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17岁自由、迪拜BCH信仰王、故事哥的“开挂”经历
go
lg
...
abs负责战略咨询与投研,并于迪拜落地
Web3
孵化器。 BCH Club是Bitcoin Cash一个全球化的分布式俱乐部组织,聚集了一些BCH持仓达到一定程度或者对于生态有独特活力贡献的会员,大家以不同方式驱动BCH的全球大规模采用水平。 2.您可以分享一下您的入圈契机吗 在2015年左右,我还在进行学业,开始接触Bit.coin和加密货币领域。起初,我只是偶尔在上网时会看到一些关于比特币的广告插件或新闻。虽然那时候对比特币的了解还很肤浅,但是我一直对高科技行业和全新技术领域 有天然的兴趣。后来,在高三左右时,开始对不同行业中的潜在发展方向进行资料搜寻及学习。在浏览中,我注意到了以太坊(Ethereum),并阅读了它的白皮书和粗读了其橙皮书。 这成为我真正开始探索加密世界的契机。尽管我不是编程出身,无法仔细咀嚼代码,但我理解了以太坊的范式和愿景,以及它在未来可能给世界带来的变革。因为当时还是早期探索,一开始对这些概念还比较抽象,于是我与一些思维较为同频的同学进行了讨论。我们一起探讨比特币和以太坊等加密货币与人类历史上的通货的不同之处,尽管当时这些数字货币还没有很高的市值水平。 逐渐地,在以QQ、Wechat为主流中文社区群里与其他人交流,开始尝试购买一些比特币,也开始体验Twitter(X)与访问Ethereum.org等信息站,并体验了价格的波动。当时只是将它们视为一种有趣并很酷的体验,也只是用一些日常开销去参与,而不是全部杀入。 在当时,整个币圈社区的氛围也没有像现在这样投机主义盛行。那时候已经有一些交易所,但界面相对简陋。比特币和莱特币和一些有减产效应的资产在社区里讨论较多,也有传说一些实力非常强的个人或资本通过一些社交媒体传播消息来影响它们的短时价格波动。 在2015年至2016年期间,我对加密货币市场的认知逐渐加深。我出生在一个潮汕家庭,家里经商,祖辈从事五金行业,而父亲则早期在珠三角地区从事薄膜和光电材料的经商。家庭教育观使我对任何早期新技术和范式创新产生了天然的探索欲及兴趣,并相信自己的敏感与嗅觉 在2016年,我进入了大学,那两年正值双创余潮,学校为了支持创业,设立了创新楼并提供资源和补贴。我抓住机会,在大学里和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编辑好了一份商业计划书,成功得到了一个0租金的办公室。 虽然刚开始只是打算创业,但并没有明确的计划。由于我在交易以太坊等加密货币,我对区块链技术产生了兴趣。当时区块链的定义比较模糊,有些人将其视为金融创新,而有些人认为是一种骗局。我开始研究区块链技术的不同发展方向的白皮书和论文,而不仅是关注其投机方面。 起初,我开设一家旅游公司,但后来决定创办一家关于加密资产和区块链概念的科技公司。在当时,区块链这个词并没有像现在这么普遍,我觉得用这个词来命名公司很酷——维奥区块链智能平台;并获得了那一年创业比赛的创新奖。但我们的低成本场地资源被限制在一个,所以我们尝试说服了十个不同大学的朋友,用他们的学生身份以及不同创业类目BP申请了不同大学的创新楼空间,总共拿到了10个0租金租用的办公室。我用家里支持我的资金请一些共同看好的大学生吃饭,聊学业和未来的发展愿景,最终成功组建了一个创业团队。我和这些合作伙伴一起利用这些办公室,在深圳、中山和珠海等地建立了一个类似于创新楼的创业空间。我们在不同的办公室中进行不同的业务尝试。 其中一些包括测试以太坊Pow节点。期间,我经常往深圳跑,与支持我的早期投资人交流,尝试寻找机会扩大我们的比特和以太Pow节点业务。当时,矿机是一个比较直接的盈利方式,并且未被政策列为淘汰产业。而与以太坊相关的应用和ICO在那时还没有受到太多关注。我们的团队努力经营,在大学里获得了一些收入。我们主要关注POW节点(矿业)这个业务,以及在早期投资人支持下 我们扩大规模。在2016年下旬,我们找到了投资人,然后设立了小规模的挖矿项目。我们利用显卡配置好挖矿设备,并在大学期间秘密进行挖矿,这让我们的团队获得了一定的盈利,达到了接近A8以上的盈利水平。并且,我们还将投资人提供的资金通过一些投资方式进行了衍生策略保护,同时将部分矿机再卖出。 随着2017年的到来,1CO开始兴起,山寨币等项目也涌现出来。我们参与了一些1CO项目,并在广东地区活动频繁。然而,由于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珠三角,我们并没有经常前往成都和上海等地。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的团队也发生了一些变动,有一个合伙人退出了,我们又遇到了更为强大可靠的合伙人。到了2017年,我们投了公信宝、量子等项目,而其中公信宝项目的收益非常可观。在这个阶段,我们开始关注数据上链的概念,并认为其逻辑是闭环的通顺的。 虽然我们投资的一些项目在现在很多不一定还保持着很高的市值,但当时的收益非常可观。特别是像那一批项目,上线后涨了七八十倍,获得了相当可观的收益。这样的收益让我们觉得自己有很多资金可以支配,尤其对于当时的年龄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我们陆续投资参与了很多项目,包括一些小型1CO和热门项目。在交易所方面,我们主要使用Gate.io(如今的芝麻开门),而像Huobi等交易所在当时并没有像2019-2020年很多使用者。并在2017年的1CO热潮中取得了一些进展。虽然我虽然没有达到A9的资产水平,但在18岁时,我们已经实现了财务上的完全独立,也就是说我们不再依赖家里的资金。在珠三角及这样的如中山和珠海,已经可以轻松的配置固定资产,当时内心有一些膨胀感,但很快通过阅读很多反面案例,压制住了这种膨胀的滋生,而是更稳健的规划下一步。 然后,我们进入了2018年,这是比特币和加密货币市场发展迅猛的一年。在这期间,我在一些主要的一线城市参加了一些行业会议,认识了许多人,其中流量最大的公众号是狂人趋势和王团长。虽然我并不对他们的行业水平感到认可,但是进行了不带偏见的关注,在2017年10月左右,EOS项目出现了,它被称为是以太坊的竞争对手,拥有更高的吞吐量和更快的速度,被誉为“以太坊杀手”。当时EOS的价格从几美元涨到十几美元,市场气氛很好,波动性也非常大。我们合理下注了大约200万左右的资金,然后它涨了约6、7倍,让资产到了一个比较可观的水平。然而,接着2018年新年(春节)前后,EOS价格开始狂跌,从高点大约45美元跌至低谷。虽然我们在涨势中有所盈利,但在下行的过程中也有一定程度的回撤。 当时的市场情绪非常低迷,一个高速增长的市场忽然停下来,使我感到短暂的不适应,但这才是市场的常态,要像一个优秀的猎手一般等待机会,并出手。随着公司的发展,我们开始匹配到了更专业、有热情的合伙人以及合作伙伴,因为一些原先的合作伙伴对于行业变化已经不太熟悉,也没有失去了热情。我们做了一些调整,以保持公司的活力和竞争力。我们不断学习新的区块链知识,并研究各种加密市场中的匿名技术,例如Monero(XMR)Zcash 和特殊分片技术解决方案等。回归本质,再探讨哪些加密资产在全球范围内被当作通用货币使用,不仅仅局限于比特币。我们同时还有海外合规矿业业务,尝试了一些新的投资领域。此时个人资产已经达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 另外,在18年,我们还涉及了USDT的一件有趣的事情。USDT是由泰达公司发行的,与美元1:1抵押。我们知道,USDT的底层资产并不是完全透明的,但它在加密货币市场中被广泛使用。