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Non-EVM公链的必然结局?多角度分析ICP没落的原因
go
lg
...
于实际价值。(据说,一贯奉行长期主义的
a16
z
目前已清仓ICP) 笔者在此并不打算对上述说法的真伪进行评价,仅提供给读者一个可能的观点(另一种有趣的观点认为,ICP创始人Dominic的一系列让投资人反感的行为,是导致ICP被砸盘、生态被孤立的重要原因)。实际上,影响Token价格更多的是其锁仓机制——本意是避免早期投资者“砸盘”套现走人,但长达8年之久的锁仓周期带来的是“套牢”和针对质押生息资产的抛压/神经元解锁抛压,可参考下图: 事实证明,Dfinity基金会针对早期投资者的锁仓并未起到预料之内的作用:大量底部筹码的存在以及上市之初的价格虚高,使得从最高点至筹码密集区中间的空白过于巨大,除了早期投资者以外几乎不会有人愿意参与这部分价位区间的拉盘。但此刻,早期投资者依然有利可图,对于他们而言此阶段将产生的利息复投质押至NNS或者将利息卖出都是有利可图的;而当Token进一步下跌到某个价位时,早期投资者因机会成本的存在,实际上已经进入“套牢并亏损”的状态,此状态下早期投资者会更趋向于将利息卖出,并且在神经元到期解锁之后很有可能以亏本的状态卖出,从而进一步加剧下跌。 这种“越跌越卖,到一定价位卖的更厉害”的死亡螺旋严重阻碍了ICP的回弹以及生态发展,由于Canister本身的特性,使得Defi长期以来缺位于ICP生态(进而导致稳定币缺位),生态参与者大多数时间内只能持有ICP Token本身,坚定的Holder们会发现一个事实:自己在生态内的贡献所带来的回报还赶不上Token的贬值! 理性人假设的博弈到此更进一步,散户和项目方转而奔向他们认为更有前途的公链生态(也带走了流动性),进一步减少链上燃烧的Cycles数量(即ICP数量),而锁仓8年的早期投资者们有心无力,也进入了“躺平”状态。 虽然可能会导致Token价格大量下跌,但笔者认为,如果想要尽快解决死亡螺旋,必须进行一次彻底的出清——即一次性解锁释放所有长期质押的神经元,充分释放流动性,维持现状越拖越久只能是剜肉生疮。 NNS的治理困境 VC在投资项目时,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就是Token是否有治理权,而散户也喜欢将Token治理权限作为赋能的因素。Dfinity的NNS系统使得Token持有者能够充分参与到公链的治理当中,但链上治理的实际运作情况如何呢? 在具体分析公链治理之前,首先要对治理系统有所了解,此处简单介绍Dfinity的治理系统——NNS系统:NNS是一个链上治理系统,允许所有社区成员提交提案并进行投票。社区成员的投票权与其持有的ICP数量成正比,质押的时间周期长短将影响其投票权重。参与投票的社区成员将会获得ICP Token作为奖励,这些奖励被称为"NNS奖励",将ICP质押在神经元里的Holder可以通过手动投票或跟随其他神经元的投票参与到治理中。 相比之下,许多区块链项目的治理投票“独裁”了许多,只有大鲸鱼/投资方/项目方本身才有资格发起治理提案,而散户往往只有参与的权力。 早在前两年,Dfinity基金会调整了一次NNS治理的策略,这次改革调整了NNS治理的一些奖励参数,使得积极参与投票的投票者更有利,而那些不参与NNS治理的ICP质押者的收益将大幅降低。同时,基金会不再参与主动投票,这使得许多默认跟随官方神经元而没有设置投票的节点的收益进一步减少。 然而,治理系统面临着两个问题: 一是由于NNS系统并未对提案的提议权加以限制,而是允许所有神经元提出提案并投票,导致大量垃圾提案的出现,而支持大量垃圾提案通过的神经元们又能够因为积极参与治理投票而获得更多的Token奖励(道理类似于Filecoin存储节点故意存很多垃圾数据)——某种意义上讲,这种行为是对链上治理的一种嘲讽。 二是治理系统的过度民主化所带来的缺陷——极低的效率和必然分裂的社区,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社区至今仍然没有统一的代币标准!诚然开发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相对应选择代币标准,但东西方开发者社区的沟通不畅以及相互之间的不理解使得代币标准统一这件事依然遥遥无期,进而在生态系统的发展上又平添一颗绊脚石。在这种情况下,流动性会被严重割裂,就算做出来DEX,资产的SWAP也会严重受阻,此前还曾有过向不同代币标准的钱包转账丢失NFT的事故。 如何在治理系统中间寻找一种平衡,以便在保持民主化的同时,也能够保证效率?这个问题从远古到现代,再从Web2到Web3都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而在两者的权衡之中,Dfinity选择了前者,给予了生态参与者充分的议政权,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选择对于尚未构建起足够经济利益的公链来说弊大于利——最终成为了基金会偶尔下场的半推半就,以及存量用户们的两看相厌。 这种困境的解决十分困难,而寄希望于短期内生态出现一个类似Andre Cronje这样富有号召力的领袖人物推动发展,其难度也无异于“天降伟人”。 项目流失和存量循环 所有缺乏用户和流动性注入的公链都不可避免陷入rug螺旋: 项目跑路→散户信心和财务受损,离开生态→流动性进一步变差,正常项目方收益越来越少甚至无法获得收益→项目跑路。 Dfinity上的情况尤其严重,以NFT板块为例,生态早期的NFT交易所只有Entrepot一家,而Entrepot对NFT上市采取的是审核制,NFT审核通过后在平台进行定点销售,这种制度使得初期的NFT生态有着较为良好的发展,NFT的涨幅也十分可观,以2022年2月的数据为例,此时Entrepot还算表现良好: 然而,平台本身的限制使得大量rug项目涌入,刚有起色的NFT立马受到了打击,而随着CCC、Yumi等项目加入NFT交易所的战争,Entrepot为了保留市场份额进一步放开了对NFT项目的审核,其上新的项目也从刚开始的开售即抢完变为了无人光顾。 而正常运营的项目方也会因公链的颓势而自行选择出路,如一开始坚守Dfinity生态的Dmail在尝试多次无效之后,最终转向了多链生态,并在这之后与Sei、Worldcoin等合作。 相比于其他公链的生态,Dfinity区别最大的一点在于其Defi板块是整个生态中发展最靠后的一环,其原因主要有几点: 一是Dfinity并未引入EVM,无法像Avalanche或Fantom一样,能够轻松fork各类经典项目; 二是生态内代币标准至今仍然未统一,某种意义上大幅削弱了生态内的流动性; 三也是最主要的一点,即Dfinity本身的独特架构使得其区别于传统公链的全局交易原子性,Canister之间是异步交互,缺乏全局可见的账本,因此其Defi项目开发十分困难。 从被销毁的ICP和ICP总交易量数据来看,ICP生态已然陷入了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 总结 其实我们不难理解2021年时大众对Dfinity的热捧,毕竟ICP团队中包含的密码学家数量,是所有公链项目中最多的,团队阵容也无比豪华:英特尔、IBM、Coinbase、Facebook、谷歌wasm...... 同时,一票知名VC均是ICP的投资人,不乏
A16
Z
、Polychain、Multicoin这样的顶级机构。ICP本身的slogan“去中心化AWS”更是抓人眼球,诱使无数人投入真金白银,期待着超越以太坊和EOS的下一个里程碑式的范式到来。 但Dfinity的技术并没有利好其生态建设——尽管Dfinity的技术特性放到如今也十分独到,如反向Gas、Canister的可扩展性、架构本身可无限横向拓展等,但这些特性在公链之战中没有如期起到效果。 此外,Dfinity的治理系统也面临挑战,其中大量垃圾提案和过度民主化等问题,已经在前面提到过。作为曾经“ETH killer”的有力候选者,它仍然具备许多公链所不具备的潜力和优势,而这些技术特性是其发展的重要筹码,但同时,ICP基金会和其生态本身,也需要直面目前的挑战,并努力寻找新的出路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8-03
牛回还是拉高出货?8月伺机埋伏这些百倍标地 !
