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球液晶交互平板产量达30.3万台,平均售价为2200美元/台。液晶交互平板是一种集显示、触控和多媒体交互于一体的智能终端设备,通常采用大尺寸液晶显示屏和高精度红外或电容式触控技术,支持手指、触控笔等多点触控操作。它融合了计算机、投影仪、电子白板等多种功能,具备书写批注、远程会议、无线传屏、多媒体播放和智能协作等特点,常配备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实现教育教学、商务会议、远程培训及多场景信息展示的互动化与智能化。相比传统投影和白板,液晶交互平板具有画质清晰、操作直观、节能环保、使用寿命长等优势,逐渐成为智慧教育、企业办公和公共服务领域的重要信息化工具。
液晶交互平板上游主要零部件是显示面板,生产企业有Innolux、LG、Samsung、京东方、TCL等。下游主要应用于企业、教育,比如Google、Apple、Facebook、Amazon等。
泛应用、融合趋势日益明显
液晶交互平板不再局限于教育教室或会议室,而是在零售、医疗、交通、公共服务、智慧办公、智慧会展等多种场景中扩展:例如医院用于医生多学科讨论、患者解读;展厅用于产品介绍互动;公共空间用于信息查询与导览互动等。随着物联网、大屏、AI、5G等技术的不断融合,未来交互平板往往与传感、语音、视觉识别、物联网设备协同,成为复杂系统的一环。
性能升级、差异化竞争加剧
行业竞争进入性能与体验为王的阶段:分辨率提升(4K、5K 乃至更高),刷新率、触控精度、低延迟互动、屏幕亮度与视角、抗眩光性能、色彩准确性等指标成为厂商核心较量点。另一方面,软件与系统生态成为新的壁垒:优秀的白板软件、云端协作、跨屏互通、远程会议功能与安全能力是客户选型关键。硬件日趋平台化、可定制化,各家在接口兼容性、模块化拓展、运维管理能力上进行差异化布局。
出货波动、高集中度与“出海”策略
尽管终端需求在持续扩张,但液晶交互平板行业仍具有一定出货波动性。
与此同时,行业呈现一定集中化趋势:在显示面板供应环节,中国厂商在 LCD/OLED 面板领域占据全球主导地位,产能、技术、成本优势显著。相关研究指出,中国液晶显示产业在全球 LCD 产能中占比已经超过 70% 以上 。上游核心元件(触控、驱动 IC、背光、模组)仍掌握在少数龙头手中。许多交互平板厂商通过“走出去”策略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以平衡国内周期波动风险并提升品牌与规模效应。
市场规模高景气、复合增长态势稳健
根据 LP Information 最新发布的大尺寸交互平板报告(2025–2031 年),2024年全球液晶交互平板市场规模大约为652百万美元,预计2031年达到1175百万美元,2025-2031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