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7月出口继续加速,美国市场出货量下降被对非洲、欧洲和拉丁美洲等多个市场的增长所抵消,其中芯片出口同比激增近30%。
根据周四公布的海关数据,全球最大货物出口国中国上月出口同比增长7.2%,达到3218亿美元。
这个数据高于6月的5.8%增幅,也超过了预测的5.8%增长。

与此同时,中国7月进口同比增长4.1%,可能显示出国内疲软的需求开始回升。预测7月进口仅增长0.27%。
这使得中国当月的贸易顺差小幅收窄至982亿美元。
尽管中美贸易战持续、中国庞大的出口行业面临巨大压力,中国的出口数据依然超出预期。
世界两大经济体仍未达成一项永久协议,以避免关税回到4月和5月那样的三位数水平。
中国在2025年上半年出口仍保持强劲,主要是对美出口下降,被对东南亚等多个市场出口的激增所抵消。不过分析人士警告,随着美国贸易措施的影响逐步显现,未来几个月出口增速可能会放缓。
7月,中国对美国的出口继续下降。根据惠誉评级的数据,尽管中美贸易暂时停战,中国商品在美国仍面临平均41.4%的有效关税率。中国对美出货量在上月同比下降21.7%,而6月降幅为16.1%。
不过,中国仍受益于多个品类商品的强劲需求,包括高科技产品和电动汽车。
7月,中国芯片出口同比增长29.2%;机械和电气产品的出货金额同比增长8%。中国当月出口69.4万辆汽车,同比增长25.5%。
法国外贸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吴卓殷表示,中国芯片出口激增主要是由于制造商担心中美贸易停战可能在8月失效,纷纷提前发货,以应对美国可能出台的新一轮重税,特别是针对芯片行业。
本周三,特朗普表示,美国将对那些不在美国生产芯片、也没有计划在美国设厂的国家加征约100%的关税。
上月,中国对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出口同比增长16.6%,与6月16.8%的增幅接近。对欧盟的出货量同比增长9.2%,高于6月的7.6%。
对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出口也分别增长42.4%和7.7%。中国出口中流向“一带一路”国家的比例小幅上升至50.4%,高于上月的50.23%。
尽管数据乐观,分析人士仍对中国的贸易前景表示担忧。随着特朗普推进全球贸易战,中国出口商仍面临不确定性。
本周四,美国新一轮覆盖数十个贸易伙伴的广泛关税正式生效,税率在10%至41%之间。这些重税覆盖了中国在东南亚的多个主要出口市场,同时华盛顿也在施压各国限制中国出口商通过第三国转运。
凯投宏观中国经济学家黄子纯表示,7月出口增速主要是因为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她说:“中美贸易暂时停战带来的需求短期提振已在减弱,而转口贸易面临更高的关税压力,预计出口短期内仍将承压。”
睿策资产管理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也表示担忧:“关键问题是,中国出口会放缓到什么程度,以及这种放缓会如何波及整体经济。”
中国稀土出口在7月同比下降17.6%,虽然跌幅仍大,但较6月46.9%的降幅有所缓解。稀土已成为中国与美国、欧盟贸易谈判的重要筹码之一。
同期,中国原油进口同比增长11.5%,达到4720万吨。目前尚不清楚其中有多少原油来自俄罗斯。中国海关将于8月20日公布更详细数据。
在多次警告印度仍继续采购俄罗斯石油后,特朗普已对印度进口商品加征25%的惩罚性关税。他本周三暗示,中国可能是下一个目标。(南华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