go
lg
...
锁:85.29%; 4、知名投资机构:
a16
z
; 5、考虑到其目前解锁量,2025年牛市预测YGG高点或处于19美金上方;流通市值或达到48.45亿美金上方 今天的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觉得写的不错的,可以点波关注和在看~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8-02
生产力 SaaS 如何应对 AI 的颠覆?
go
lg
...
的数据处理环节 Source :
a16
z
有无数创业公司在这一赛道,就不再赘述最典型的数据连接用例。在此之上,跨本地和云的数据整合能力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基本功,现有 SaaS 巨头有些差异化优势 —— 它们经历了 On-Prem 转云处理存量数据的尴尬期,经验比较丰富,而且 Salesforce 收购了 Mulesoft,Google 有 Apigee,微软有 Power Platform,都有各种强大的 Connectors 来帮助客户收集跨组织和跨本地与云的数据。 通过将自身的云、数据连接器、产品场景垂直整合,再搭配合作伙伴的 LLM,老牌 SaaS 能够提供给客户一个真正端到端的堆栈,先收集好数据,再协调好数据并且能够创建数据的相关 pipeline,让数据在不同的模型和场景中可用。目前这一价值主张驱动的销售效果还未可知,但是起码听起来很美妙。 上文介绍了 3 种把数据玩出花的角度,但目的都不是让 GenAI 的能力更强大,而是让它真正达到 Business Class 和 Enterprise Ready。 借机重振产品品牌 GenAI 既能实际落地发挥作用,又是完美的营销帮手: • EinsteinGPT 重新让 Salesforce 的爱因斯坦小人 Logo 获得关注。要知道在此之前 Salesforce 这个 Einstein 的 AI 品牌并不算成功,一直没有绝对领先市场的产品,反而是 Gong.io 这样的初创公司一路崛起,成为 Conversation Intelligence 方向的头部玩家; • 微软在 Bing 和流程挖掘的产品上也类似,Bing 和 Google 在搜索体验上仍然有相当大的差距,而从微软收购的 Minit 而来的 Power Automate Processing Mining 也跟 Celonis 等独立的头部玩家有差距,但是通过 Bing Chat 和 Copilot,都重新面向潜在客户收获了一波关注; 在微软的 Power Automate Processing Mining 中 使用 Copilot • Zoom IQ 在 Conversation Intelligence 这个赛道上起步晚,但是凭借跟 GenAI 的集成,快准狠地推出了跟其他 Zoom 生产力场景的协同,也获得了在客户面前更多的曝光和关注; 使用 Zoom IQ 生成和回复邮件 • UiPath 和 Five9 这些被视作长期潜在受损的公司也非常积极地进行 GenAI 整合,让广泛地产品线显得更智能; …… 尽管这些策略帮助以外缺乏突破点的产品再次获得关注,但这个窗口期可能正在关闭。随着微软各个产品中的 Copilot 和其他公司的 GenAI 集成从 Private Beta 走向正式版本交付客户使用,GenAI Offering 的作用将从「让销售 leads 增多」变为「提升 win rate」。 扩 TAM 保毛利 当不确定的经济环境和宏观局势遇到了共识打满的 GenAI,我们看到二级市场的公司试图做出“All in AI”的姿态,不断强调这是新的工业革命或者 PC 出现的时刻,但是在实际的经营策略上则仍然试图在利用 GenAI 扩大 TAM 的同时尽量保毛利。 微软和 Google 等少数深入模型层的公司略微例外,它们在保毛利的同时做好了扩大 CapEx 投入的准备。 在广大的 SaaS 公司里,Zoom 这样的思考和策略算是现阶段的标配,即 GenAI Offering 不能赔本赚吆喝,得让客户直接付费或是升级其付费计划: AI 对毛利率的影响较小。对于更高级和更高端的用例,我们希望通过让客户升级其订阅计划或通过我们平台的消费模式向客户收费。所以总的来说,我们正在努力抵消任何潜在(影响毛利)的压力。我们对长期毛利率的提高非常有信心。 Eric Yuan - Zoom 在定价模式上,除了有 M365 Copilot、Zoom IQ for Sales、Salesforce 的一系列 AI 产品按坐席和用量单独收费,跟付费订阅捆绑成为了非常流行的定价方式: 在保毛利的同时探索出来一个让客户普遍接受的定价是一件非常有挑战性的事情,大量产品仍处于 Private Beta,探索定价方式中。在云时代充 credits 的 pay-as-you-go 模式崛起,GenAI 能不能推动某种新型的定价策略出现也非常值得期待。 02.「海外独角兽」们寻找安身立命之本 超强执行力的中间桥梁 对于生产力 SaaS 们的前途命运,有两类观点: • GUI 将毫无价值,这些 SaaS 最终将只提供数据库价值; • GenAI 是法拉利级别的引擎,但是你总归需要一辆完整的汽车。 站在现实的角度,第一种观点在短期内还很难实现,许多人甚至认为 LUI 可能是最差的 UI,让我们重新倒退回了命令行时代。当然也还没有一家 SaaS 独角兽甘愿迎接第一种命运,因此大家仍然在尝试为用户提供一辆更完善的汽车。 在这一点上 Notion、ClickUp、Miro 等公司的尝试和 M365、Google Workspace 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但是第一季度在 Bing 和 M365 几乎霸占了市场注意力的势头的情况下,Notion 在 22 年底很早就关注到 OpenAI 的动向,成为非 AI Native 的生产力 SaaS 公司中第一个上线完整 AI 产品的玩家,并且收获了还不错的市场反馈,很快就创造了数百万美元的 ARR。 使用 Notion AI 总结梳理一篇研究文献 我们交流的一些 Notion 员工将 Notion AI 定位成一个双向的桥梁 —— Notion AI 封装好的指令帮助用户减少了收集和搭配 Prompt 的门槛,而 GenAI 本身降低了用户使用 Notion 各种复杂组建的门槛。 生产力赛道下的另一位卷王 ClickUp 跟 Notion 的这个解题思路很类似,它的产品比 Notion 还要复杂,嵌入了白板、视频等其他场景。