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美股指数集体上涨 英伟达概念股与黄金ETF表现抢眼
go
lg
...
成交额2.6亿美元 长期公司债ETF-
Vanguard
(VCLT.US):跌0.39%,成交额2.05亿美元 20+年以上美国国债ETF-iShares (TLT.US):跌0.36%,成交额21.58亿美元 Proshares超级7-10年期国债 (UST.US):跌0.34%,成交额956.14万美元 新兴市场主权债-PowerShares (PCY.US):跌0.32%,成交额362.64万美元 大宗商品型ETF表现 2倍做多小型金矿指数-Direxion (JNUG.US):升6.88%,成交额6826.66万美元 2倍做多金矿指数ETF-Direxion (NUGT.US):升5.14%,成交额2.23亿美元 2倍做多白银ETF-ProShares (AGQ.US):升4.85%,成交额1.52亿美元 二倍做多黄金ETN-PowerShares (DGP.US):升3.96%,成交额133.31万美元 小型黄金矿业ETF-VanEck (GDXJ.US):升3.48%,成交额5.92亿美元 消息面上,现货黄金价格突破3740美元/盎司,再创历史新高,年初至今涨幅超过42%。 编辑总结 美股三大指数小幅上涨,大型科技股在英伟达与OpenAI战略合作的推动下多数上涨,其中甲骨文、苹果和英伟达表现突出。ETF市场波动显著,2倍及3倍做多相关科技、半导体和黄金ETF表现强劲,而加密货币相关ETF多数下跌。现货黄金创历史新高带动黄金相关ETF上扬,显示投资者对避险资产需求依然旺盛。整体来看,科技与大宗商品板块的热度成为美股短期上涨的重要驱动力。 常见问题解答 问1:美股三大指数今日整体表现如何?答:道琼斯涨0.14%,纳斯达克涨0.7%,标普500涨0.44%,整体呈小幅上涨趋势。 问2:大型科技股中哪些涨幅最大?答:甲骨文涨超6%,苹果涨超4%,英伟达涨近4%,亚马逊、Meta和博通跌超1%。 问3:ETF市场中表现最强的板块有哪些?答:2倍做多科技和半导体ETF涨幅居前,黄金和白银相关ETF也有显著上涨。 问4:加密货币相关ETF表现如何?答:整体下跌,ProShares Ultra Ether ETF跌14.11%,2x Solana ETF跌16.88%,显示市场短期对加密资产风险偏好下降。 问5:黄金价格上涨对ETF市场有何影响?答:现货黄金突破3740美元/盎司,再创新高,带动黄金相关ETF如JNUG、NUGT和AGQ大幅上涨,投资者避险需求显著。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9-24 00:11
Meta推出多款智能眼镜,消费电子ETF(561600)盘中上涨,近1周涨幅、成交额均排名可比基金首位
go
lg
...
同时,Meta还宣布推出Oakley
Vanguard
智能眼镜,其目标用户为运动员。AI眼镜有望成为消费电子板块的最新催化,年内还有字节、阿里的产品或将发布。 截至2025年9月18日 09:38,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931494)上涨0.21%,成分股瑞芯微(603893)上涨5.68%,科达利(002850)上涨5.45%,寒武纪(688256)上涨2.06%,长盈精密(300115)上涨1.99%,中芯国际(688981)上涨1.95%。消费电子ETF(561600)多空胶着,最新报价1.21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9月17日,消费电子ETF近1周累计上涨10.32%,涨幅排名可比基金1/5。 流动性方面,消费电子ETF盘中换手1.86%,成交723.38万元。拉长时间看,截至9月17日,消费电子ETF近1周日均成交8330.20万元,居可比基金第一。 消费电子ETF紧密跟踪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选取50只业务涉及元器件生产、整机品牌设计及生产等消费电子相关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消费电子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29日,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931494)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寒武纪(688256)、立讯精密(002475)、中芯国际(688981)、工业富联(601138)、京东方A(000725)、澜起科技(688008)、豪威集团(603501)、兆易创新(603986)、歌尔股份(002241)、东山精密(002384),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4.8%。 消费电子ETF(561600),场外联接(平安中证消费电子主题ETF发起式联接A:015894;平安中证消费电子主题ETF发起式联接C:015895;平安中证消费电子主题ETF发起式联接E:024557)。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9-18 10:01
嘉信理财:“平民” 的逆袭,靠什么卷出金融红海?
go
lg
...
