵活性,允许用户在设定的期限内以固定利率立即获得存入资产的预付收益。例如,如果将100个stETH质押180天,那么Flashstake协议会立马给你2.82个WETH,年化收益大概5.8%左右。如图3-3所示。 图3-3 Flashstake的运行机制 你获得的2.82WETH并非凭空而来,它来自于你与普通质押模式用户的收益交换。也就是说,普通质押用户质押收益是年化5.8%,180天的收益由你即刻领取,作为补偿,普通质押用户将获得你的资产在未来180天的收益。本质上,你是做空了收益率,而普通质押用户做多了收益率。可见Flashstake带来了灵活的收益和风险管理策略。 当前,Flashstake在LSDFi中排名第13,LSD TVL为$3.37m。 小结 以上我们对不同应用方向的LSDFi协议进行了简要梳理,可以看出这个赛道刚起步,选手已经进场或者正待入场,但号角已经吹响,他们需要去赢得时间。 基于LSD创新资产及其DeFi创新,犹如春天雨后的种子,具有破土而出的生命力和强劲的张力,待到经历一次行业周期,犹如经历夏天到来秋天,想必一些支分赛道将逐渐成型,一些LSD及LSDFi将赢得市场,并奠定其龙头地位。 4、两种方案助力质押去中心化 流动性质押协议呈现以Lido为主的一超多强的局面,甚至出现2个地址(Lido和Coinbase)控制超过45%的以太坊交易,这与以太坊去中心化的目标相违背,甚至可能为网络带来安全隐患。 今年,@DeFi_Taha、@superphiz、@scott_lew_is等先后在Twitter上发文,他们认为Lido Finance对以太网网络构成了威胁。支持该论点最直接的论据就是超过16万ETH质押者,但只有29个节点运营商(5月份数据);而且Lido还占据了以太坊总质押的30%,这意味着所有PoS验证者的30%由少量个实体控制。如果一个实体超过关键共识阈值,例如⅓,½和⅔,则可以用于增加价值提取、控制区块时序和减弱抗审查等,对以太坊网络带来威胁。 针对质押网络的中心化状况,业界出现两种主流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是去中心化验证技术DVT,一种是Re-Staking。 4.1、DVT技术及SSV协议 DVT,Distributed Validator Technology,即分布式验证器技术,它使以太坊权益证明(PoS)验证器能够跨多个节点运行,进行实时协作以验证交易,以此构建起分布式验证器网络。 DVT技术主要优势是可以形成一个Validator分布式网络,像区块链节点网络一样依靠共识机制(IBFT)共同执行Validator的职责,并且可以实现Validator Client的多样性,提高了容错率,同时降低了Validator单点故障的风险。 目前采用DVT技术的主要有 SSV.Network、Obol Labs等协议。DVT技术,以前叫SSV(秘密共享验证器),而当SSV.network网络推出以后,就更名为DVT。SSV.network是基于DVT技术实现的第一个实用解决方案。在这里我们重点介绍SSV.network。 SSV.Network:塑造分布式ETH质押的未来 SSV.network是是一个无需信任、无需许可且随时可用的验证器基础设施。 定位:公共质押基础设施。SSV.network是开放的,是为公共利益而构建的质押基础设施。无论是开发人员,还是独立权益持有者,再到机构和服务提供商,都可以快速且可重复使用该质押基础设施,这使得SSV.network成为适用于任何基于质押用例的强大平台。 作用:推进网络去中心化。SSV.network协议建立在节点网络上,可以在4个甚至13个节点之间分配ETH验证器的操作。这极大地提高了以太坊验证器层的去中心化程度。 效果:形成网络效应。验证器基础设施的可重用性节省了用户构建和维护基础设施的时间和资源,简化了开发工作并最终会加速质押行业的创新。同时,SSV.network的开放和包容性允许更多参与者参与网络,从而形成更强大的生态系统。 当前,SSV.network正在多个流动性质押协议测试和采用。比如: ● Lido V2:通过集成SSV.network解决方案,Lido V2将能够添加由经过许可和未经许可的参与者混合运行的验证器,这是Lido节点运营商去中心化的重大改进。此外,它可以降低服务器宕机导致抵押的ETH被扣罚的风险,降低相关运营风险。 ● Stakewise V3:Stakewise V3正在一个新的质押金库中采用SSV解决方案。利用该方案,系统可以在多个节点之间分配验证工作负载,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与单点故障或单个实体操纵相关的风险。通过此次升级,Stakewise V3变成了一个完全无需许可的系统。任何有能力运行节点的人都可以创建自己的质押池,构建一个开放的市场,利益相关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运营商。 ● Rocket Pool:对于Rochet Pool来说,采用SSV解决方案,有助于解决单独质押者面临的维护和性能问题,使其专注于保护网络和赚取奖励,而不是解决问题。同时,为单独质押者提供一个更公平的竞争环境,带来全新的优势,比如四个分布式节点可以在迷你矿池内形成一个DVT集群,每个节点存入2ETH,从而将质押成本降至8ETH要求以下,并提高了资本效率。 4.2、Re-Staking及EigenLayer协议 Re-Staking,就是将已质押的ETH进行二次质押,利用现有的以太坊信任网络来保护其他基础设施和中间件层,这是加密经济安全和共识的一种新原语。基于此实现的代表项目就是EigenLayer。 EigenLayer是一种基于以太坊的协议,引入了重新抵押,允许在共识层上重用ETH。原生质押ETH或使用流动性质押代币(LST)的用户可以选择加入EigenLayer智能合约来重新质押其ETH或LST,并将加密经济安全性扩展到网络上的其他应用程序,以获得额外奖励。 借助EigenLayer,以太坊质押者可以通过已质押ETH的再质押,并选择许多服务来确保安全,获得集合安全性。同时,EigenLayer还可以降低质押者参与的资金成本,并显着增加对单个服务的信任保证。 EigenLayer的Re-Staking协议机制如图4-1所示。 图4-1 EigenLayer的Re-Staking协议机制 Re-Staking叙事有望成为LSD赛道的共识安全中枢,但也面临着一些经济和技术上的挑战。 Vitalik曾发表文章《不要让以太坊的共识超载》指出,再质押是一组技术,被包括EigenLayer在内的许多协议使用,以太坊质押者可以同时使用他们的质押作为另一个协议的存款。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他们根据其他协议的规则行为不当,他们的存款也会被削减……验证者质押ETH的双重用途虽然存在一些风险,但从根本上来说是没问题的,但试图为了应用程序自身的目的“招募”以太坊社会共识则不然。 EigenLayer的创始人@sreeramkannan对此也做出回应,认为Vitalik发出的警示与EigenLayer所提倡的内容一致,并强调EigenLayer协议建立在最大的可编程去中心化信任网络以太坊上,并分拆了以太坊的信任层,因此信任网络的组件可以重复用于其他目的。这种信任重用有经济信任、权利下放信任和ETH验证者承诺三个方面,而EigenLayer是一个通用平台,允许构建者混合和匹配这些元素以创建适当的信任模型。 5、众多资本新宠已蓄势待发 本文分别从流动性质押协议、流动性质押DeFi协议以及去中心化解决方案三个维度对LSD赛道进行了整体梳理,并对代表性协议作了概要性分析,认为当前三大叙事方向基本形成,并将在接下来的行业周期中爆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因为,从分析中我们看到该行业几个典型特征: ● 长线资本支持真实应用场景形成基本面和未来空间:以以太坊为主的PoS公链为质押提供了真实、永续的应用场景,具有相对稳定、持续、安全的质押收益。这是长线大资本的投资偏好,将形成行业投资基本面和发展空间。当前以太坊质押总额达到470亿,而质押率仅20%左右,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 众多LST将成为资本新宠,LST和LSDFi在融合中相互强化:当前虽然涌现大量LST和LSDFi创新,但仍处于早期阶段,犹如当年Uniswap、Compound等协议刚推出之时,虽然带动了行业发展,但只有当其基建化为基础设施后,行业发展才进入下一个阶段。