与此相关的是Bitfinex,它是一个重要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华语圈内的一些知名人士,如李笑来和赵东,与Bitfinex有关系,并参与了LEO的发行。LEO是一种由Bitfinex发行的代币,旨在弥补USDT丢失的资金。我也投资了一大笔LEO,然后通过在珠三角驻足时的一系列交易赚取了较好的利润。 我还将一部分LEO分发给了一些学弟学妹和师兄师姐,让更多人参与其中。这种做法实际上是通过让更多人赚取到利润,这也换来他们的认可和支持,当然这样的投资行为有一定风险。但在当时其实还是比较自信,希望来构建一个因此而注意到加密市场的社区,为未来的行业影响力打下基础。这一时期,我在不同的校园内主动承担了一些教育角色,向同学们介绍区块链、加密资产和美股等机会和基本概念内容。 我希望能够用自己的实际操作和案例来帮助他们理解这些概念,而不只是空洞地说一些高深的话。我把LEO这个投资机会分享给了很多人,以帮助他们在加密市场进行了风控范围内的实践,这也让一些新朋友进一步加深对我的认可。 18年整体来说,手里的风险资产有所缩水,但因为有部分套现和其他的公司收入,我们还算过得不错。在深圳,我和很多行业朋友接触,我们开展了一个新的业务,主要涉及区块链。当时币圈是一个大家常用的词汇,而如今的氛围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还有,在18年,对区块链技术、扩容等话题的讨论很热烈,很多散户和韭菜都愿意参与讨论和关心。虽然参与人数可能没有现在这么多,但整体的讨论氛围更为热烈和积极。 在2018年,我作为一名新生代加密新人,了解了当时在深圳火爆的网红胖妮,她是华语圈内最火的女性代表之一,是币圈自媒体中最受欢迎的前三名之一。胖妮通过一系列视频吸引了大量关注,其中包括与快的创始人陈伟星激烈讨论的视频和关于比特币全球应用的旅行视频。她还组织了全国大学生区块链辩论赛,吸引了全国两千多名大学生参与,最终通过一系列筛选,选出六名参赛者前往深圳角逐冠军。我参加了辩论赛并获得了冠军,并因此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核心内容:在2015年左右,我开始接触比特币和加密货币领域,尽管对此了解不深,但对高科技和新技术有浓厚兴趣。在高中时,我与同学讨论了比特币和以太坊等数字货币的潜力,虽然当时市值不高。通过QQ和WeChat等社区,我逐渐涉足加密世界,尝试购买比特币,体验价格波动。我进一步了解以太坊并创建了一个创业团队,致力于探索区块链技术应用。我们尝试创建挖矿节点,并在投资人支持下扩大规模。在2017年的1CO热潮中,我们投资了多个项目,取得了可观的收益。然后,我们积极调整团队和业务,扩展海外合规矿业和投资领域,实现了财务上的独立。2018年是加密货币市场发展迅猛的一年。我参加了行业会议,关注了EOS等项目。我也参与了USDT和Bitfinex相关的投资,并在市场波动中取得了一定的利润。我们尝试分享投资机会,帮助更多人理解加密市场。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在区块链领域取得了一些成功。在此过程中,我积极与行业内人士互动,参与讨论,推动行业发展。 3.您可以讲一下您正在做的事情吗? 2018年在深圳,我与许多区块链项目和团队接触,和一位强大且可靠的合伙人成立了一个孵化企业,进行了一些加密市场的业务和项目孵化。我们为一些项目提供咨询,研究和投资,并致力于影响和帮助创业者和项目开发者取得更大的成功。我们在一级市场投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并在迪拜建立了的Tech Finance Group也就是OOKC Group。 OOKC Group是一家综合性的科技金融集团,专注于投资咨询、收并购等业务。自2021年以来,我们把迪拜作为总部所在地,这是出于对合规的考虑,并认为迪拜是一个适合华裔创业者的国际市场,同时也辐射北美、东亚等地的优质项目。 我们的投资业务主要涉及一级和二级投资,同时致力于战略咨询和孵化。我们在迪拜为加密行业的公司提供官方资质,支持它们在阿联酋合法经营区块链业务。在投资领域,我们对NFT等项目有着成熟的经验,也对比特币生态进行了深入研究。我们认为BTC以外,BCH是具有正统性和巨大机会的项目,并专注于探索BCH在POW应用层的技术和潜力。同时,我们也在研究其他类似比特币的资产,以及采用Cashtokens协议的新兴资产发行方式。我们对比特币现金生态赛道有着强烈的信心,并将继续深入参与和研究这个领域的发展。我们相信BCH有着巨大的潜力,并对其技术和设计进行持续探索,以符合中本聪的愿景,提供点对点的现金结算体验。我们已经在迪拜为代表的中东地区引起了不少
Web3
社区的关注,也对迪拜未来的加密友好发展方向感到认同。 在这期间我们孵化的Fishman BlockChain 品牌IP也和Binance的衍生品部门就早期教育设计进行过合作。 核心内容:2018年,我与合伙人成立了Tech Finance Group,总部设在迪拜,专注于区块链项目投资和咨询。我们支持加密行业公司在阿联酋合法运营,重点关注NFT、比特币现金(BCH)等项目,并研究新兴资产发行方式。我们相信BCH潜力巨大,迪拜已引起
Web3
社区关注,我们致力于中东地区的加密友好发展。此外,我们的孵化项目Fishman BlockChain品牌IP曾与Binance合作进行教育设计。 4.您在
Web3
中最难忘的经历是什么? 在2017年,我意识到在加密资产行业,融资通常需要去北京,而币圈项目则更多涉及深圳。由于对加密领域的浓厚兴趣,我将学业放在一边,全身心地投入到深圳的加密市场。 2019有机会受邀去到了伦敦,作为第一批加密世界的代表参加了LSE(伦交所)的加密行业活动,并深感海外其庞大的资本布局和全球视野,进一步扩展了我的宏观认知。他们说“OldMoney”要进来随后,市场在2020年出现了一次312的大幅闪崩,我发现"OldMoney"进入市场了,但并非像预期的那样直接将市场推升,而是用血腥的杠杆清算来采集。 在2020年至2021年期间,深圳是一个活跃的区块链和加密货币行业中心,吸引了许多机构关注和投入。我们从2021年起开始关注迪拜和全球的投资、孵化以及区块链项目。在深圳招募了许多年轻人,并在DeFi投研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我们为至少50个
Web3