1)老牌财富管理竞对Fidelity、
Vanguard
同样非常高,总账户都达到了7000万以上,主要是拥有非常多的企业客户(401K退休计划)和机构账户,但他们的个人投资账户数则和嘉信一样在3000万的量级(如Fidelity 2024年末拥有3920万个零售经纪账户)。 (2)传统投行里面,有银行业务优势的小摩总账户数非常高,有8400万; (3)券商新贵——“散户义和团”Robinhood也有 2520万个人交易账户,但Interactive brokers就比较一般了,只有300多万的零售账户。 不同平台之间,零售投资账户数量级不同,人均资产规模同样相差甚远: 按照人均资产规模的差异划分来看,嘉信、Robinhood的核心用户都属于大众阶层(金融资产在10万美元到100万美元区间),区别于主要面向机构的Fidelity、
Vanguard
,和主要面向高净值用户(金融资产规模超过100万美元)的全能投行,如大摩。同时还包括,面向超高净值用户(金融资产规模超过5000万美元)的家族办公室。 不过更具体的看,同样是面对“大众阶层”,嘉信的用户比Robinhood要“富裕”一些。换一种说法,对同一个用户来说,会把更多的财富放在嘉信上,而拿出一小部分用于在Robinhood上交易。 就如同嘉信在2020年收购的Ameritrade,由于更偏交易型定位,Ameritrade用户一般会将个人财富的30%放在Ameritrade。但对于嘉信用户来说,他会倾向于将自己一半以上的财富放在嘉信上。 由此可见,不同平台的用户心智存在明显差异。Ameritrade、E * Trade、Robinhood等一类新兴互联网券商,在用户心中“交易属性”更重,自然更吸引年轻群体。而如果用户年纪迈入40岁的关键年龄线,则会因为嘉信丰富的产品服务,而对其“财富管理”的标签更深刻。 如下图,嘉信用户大多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用户(恰好对应婴儿潮、X世代以及千禧族群体),但Ameritrade、Robinhood的用户明显更年轻,在交易频率上更高。 这一点其实非常关键,若Robinhood等新一代“交易券商”未能转换用户心智,那么等到用户成长并积累财富到一定规模时,仍然可能会倾向于将更多的资产托管到类似嘉信等一众“财富管理平台”。 也正是“财富管理”的标签逐渐深入人心,嘉信已经跟随核心用户的财富积累,通过不断丰富相应的产品服务,无需太多额外的推销,即可自然向更广泛和更富裕的阶层渗透。近几年,嘉信的获客成本相对稳定,用300美元拉来的是一个净新增用户平均20万美元入金。Q2业绩电话会上,管理层提供了目前高净值客户的渗透率情况:“美国每6个资产超2000万美元的高净值家庭中,就有1个家庭选择了嘉信。” 眼看着嘉信从最初默默无闻的投资资讯报纸,逐步蜕变为今天的金融龙头,因此我们十分有必要回溯一下,嘉信从“搅局者”到“占领者”的进化史。 二、规模是第一KPI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券商。在Robinhood的深度研究中,我们提到了券商用户代际转换的特征。美国三代券商的变迁——全能券商、折扣券商、互联网券商、零佣金券商,分别对应了沉默族(1945年之前出生)、婴儿潮族(1946年-1964年出生)、X世代(1965年-1980年出生)、千禧族(1980年之后出生)成为社会主角。 但随着互联网券商标杆——E*Trade、TD Ameritrade分别被大摩、嘉信收购,而人群总量不占优势的千禧族财富规模还在起步阶段,嘉信主导下的婴儿潮、X世代大众金融平台,至今依然保持着霸主地位。 尽管目前规模已经非常庞大,嘉信还是保持着客户资产平均每年新增5%-7%的水平(不包含一次性的资金流动)。作为一个综合性的金融平台,嘉信资产规模的增长已经不能仅仅用简单的营销获客来解释,而主要是伴随着核心用户(婴儿潮&X世代)这两代人长达几十年的财富增值。 就如管理层对增长驱动力的拆分:5%-7%的增速中,包括了存量账户的新增入金,以及新客户入金带来的增量2%-3%。可见,存量客户自身财富积累的影响分量是不小的。 那么嘉信是如何一步步“套牢”婴儿潮一代用户的?又是如何成功破圈俘获X世代青睐的?哪怕看现在,尽管面对疫情前后,零佣金兴起下的激烈竞争,发展也已经熟透了的嘉信,正常情况下经纪账户年流失率也能基本保持在7-8%相对较低的水平。 