在 Atlassian、Asana、Monday.com 等二级市场的对手都还没有 GenAI Offering 面世的时候,ClickUp 就推出了自己的 AI 产品并且确定了只有 Notion 一般的定价策略,很快也产生了可观的 ARR。 使用 ClickUp 的 AI 功能进行任务管理 靠开源武装自己 有一些生产力 SaaS 光做好中间桥梁的作用可能不够,因为它们的安身立命技术被 LLM 直接挑战 —— 比较典型的两个例子是 Gong.io 的对话分析和 Sourcegraph 的代码搜索,它们都通过与传统 ML 模型构建了技术护城河,但是现在这些护城河被 LLM 撕开了巨大的口子。 Sourcegraph 背后的 3 大技术 Gong 的应对比较中规中矩,在第一季度没有什么反应。根据我们和早期投资人的交流,部分原因可能是团队认为模型能力并不是决胜点,获得和处理客户会议及对话数据的能力是个需要时间积累的脏活累活。直到 6 月初,Gong 才宣布推出 Call Spotlight 以及 Proprietary Generative AI Models。 可能是 ChatGPT 和 Github Copilot 处理代码的能力过于惊人,Sourcegraph 成为了过去两个季度在应对 GenAI 冲击时非常让人眼前一亮的公司。尽管 Sourcegraph 很早就意识到 LLM 的 Context Window 在处理多个大型库级别的代码量上仍然有缺陷,但是没有停止产品创新,在 3 月末就直面竞争,推出了由 Anthropic 的模型驱动的代码编辑助手 Cody,并且将其代码实现开源。 Cody 背后的技术方案 由于 Cody 拥有 Embeddings 的长上下文优势和 Sourcegraph 独特的 Code Graph 加持,它很快在 Hacker News 和 Twitter 上被广泛讨论。而开源的属性让 Cody 不被局限在 Sourcegraph 产品内部,而是可以当做灵活的 IDE Extension 使用,作为老公司和 AI Native 的 Cursor 等产品一同迅速成为了 Github Copilot 最可能的替代选项之一。 乘胜追击扩大价值 我们在 ChatGPT Plugin 的文章中描述过 Zapier 短期受益的局面: 当前 ChatGPT 有了很强的工具使用能力,但缺少在 api 聚合方面的 know-how,因此 Plugin 的出现在中短期之内利好 Zapier 这类聚合器产品。Zapier 在此领域积累很深,现在如果大家想在 ChatGPT 上做一些复杂操作的时候:比如将文本总结之后发社交媒体,或是记录在 Google Workspace 中,大家都会选择用 ChatGPT + Zapier 的方式来实现。在很多 use case 中,ChatGPT 只需要接入聚合器,就能做到非常好的用户体验,它也不需要接入大量 api,相当于类似 SEO 的部分由聚合器完全提供了。 …… 但长期上,这类产品面临以下冲击:一方面, api 的组织形式可能会发生变化,LLM 时代可能跨产品交互的频次和。OpenAI 最近发布了函数调用能力,使 api 的可用性显著提升,这些变化可能会弱化 Zapier 的护城河。另一方面,聚合器可能会成为操作系统机会中的一部分,微软、谷歌和苹果都可能基于自己的系统去建立相应的能力,竞争激烈。 Zapier 团队在过去 6 个月的表现非常亮眼,展现出了团队一流的视野和执行力。下面这几个产品发布可谓稳准狠: • 3 月推出 Zapier Natural Language Actions,将平台能力首次以 API 的方式开放,还支持通过 Chat 的方式调用,迅速让 Zapier 跟 GenAI 生态融合在一起; • 由于各种 SaaS 内的数据只是由 Zapier 连接而没有存储在它这里,Zapier 在 5 月推出了 Zapier Tables,帮助用户存储、编辑、共享和自动化各个 SaaS 内的数据,这样可以从用户存量数据积累的角度构建另一条护城河; • 它推出的 Chatbot 框架也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大量关注,成为用户自发为各类 SaaS 引入 LUI 的首选低成本方案之一。 从不浪费红利、防止短暂红利过后被颠覆以及扎实把产品做好的角度,Zapier 是这一年来最好的生产力 SaaS 范本。而且它的联合创始人 Mike Knoop 投入力度非常大,完全致力于 Zapier 与 AI 相关的产品,并且成为了湾区 AI 生态重要的意见领袖,非常值得其他生产力 SaaS 公司学习。 03.现阶段 SaaS 的 AI 功能遭遇的 5 大挑战 尽管我们找到了 6 个正面范本试图说明有些生产力 SaaS 做得还不错,但是它们不可避免地仍然陷入到一些具体的挑战当中,下面是最典型的 5 个: 挑战 1:PR 先行给用户带来的失落 由于 ChatGPT 引发的用户热度过于突然,大量的公司在 23 年初才开始准备其 AI Offering,并且在 3 月中下旬撞车式发布 Private Beta 版本,这导致了过长的 Waitlist,大量的客户知道自己的 SaaS 供应商推出了 AI 能力,但是却一直无法购买使用,不得不随着时间冷静下来。 以 CRM 为例,许多 Salesforce 的客户对 Einstein GPT 非常感兴趣,多次向自己的销售询问报价,但是在整个 4 月和 5 月都无法得到售卖反馈,这让许多客户将这种本该严肃的产品发布视作一场无意义的 PR 行为。 Salesforce 实际上拥有一份完善的产品路线图,但是与官宣 Einstein GPT 的时间有足足 3 个月的时间差 挑战 2:AI 与产品路线图的冲突 投资人们希望 AI 颠覆 SaaS,但是大量的 SaaS 用户实际上只想安安静静地用好自己的文档、任务管理、视频会议工具们。 ClickUp 的用户们对 ClickUp 3.0 的正式推出期待已经,但是先等到 ClickUp AI,因此有一些非常一针见血的用户吐槽: ClickUp 的核心是充当项目管理工具和数据库,但是核心功能充满 bug,有些仪表盘需要几分钟才能刷新,可靠性在过去 18 个月号称占据了 70% 的资源但是几乎没有新功能出现,3.0 跳票,ClickUp Docs 的基础能力和 Google Docs 相距甚远,AI 本身无济于事。 ClickUp 试图让 AI 看起来是产品升级中的一个子项,但是大家发现他们的首要任务是 AI 而不是 3.0。 ClickUp 选择发布 AI 而不是 3.0 让人感觉受到了欺骗,3.0 不再是“指日可待”,我宁愿再看一下 Asana 或 Wrike。 其他的产品或多或少都有类似的问题存在,比如 Notion 离线模式的用户呼声可能比 Notion AI 要强不少,这样大家才能摆脱在没有 WiFi 时完全无法使用 Notion 的窘境,但是 Notion AI 率先推出并且在产品路线图中似乎占据了更多精力。 