在未来发展中,众多创新LST资产如stETH、rETH、vDOT等,将备受资本加持,成为资本新宠,并因为自由流动性、可组合性等因素融入广泛的DeFi和Web3应用场景,形成网络效应;LST和LSDFi将在融合中相互强化,推动出现新的竞争局面和发展态势。 ●创新和新叙事将带来行业发展新景象:某些创新才刚开始,远未到规模发展的地步。比如Pendle将收益率代币化,在DeFi中创建收益市场,或将释放巨大的衍生品市场。另外,在Web3宏大叙事下,波卡及其生态将助力新一代数字经济的发展。以创新下一代数字经济发展为导向,LSD赛道该如何定位和发展,这或将带来另一番新景象。 参考资料: 1.https://dune.com/hildobby/eth2-staking 2.https://defillama.com/lsd 3.https://mp.weixin.qq.com/s/2AMITFUqySXJeU-CM1ZZtA 4.https://dune.com/defimochi/lsdfi-summer 5.https://dune.com/LidoAnalytical/Curve-ETHstETH 6.https://dune.com/LidoAnalytical/Balancer-WETHwstETH 7.https://defillama.com/yields?token=STETH 8.https://dune.com/LidoAnalytical/Integration-monitor-dashboard 9.https://www.stakingrewards.com/proof-of-stake/?page=1 10.https://www.stakingrewards.com/proof-of-stake/?page=1 11.https://v2-test.lybra.finance/ 12.https://flashstake.io/ 13.https://medium.com/the-crypto-paper/fear-two-addresses-control-40-of-all-ethereum-transactions-e08cc3d34fe6 14.https://docs.eigenlayer.xyz/overview/readme 15.https://vitalik.ca/general/2023/05/21/dont_overload.html 16.https://twitter.com/VitalikBute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8-02
深入解读Orbiter:跨链桥变身 将成为通用以太坊基础协议
go
lg
...
速度快等优秀体验,目前仅支持 ETH、
USDC
、USDT、DAI 四个币种的转账。 三、融资情况 Orbiter 于 2022 年 11 月完成首轮融资,Tiger Global、Matrixport、A&T Capital、StarkWare、Cobo、imToken、Mask Network、Zonff Partners 等参投,但融资金额并未披露。 此外,Vitalik 还曾向其捐赠了 16 ETH。 四、Orbiter Finance 特点 1、安全 基于 rollup 技术的安全性,Orbiter 没有像 Layer1 <> Layer1 跨链桥这样的风险。 首先我们要清楚的是,Orbiter Finance 要解决的是跨 rollup 的问题,而不是跨链(异构链)问题。 严格意义上来说,Orbiter 是跨 Rollup 桥,而不是在两条完全独立的(异构)区块链(例如从比特币网络到以太坊网络)之间进行资产跨链。 在两条独立的异构区块链之间进行资产跨链(Layer1 <> Layer1 ),跨链协议的安全性符合水桶理论,也就是说,跨链协议的安全性能的上限,是由安全性较低的那条链来决定的。 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基于这个话题写过一篇文章,他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共享安全性,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例如,A 和 B 是两条异构链,A 链安全性较高,而 B 链安全性较低。 