可以说,嘉信的发展史是美国大众零售金融兴起的时代缩影,但嘉信能够从0到1再到成为如今的行业龙头,依赖的是管理团队“聚焦需求、及时转型”的能力。 在发展过程中,“客户资产规模”是嘉信追求的核心KPI。哪怕在今天,资产净增加(Net New Assets)仍然是管理层首要关注的经营指标。其本质上遵循的是在金融行业的竞争红海下,规模经济的内在发展趋势。 为了壮大规模,嘉信针对用户痛点拓宽业务范围,能够及时满足更多用户需求。但更关键的是,持续利用低价策略引流,将“折扣”进行到底。 1. 起家:折扣佣金破局 嘉信的起家源于固定佣金制(非市场化,全行业一样,主要基于交易额的固定费率+基于交易股数的固定金额+最低佣金额)的瓦解。市场供需竞争下,固定佣金也与当时的行业中“低门槛的大众投资”发展趋势相悖。 届时传统券商的高固定佣金,往往包含着研究咨询等服务,对于机构客户而言,可以利用交易规模优势,谈到一个更友好的“研究服务+交易佣金”打包价。但对于当时的普通散户而言,如果可以用更低的佣金来完成交易,宁愿取消额外的研究服务。 但在规模效应显著的金融行业,头部玩家的优势往往非常大,中小玩家想要改变竞争格局并不容易。因此嘉信的早期发展还得益于传统券商在固定佣金取消后的重大战略失误: ——虽然顺势“降佣”了,但只降低了机构佣金(大部分优惠30%,部分削减比例高达50%),而出于对财务平衡的考虑,反而“逆势”提高零售佣金,比如当时的券商龙头美林证券,取消固定佣金制后对散户的佣金提高了10%。 而同期的嘉信,面向散户提供了比传统券商明显更低的折扣(两者最高折价差距可能达到70%以上)。下图为80年代嘉信的佣金宣传单,表明不同股价下每交易100股,标准佣金、X公司(同行对标)提供的折扣佣金以及嘉信提供的折扣佣金对比。 但折扣佣金不能形成真正的竞争壁垒。随着越来越多的新老同行,尤其是进入2000年代之后,拥有更低边际运营成本的互联网券商,如E*Trade(亿创理财)以显著更低的佣金成本(为嘉信早期的1/4)等加速壮大,直至2018年前后行业开启免佣时代,嘉信曾经赖以发家的“折扣”打法就难以为继了。 虽然佣金折扣后来不再是独家优势,但嘉信仍然是新兴的折扣券商翘楚。这背后的原因,除了下文我们将重点介绍的顺“转型财富管理”外,还得益于嘉信一直没放弃的“线下网络”战略: 为了增强与客户之间的信任关系、满足部分年老用户的人工客服下单需求,哪怕身处互联网洪流,最先推出在线交易网站Schwab.com,嘉信也坚持在业务发展的同时开设线下网点: 在创立的前5年里,逐步开了18个网点机构,随后加速完善线下网络。截至今天,嘉信一共有380个分支机构遍布全球。而1990年初,嘉信当时的最强竞对——互联网券商往往对线下网点天然不够重视。但在用户适应技术更替、熊市蔓延的关键窗口期,线下网络能够给到用户更多的服务和品牌信任。直到1990年末,E*Trade、Ameritrade两家才加快铺设线下网点。 2. 发展:财富管理壮大 海豚君认为,及时转型财富管理是嘉信能够跨越多代券商变革,仍然屹立不倒并持续向上攀爬的关键一步。 2.1 为什么亟待转型? 很简单,形势逼人。除了降佣趋势无法避免,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条件已经成熟。 1)需求方面:财富积累,理财意识提升 1990年代,美国经济走过滞胀后快速恢复、发展,同期股市繁荣,并在早期科技互联网的产业革命下,逐步涨到估值泡沫。 而同期的婴儿潮群体也已经迈入20-40岁,工作过一段时间也开始有了一些积蓄。而组建家庭后持续增长的消费需求,也使得该群体对财富增值有更强的主动意愿。与此同时,1974年美国个人退休账户(IRA)推出、1982年使用范围扩大,和后来推出的401(K)企业员工退休账户(属于下图中的DC Plans),这部分主要退休后才能取现使用的资金,进一步了激发普通大众的长期理财意识。1990年末,养老金逐步成为家庭金融资产中占比30%的重要组成部分。 2)供给方面:产品供给(共同基金、ETFs)和服务供给(独立投资顾问)兴起 1980年代,共同基金供给加速扩张(计算机技术帮助实现了基金后台的自动化管理),以富达、先锋、二十世纪投资等为首的资管公司,为投资者提供旗下多支共同基金购买,一度基金数量超过股票数量。 被动指数基金ETFs同样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最早靠更低的管理费吸引用户(是同期主动管理基金的1/4,部分宽基费用甚至下降了90%),但长期的关键驱动还是技术,以及美股长牛的大环境。