项目提供过顾问、战略咨询甚至深度孵化的服务。对于一些项目,我们提供了Tokenomics以及价值捕获方面的调整,并且我们会以投资机构的身份参与早期轮次,获得折扣参与项目的治理代币的投资等。在过去的几年中,整个行业经历了动荡和兴起的时期,尤其是DeFi summer和跨链多链的发展。我们曾在媒体平台上分享过一些对波卡(Polkadot)等项目的判断和研究,也经历了一些盈利和回撤的阶段。在行业的波动中,我们始终关注生态的发展,并积极输出关于行业的研究动态。 当时在比特币分叉的时候,我们保留了所有的BCH和BTC,并一直对比特币现金的前景持乐观态度。虽然我们一直持有比特币作为整个基金战略的一部分,但同时也专注于建设和关注BCH的生态赛道。在2021年之前,我们开始关注NFT,在2020年底对NFT进行了深入研究。当时,NFT市场还很小,所有NFT的市值加起来甚至不到一亿人民币,与整个行业的其他资产相比微不足道。即使在代币估值最高峰时,很多人的个人净值已经达到数亿,但整个NFT市场仍然非常小。这使得当时很多人很难理解NFT是什么,它的赛道究竟是怎样的。然而,在我研究了NFT后,我认为这是一个新的赛道。我和团队一起研究后发现,随着市场的发展和热钱从DeFi和比特币等领域流出,NFT可能会迎来爆发。在2021年二三月份,一批公链项目如ENJ、Flow等开始一浪一浪的上涨趋势,涨幅达到四五十倍甚至百倍以上。 在三四月份,NFT项目开始兴起,出现了一些受欢迎的项目,比如Block Art等。其中一些NFT项目在上半年涨幅巨大,例如无聊猴(Bored Ape Yacht Club),这些项目都是在那一波热潮之后兴起的。在2021年,我在NFT领域赚得比较多,特别是参与了Block Art 等NFT项目,收益可观。虽然NFT在当时还不太火爆,但我作为NFT的早期布道者,对这个赛道有着强烈的信心,我预见到NFT将会是一个新的赛道。 我在2020年底至2021年初抓住了NFT这个赛道,并将其视为游戏金融领域的潜在场景。当时,GameFi这个词还未普及,但我认为NFT最适合应用在游戏领域。我预见到NFT能够承载游戏,构建游戏经济体系,并为游戏玩家带来更好的游戏体验。在我路演时,我举例说明NFT可应用于枪战游戏、魔兽世界等,使其在经济流通体系方面得到改善。 虽然当时NFT赛道还不为大众所熟知,但我在2020年底和2021年初对NFT赛道的早期布局为我个人积累了很多资源。因此,很多人把我定位为一个投研型人物,我对行业发展的独到观点和早期布局得到认可。 核心内容:2017年,我专注于深圳的加密市场,发现融资通常需要前往北京,而深圳更多涉及币圈项目。2019年,我受邀参加伦敦LSE的加密行业活动,拓宽了国际视野。2020年至2021年,深圳成为区块链和加密货币中心,我开始关注迪拜和全球投资、孵化和区块链项目。我为多个
Web3
项目提供了服务,包括顾问、战略咨询和深度孵化,同时参与早期轮次的投资。在比特币分叉时,我们持有了BCH和BTC,关注BCH的生态发展。2020年底开始关注NFT,认为它在游戏金融领域有潜力,早期布局在NFT领域为我积累了资源和认可。 5.您认为
Web3
中未来有哪些具有发展潜力的赛道 OOKC Group对于比特币现金(BCH)及其生态的关注非常深入。在过去一年里,我们一直致力于研究BCH的技术,特别是其在POW应用层面上的潜力。作为比特币历史上最成功的一个分叉币种,BCH在国际化采用方面表现出色,因此我们将其视为最重要的赛道之一。 我们在迪拜成立并扩展业务,我们关注全球范围内的项目,尤其对NFT等新兴资产进行深入研究。我们认为BCH在POW领域具有正统性,因此对其生态的研究也非常重要。同时,我们也一直在关注类似BTC的项目,尽管BTC在市值上更大,但我们认为BCH和BTC都有各自的优势。实际上BTC实现的是去中心化的电子黄金愿景。 我们深入研究BCH的技术特点,认为它符合中本聪的愿景,是真正意义上的点对点结算现金。BCH的全体开发者在技术层面上进行多年的探讨,使其在中本聪的原始设想上有所拓展,这使得BCH在与BTC共享了比特币的历史账本的同时,能够作为一种点对点的现金支付方式。 除了技术方面,我们还留意到BCH上出现了新兴资产发行方式,即通过ERC20协议进行资产承载。我们认为在BCH上将出现许多新的有趣事物,这是我们对该赛道保持关注的原因之一。对于BCH及其生态,我们一直在输出相关研究和资讯,以促进其发展,并支持相关的创业者和项目。我们相信,BCH在未来会有更多的机遇和爆发的潜力,因此我们将持续关注并在该领域积极投入。 核心内容:OOKC Group深入研究比特币现金(BCH)及其生态,特别关注其在POW应用领域的潜力。我们在迪拜扩展业务,支持
web3
项目的合法发展,同时关注全球的新兴资产,如NFT等。认为BCH符合中本聪的点对点结算愿景,是真正的现金支付方式。此外,我们还关注BCH上的新兴资产发行方式,如通过ERC20协议进行资产承载,因此对该赛道保持关注,输出相关研究和资讯,以促进BCH及其生态的发展。认为BCH在未来有更多机遇和爆发潜力。 6.您可以说一下您的长期愿景吗? 我们的愿景是成为一家引领加密行业发展的领头企业。作为个人和OOKC集团的投研合伙人,我们希望将OOKC打造成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品牌。我们的目标是在整个加密行业中寻找并发掘更多优秀的项目,特别是围绕中东地区及北美地区的比特币生态内的潜力项目和新一批独角兽企业。通过持续的投资、孵化和咨询,我们致力于推动加密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全加密范式的发展。 我们希望在未来的数年内,能够支持超过100家独角兽企业的崛起,为整个加密世界带来更多的创新和价值。我们目前已经在投资孵化咨询方面开展了相关工作,特别关注比特币生态内的项目,如比特币现金等。然而,我们的愿景不止于此,我们将继续深入参与加密行业的发展,为优秀的项目提供支持和帮助,助力他们成为行业的领军者。通过不断努力和专注,我们相信OOKC将成为加密行业的重要力量,推动整个行业向着更加成熟、创新和繁荣的方向发展。我们将继续秉承开放、合作、创新的理念,不断探索和突破,为加密世界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可能性。 核心内容:OOKC Group的愿景是成为全球加密行业的领军企业,他们专注于发掘和支持比特币生态等项目,并希望在未来几年内支持100家以上的独角兽企业崛起,推动加密行业的发展和创新。我们秉承开放、合作和创新的理念,致力于为加密世界带来更多机遇和可能性。 7.您有主动想分享的东西吗? 关于最近的热点,我想分享几个观点。首先,市场在短期内可能出现单边冲杀,去向下获取流动性,比如比特币从年初涨到3万美元,以及比特币现金从底部涨了三倍多。真正能在行业中赚钱的人很少,很多人在短期内可能会亏钱。因此,我的建议是聚焦于小而新、真正具备创新的赛道。要区别于其他人,专注于发现那些在加密行业具有独立创新且新兴的项目,特别是那些尚未完全展开的赛道。这些赛道可能带来更高的收益预期,但也需要更多的风险和专注度。 我去年以来一直看好比特币现金生态(BCH)这个赛道,并将其视为下一个类似以太坊虚拟机(EVM)的赛道,如BSC Polygon等。我相信比特币现金会迎来一个类似于UTXO的Summer,即POW-UTXO的生态赛道,其中将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应用和资产。比如Cashtokens 协议 由于该生态相对较新,有着较高的增长潜力和投资回报预期。 市场不是好好先生,是客观多变的,不能因为某一个生态发展前景看好,就强烈的固执的All in。因此,在构建投资组合时,我们要保持灵活性,避免一把输掉下桌的风险。同时,选择一个有赔率有概率的生态,与其重仓买入患得患失,不如持有定量舒适的仓位长期持有,拿足赔率。并在多个市场周期中经受考验的赛道进行投资,是非常关键的。 这样第一你不会产生剧烈的系统性个人崩盘风险,第二你能拿到对的资产兑现所需要的周期,第三做到从一开始就要分配好,遇到回撤不要急于乱动 给自己时间情绪保护,加入到新的机会当中投入合适的比例。 核心内容:在加密市场,短期波动和高风险存在。建议专注于新兴项目,特别是未充分发展的领域,但要保持谨慎。比特币现金(BCH)生态有潜力,但市场不确定,应分散投资并持有适量仓位。构建投资组合时要冷静,不全仓投入,持有资产的时间很关键,同时不要受情绪驱使,抓住新机会。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9-04
不再被人追捧的NFT是折戟成沙还是卧薪尝胆?丨BK Weekly#06
go
lg
...