那么,在这条链之间进行资产跨链时,安全性是由 B 链(安全性较低那条链)的安全性来决定的。 跨链项目的主要目标是确保两个独特链之间的交易安全,避免51%攻击。 但跨 rollup 项目使用的是相同的以太坊数据层,每个 rollup 都可以防止51%攻击,基于此,Orbiter 提出了一个可以继承以太坊 L2安全性的 cross-rollup 机制。 也就是说,Orbiter 是在不同的以太坊 Layer2 之间进行资产跨链。 例如,Orbiter 在 zkSync 和 Arbitrum 之间跨链,它们是同构链。 无论是 zkSync 和 Arbitrum,还是 Orbiter,它们三者都是建立在以太坊上的,也都继承了以太坊网络的安全性。可以避免受到 51% 双花攻击。 另外,Orbiter 的防作恶和超额保证金机制,也保证了用户在进行跨链操作时的资产安全。 2、低成本 & 即时 在 Orbiter 跨链协议中,资产的转移是在源网络与目标网络上的 Sender 和 Maker 的 EOA 地址之间进行, Sender 不与合约地址交互。这是 Orbiter 和其他桥接协议之间的显着区别。 EOA,全称为 Externally Owned Account,字面翻译过来就是 “外部拥有账户”,也就是我们在使用区块链时,最常接触到的账户类型。 再通俗一点,EOA 其实就是我们的个人账户,即我们的钱包地址,它与具有交互功能的合约账户不同。 Orbiter 跨链协议使用 EOA 地址有什么好处? 最大的好处就是低成本而且速度快。 因为省去了不必要的合约交互,不需要一个专门的中间机构去铸造/销毁资产,Sender(资产兑换方)和 Maker(做市商,即承接跨链兑换需求方)之间直接进行转账。 大多传统跨链桥需要大约 10 分钟或更长时间才能完成资产跨链,但使用 Orbiter,用户平均可以在 30 秒内完成资产的跨链。 3、支持以太坊原生资产 在 Orbiter 跨链协议中,不需要铸造资产。 众所周知,比特币作为市值最高的加密货币,由于 gas 费用高、传输速度慢等原因,它的流动性潜力并未完全发挥出来。 为了把市值最高的加密货币 BTC 引入到以太坊 DeFi 生态中,促进其流动性,常见的做法是把 BTC 进行封装,例如封装为以太坊上的 ERC20 代币 WBTC,从而释放 BTC 的流动性潜力,这其实也是一种跨链的思路。 但 Orbiter 跨链协议支持以太坊原生资产,并不需要进行封装等操作。 Orbiter 是如何跨链的?举个例子就明白了。 例如 A 想要把它的 0.1ETH 从 zkSync 链转到 Arbitrum 链上。 使用 Orbiter 完成跨链的大体过程(暂不考虑费用)为: 1)A 作为一个 Sender,在 zkSync 上转 0.1ETH 到 B(其中的一个 Maker,可理解为跨链承接商)的地址,这一步骤只发生在 zkSync 链。 2)B 作为一个 Maker(跨链承接商)在 zkSync 上收到 0.1ETH。 3)B 在 zkSync 链上收到 0.1ETH 后,再到 Arbitrum 链上转 0.1ETH 到 A 的 Arbitrum 地址中,这一步骤只发生在 Arbitrum 链。 4)B 在 Arbitrum 链上收到 0.1ETH。 纵观整个跨链过程可以看到,并不需要资产封装等步骤,而是原生资产在不同地址之间的转移。 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两次代币转移,都是在以太坊的 Layer2 网络上,而 Layer2 网络的转账费用非常低,速度也更快。 举个不那么恰当的例子。 这就像中国人与美国人交流,由于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化、宗教信仰等,双方之间的交流需要翻译作为中介,交流的成本当然会更高。 而如果是湖南和湖北人交流,因为它们都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和信仰,不需要一个翻译作为中介,交流起来要畅快许多,成本当然会低很多。 五、运行机制 1、两个角色 在 Orbiter Finance 中,有两个角色,Sender 和 Maker。 Sender 就是发起跨链转账的人,跨链的需求方,而 Maker 则是流动性提供者,Sender 的对手方,即跨链服务的承接方。 