挑战 3:用户承担的定价模式 这与挑战 2 相辅相成:如果 AI 能力是免费赠送的,那用户并没有什么反感这些能力的理由。但是由于“扩 TAM 并且保毛利”的策略,用户往往需要额外付费。 不管是 ClickUp 的 5 美元 / 月 / 人、Notion 的 10 美元 / 月 / 人还是 M365 的 30 美元 / 月 / 人,让每个使用者自行付费的话不是个大数目,但是真让经营者批量采购也不是笔小钱 —— 要知道 Notion 本身的 Business 方案也就 15 美元 / 月 / 人,为员工采购 AI 相当于账单需要增加 60-70%。 挑战 4:跟 ChatGPT 抢入口 这些挑战是环环相连的! 由于挑战 1 的存在,大量习惯了 ChatGPT 的用户的工作流是将文本粘帖进 ChatGPT 问答,然后将所需的结果再复制会自己的 SaaS 当中, 由于挑战 2-3 的存在,尽管难以衡量具体比例,但是大量的用户已经订阅了 ChatGPT Plus,承担了 20 美元月 / 人的账单。这个订阅虽然略贵,但是比较通用,为每个 SaaS 的 AI Offering 单独订阅的总额可能远远超越 20 美元。 因此我们团队经常讨论的入口逻辑在实实在在地发生,生产力 SaaS 们正在和 ChatGPT Plus 争夺每个员工身上的预算,这个战争暂时还胜负未分。 挑战 5:并没有「天才」CEO 我们在去美国之前认为 Salesforce 的 Data Cloud 战略为其 GenAI 的路线图提供了自上而下的指引,但是和内部员工聊下来发现这也只是非常 high level 的指导思想,最终还是回归到营销云、服务云、工业云等各个业务团队内部自下而上提出各类 GenAI 产品功能的诉求。 其实走访下来,从大公司到一级市场独角兽,大家进行 AI 创新的方式大抵都是如此,不存在 CEO 想出一个天才的方向,然后下面闷头实现就行的情况。不同玩家之间的核心区别之一在于 CEO 愿意为这部分分配的总资源有多少。鉴于挑战 2 的存在和 AGI 带来时间表的不确定性,这可能很难平衡,并且成为未来 5 年所有 SaaS CEO 最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8-02
如何在2023年让自己布局到十倍百倍币
go
lg
...
拉盘没上限。 5.有知名大机构投资 如
A16
z
,DCG,Pantera capital,CoinbaseVentures,BlockchainCapital,Binance Labs/Capital,Multicoincapital等,特别是币安投资IEO的加分。 6.距机构成本价最好不超过5倍 越接近机构或庄家成本价越好,最好是破发。你要相信庄家和机构在大牛市中不甘心只吃10倍的。 7.有强大的护城河,没有强大的竞争者 对比同行有明显的领先优势和不可取代性,垄断最好。否则随时可能被更优秀的项目取代和超越。 8.流通率最好在30%以上 流通太小的话,后期解锁抛压就大。代币最好不要无限增发,如果有销毁通缩机制更好。 9.日线、周线级别底部横盘够久,底部长时间缩量横盘后连续放巨量拉升 才上线新项目无此要求 10.底部起来不超过2-3倍 如果超过,可以等回调到满足条件的区间才上车,等不到就算了。 如果已经涨了10倍你才上车,别人100倍时,你也只有10倍,好币必须还要有好价格才行。 这条作为最后入场条件,先把其它条件满足再讨论什么价位入场更好。 公布潜力币种 这些币全都在我的囤币列表中,在牛市泡沫之前只买不卖。(不是投资建议,请谨慎参考) RDNT RDNT主打借贷的全链货币市场。是Arb上的原生借贷市场项目,也绝对是arb借贷龙头其基于LayerZero的底层跨链协议,以全链、跨链借贷的方式提升DeFi资产利用效率。 1.坎昆升级的利好。 2.背靠大山,Rdnt是ARB最大受益者之一,除了Rdnt之外,目前还未有其他货币市场将ARB上架,因此预期会有持续资金流入。 3.收益明显,从90天的收益中,Radiant已经超过了Aave、Comp甚至 Sol,他是领域中增长最快的协议之一。 4.社区非常活跃,DAO治理提案平均获得率很高。 DYDX 所属板块:Dex Defi,创始人原是Coinbase软件工程师。 Dydx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永续合约交易所,头部衍生品。已在L2网络上部署,使用L2扩容技术 ,并提供L1的现货、杠杆、借贷服务。 1.Dydx利用混合基础设施模型,主要为非托管、链上结算和带有订单簿的链下低延迟匹配引擎。 2.衍生品两大类型模式:一类是以DYDX为代表的订单薄模式,另一类是以GMX为代表的流动池模式。 3.衍生品交易协议,包括永续合约交易协议、期权交易协议、合成资产交易协议等类别。永续合约交易协议体量最大,永续合约交易协议的代表项目有 dYdX、GMX。 4.去中心化交易所最大的特点就是安全,数据空开透明,所有的交易及数据都可以在链上查询到,避免中心化交易所的暗箱操作。 GAL Web3赛道,已陆续上了三大所,币安、 Coinbase 、OK 1.Multicoin Capital和Dragonfly Capital共同领投等等, Coinbase 和币安参投等等。 2.拥有广大的用户群体,6000多万用户,推特百万粉丝,且每天更新项目动态,说明在做事。 3.市值低洼,筹码集中,至今还有68%。主力手上有足够的筹码才会做市。所以我们说的是牛市带来的行情效益。 牛市会爆发的,一定是这种经历过整个熊市的,筹码还极度集中的。 LIT Lit是基于多网络去中心化身份聚合协议,拥有去中心化身份(DID)索引机制和基于Substrate的信用计算网络,帮助去中心化身份聚合、验证和信用计算。 所属板块:web3 、元宇宙、波卡生态 21年上线币安和Coinbase LINA Lina是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借贷平台。Lina的目标是通过利用区块链的透明性和安全性,为用户提供快速、便捷和低成本的借贷服务。 1.币安ieo 2.21年3月份上线,经历过熊市漫长的洗礼 3.市值低:排名213 离上线首日最高价0.23u已跌95%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关注我,我会一直做价值输出,寻找过去以及将来准备上线的10-100倍的潜力币!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8-02
MIIX-Labs-二级市场投研报告-202300801
go
lg
...