与知名NFT品牌Doodles合作进军
Web3
。 所以,一方面是关注度的下降,另一方面又是传统企业纷纷进驻NFT领域,毕竟这可能是他们进入
Web3
最便捷的方式。 从这个角度来说,NFT才算是真正以一种商业形态进入了传统品牌,而不是前一两年的疯狂炒作,至于“NFT遇冷”的说法可能源于下图: The Block最新数据显示,NFT在过去一周的交易额已经来到了7000万美元的边缘,相较于2022年1月的170亿美元高峰,跌幅高达99%。因此,尽管主流品牌加码NFT,但NFT市场的整体交易量确实降至冰点。 但笔者依然保留一份乐观,因为相较于6年前的CryptoKitties,现在的NFT还是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至少让更多人看到了NFT的效用,而不仅仅只是炒作。至于头像类的NFT,确实备受打击,但NFT的发展不会停止,或许当头像的炒作过去后,才是真正的价值落地。 当下已经不需要用Gartner的新技术成长曲线来描述的NFT发展了,朝未来看,NFT至少会落到全链游戏中,会与RWA(或DeFi)更有效结合,以及为
Web3
社交带来更多趣味,从这三个大方向来说,当下的NFT发展更像一种“回撤”,而不是折戟成沙,当然,具体到某些NFT品牌,可能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了。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9-04
现实世界资产(RWAs):推动下一轮币圈牛市的基石
go
lg
...
拉丁美洲的新兴国家。 3WW3(亚非拉
Web3
研究院)研究员Marlboro认为,目前全球正处于缺乏投资目标的阶段。随着中美对抗的加剧,许多普通投资者希望能够投资新兴市场国家。然而,由于准入门槛高、缺乏有效渠道以及外汇管制等原因,这一愿景往往难以实现。 目前,越南、印尼、印度等新兴国家的股票和房地产市场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青睐。这是因为,这些地区较快的经济增长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为许多跨国资本投资者提供了丰厚的回报。然而,由于缺乏直接投资渠道,普通投资者无法直接受益。 区块链可以实现RWA代币化,并将其带往全球投资市场,以此丰富加密货币世界的投资标的,让更多的非加密原生用户参与到加密货币交易市场中,从而为
Web3
带来更多的新增用户以及资金,减缓比特币四年周期带来的整体性牛熊波动。 总而言之,RWA的范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张。RWA代币化从本质上来说远胜于传统的金融工具,因为其能够改善流动性、成本效益、透明度等诸多方面。尽管RWA代币化的发展道路崎岖而复杂,但仍有许多从业者不懈努力、以此实现RWA代币化普惠社会的目标。 以加密货币以外的价值为支撑,RWA允许在DeFi中引入新型抵押品。用户可以通过加密货币轻松获得房地产或短期国库券等传统金融工具的链上投资,并获得区块链以外产生的收益,或者混合收益。然而,加密货币和真实货币间的差异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而如果能够克服这些挑战,RWA的繁荣终将到来。 总体而言,由于原生自带的多样性和坚实的价值基础,RWA代币化可以成为加密货币行业的新希望。除了技术之外,通过用能够证明RWA代币化的意义、真实可靠的证据来教育市场,同时监管、技术、工具和消费者行为也需要同步进行、跟上RWA代币化的步伐。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9-03
底部特征越来越明显、比特币可以抄底了吗?
go
lg
...
0%。 但另一方面,从全球范围内来看,
Web3
行业的利好不断,今年以来,包括贝莱德在内已经有近10家大型金融机构向美国SEC提交了比特币现货ETF申请,8月30日有消息报道称美国一家联邦法院批准加密货币基金Grayscale Investments在美国推出首只比特币ETF,而且美国法院推翻了SEC阻止该ETF的决定,为首个比特币ETF铺平道路。 同时各地加密法案日趋完善,尤其香港的加密市场加速推进,目前,香港第一批“持牌”加密货币交易所已经落地,HashKey Exchange、OSL Digital Securities在8月相继宣布,获得香港证监会批准,允许面向零售用户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香港作为全球三大金融中心,能在数字资产交易的合规性建设中做出表率,也让我们看到了加密资产未来的希望。 文末 全球投资者蒙上了不确定的阴影。避险情绪主导本月全球二级市场走势,不论是美股还是中国A股,表现都差强人意,加密市场更是经历了让诸多人爆仓的暴跌。 然而,加密市场底部特征明显,情绪面上也在经历着最难熬的“黎明前的黑夜”。从香港第一批“持牌”加密货币交易所落地,到如今比特币现货ETF发布在即,这些都在预示着
Web3
的发展方兴未艾。从市场角度来看,本轮币市底部也一直在呈现震荡上行趋势,未来可能会有事件刺激带领币价冲破30000美元压力位,届时可能会迎来新一波上涨。 后期会给大家带来其他赛道的龙头项目分析。感兴趣的可以点个关注。我也会不定期整理一些前沿资询和项目点评,欢迎各位志同道合的币圈人一起来探索。有问题可以评论提问或者私信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9-03
Arbitrum性能提升 会成为
Web3
游戏乐园吗?
go
lg
...