2015年智能投资技术成熟,相关产品兴起,这种自动化投资的低门槛、低费率投资品种,快速渗透到更多投资者。 与此同时,降佣趋势下大量投资顾问闲置,开始以独立于传统机构之外,为大众用户提供资产管理咨询服务。 3)最后是政策扶持:1999年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出台,废除了1933年制定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有关条款,美国金融正式从分业迈入混业。 制度掣肘的消失,进一步助推了嘉信业务延伸的速度——2000年收购美国信托公司(偏面向高净值用户的家族办公室业务,后于2005年出售),2003年成立嘉信银行。嘉信银行的成立初衷并非是要单独发力做银行信贷,而是用在补强嘉信在综合财富管理的能力范围上,以降低客户资产流失率。 供需相互促进下,整个财富管理行业井喷式发展,除却股灾时期,保持增长近40年至今。在这过程中关键里程碑——共同基金、ETFs的权重持续攀升: a. 共同基金 光看1990年至2000年的十年光景里,共同基金规模就增长了5倍,其中1987年股灾之后的修复期增速最猛。 截至2024年末,美国共同基金达到39万亿美元规模(包含FOF则为42万亿),是全民财富的26%,在居民金融资产中占比30%。全行业存续基金10678只(包含ETFs),共同基金以股票基金为主,占了近60%。 b. ETFs 被动指数基金ETF除了早期靠“性价比”优势一炮打响外,伴随着养老金入市、在2010年之后的智能投资热潮,以及美股本身的长牛环境下持续高歌猛进,从1990年增长至今11万亿的规模,多年的CAGR增速超20%。其中费用最低的被动指数ETF基金在整个基金资产池中占到30%。 2.2 嘉信为什么能转型成功? 只不过嘉信的决断更快、更彻底,紧抓用户需求,第一时间跟进趋势做改变,不惜牺牲短期利益——面对传统渠道,打性价比牌;面对基金直销,靠服务创新。 (1)直面 “价格革命” 下面两张图陈列了1990年代美国共同基金相关的费用,以及投资者和基金公司分别需要支付出去的钱。一般而言: 1)投资者需要付申购费、赎回费、账户维护费(部分基金才有)以及管理费给基金公司,同时部分基金还需要支付交易费给到渠道平台。 2)基金公司在收到管理费时,一般会将40%-50%给到渠道平台(佣金分成),也就是分销费用(12b-1)。同时还需要对外支付托管、清算费用。 随着
Vanguard
推出免佣基金,主要免在了40%-50%的渠道分销费(或大幅压价至0.25%以下)和用户的申购费,意在力推“基金直销模式”,打压渠道话语权。
Vanguard
之所以能够大幅度压价,主要源于其自身的运营模式,公司股权由购买基金的投资者共同持有,因此基金降费不存在阻力,而是众望所归。 但此时嘉信作为渠道方,压力就比较大了,但仍然很快选择跟上
Vanguard
的降费步伐,甚至还“超级加倍”: 虽然
Vanguard
这种大客户没有了,但对于其他基金客户,嘉信开始提供前端用户的免费申赎体验,同时将分销费大幅压低,以更低的综合费率0.25%-0.35%来为第三方基金公司提供渠道服务。 如下图,综合传统渠道、
Vanguard
以及同样是头部规模的Fidelity比较来看,Schwab不仅对用户端收费友好(管理费从基金净值中扣除,明面上可以宣传“免费”),同时对基金公司而言,渠道运营成本同样更有性价比优势。 龙头们开打价格战,自然会带动整个行业的降费趋势得以加速。2010年末,共同基金的平均总费率不足1%,相比20年前的价格直接腰斩。 (2)产品创新仍是核心竞争力 面对基金直销的竞争,嘉信又贴合当时的用户痛点,创新性的推出两个关键新产品——基金一账通、RIA投顾。两个产品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形成一个稳定闭环。 1990年初,基金产品供给快速扩张,给用户更多投资选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麻烦”: a. 多账户管理繁琐
Vanguard