当 Sender 发起转账时,Maker 为其提供流动性,而智能合约则确保整个过程的安全。 Maker 在为 Sender 提供 cross-rollup 之前,需要在 Orbiter 的合约中存入多余的保证金,并在协议中设置服务费规则。 在执行过程中,Sender 将资产发送至 Resource 网络上的 Maker,而 Maker 将资产发送回目标网络上的 Sender。 如果 Maker 有不良行为,例如在收到 Sender 转来的资产后,并没有在目标网络上给 Sender 方转账。 这时,Sender 可以用 Maker 的保证金向合约发起仲裁请求,然后获得超额补偿。 2、Maker 操作流程 在 Orbiter 跨链协议中,会给 Maker 提供一个客户端,当然了,Maker 也可以自己去部署一个客户端,这样就可以实现回款流程的自动化,也就是 Maker 后端的一些操作可以自动完成。 在 Maker 的这个客户端里面,会对用户跨链的币种、金额、跨链网络等数据去进行一个监听,根据监听到的数据,客户端就可以实现相应的自动化操作,这是一个正常的流程。 3、去中心化防作恶机制 但是,Maker 也是有作恶的可能的。 为了应对 Maker 作恶问题,Orbiter 采用了「提前信任 + 争议仲裁」的这样一个解决方案。 Orbiter 默认是信任 Maker 的,默认这些 Maker 会正确的处理资产,会把相应的资产返回给用户,但是 Maker 存在作恶的可能,例如收到跨链用户的资产后,把用户的资产扣下,并不在目标链上给用户返回资产。 因此,Orbiter 采用了一套去中心化机制,主要通过三个合约即 MDC、EBC 和 SPV 去实现防止 Maker 作恶。 1)MDC 合约 MDC 是 Market Deposit Contract(市商存储合约)的缩写。 MDC 合约有两个功能:保管 Maker 的保证金以及处理 Sender 的资金返还和补偿。 2)EBC 合约 EBC 是 Event Binding Contract(事件绑定合约)的缩写。 该合约用于证明源网络和目标网络上交易的有效性。 3)SPV 合约 SPV 是 Simple Payment Verification 的缩写。 它是一个简单的交易验证合约,用于证明源网络上交易是否真的存在。 例如 Sender 从Arbitrum 上发送了 0.1ETH 给 Maker,SPV 用于证明这笔交易是否真实存在。 然后通过这三个合约会运行一套机制,Orbiter 可以确保当 Maker 作恶的时候,用户不会遭受资产的损失。 如果 Sender 转账给 Maker 之后,Maker 没有正确地将代币发送给 Sender,争议解决程序将按以下步骤进行,以帮助 Sender 获取代币: 1)Sender 需要向 SPV 合约提供相关的源网络上交易。 2)Sender 通过 Orbiter 的 MDC 合约申请仲裁。 3)MDC 合约从 SPV 合约获取源网络上交易的存在证明,并确认该交易已在源网络上发生。 4)MDC 合约从 EBC 合约获取源网络上交易的有效性证明。MDC 合约根据 Orbiter 的规则确认源网络上交易是合法的,且该交易是由 Sender 向 Orbiter 的 Maker 发送的,具有合法的识别码。 5)MDC 合约会将此仲裁设置为待处理案件,Maker 需要在 0.5~3 小时内提供目标网络上交易。 如果 Maker 在规定时间内可提供正确的目标网络上交易,MDC 合约就可以从 EBC 合约获取目标网络上交易的有效性证明,确认目标网络与源网络上的交易匹配,MDC 合约将关闭此仲裁并向 Sender 显示目标网络上的交易; 反之 Maker 无法在规定时间内提供相关的目标网络上交易,Sender 可触发 MDC 合约作出仲裁。 6)MDC 合约开始对 Sender 补偿。 7)MDC 合约会将代币和补偿(约 15 美元)发送回 MDC 合约部署域名上的 Sender。其中,返还和补偿给 Sender 的代币是从 Maker 的抵押保证金中扣除。 4、超额保证金机制 此外,为了防止 Maker 作恶,Orbiter Finance 还推出了超额保证金机制。 在 Orbiter 协议中,Maker 需要提供两部分资金,一部分用于流动性的资金,即兑换给用户的资金,另一部分是超额保证金。 