上链来降低成本。 这里获得的效率对于
Web3
游戏项目尤为理想,因为它们需要最快速和最便宜的交易。因此,第一个 AnyTrust 链 Arbitrum Nova 于 2022 年 7 月部署为定制游戏 L2,并且已成为各种 NFT 游戏的主要场所,其中最著名的是 Pirate Nation。 然后在 2023 年 3 月,Arbitrum 基金会推出了 Arbitrum Orbit,这是一个用于创建第三层(L3)扩容解决方案的新系统,该系统将结算到 Arbitrum 链(如 Arbitrum One、Arbitrum Nova 等),而不是直接结算到以太坊。 为什么选择 L3?它们非常可定制,并且非常适合高交易量的使用场景,例如游戏。这就是为什么 Offchain Labs 正在帮助开发的第一个 L3 是 Xai 链,该链专门旨在促进下一代链上游戏。 但是 AnyTrust 和 Orbit 堆栈只是一个开始。Arbitrum 为游戏带来的新的关键变革是 Stylus。 Arbitrum 正处于从其 V2 开发环境 Nitro 迁移到新的 V3 系统 Stylus 的边缘。这个系统不仅会大幅降低 Gas 成本,而且还将允许使用与 WASM 兼容的主流编程语言(如 C、C++ 和 Rust)编写智能合约。 这对链上游戏来说是一个突破性的发展!例如,C++ 具有高性能和精细的资源控制,在许多游戏引擎中广泛使用,包括非常流行的虚幻引擎。 换句话说,现在游戏开发人员不再需要学习和掌握以太坊的 Solidity 或 Vyper 语言的细微差别,而是可以使用熟悉的语言编写合约逻辑,这些语言经过多年的优化,并提供了丰富的库和工具,可以用于复杂的游戏机制。 这一动态为在链上构建更复杂和资源密集型的游戏打开了新的可能性,同时通过 Arbitrum 获得以太坊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保证!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 Stylus 只在公共测试网络上运行,但很明显,它将在未来产生重大影响。开发者 cygaar 已经在测试网络上部署了一个用 Rust 编写的合约,并发现与 Solidity 相比,可以实现大幅度的 Gas 节省。 总的来说,考虑到 AnyTrust、Orbit 和 Stylus 的三位一体,我认为 Arbitrum 生态系统非常有望在未来多年成为主导的
Web3
游戏中心,其中包括由以太坊保护和回报的 L2 和 L3。 然而,即使从现在开始,Arbitrum 的游戏前景也可以大幅改善。例如,即将推出的 EIP-4844「Proto-Danksharding」升级将利用 blobspace 使 L2 的使用成本呈指数级降低。更便宜的 L2 意味着即将可以实现更先进、高交易量的链上游戏用例。 当然,EIP-4844 将使所有 L2(以及 L3)受益。而且,像 Polygon、Optimism 和 Base 等其他扩容解决方案也存在着有趣的游戏前景。只是 Arbitrum 似乎正处于成为链上游戏的中心,这是 NFT 爱好者在未来需要密切关注的事情!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9-03
区块链动态2023年9月3日早参考
go
lg
...
三种不同的分支来为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
Web3
项目提供定制化的支持。 9 . 金色财经报道,
Web3
数字赛车媒体网络Veloce将于2023年9月4日推出其实用和治理代币VEXT。Veloce与PolygonLabs合作,构建以太坊扩展架构,促进跨Polygon协议的快速、经济高效且安全的交易。 Veloce的代币VEXT使持有者能够成为Veloce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包括其多个游戏和现实世界团队、创作者、联盟和内容。 10. 金色财经报道,BNB Chain更新了其DappBay高风险dApp红色警报项目列表,本周已识别出超过100个有风险的dApp,包括:0Bets、Mcoincap、Gearbox Money、Cannier、HopCoin Gift、BitTensor等。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9-03
Web3
人面对“AI替代焦虑”:不慌 砸不掉我饭碗 干不掉我工作
go
lg
...
AI与
Web3
间的微妙关系,用竞合来描述再合适不过。 以资本视角看,AI的故事显然比
Web3
更动听也更实际,以至于ChatGPT的到来轻易将原本蜂拥而至的
Web3
资金转移到AI领域,资本的替代性关系清晰可见。但从市场而言,一贯以热点高歌猛进的
Web3
也不愿放弃机会,大举AI之名融入项目的比比皆是。
Web3
的外壳犹如变色龙,从元宇宙换成AI,不过是发条推特的事情。 针对于
Web3
的打工人,这种关系就更为复杂起来,担心机器替代工作,也担心不会机器而被替代,对机器的犹疑如潮水般来来去去,但最终在规范度欠佳的
Web3
中留下的,仅仅是各种荒诞不经的仿盘与伪概念,对打工人的描述反而凤毛麟角。 从宏观来看,在机器出现伊始,围绕机器与人类的存在主义危机就从未停歇,人可以制造出远比自己聪明的事物,但也会对这些事物产生恐惧,这既是人类的智慧体现,也是潜意识对非我族类的抵制本能。 而在
Web3
这个将人类贪婪与欲望体现得淋漓尽致的领域,这种对抗只能愈演愈烈。
Web3
打工人会被AI替代吗?带着这个问题,笔者采访了4位圈内正在使用AI的打工人,在迥异的工作中,有人呈悲观看法,认为长期会替代自身工作而在转型;也有人不以为然,强调AI难以承担
Web3
中关于人的尔虞我诈;尽管看法略有不同,但受访者却不约而同的认为AI在与复杂人性的斗争中永远不可能处于上风。 看来,在AI都难以摸透的
Web3
,至少打工人,还是安全的。 01、“AI只能保证流程正确”—Ivan 某小型资管资产运营 在资管机构工作的Ivan,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是高级打工人,其主要的工作内容是围绕资金的一系列工作,包括储存、增值与运营,但细分来看,与传统机构风控更为类似,即监测交易,识别交易可能带来的风险点,并有效进行干预。从他的角度,AI远不足以对其工作带来影响,因为AI难以识别人所存在的问题,以下是他的自述: 我的工作说出去是比较好听的,在机构做资产运营的工作,通过运营实现资产增值与风险把控。在这份工作之前,我在一家地方性银行做风控,就工作本质来说,两者其实没什么质的区别,差别就在于风控更多强调监测与预警,而运营还有增值的需求属性。 ChatGPT出现之后,我们老板就提过需要学习使用提高工作效率,还请过所谓的专业提问师给我们上过培训课,但由于没有做强制性要求,就我所知,大家其实用的频率并不高。但这并不是说ChatGPT不好用或者单纯抨击,而是对于我们这个行业而言,AI难以去替代人的工作。 很简单的例子,我们很多大型B端客户,转账几乎都是上百万美元的体量,使用AI批准的风险显而易见,因为AI难以洞见这些钱背后的流程与阴谋。表面上可能只是一笔钱,但背后可能是洗钱、分销、诈骗等等事件的复杂组成。这与银行其实很类似,看似很自动化的流程,但每一个节点都有银行中后台的人工力量逐项审核,几个甚至可能十几个部门在围绕这笔钱进行操作。 零售客户相对而言自动化程度会更高,偶尔出现的女巫、双花等薅羊毛操作后台的AI就可以自动识别,但也不能完全交由AI负责。就像我们去办银行卡,经常在最后一步会要求客户经理来现场核实身份,为什么?因为AI很难通过流程去检验人。AI只需要保证流程正确,但只有人才能识别出人的问题。纵观整个金融界,尽管数字化提升效率,有各种各样的繁杂的系统,人工还是主要力量,与钱相关的任何东西需要责任到人,这在历史上已经有过很多次血泪的教训。 但你说AI是不是完全没用,肯定不是,不然巨头也不会倾力去发展,以我自己为例,Paperwork不想动的时候也会使用AI,然后去润色修改。也提一句,大家觉得都可以替代的Assignment、合同之类的,也并不是那么简单就可以搞定,这都是法务、财务那一群人一句一句审定出来的模板,所以你看,人,才是最重要的。 