行情资讯】 ◆ 据 @EmberCN,
a16
z
两个地址将最后的6586MKR(约810万美元)转出。至此
a16
z
的37,518MKR(约4614万美元)已用近一个月的时间全部转入Coinbase。 ◆ 吴忌寒:CRV将是RWA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已抄底买入。 ◆ Volatility Shares计划推出以太坊期货ETF。该公司在7月28日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文件中详细介绍了其提议的“以太坊战略ETF”,该ETF将投资于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交易的现金结算以太坊期货合约。 ◆ Coinbase产品主管Conor Grogan推特发文称,根据公开信息和SEC的指控,与Richard Heart相关的钱包(包括PulseX/Pulsechain)拥有至少价值7.03亿美元的DAI,占DAI流通量的15.5%。 【行情数据】 ◆ BALD项目方用1160ETH回购BALD,途中撤回超1万枚ETH和2.24亿BALD流动性。 ◆ 链上数据显示,白帽攻击者c0ffeebabe.eth再次将955枚msETH(约177万美元)返还至Metronome Treasury。 ◆ 以太坊Layer2上总锁仓量为103.85亿美元,近7日涨1.93%。 ◆ Base TVL突破6000万美元,过去7天增幅逾6000%。 ◆ Alchemix、JPEG’d、Curve等项目遭遇攻击,损失约5200万美元。 ◆ 据Dune Analytics数据显示,持有WLD代币的Optimism链上钱包数量已突破30万个,目前为326,178个。 【大盘分析】根据MIIX Global数字资产交易平台行情显示,昨日BTC反弹后晚间再次震荡下跌,在前低区间29100附近小幅反弹,但未能突破上方压力位。自上周跌破29500后,比特币一直呈现震荡走势,多次试探29500一线未能有效站稳。目前上方抛压较为集中,早间价格短时瀑布,并创下新低。周线出现顶背离信号,若不能快速突破32000区间,后续大概率难以上涨。短期可能继续保持区间震荡,方向不明,观望为主。考虑到多次未能突破29500位置,短期内可能出现向上的假突破。短线压力29500–29700,下方支撑位28500附近,空头动能较强,操作上建议围绕区间高空低多。 【其他分析】CRV受到攻击事件影响,48小时跌了-30%。但CRV是Defi和以太坊生态重要组成部分,稳定后可以尝试分批抄底。 FTX已经提交重组计划,离岸交易所将重启,FTT目前反弹至1.5附近,可以关注回踩后的买入机会。 联系MIIX Labs: Twitter(CN): https://twitter.com/MIIXLabsCN Twitter(EN): https://twitter.com/MIIXLabs Medium(CN):https://medium.com/@miixeg04 Medium(EN):https://medium.com/@miixeg03 Telegram(CN):https://t.me/MIIXOfficialCN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8-01
除了BTC,都属于证券?
go
lg
...
鲸鱼地址异动明显,不仅CRV差点归零,
a16
z
也将所有的MKR转入Coinbase,对市场起到利空抛压预期,注意避险。 BTC: BTC跌破2.9万美元,沿5日线探底,进入下探走势,下方2.8万美元是120日线关键点,站稳2.8万美元,还会撑盘走高,耐心等待BTC继续探底。 ETH: 老狼昨天聊过ETH休眠地址激活,对ETH起到利空预期,ETH应声跌破1850美元箱体支撑,下方1780美元是ETH的200日支撑线,ETH站稳1780美元,还会筑底走强。 BCH: BCH沿5日线持平整理,小时线做倒V回落,确认顶部抛压,耐心等待介入机会。 FTT提交重组,FTT应声走高,尼日利亚表示BN是非法平台,所有数字资产都属于证券业务,近期注意BNB的抛压,刚刚美国表示质押奖励也需要纳税,对DeFi相关币种起到利空预期作用。 抱团取暖,加公众号:加密狼王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8-01
A16
z
:传奇VC在Web3行业的投资历程有哪些?
go
lg
...