引领的基金公司直销模式下(用户直接打电话向基金公司可免费购买其自家基金产品),但如果用户购买了来自不同公司的多只基金,就需要开通多个基金账户,不仅影响资金划转的便利性,用户也需要承担重复报税的繁琐工作。 因此,嘉信推出了基金一账通和基金超市(OneSource),能够满足用户轻松实现基金之间的转换、统一报税等操作。 b. 产品筛选难度增加 投资产品供给扩张,也提高了大众投资者筛选产品的难度,因此由注册投资顾问“代管”账户的情况越来越多。在这个发展趋势下,嘉信推出了面向独立RIA投顾的托管平台(Schwab Advisor Services),但目的也并非要从中分一杯羹,而是寄希望通过这种“外包投顾”模式,实现更多的用户渗透和规模扩张。 嘉信虽然也有自营的投顾团队,但在投顾产业链中,更被熟知的还是为第三方投顾提供托管、工具方案为主的轻资产模式。 “交易免费+统一账户+RIA投顾”,使得嘉信兼顾了“卖方渠道”和“买方投顾”的运营优势——提供丰富的投资产品、基金推广不会受到渠道利益捆绑影响。在此期间,嘉信的基金超市快速扩张:从1992年的80只基金,仅一年后就扩容到200多只基金。 如今嘉信基金超市中拥有近5000只基金(包括共同基金和被动指数ETF),而10万亿的客户总资产中将近一半都是持有的基金资产,同时也有超5万亿美元接受了持续性的投顾咨询服务,其中90%以上由外部RIA(9000多名)提供投顾服务,剩余10%则由公司内部顾问提供。 嘉信的财富管理服务,基本涵盖了从普通家庭到高净值收入家庭的理财需求。高净值收入家庭往往需要1V1的服务,嘉信配备的“自营+外包”合计近1w的咨询顾问就在这里派上用场。 但除了“人工投顾”外,另一个绝佳的创新,就是嘉信于2015年领先市场推出智能投顾服务,通过提供更低门槛的投顾服务(免费+起投规模低),捆绑住大部分普通收入家庭的财富管理需求。 而相比同行,嘉信的智能投资产品再一次将“性价比”执行到底:一不收取咨询费(Betterment、Wealthfront、Fidelity、E*Trade均需要收取0.25%~0.35%的咨询费),二单独提供专业投顾的电话客服。 目前嘉信已经成为美国智能投资领域的头部平台,竞争对手包括综合金融机构如Morgan Stanley,财富管理老对手Fidelity、
Vanguard
以及新兴平台Betterment和Wealthfront。 在当前6000-10000万亿的市场规模上(不同数据来源),嘉信规模排全美第四,市占率大约为10%-15%。借助传统业务的产品优势和渠道优势,嘉信有望在享受行业增长红利的同时,抢夺更多份额。 小结:50年的时间,嘉信完成了华丽转身,挤进美国金融平台TOP名单。在行业的多次变革中,创始人团队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客户满意度来作为业务成果的衡量——用真金白银来表达满意度,因此客户资产规模AUM是公司团队一直追求的显性KPI。 为了达成发展目标,嘉信手握两张关键牌,一“性价比”牌,二“产品创新”牌,都有惊无险的度过了每一次行业变革的惊涛骇浪。虽然证券交易、基金代销的降佣,难免拖累短期业绩,但金融行业特征决定了“以价换量”是长期趋势。而越大的资产规模,在用户信任度、金融抗风险、后端摊薄固定成本费用等方面都具备更高的优势,这何尝不是平台的核心竞争力? 但随着平台成为龙头,未来资产规模的扩张空间会逐步缩小,光靠“规模”驱动的逻辑,就有点施展不开了。此时就必须要“开源”,因此业务的纵向扩张需求出现。 嘉信同样在2000年初美国金融混业监管放开后,拓展了银行和面向高净值用户的资管业务、信托业务等。银行的设立,除了本身可以放贷外,还有助于降低其他业务的资金成本,从而扩大保证金交易规模。 目前净利息收入是当下嘉信创收的第一支柱,包括公司存款利息、银行信贷利息、保证金交易利息、持有债券利息和收益,以及用户融资交易下隔离账户的利息收入,再扣除一定的资本成本。 显然,即将到来的降息周期对这一块业务并不有利,但并非嘉信所有业务都负面。低息环境下对股权市场的推动,有助于增强资管、交易业务。 与此同时,嘉信也在积极迎合用户的新型需求,正如过去近50年那样,积极拥抱用户需求的痛点和新变化。比如加密资产的交易投资,包括现货交易(预计明年推出)、加密货币主题ETF(投资加密货币产业链公司,7月已推出)等等。 因此未来的降息周期,对嘉信可能并不是完全的利空。在老业务有增长压力下,可能因此激发“老年嘉信”创新变革的新动力,顺势迈入新的成长阶段。具体如何看待?海豚君会在下一篇中展开讨论。
lg
...