02、“更重要的是AI未来能做什么”—Iris 内容媒体编辑 我在一家内容媒体从事编辑岗位,也是大家通常认为最容易被AI替代的岗位之一。总的来说,AI,例如GPT,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已经比较常见了。尤其是当下行业不景气,大家原创度日益降低的情况下,翻译、快讯抓取等工作我们都会用AI去完成,可以大幅度提升效率。 在原创方向,根据撰写稿件的内容要求,AI的作用也各不相同,对于文字处理,GPT的能力还是很强,所以基本的通稿给定大纲,他出的基本大差不离,但是由于行业属性,很多专业名词或者理解、以及适应人的阅读习惯方面,它还是存在局限性,因此需要人工进行多角度的调整。深度稿件和AI的关联性相对较弱,深度稿件更多在于个人的实地走访与调查,这是AI难以替代的,即使通过资料去喂养AI产出稿件,效果也较差。 稍低版本的GPT表现就更为差强人意。有一个同事用GPT3.5写稿,由于没有2021年之后的数据,最新数据需要同事一句句拆分喂进去让他先行学习,尝试了一整天终于出了一篇稿件,结果里面大多是正确的废话,甚至还存在胡编乱造的幻觉内容,最后要么大改,要么沦为废稿。当然,这也有我们个人提问能力不足的原因。 回到你的问题,你说AI会不会代替人工?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肯定是会的,可能它现在能做的看上去有限,大家都不以为然,但更重要的是它未来能做什么?没有人可以拥有比AI更为强大的学习能力,也没有人可以了解AI涌现的黑匣子构成,这意味着通过不断的深度学习与解析,AI会在某个阶段涌现更为智能的能力。带有重复性质的创造性工作没准会被更早代替,例如码农、编辑以及其他文化产业从业者,这类型工作具有创造性,但本质也带有易学习性与重复性,只要有文本可学习,AI一定会比人跑的更快,所以人类需要更多释放自己的想象空间。 回顾每一次技术进步,总会有岗位被替代,这是技术革命带来的工具革命,是不可逆的,卢德运动最终也只能沦为历史的注脚。目前来看,从熊市至今,公司已经裁员了40%,而编内容部人就更少,这或许也与AI有一定关系? 从我个人而言,我会尽可能去寻找工作中更为核心的部分,AI难以替代的部分,例如我会比此前更看重外出的机会与人脉的积累,不管如何,这都是AI难以接触的环节。 03、“法律伦理风险不可规避”—Vivian 加密律师 其实这个问题可以放大范畴,在传统领域,AI可以替代律师吗?我个人认为是不可以的,很简单的原因,法律工作是和人打交道,其中涉及到的法律伦理风险是不可规避的。 举个例子,在诉讼中,律师是有责任与义务为当事人所提供的信息负有保密责任,而这一点,很多时候不是以场外旁观者的好与坏去定义的,而是以案件当事人为中心去定义的,除非涉及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否则律师应当对其信息保密。AI的公共性质注定其难以做到此点,你给他的信息他甚至可随意发送给其他的询问方,这显然不符合律师职业道德。 同理在法律咨询等非诉讼层面,AI律师也会表现得更为不近人情。它难以感知到当事人真正的需求或者隐含的意思,在很多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拐着弯咨询,最核心的无非就是如何保障自己的利益,即使是自己已是过错方的前提下。但AI难以理解这种类型需求,你问如何合理的规避风险,他可能让你全盘托出,甚至让你去自首,所以目前AI最多能处理一些已明确知道问题、有既定答案的咨询,并且做部分非隐私的案头工作,局限性很明显。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是,AI会出现机器幻觉,这也是法律服务工作者的大忌。前段时间有同行就踩了坑,美国的Levidow &Oberman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在一起纠纷中提交由AI辅助写作的文书,结果被法官发现部分判例实际不存在,最后事务所因向法院提供虚假信息被处以5000美元罚款。虚假信息是违反律师法的行为,也是律师执业明令禁止的规则,但直到目前,AI幻觉也尚未被解决。 在
Web3
,上述局限性会进一步放大。
Web3
是一个非常混沌与瞬息万变的行业,虽然国内外近年来都在出台法律细则完善,但虚拟货币在民商事领域仍是新鲜事物,从各地法院判决实例来看,认知也并非统一。在这种新鲜概念频出的领域,用AI充当律师只会带来更加复杂的问题,例如稳定币,各个地区的监管十分迥异,在香港该领域还是真空区,但新加坡、欧洲均已出台了监管方案,你问AI难以得到针对性的回复。 此外,从事虚拟货币行业的律师,本身素养是极强的,除了对行业有深刻理解,也要具备强大的金融服务监管与证券法律能力,要充当法院与当事人之间的连接器,减少信息差与噪声,要做到这些,很不容易,所以我认为,AI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协助处理案头研究等文字类工作,但要替代,远还谈不上。 04、“淘汰也只是一种自然的社会规律”—Leo 开发人员 其实这个问题早在几年前Alpha Go就已经出现过,后面也陆陆续续出现了很多自动编程软件,这次由于ChatGPT的表现太过惊艳,又在圈内引起了一阵恐慌。 要是这个问题放在去年之前,我是斩钉截铁说不会替代,但是如今,我可能会认为部分程序员是有被替代的风险。从AI的优势来看,目前AI已经可以应对数组/字符串、动态规划等稍有难度的技术性问题,同时在重复代码生成、文档和注释、测试等共性问题方面具备一定能力。 在我的日常工作中,我也会使用Github Copilot,我不是个例,之前GitHub做过一项调查,500名开发人员中,有92%的受访者在借助AI编码工具来完成工作和其他项目。使用AI工具不为其他,是因为切实能提高效率,我们的工作本质上其实是机器语言与人类语言的翻译,存在很多重复的具体任务,在这些任务上AI采取的链式调用表现较为优异。 但对于开发人员而言,最核心的能力是编程逻辑,最困难的节点是构建需求,而非只是简单的编程,在这个领域,AI还不具备完整的工程能力。 在实际的软件工程中,代码是根据定制化需求编写的,在这个复杂关系的内部,模块之间的作用性、技术背景与产品本身所存在的客观规律AI难以通过已学习的数据库进行发现,原因是该类数据通常是保密的,这就意味着在业务抽象、建模和架构上,AI难以与人类相提并论。此外,AI也存在代码安全、知识产权等问题。 另一方面,
Web3
相对于传统互联网,前端后端的架构存在去中心化差异性,最直观的是发布智能合约代码后,开发者无法简单对其进行修补和更新,而
Web3
更多与钱有关,具备很高的敏感性,离开人这个选项会带来很多的现实问题,在圈内也可以看到土狗项目跑路比比皆是,匿名经常让人觉得不安全。 行业里经常打趣的,没问题的时候要去中心化,一有问题还是要去找中心化机构,所以无论如何,人本身在这个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但从程序员大行业来看,未来不会用AI或者低阶仅会使用局限性工具如CRUD的程序员,淘汰也只是一种自然的社会规律。 05、结语 在与机器的性能较量中,由血肉之躯构成的人类,往往处于劣势。因此不止
Web3
,在很多方面,机器替代人类并非无稽之谈。 但恰恰由于脆弱人性的存在,人这一群体所构成的复杂网络与其中的精神链接,机器难以涉足,而这也反哺了人类自己。 在未来,或许更重要的是,保护和珍惜自己的人性,释放自己的创造力,不要在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中成为行尸走肉,最终遗憾的变成AI的养料。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9-03
ProsperEx 获投研机构 Central Research 战略投资 并达成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go
lg
...
的探索与布局,以进一步推动 Web2、
Web3
世界的深度融合。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9-02
AI和
Web3
正在堵死赚钱“老路子” 那未来靠什么“淘金”?
go
lg
...