如果 Maker 不诚实导致 Sender 没有如期在目标网络收到 token,那么 Sender 的所有损失将会从超额保证金里支出,并且 Sender 还会得到一笔赔偿,这笔赔偿也是来自于 Maker 的超额保证金。 那么,在 Orbiter 协议中,Maker 有足够的动力去提供较好的服务吗? 首先,在 Orbiter 的机制中,Maker 可以从每项跨链服务中获得可观的收入(没有无常损失风险)。 其次,如果 Maker 没有及时向 Sender 发送正确的信息,Orbiter 的 MDC 合约将会进行发送回去,并以 Maker 的保证金补偿给 Sender。 所以,Orbiter 的设计,既可以防止 Maker 作恶,而且还能够激励 Maker 提供更好的服务。 5、费用 对于 Sender 来说,Orbiter 的费用包括交易费和预扣费。 交易费用:支付给平台和 Maker 的费用,按照转账金额的百分比来收取。 预扣费:预付给 Maker 的费用,用于 Maker 支付目的地网络转账时的 Gas 费用。 由于 Gas 费用不稳定,Orbiter 会根据目的地网络的 Gwei 调整费用,以确保 Orbiter 的费用低于平均水平,但这种调整并不频繁。 六、Orbiter 优势 1、跨链速度及费用 通过 https://chaineye.tools/bridge 我们可以查询以太坊 L2 一些跨链桥的速度和费用。 假如我们从 OP 链/ARB 链上转 1000
USDC
到 ZK 链,看看这些跨链桥的费用以及速度: 可以看到,Orbiter 的速度是最快的,基本上在 20–45 秒内就可以完成跨链,而排名第二的是 Meson 则需要 1–4 分钟的时间。 而如果按照交易费用排名,Orbiter 排名第二,但排名第一的 Meson 费用为0,Meson 每天有 5笔/$5000 免手续费的额度。 同样的场景,我们看看其它跨链桥需要的时间: Layerswap:2–5分钟,费用:2.44U bungee:2–10分钟,费用:4.77U cBridge:5–20分钟,费用:4.62U 在进行跨链操作时,速度和费用都是我们比较看重的因素,通过对比可以看到,综合速度和交易费用,Orbiter 还是非常优秀的,尤其是跨链速度远比其他跨链桥要快很多。 在 Orbiter 跨链桥中,跨链所需的时间基本上都是在 30 秒左右,最慢的要属以太坊主网,即从以太坊主网跨到二层网络,或从二层网络跨到以太坊主网,大概需要45秒,最快的是 BNB链和 ZK链之间的跨链,最快5秒钟就可以完成资产跨链。而其它以太坊 Layer2 跨链桥,一般则需要2分钟以上的时间。 2、安全 在 Orbiter 跨链协议中,去中心化防作恶以及超额保证金机制,避免了做市商收到资金后的不作为风险,保障了用户的资金安全,增强了协议的安全性。 再加上 Orbiter 是搭建在以太坊上的,继承了以太坊的安全性,所以,Orbiter 在保障资金安全方面还是很有优势的。 3、活跃用户 可以通过 https://www.orbiter.finance/data 查看一些跨链桥的活跃用户。 经过 Orditer L2 Data 平台的数据统计,Orbiter 在活跃用户以及用户广度方面,都是比较有优势的。 4、官方背书推荐 StarkNET 官网推荐了 Orbiter 跨链桥,而且是排名第一位的推荐。 Zksync 官网在跨链桥里边推荐了 Orbiter。 Optimism 也在生态的跨链桥细分项目里边推荐了 Orbiter 跨链桥。 Orbiter 跨链桥有了官方的背书,可信度自然就会上来。而且,官方推荐也会给 Orbiter 带来不少用户。 5、L2 Data 除了跨链的功能,Orbiter 还推出了一个 L2 Data(数据看板)。 L2 Data 支持 Arbitrum、Optimism、Starknet 和 zkSync 数据,指标包括账户和交易、TVL、用户和用户年龄、活跃用户比例、新用户比例、交互、新合约等。 Orbiter L2 Data 致力于为个人投资者、机构、开发者提供更全面、科学、有效 Rollups 生态链上数据。 L2 Data 也是 Orbiter 区别于其他跨链桥所独有的功能。 七、未来展望 1、坎昆升级,L2 爆发,跨链需求增加 根据 Orbiter L2 Data(https://www.orbiter.finance/data)平台的数据统计,从去年年底以来,以太坊 L2 的总交易数(Transactions)开始超越以太坊主网的交易数。 