海豚投研
09-17 19:31
谷歌股价暴涨超9%,美股ETF涨跌分化,道指微跌标普纳指上涨
go
lg
...
45.33亿美元 长期公司债ETF-
Vanguard
(VCLT.US) 1.02% 2.73亿美元 Invesco应税市政债券ETF (BAB.US) 0.94% 132.82万美元 大宗商品型ETF走势及原因 大宗商品ETF普遍下跌,主要受油价下跌影响。2倍做多标普能源行业指数ETF跌4.53%,2倍做多彭博原油ETF跌4.37%。消息面显示,欧佩克+计划再次提高产量配额,WTI原油期货下跌近3%,导致相关ETF承压。 编辑总结 整体来看,科技股和相关ETF的强势表现支撑了美股的部分上涨,而能源及大宗商品板块受供给增加和油价下跌影响显著承压。债券类ETF受益于美联储降息预期而上涨。投资者需关注政策变化、反垄断案件进展以及油市动态,以把握市场结构性机会与风险。 常见问题解答 Q1:为什么谷歌股价突然大涨? A1:主要因美国地区法官驳回了政府对谷歌的最严厉处罚,使其可保留Chrome浏览器,市场认为反垄断案结果利好谷歌投资者情绪,推动股价大幅上涨。 Q2:美股ETF涨跌分化明显的原因是什么? A2:科技类ETF受利好消息刺激上涨,而能源、原油类ETF受供给增加和油价下跌影响而下跌,市场结构性因素导致整体ETF表现分化。 Q3:纳斯达克上涨是否意味着美股整体走强? A3:纳指上涨主要由科技股推动,但道指微跌显示传统蓝筹股表现疲软,因此美股整体走势呈现分化格局。 Q4:债券型ETF上涨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什么? A4:美国7月JOLTS职位空缺降至10个月低点,就业数据疲弱强化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推动长期债券类ETF价格上涨。 Q5:大宗商品ETF下跌是否会持续? A5:下跌主要受欧佩克+提高产量配额和油价下降影响。如果油价继续承压,大宗商品ETF短期内可能延续弱势,但需关注供需变化和地缘政治因素。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9-05 00:11
日本债市犹如“价值陷阱” 外国投资者深陷其中
go
lg
...
s Asset Management和
Vanguard
Group等国际投资者也之前纷纷买入日本债券。 然而,对一些资深投资者来说,这笔押注日本的交易越来越像个价值陷阱:即廉价资产吸引到买家,但价格却进一步下跌。 “这是一项危险的交易,”PGIM Fixed Income的首席投资策略师兼全球债券主管Robert Tipp表示。“完美诠释了‘价值陷阱’的概念。”
lg
...
金融界
08-28 13:30
美股成交额排行榜:英伟达连续三日下跌 特斯拉面临NHTSA调查
go
lg
...