桌子一掀:全部重来? 02 AI和
Web3
时代淘金趋势 上文中,从Web1.0到Web3.0的盈利模式演变有着独特的联系,那么Web3.0和AI同时发展的时代,又可能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并不是一成不变,它随着技术革新悄悄地转变,我们只需抓住主线趋势,摸索着跟进: (1)AI与
Web3
的融合趋势 AI利器无疑对人类帮助巨大,但带来的杀伤力亦令人非常棘手。实际上
Web3
已经开始提供解决方案,近期热议不断的WorldCoin就是OpenAI创始人Sam Altman基于对AI带来潜在问题的深刻见解下创立的
Web3
项目。人类对AI的不断深入探索,不可避免的它将替代人类完成大量工作,失去工作的大量低收入人口大概率将带来社会的动荡(比如动不动上街零元购),尽管WorldCoin争议不断,但通过
Web3
的形式公平、公开、不泄露隐私的情况下的无国界UBI(无条件基本收入)是目前最优解,不论结果如何,它都是一项颇具前瞻性的社会实验。 AI不仅不利于就业率的提升,其带来的超级能力大概率将被巨头充分利用,手握天量大数据的寡头将会有前所未有的“权力”集中,普通人将越来越缺乏抗衡之力,人们的隐私等各项权力越发难以得到保障。这也是为什么各国监管都在密切关注AI、数据、隐私等问题。目前这些难题的解决方案,还得依靠
Web3
来解决,它从Crypto底层继承而来的权力下放、隐私计算等能力直击AI痛点。 另外,AI对算力的需求是巨大难题,而
Web3
带来了“物美价廉”的分布式算力供应。 反过来,
Web3
的难题,AI也在提供解决方案,比如
Web3
社区早期Token分配时“羊毛党”的“女巫攻击”一直是创业团队们头疼的问题,目前已有团队启用AI对大数据进行筛查,剔除恶意“女巫攻击”地址,更加公平的早期token分配让创始社区更加纯净。Chainlink等预言机
Web3
中间件正在探索使用AI来提升上链数据的质量,同时通过AI驱动的智能合约增强决策过程,并提高关键基础设施和经济过程的整体信任和透明度。 总的说来,AI和
Web3
或者说与区块链之间的相互融合相互成就是未来一大趋势性机会。 (2)娱乐产业包括元宇宙变得越来越重要 未来,人类大部分工作都交给了AI,或者说人们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之后,人们必然会有越来越多非工作时间。俗话说,“人没吃饱只有一个烦恼,吃饱了就有无数个烦恼”,未来需要多种多样的娱乐产业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与此同时,很多需要“日晒雨淋”的艰苦工作都会交给AI机器人,大部分人会选择在元宇宙中安逸地完成各项工作, 这也是人类社会通过工具改变生活的一种自然演变过程。 (3)AI+Web3互联网平台 无人驾驶、无人机、工业机器人、餐厅酒店器人等越来越智能化和普及化的未来,正如前文提到的,巨头们通过掌控这些人工智能软硬件,既能节省大量劳务报酬支出,又能无限度扩张,这会导致巨头权力过大的问题,这是监管层和人民不愿意看到的,一定会加以限制,这就给
Web3
的DAO组织创立新型“共享经济”平台奠定了基础,同时一些互联网巨头也将被迫进行底层上的修改,权力下放,成为一个工具开发者,或者DAO的一员,加入共创开放性平台。 设想一下,一个
Web3
DAO组织成立了一家“美团”公司,由基金会部署外卖平台、对接商家、采购送餐机器人等事宜,公开透明地收支每一分钱,每个DAO成员既是用户也是“股东”。 再者拥有无人驾驶汽车的车主,还能加入
Web3
共享经济打车平台,车主不用车的时候躺在家里休息,无人驾驶汽车自动在平台接单出门“打工赚钱”…. 互联网厂商们也可以为人们量身定制符合他们生活习惯量的个性化生活助理机器人,帮你处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满足各种需求。这一点有点像抖音背后的视频推荐算法,它知道每个人喜欢看的视频类型,一直推荐一直刷…… 同时,高度智能化的机器人被传统巨头掌控的话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它需要基于
Web3
的平台安全执行各种任务的同时,保护每个用户的个人隐私数据和资产不受侵犯。 (4)普通人的机会 过去一些从小公司成长起来的互联网巨头如微软、苹果、腾讯、Meta、阿里巴巴等等,普通人几乎是无法获得类似它早期投资人那样动辄数万倍回报的参与机会的,而
Web3
现在依然很早期,
Web3
平台开放、分散的特殊组织形式注定了任何人都可以早早参与。 事实上加密社区早已出现了不少普通人“神话”级案例了,未来万亿市值的
Web3
平台们,又将造就多少普通人的逆袭呢?持续关注和体验技术创新应用吧,有热度高的新应用出来,不怕麻烦低成本地去体验就对了,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回报。这可能是普通人在web1.0、web2.0当中完全得不到的公平机会。不过要注意的是,普通人也可能因此将面临更多的风险。 (5)共识为王的时代,社区是关键的一环 完成任何交易的前提一定是先达成共识。未来的
Web3
社区拥有让社区成员像”家人”般齐心协力的魔力,这些方面的优势很明显,但在大谈“权力下放”的今天,社区治理成为了待解的一大难题。 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过去一些成功的
Web3
项目都是社区量能足够强大的,而那些社区建设失败的项目,即便是明星团队也很快溃散一蹶不振,生态犹如一盘散沙。 DAO注定没有传统公司那样高的决策效率,
Web3
创业者们越发要重视社区建设,既然推开了这扇大门,就要保持初心,这是任何
Web3
项目长期保持活力的源泉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都
Web3
时代了,很多创业者还是一味的尊崇“流量为王”,不是说流量和内容不重要了,而是引流后如何留住并成为铁粉。总的来说,社区需要形成强大的共识基础来凝聚“生产力”,通过
Web3
的激励机制持续激励成员们为社区的共同目标贡献力量。 (6)老逻辑依然有效,但需适当升级 新事物新风口来了,伴随不少人的焦虑,于是各种卖教程、做各种工具的人出现了,AI教程、GPT套壳等,包括AWS、英伟达都属于卖水生意,做得大小而已,只需适当升级逻辑,不断挖掘新需以捕获更多价值。 尽管AI让普通人能够获得更专业的信息,但前提是工具给你了,你必须得会用才行,记得百度CEO李彦宏反复强调未来会写“提示词”非常重要,说的就是要懂得如何与AI交互。对于大部分不会用的人来说,率先耍起来的人依然能够通过巨大的“信息差”优势赚到钱。怎么观望都等于零,“耍”起来,或许新的路子就会出现在眼前。 03 小结 AI和
Web3
,二者各有侧重又能相互成就,服务人类,
Web3
是AI继续发展的刚需,AI要发展,大概率是绕不开
Web3
的。其实我们并不需要担心被AI所取代,也无需害怕它的能力,而是去努力适应和采用,每一轮新技术带来的潮起潮落都会有新的规则变化,同时也会带来更多新的需求。 关于AI和
Web3
的思考还在继续,期待我们能够挖掘更多新的趋势和机会。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9-02
以意图为中心:Web3+AI的最佳实践?
go
lg
...