dreessen Horowitz (
A16
z
):在全球投资版图中铸就传奇来自美国硅谷的风险投资巨头Andreessen Horowitz,即
a16
z
,由Marc Andreessen和Ben Horowitz于2009年共同创立。他们以广阔的投资视野,创新的投资手法,以及为投资公司提供的全方位支持而闻名于世。他们的投资案例之星光熠熠,其中包括Airbnb、Facebook、Slack、Lyft、PagerDuty、Pinterest等科技巨头。
a16
z
一直活跃在加密货币和区块链领域的前沿,他们在2013年就开始投资比特币和区块链技术。其早期投资的加密领域公司包括Coinbase、Ripple、BitGo和21 Inc等。 近几年,
a16
z
不断关注加密领域的发展和创新,以此为基础,他们积极寻找新的投资机会和策略。他们已经在许多新兴加密项目中投资,如Uniswap、Compound、dYdX、Solana、Celo、Dfinity、Flow、Arweave和Near等。这些项目在各自的领域中进行着创新和突破,为整个加密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可能性。
a16
z
不仅在投资行为上积极行动,他们还在加密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指导和资源支持。他们专门设立了加密基金,并聘请了一批在加密领域拥有丰富经验和知识的专业人士,为他们投资的公司提供全方位的帮助和支持。此外,他们还定期发布有关加密领域的研究报告和分析,为整个行业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 投资案例的剖析:变化中的焦点 近两年,随着加密市场进入熊市,许多投资机构的投资次数都有了明显的下滑,
a16
z
也不例外。在他们初步进入加密市场的阶段,
a16
z
主要聚焦于基础设施、交易所和钱包等领域。 他们在2013年就领投了如今市场排名领先的CeFi机构coinbase的B轮融资,并在2018年持续参投,而Coinbase目前也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之一,拥有数百万用户和数十亿美元的交易量。除了Coinbase,
a16
z
还在2017年领投了DeFi项目dYdX,他们组织并领投了对dYdX的种子轮,并在2018年追加投资,成功为其融资$10M。在2021年的B轮融资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
a16
z
的身影。此外,
a16
z
还在2017年领投了MakerDAO,连续三年(2018-2020)领投了Celo项目。 随着加密市场的发展,
a16
z
在2020年下半年和2021年开始加大在加密领域投资的次数和金额,并将注意力逐渐转移到了DeFi和NFT等当时新兴的领域。他们一直秉持着在加密领域发现新项目、探索新策略的模式,并寻求转变,因此选择在Uniswap中采用了代币模式的投资策略。 作为Uniswap中的巨鲸玩家,
a16
z
共持有1500万个UNI代币,在项目每一次的公开投票中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他们的投票行为备受关注,尽管市场上会出现各种声音,但这同时反映出
a16
z
在加密领域的影响力和地位。
a16
z
的投资活跃度在2022年达到了高峰,他们在这一年开始更加关注创新的Web3项目和NFT领域,而在CeFi领域的投资有所下降。2022年第一季度,
a16
z
率先领投了Yuga Labs(无聊猿)的种子轮,使该项目成功以$4B的估值融得$450M的资金,这是近几年NFT和元宇宙领域融资款项最高的项目之一。此外,他们还参与领投了Opensea的A、B轮融资,奠定其在NFT交易市场的地位。 进入2023年,
a16
z
除了在基础设施和游戏元宇宙项目中进行投资之外,他们也一直保持着对新兴领域的关注,其中就包括当下最热的人工智能的拓展应用。 从他们最新的两轮投资项目Worldcoin和Gensyn可以明显看出,他们的关注重心产生了明显转变,除了常规持续关注传统加密市场的项目外,他们已经开始将目光转移到AI领域。 Worldcoin是由OpenAI创始人Sam Altman创立的加密项目。Worldcoin的宏大愿景是通过建设全球最大的公平的数字身份和货币体系,使全球大多数人能够进入全球金融体系。
a16
z
与Coinbase、Multicoin Capital、1confirmation等知名投资机构共同参与投资。此项目已在两轮融资中筹集了1.25亿美元,并仍在寻求额外的一亿美元融资。 Gensyn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的去中心化AI计算网络项目。通过利用区块链技术来验证深度学习任务的完成,并通过令牌触发支付。这个网络的目标是为AI模型的训练提供更高效、更安全、更可靠的计算资源。Gensyn结合了区块链技术的优势,使得计算资源能够高效地分配和利用,并具有去中心化的优势,提供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a16
z
看到了Gensyn的潜力,并相信此项目能够解决人工智能领域中的一些现有问题,因此决定投资。 面向未来:战略视野与投资方向 与其他VC机构相比,
a16
z
在加密市场的熊市期间依然保持对市场的积极态度,继续投资于这一领域。他们在2022年推出了一个新的加密货币基金,致力于支持新兴的区块链项目和加密货币创新,基金中的15亿美元将专门用于支持Web3初创公司的种子投资。 这个基金将为初创公司提供所需的资金和资源,帮助他们构建可持续的加密生态系统。除了资金支持外,
a16
z
还将提供商业建议、技术支持和市场推广等全方位的协助。
a16
z
过去在加密货币领域的投资非常广泛,包括去中心化金融、数字身份验证、加密货币交易所和挖矿等。这些投资不仅推动了加密货币和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也为
a16
z
自身带来了可观的回报。人工智能是当前最热门的技术领域之一,其在医疗、金融、制造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通过将区块链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结合起来,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创新应用和商业模式,为加密VC行业带来了更多的投资机会。 总结 9牛投研,
a16
z
在今年已经完成了13笔投资,这表明他们一直在保持着对新兴技术和趋势的关注,并寻找有潜力的项目进行投资。他们相信,这些领域将会成为未来的重要趋势,并且将继续为这些领域的成功做出贡献。
a16
z
在加密领域的投资和行为,不仅为公司本身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也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在未来,
a16
z
还将继续关注加密领域的发展和创新,积极探索新的机会和策略,为整个行业的长期发展做出贡献。 下一篇文章我们将深入了解
a16
z
在2023年投资的13个项目。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8-01
Multicoin Capital投资不死鸟, DeFi创新如何穿越熊市?
go
lg
...
要么是资深的技术开发人员,要么是来自于
a16
z
等机构的精算师和分析师,不死鸟的通证模型看似简单实则非常精妙。那么以专业投研出名的Multicoin Capital是如何去分析不死鸟的投资价值的呢? 加密货币领域的投资机构有很多,它们的投资逻辑也不尽相同,但无论你对于价值的判断模型是什么,最后跑赢市场的永远都是利用对行业的深刻理解来获得超额回报的。从上一轮行业牛熊中总结的经验来看,当行业处于扩张阶段时,新技术和新底层基础设施(例如公链)往往能获得较大的关注度;而当行业处于衰退周期时,活跃的用户越来越少,资金不断的流出,这个时候只有能直接刺激荷尔蒙的信息(例如币价大涨)才能为项目带来流量,例如年初meme情绪风靡全球的时候,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认,在熊市当中拉盘才是最好的宣传。 成立于2017年并且已经走过了一轮完整牛熊的Multicoin Capital当然也能深刻理解这其中的道理,在过去的几年当中,它们总共投资了超过30个项目,最辉煌的战绩莫过于对Solana的押注,公司旗下管理的资产在2021年创造了超过20000%的飙升记录。然而在2022年秋末的短短两周内,随着FTX的爆雷,Multicoin Capital 损失了55%的账面资金。公司创始人在事后采访中表示,任何由CEO中心化控制的平台都应一概加强对其的监控,“要像运营DeFi 协议那样去运营交易所,所有的内容均需做到可实时审计。”很显然,FTX事件对Multicoin Capital的分析模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其觉悟在行业的不同所处阶段应该采用不同的投资策略。 那么此次Multicoin Capital对于不死鸟的押注,是否就是在对其以用户感知为中心的创新经济模型,以及当前整体行业现状做出了深刻分析之后的决定呢?对此,Multicoin Capital信息传播总监John Robert Reed表示:“谨慎的冒险和尝试一直都是Multicoin Capital的投资风格,在经历了L2公链的大爆发之后,底层设施已经不再是今天最稀缺的资源,与技术相比,当前最珍贵的是有一群活跃并且团结的用户。我们认为Phoenix在DeFi上的创新是极具价值的,它能够帮助我们在牛市到来之前获得更多玩家的支持。如你所知,我们在过去投资了大量的底层技术,只要有了用户的支持,我们可以很轻松地区建设一个交易所甚至是一条全新的公链,而Phoenix的运营团队正计划帮我们完成这些工作。”(John Robert Reed在Multicoin Capital负责监督公司的营销策略和企业传播。他还与所有投资组合公司合作,以确保其取得成功。) 结语:Multicoin Capital在全新的二级市场赛道上,是否会创出投资的新高度?不死鸟能否成为下一个“狗狗币”?市场很快就会给出答案。提前进场吃肉,及时进场喝汤,来晚了刷锅。加密资产市场瞬息万变,把握机遇果断出手是我的忠告。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7-31
近期会迎来一波大幅反弹吗?有哪些埋伏机会?