委员会监督财务、监管及声誉风险,并任命
Vanguard
前行政总裁F. William McNabb为首席独立董事。联合健康目前正面临司法部调查及公众批评。 谷歌-A (GOOGL.US) Pixel 10 系列与Android更新 谷歌-A股收高0.22%,成交38.98亿美元。公司推出Pixel 10系列手机,同时发布Android 16 QPR2 BETA及新版Canary系统,提升生态系统体验。 CoreWeave (CRWV.US) 获得OpenAI贷款支持 数据中心运营商CoreWeave收跌0.80%,成交25.14亿美元。消息称公司获得OpenAI合作伙伴支持的26亿美元贷款,将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AI计算能力扩张。 Applovin (APP.US) 股价上涨及成交分析 Applovin收高1.55%,成交21.28亿美元,显示投资者对公司业务和广告平台前景持乐观态度。 编辑总结 周四美股成交额榜单显示,英伟达连续三日下跌,特斯拉受监管调查影响,科技股整体波动。大型科技公司财报、市场政策及监管消息仍为主要影响因素。投资者需关注AI财报催化、监管风险以及全球市场动态,以评估短期股价波动和投资机会。 常见问题解答 问1:英伟达连续三日下跌意味着投资风险增加吗? 答:短期下跌主要受市场调整影响,但韦德布什上调目标价至210美元,表明分析师仍看好其AI业务和季度财报催化潜力,长期投资价值仍存在。 问2:特斯拉面临NHTSA调查会对股价产生多大压力? 答:调查反映监管关注,可能短期增加波动,但特斯拉已修复问题,长期风险可控,需关注后续审计结果及披露情况。 问3:沃尔玛盈利不及预期的原因是什么? 答:主要因保险理赔费用增加,虽然营收增长4.8%优于预期,但非GAAP每股收益0.68美元低于市场预期。 问4:苹果在印度开设新门店有何意义? 答:这是苹果进一步扩张印度高潜力市场的策略举措,有助于提升品牌影响力和销售额,同时加强全球布局。 问5:CoreWeave获得OpenAI贷款对其业务有何影响? 答:26亿美元贷款将支持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扩张及AI计算能力提升,增强公司在AI计算服务市场的竞争力。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8-23 00:13
SPDR黄金信托GLD持仓下降至958.20吨 分析机构资金流向与市场影响
go
lg
...
银ETF(SLV) +1.5吨 上升
Vanguard
美债基金(BND) +2.0亿美元 上升 未来趋势预测 考虑到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美联储利率政策的延续,预计短期内黄金ETF可能继续出现小幅波动,但整体持仓量仍维持在950吨以上的高位。投资者可关注美元指数、通胀数据及地缘政治事件,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GLD的资金流入与市场价格表现。 编辑总结 综上所述,SPDR黄金信托GLD近期持仓下降反映出投资者在波动市场下的资产配置调整。机构和散户对黄金的操作以短期获利和风险管理为主,而市场整体对黄金的避险需求依然存在。未来黄金ETF的持仓量可能继续小幅波动,但长期避险价值仍然显著。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GLD持仓下降0.42%意味着什么? 回答:这意味着SPDR黄金信托的黄金储备减少了4.01吨,占总持仓量的0.42%。投资者短期减持可能是出于获利了结或重新配置资产的考虑,不代表市场信心完全下降。 问题2:黄金ETF的波动是否会影响实际金价? 回答:黄金ETF持仓量的变化会影响市场资金流动,但对国际现货黄金价格的直接影响有限。价格更多受美元走势、通胀和全球经济数据影响。 问题3:与其他ETF相比,GLD的表现如何? 回答:从资金流向来看,GLD近期小幅下降,而银ETF和部分债券基金出现资金流入。这说明投资者在进行组合优化时,可能从黄金转向其他资产。 问题4:机构投资者如何看待GLD的减持? 回答:根据分析师观点,机构投资者的减持主要是短期操作,关注收益锁定和风险控制,并不表示对黄金的长期信心下降。 问题5:未来GLD持仓量可能如何变化? 回答:考虑到全球经济和利率环境,短期内GLD可能继续小幅波动,但预计仍维持在950吨以上的高位水平,投资者应关注美元指数、通胀和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8-22 00:14
美国银行二季度调整持仓 增持博通Meta减持苹果百事可乐
go
lg
...