数互联网用户还是摸不到以区块链为底层的
Web3
大门。 有数据显示,总规模为51.6亿的互联网用户中,只有不到1亿的用户拥有区块链钱包(
Web3
网络及应用的主要入口)。
Web3
出圈为何这么难? 一方面是没有出现Web2用户熟悉的爆款应用,比如在社交、电商等领域,更重要的是使用操作方面的繁复:上个链动不动就要算好“网费”(GAS费,网络使用成本之一),交个互动不动需要加密钱包签名(类似于提供授权、验证交易)。 最近,一个旨在变革
Web3
渣体验的新概念出现——投资机构Paradigm提出“intent-centric”,阐述“以意图为中心”建立
Web3
交互体验的新思路:理想情况下,用户只需要发出一个意图指令,所有的操作都能够自动在幕后执行,用户只需一次签名就能实现意图。 只关注结果、不关注过程的intent-centric听上去非常以用户体验为上,这种化繁为简的风格像不像AI对话机器人在做的事儿?事实上,这里面确实能用到人工智能。 1、
Web3
新焦点 知名加密投资机构Paradigm近期的一篇研究文章,让intent-centric概念成了
Web3
赛道的新焦点。该机构将intent-centric列在“十个值得关注的
Web3
方向”的首位,这个陌生的名词就此在加密社区里散播开来,并引发兴奋。 intent-centric,翻译过来就是“以意图为中心”,意图直指“你想做什么”,它关注结果,而非过程。intent-centric旨在通过协议和基础设施的优化,让繁琐的链上操作“一步到位”。更准确地说,把以往复杂的操作过程隐化,用户就能够无感、直接地实现目的了。 比如,一名用户想要将以太坊区块链版本的美元稳定币USDT兑换成Arbitrum区块链上的ARB币,这个过程有点像跨国的跨银行转账,通常需要一连串的操作,包括打开一个跨链桥(跨系统的信任解决方案)、连接钱包(账户)、将USDT和用于这次兑换的Gas费ETH(手续费)从以太坊网络转移至Arbitrum,等待资产跨链完成,然后在Arbitrum上寻找具有流动性的交易所(换汇),再执行兑换操作。 以上是一个链上“老手”非常熟悉和习惯的操作。每天都有大量的用户,在各条区块链间转移资产、进行交易和质押资产等,繁复的操作流程极不友好,尤其对于新手小白来说,想完成这一系列基本操作,步步都是挑战。 intent-centric就是要解决这类问题,让操作的长链条变成短链条,更准确地说,是这样链条在用户体验端“无感”。 理想情况下,用户只要输出意图:“帮我把钱包里的USDT换成Arbitrum上的ARB”,intent-centric相关协议就能在幕后自动操作,包括跨链、寻找最优兑换路径、支付Gas直至完成兑换。上述所有过程,用户都是无感的,用户只会明确得到一个结果,就是钱包里的USDT换成了ARB。 这就很接近Web2应用的体验了。比如,我们在淘宝上用支付宝买东西,付完款等着收货就好了,无需知道钱到底是怎么抵达商家手上的。 从USDT到ARB的跨链交易只是简单的例子,理论上,随着intent-centric概念在协议层面的成熟和完善,任何链上操作都能一键完成。比如,一键购买指定NFT,一键寻找年化收益率最高的投资品等等。 简而言之,intent-centric的核心理念就是优化用户体验,让小白也能快速玩转链上世界。 那么,intent-centric的愿景从技术上如何实现?其实,它的原理不难理解,就是拆解意图,并将每一步过程都安排给专业的协议去完成。 以近期在ETHGlobal Paris黑客松上表现亮眼的Bob the Solver为例,它是基于意图交易的基础设施,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Solver(求解器)和账户抽象钱包(AA钱包)。 Bob the Solver带来了intent-centric样板 求解器相当于统筹者,它负责识别用户意图,对意图进行分类,规划实现意图的最优路径。确定路径后,求解器会构建出实现用户意图所需的交易,类似于制定了一个“流程大纲”,而后转发至可编程的账户抽象钱包。 账户抽象钱包负责执行工作。它由“打包员”(bundler)和“出纳员”(paymaster)组成,前者负责规划求解器发来的交易,而出纳员负责管理和支出相关的Gas费。 Bob the Solver给intent-centric赛道提供了一个简易的样板。按此思路,只要有足够专业的Solver方案和钱包编程方案,是可以实现多场景一键直达意图的。 2、有望与AI结合 链上应用生态经历了8年的发展,已经出现了大量的交易类、借贷类、理财类、游戏等应用以及NFT等新资产,在链上生态初具规模的背景下,intent-centric的出现恰逢其时,只有实现用户体验的跨越性升级,链上世界才能获得指数级的用户增长。 目前,intent-centric叙事下的新协议还比较少,但事实上,与其愿景相似的应用在此之前已经出现了。 去中心化的加密资产交易应用1inch是一个典型的案例。相比大名鼎鼎的Uniswap,1inch的特点在于允许用户在一次交易中跨多个DEX交易加密资产,通过同时扫描多个DEX,1inch能够为特定的交易对找到最佳价格,并以最有利的价格为用户执行交易。 在1inch出现之前,用户想要以最大化价值的方式完成一笔交易,通常要访问多个DEX进行比价,同时还需考虑交易滑点、Gas费等因素。而1inch通过特定算法和聚合数十个DEX,能够高效地发现最优兑换路径,让用户以最佳价格实时完成最优交易。 1inch交易页面 聚合是简化用户操作一个简单又有效的方式。但链上世界不仅仅只有A兑换成B的简单交易,光是独立开放的公链就有上百条,它们上面还支撑着五花八门的链上应用类数字资产,单靠聚合,并不足以解决大部分操作繁琐的问题。 因此,intent-centric的愿景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在这个过程中,高度智能的AI或将成为得力助手。 无论是意图的自然语言输入,还是拆解目标、计算最优路径和执行操作,AI都能够发挥优势。 很多情况下,用户的意图是复杂的,意图表达或许并不准确,这可能导致solver难以准确地理解用户意图,进而无法规划出最优解决方案。而经过特定模型训练的AI,可更精确识别用户意图,根据用户的交易请求来源、交易数据等推断潜在的目的和需求。 在拆解目标方面和执行方面,OpenAI推出的基于GPT-4大语言模型的AutoGPT已经证明了它的强大性。只需要下达一个任务,AutoGPT就可以自行规划并自动执行。它的特性恰好与intent-centric的需求契合。 在许多专业人士看来,intent-centric的实现,离不开AI的助推力。毕竟AI检索和执行的效率远远高于人类,AI的介入将加快区块链用户友好时代的到来。 当然,当开发者将意图到结果的“中间层”操作交给AI以及其他第三方执行层,意味着“一键实现意图”的背后有多方参与,安全问题势必应得到重视。一方面,intent-centric协议方需要制定针对作恶行为的惩罚机制,提供安全、稳定的第三方执行层;另一方面,也需要提高技术安全能力,防止算法被识破或者AI被“骗过”。一旦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用户的权益将无法得到保障。 intent-centric为
Web3
行业提出了一个令人兴奋的未来,期待有更多安全、易用的“意图”应用出现,这将从用户端革新区块链的使用体验。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9-02
上一页
1
•••
714
715
716
717
718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国突发重磅消息!中国执政党将于十月召开全体会议讨论未来五年规划
lg
...
重磅前瞻!美联储利率决议充满变数?鲍威尔面临“双重压力”,两位理事或罕见联手要求降息
lg
...
鲍威尔一席话、美联储降息预期“大变脸”!金价惊人暴跌近52美元 如何交易黄金?
lg
...
中国突发重磅!执政党就经济形势召开罕见会议 习近平主持并释放重大信号
lg
...
中国房地产市场毫无曙光?!恒大下月将从港交所除牌下市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