go
lg
...
业务借贷业务的数据也创历史新高。大股东
A16
Z
的减持即将结束,长期压制币价的因素被清除 基本逻辑是重仓布局L2吃坎昆这一波,除了我之前给大家推荐的OP,ARB我们再看看还有哪些埋伏机会? Velo OP 生态绝对龙头,愿景是和OP生态一起服务未来十亿用户,这个月升级V2之后项目利润高得吓人,这些利润会全部分给Velodrome的锁仓用户,八月份 Base 主网上线后部署 Aerodrome 后代币很大一部分也会空投给Velodrome的锁仓用户,再往后就是上线IDO平台了,不过这部分除了四月份官推说了一嘴后续没有进一步的官方消息 Magic Magic 是 Arb 生态中唯一一个同时上Coinbase和币安的项目,GameFi赛道我很看好看来看去最合适的标的还是 Magic ,虽然近期低迷链上数据一般币价回调幅度也很大,但是换个角度看也可能是机会 OSEA Layer0 生态的全链NFT项目,流通市值才七八十万,原本预计7月换新币后来推迟到九月,这个币注意到的人不多,但项目的进展一直很活跃,上周还宣布加入到OP生态,值得布局 FIS 流动性质押衍生品LSD 是币圈在2023 年最主流的叙事,众所周知在质押协议的领域,Lido 确实是绝对的龙头,不过这主要归功于他的先发优势,其他后来居上的LSD 协议也开始慢慢追上来,在未来有机会也会持续分享该版块的项目。 最后的最后,还有很多其实都没写进来,比如具体的机会,具体的决策,这些东西往往不是一篇文章能概括的。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7-29
Worldcoin 是否在正确的道路上?
go
lg
...
共计 2.4 亿美元的融资,坐拥来自
a16
z
、Digital Currency Group、Coinbase Ventures 和 Multicoin 等全球知名投资机构,以及 FTX 创始人 、LinkedIn 联合创始人、Mirror 创始人等天使投资人的投资。 大动作一出,参与该项目的人数也不断增加。Worldcoin 曾表示,自两年前开始测试扫描仪器以来,已经在 33 个不同国家的加密数据库中加入了超过两百万人。截止 7 月 27 日,Worldcoin 官网的实时数据显示,全世界范围内已有超过 208 万人参与使用。然而,与此前提出的「2023 年获取 10 亿用户」的目标仍有相当遥远的距离。 我们试图在本文中探讨: Worldcoin 在人格证明上的创新性究竟在何处? Orb 与 World ID 的推出,为何会面临如此大的关于「反乌托邦」的技术与道德争议? 硬件设备、生物识别与加密技术的结合,能否使 Worldcoin 迈向其所期盼的「全民基本收入」的理想世界? 人格证明的重要性和作用 什么是人格证明(Proof of personhood),又为什么重要? 人格证明是指通过同链下真人信息绑定的方式,来证明数字身份的唯一性。 Worldcoin 的两位联合创始人,Sam Altman 和 Alex Blania 都强调了人格证明在 crypto 和 AI 领域的重要性。他们认为,随着 AI 发展,我们急需用一种方法来验证一个实体是否是一个真实的人类。这种验证机制可以帮助人们在分配资源、管理 AI 等方面做出更公正的决策。 为什么 Worldcoin 选择虹膜信息? 相较于目前常用的人脸和指纹信息,虹膜则有终身的唯一性和有效性,随着年龄的成长不会发生变化,且识别难度很高,更难伪造。 Worldcoin 在人格证明上的技术创新 前文大致介绍了 Worldcoin 是如何采集虹膜信息,并生成每个人唯一的 World ID 的,而如何保证这项技术的可靠性成为更被关注的问题,也是 Worldcoin 结合加密技术的创新之处。 哈希值 在项目发布信中,Sam Altman 表示,希望这一新措施会帮助在线上以更可靠的、更保护隐私的方式,来区分人类和机器人。World ID 主要基于 Orb 设备实现,其原理是将虹膜的扫描结果在本地通过单向函数转换为哈希值,由于哈希值的唯一性,因此可确保身份的真实性,从而建立人格证明档案。这样一来,World ID 的底层身份协议就能使每个人都能够在线证明自己的人性,而无需依赖第三方机构,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安全性。 零知识证明 这种创新的身份验证方法利用 zkML (零知识证明 + 机器学习)技术,对于人格证明的验证与用户的钱包是分离的,用户可以独立管理自己的 World ID。通过零知识证明的方式,任何人只能证明一个用户是否在之前已经进行过验证,而不能获取用户的任何其他信息,从而最大程度地保护用户隐私。 背后的争议:隐私、安全与中心化风险 融资背景强大、创始团队极具关注度,让 Worldcoin 看似出生即在罗马。 然而面世以来,Worldcoin 的加密资产机制及其使用 Orb 扫描虹膜的硬件设备认证方案,在全世界引发了许多争议与忧虑。采集所有人的虹膜信息只为了验证身份,这究竟是一个巨大的邪恶的产物,还是如它所说是一个为打造乌托邦世界的壮举?面对这些争议,Worldcoin 不遗余力地反复强调——Orb 不会从眼球收集生物识别数据。 一些人肯定了 Worldcoin 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与硬件和加密技术相结合能产生巨大创新价值,从而让更多人进入加密世界。 有效的隐私保护 Blockchain Capital 的 Spencer Bogart 认为,WorldCoin 独特的注册机制和生态钱包,能使其成为全球数十亿用户进入加密世界的最大入口。在他看来,Worldcoin 是一个能完全保护隐私的、全球性身份认证的解决方案。 首先,Orb 设备会将虹膜数据转化为 IrisHash (一种唯一标识),这个过程全部在本地完成,意味着原始的虹膜图像并不会被存储或上传。 其次,在 Worldcoin 生态系统的第一个钱包—— World App 中,经过验证的用户获得的 World ID 使他们链上的身份承诺是完全加密安全的。即使虹膜代码完全可逆,也无法知道任何人是如何使用 World ID 的,同样也无法跟踪个人用户的行为。 防止女巫攻击 CoinFund 的 Austin Barack 也认为,Worldcoin 通过防止女巫攻击(即一个人控制多个地址进行利益捞取)、证明参与者是真实人类,而解决了去中心化技术中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并消除了所有负外部性,这种创新将对全球数十亿人进入加密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另一些人则提出了对隐私与安全、去中心化风险、法律与合规问题的明显担忧。 