果(Apple)、领航先锋价值ETF(
Vanguard
Value ETF)和领航先锋成长ETF(
Vanguard
Growth ETF)。此次调整主要围绕科技和成长型资产进行操作,以优化组合收益。 增持股票分析 二季度,美国银行重点增持了以下股票和ETF: 博通(Broadcom):增持显示出银行对半导体行业长期增长潜力的信心,尤其在数据中心和5G应用的持续发展背景下。 Meta:尽管面临监管和广告收入压力,但公司在AI和元宇宙业务布局被认为有长期成长潜力。 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增持表明银行看好大型金融机构在利率上行周期中稳健的盈利能力。 领航先锋成长ETF(
Vanguard
Growth ETF):通过ETF增持,实现对成长型股票的广泛布局,分散个股风险。 亚马逊(Amazon):增持反映了对电子商务和云计算长期发展趋势的信心。 减持股票分析 在减持方面,美国银行主要调整了以下持仓: 苹果(Apple):减持可能出于估值高企或组合风险平衡考虑。 百事可乐(PepsiCo):减持显示银行对消费品板块短期增长预期较为谨慎。 投资策略解读 通过本季度操作,美国银行呈现出以下投资策略特点: 科技和成长优先:增持博通、Meta、亚马逊等科技股,表明银行继续看好技术驱动型行业。 平衡组合风险:减持苹果、百事可乐等成熟企业,可能是为了调节组合中高估值和防御性资产占比。 ETF辅助布局:通过领航先锋成长和价值ETF进行操作,实现对成长与价值板块的综合覆盖,提高组合稳健性。 编辑总结 美国银行二季度在科技和成长型股票上持续加码,同时适度减持部分成熟蓝筹股,体现了其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对高成长板块的偏好与风险控制意识。整体策略显示出对半导体、科技巨头及金融板块长期增长的信心,同时通过ETF工具优化组合结构,兼顾收益与稳健性。 常见问题解答 问1:美国银行二季度增持哪些股票? 答:增持股票包括博通、Meta、摩根大通、领航先锋成长ETF和亚马逊,重点布局科技和成长型资产。 问2:减持的股票有哪些? 答:主要减持了苹果和百事可乐,可能出于组合风险平衡或估值考虑。 问3:重仓股有哪些? 答:重仓股包括微软、英伟达、苹果、领航先锋价值ETF和领航先锋成长ETF。 问4:为何选择ETF进行投资? 答:通过ETF可以分散个股风险,同时覆盖成长与价值板块,实现组合稳健配置。 问5:此次操作反映了怎样的投资策略? 答:策略体现了科技和成长优先,同时兼顾风险控制,通过ETF辅助布局,实现组合优化。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8-16 00:10
九月降息大概率落地,美股还能走多远?
go
lg
...
rld的19.7。 值得关注的ETF
Vanguard
FTSE新兴市场ETF(VWO) :费用低、覆盖广,适合长期布局新兴市场 iShares MSCI新兴市场ETF(EEM) :流动性强,是传统新兴市场配置入口之一 iShares Core MSCI新兴市场核心ETF(IEMG) :大盘+小盘+ A股,全方位覆盖新兴市场 KraneShares中华互联网ETF(KWEB) :聚焦中国互联网龙头,涵盖腾讯、阿里、京东等 KraneShares恒生科技指数ETF(KTEC) :中国顶尖科技企业代表,2025年涨幅52.9% Global X MSCI阿根廷ETF(ARGT) :捕捉阿根廷经济改革机会,2025年上涨47.8% iShares MSCI中国小盘股ETF(ECNS) :高成长中概小盘股组合,年内涨幅超53% iShares新兴市场多因子股票ETF(EMGF) :多因子策略,强调风险平衡与长期稳健成长 WisdomTree中国非国企ETF(CXSE) : 剔除国企,专注中国私营企业与新经济动能 KraneShares新兴市场消费科技ETF(KEMQ) :电商+科技双主题,2025年涨幅达46.4% SPDR 欧元区蓝筹指数ETF(FEZ) :跟踪欧洲50大蓝筹股,核心欧股配置标的 iShares MSCI欧元区ETF(EZU) :全面覆盖欧元区主流股市,如法国、德国、荷兰等 WisdomTree对冲型欧洲股票基金(HEDJ) :提供货币对冲策略,应对欧元贬值 iShares Core MSCI欧洲ETF(IEUR) :覆盖欧洲发达市场,包括英国和大陆主要国家 原文链接
lg
...
TradingKey
08-15 21:05
美联储9月降息几乎板上钉钉,CPI会令预期破灭吗?
go
lg
...
公布的8月非农就业数据同样超出预期。
Vanguard
资产管理公司全球利率主管Roger Hallam则预计,除非通胀大幅超标,否则美联储在决策时会优先关注劳动力市场状况。他表示,劳动力市场已经显现出足够的疲软迹象,使得“9月降息的可能性大幅上升”。
lg
...
风起
08-12 15:36
上一页
1
2
3
4
5
•••
46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两大投行齐声警告:全球股市或将迎来“现实回调”、未来两年恐跌10%至20%
lg
...
【黄金收评】发生了什么!?金价巨震68美元 中国重磅消息一度引发金价暴跌
lg
...
中俄突发重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寻求促进投资 扩大与俄经济联系
lg
...
【直击亚市】美联储官员最新信号吓坏市场!Palantir引爆不安,美元连涨5天
lg
...
中美突发重磅!白宫:美国将于下周开始暂停向中国船只收取港口费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19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1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