目前,以太坊 L2 的总交易数已经是以太坊主网交易数的3倍多,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了大量为了撸空投而进行的交互行为。 不过,即使一些交易是为了撸空投,但数据至少也说明了以太坊 L2 生态发展现状,毕竟 Layer2 网络费用低、可扩展性更高,越来越多的项目方选择在以太坊 Layer2 上搭建自己的项目,或多其它链上迁移到以太坊 Layer2。 随着以太坊坎昆升级(可能到年底了,目前没有确切的时间)的完成,将会大幅降低以太坊 Layer2 网络的交易费用,当 Layer2 网络交易费用越来越趋近于0时,很可能会带来以太坊 Layer2 生态的大爆发。 以太坊 Layer2 生态发展越来越繁荣,对于跨链桥的需求当然也会大幅增加。 以跨链桥 Orbiter 的优势,也一定会获得更大的市场。 2、Orbiter X 和 Orbiter Protocol 的巨大潜力 根据 Orbiter 的 Roadmap,Maker System 和 Orbiter X 将于 Q2-Q3 发布,但具体日期目前并未确定。 Orbiter X 是一种增强版的 Orbiter,提供了一个简单而安全的平台,用于执行跨链和跨资产转移。通过强大的Maker系统和去中心化的跨 Rollup 桥来提供支持,这些功能使得 Orbiter X成为任何想要以快速、安全和经济高效的方式在不同网络之间转移资产的人的理想选择。 根据官方 Orbiter Medium 的介绍,Orbiter 的目标不仅仅是充当 L2 跨链桥,而是要充当以太坊扩展的基础设施,Orbiter 要成为通用的以太坊协议。 Orbiter Protocol 以以太坊扩展为中心,由一系列前沿功能所驱动,例如零知识算法、EIP-4337(账户抽象)、递归证明和消息同步,这些功能旨在促进更好的可扩展性、互操作性和安全性,从而提高以太坊网络的整体可用性和采用率。 Orbiter 向 Orbiter Protocol 的过渡,反映了该平台致力于增强以太坊生态系统的决心。 届时,Orbiter 不仅仅是一个跨链桥协议,而且还是通用的以太坊基础协议,这无疑调高了我们对 Orbiter 未来的想象力空间。 3、发行平台代币的预期 众所周知,虽然 Orbiter 已上线两年多了,而且项目发展得也相当不错,但 Orbiter 一直还没有发行项目的原生代币,官方也未透露关于发币的消息。 不过,关于 Orbiter 要发行原生代币的传闻一直都有,由于项目方发币的预期,所以有不少用户是为了撸空投而使用 Orbiter 的。 总之,随着以太坊 Layer2 的爆发,跨链桥的需求量也将会激增,而 Orbiter 作为专注于 Layer2 跨链桥细分赛道中的佼佼者,加上项目方的远大愿景(成为以太坊基础协议),未来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很可能会成为以太坊 L2 跨链桥中的引领者和标准制定者,再加上项目还未发行原生代币,Orbiter 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持续关注的项目。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8-02
上一页
1
•••
237
238
239
240
241
•••
417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全美震惊!查理·柯克在大学演讲时遇刺身亡 特朗普下令全国降半旗哀悼
lg
...
中国关键会议前释重磅信号!日经:中国最新调查目标:高级外交官、金融专家
lg
...
只靠现金和房产很危险!达利欧给中国投资者的10条理财建议
lg
...
中美重大突发!中美高官通话 彭博:正为特朗普与习近平会晤做准备的最新信号
lg
...
PPI数据意外下滑,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锁死”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20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