隐私与安全 每个用户虹膜扫描的注册表是否会被泄漏,泄漏或被出售后会产生怎样的后果,是人们最主要担心会发生的危险。Twitter 的创始人,同时也是加密货币爱好者的 Jack Dorsey 就对 Worldcoin 项目表示警惕:「要么你去找那个虹膜扫描仪,要么那个虹膜扫描仪会找上你。」 加密精神的重要一点,就是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反对者认为,采集个人生物信息无异于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以后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项目更加合理化地收集隐私信息,这种做法严重偏离了原本的加密精神。即使 Worldcoin 采用了将虹膜信息生成单向不可逆的无意义哈希码作为唯一标识的技术,作恶的难度变大了,也依然存在被作恶的风险。 中心化风险 以太坊创始人 V 神在他撰写的一篇对于 Worldcoin 与人格证明看法的文章中(参见文章《生物人格证明将如何重塑加密世界?》),就明确指出「专用硬件系统引入了更大的中心化问题」。 如果保留收集的原始数据,则一定存在中心化隐私泄露风险;如果不保存数据,则用户难以自己证明数据来自真实虹膜,而非 AI 或真实数据。在不同国家的不同监管环境下,数据以何种方式存储都面临严重的中心化隐患。 法律与合规 在各个国家面临的法律与合规问题,也是 Worldcoin 在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挑战。Worldcoin 目前拥有的两百多万注册用户,大多数位于欧洲、印度和南非。在部分亚洲地区,如日本、中国香港等近日也开启了 Orb 设备的使用。值得注意的是,尽管 Worldcoin 成立于美国,但由于监管问题,该服务及 token 目前暂不向美国公民提供。7 月 25 日,英国数据监管机构也提出将进一步审查 Worldcoin 项目。 何以抵达理想世界 Worldcoin 被认为是 Web3 与 AI 结合的最佳范例,而它本身也试图去解决这两个行业当下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身份认证,以此推动 Worldcoin 希冀的「全民基本收入」世界的实现。 Web3 :数字身份网络 全世界目前有大多数人无法通过数字方式来验证身份,这成为了 Web3 走向大规模应用最大的障碍之一。针对这个问题,Worldcoin 的愿景就是建设一个全球最大的,公平的数字身份和货币体系,以此来帮助每一个人进入全球数字金融体系。 在与 Bankless 的播客节目中,Sam Altman 提到,他对 Worldcoin 的想法起源于他对全球网络的思考。网络不仅是金融网络,也是身份网络。他认为,如果我们能够通过 UBI 来重新分配财富,甚至提供对这些系统的访问,不仅能够完成人格证明,同时还能保护隐私,这将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AI:区分「人与机器」 AI 的迅猛发展引发了全世界范围内对于人类与机器人之间界限模糊的担忧,而 Worldcoin 可以通过整合生物特征虹膜扫描和分布式账本技术,来解决 AI 当下的困境。 大语言模型的兴起,让 AI 能以前所未有的高度模仿人类的表达和行为。辨别一则内容或对话是由人类还是 AI 生成,成为一件更加困难的事情。不少科学界专家就曾提出,由于目前的人工智能仍然是一个工具,并没有能力成为责任主体,应明确区分人与人工智能的界限。Worldcoin 对于人格唯一性的验证,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这个问题的解决。 在更深远的意义上,Sam Altman 还认为,在 AI 时代,拥有这样一个可以验证的人类的公开地址列表是非常有价值的。AI 应该被构建为工具,而不是主宰人类的实体。对于强大的 AI 系统的访问和治理,都应该属于真实的人,以确保 AI 创造的利益、访问权和治理权归真正的人类所有。 实现「全民基本收入」的理想世界 在项目白皮书中,Worldcoin 的愿景是希望创造一个更美好、公平、公正的世界。「全民基本收入」被看作是 Worldcoin 筹划的一个加密乌托邦,即让所有公民无论贫富都领取一份既定的薪酬。Worldcoin 希望成为实施这一目标的基础设施,为解决 AI 带来的工作岗位流失和不平等问题做出贡献,并将 AI 创造的巨大财富平等地分给世界上的每一个人。 而实现这个宏伟计划的第一步,就是要依赖数以亿计的人们通过扫描他们的虹膜,以证明他们是人类。 结语 极具野心的 Worldcoin 横空出世,打破了寒冬中加密世界的一片寂静。 针对当下 Web3 与 AI 都面临的发展困境,Sam Altman 和 Worldcoin 做出了选择:以 AI 为基础设施,通过 World ID 让每个人都拥有一种自我主权的身份,帮助我们在数字世界和真实世界中,都以「人」的身份,做出更公正的决策,共享技术发展的红利。 不得不承认,此刻 Worldcoin 的处境事实上并不乐观。不少反对者都相信,付出暴露生物特征隐私的代价,将让整个世界陷入黑暗的深渊。目前项目的进展和参与人数,也与其预期有着一道巨大的鸿沟。 技术的发展已经汹涌而至,未来建立更完善的国际监管协议,以及如 V 神所建议的创建更开放和民主的治理机制,防止中心化统治,也许才是接下来更重要的议题。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7-29
上一页
1
•••
66
67
68
69
70
•••
133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国已经意识到问题了!政府支出重点已经转向……
lg
...
中美突传重磅!路透独家:特朗普推动贸易之际 美国两党议员拟推法案施压中国
lg
...
一个关键数据:中国破纪录的贸易恐遭重大减速!
lg
...
中美突发重磅!特朗普称并不寻求与习近平举行峰会 但可能访问中国
lg
...
中美谈判进入第二天!欧美协议批评声加大,美元强势拉升等数据风暴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