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FX168财经报社(亚太)讯 美国《华尔街日报》当地时间周四(7月17日)发布独家报道称,知情人士称,美国富国银行(Wells Fargo)一名从事贸易融资业务的银行家最近前往中国后被禁止离开中国。
(截图来源:《华尔街日报》)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名人士名叫毛晨月(音译,Chenyue Mao),出生于上海,现驻亚特兰大,是富国银行的董事总经理。她在数周前进入中国后,被当局实施出境禁令。她公司邮箱的自动回复显示,她正在进行国际商务旅行。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毛晨月此次前往中国的原因尚不清楚。
根据一份新闻稿,毛晨月曾在6月底参加了在巴西举行的一次行业会议。目前尚无法确定毛晨月何时入境中国,以及旅行限制的具体原因。
知情人士称,在毛晨月被禁止出境后,富国银行已暂停所有前往中国的出差计划。
富国银行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行“正在密切关注这一情况,并通过适当的渠道努力,以便我们的员工能够尽快返回美国”。
毛晨月是一位资深的国际保理专家。所谓国际保理,是一种出口商将未结发票出售给第三方,由后者向另一国的进口商收款的流程。
据相关机构披露的信息,毛晨月曾与中国企业和行业团体就贸易融资和国际保理事宜进行过合作和互动。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她有时会前往中国出差。
毛晨月也是FCI(原名为国际保理商联合会)的主席,FCI是一个从事保理和贸易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的全球性企业网络。她于6月底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FCI年会上当选为主席。
毛晨月和FCI尚未立即回应《华尔街日报》置评请求。中国外交部、公安部以及国家移民管理局也尚未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大约两周前,毛晨月还在自己的领英账户上活跃,当时她回复了祝贺她当选FCI主席的信息。
《华尔街日报》指出,北京方面近年来会对中外公民实施出境限制。绝大多数出境禁令并非针对涉嫌犯罪的人,而是用于涉及商业纠纷等民事诉讼的人员。
在其他情况下,实施禁令是为了方便刑事调查,甚至在与外国公司和政府的纠纷中获取筹码。由于促使实施限制措施的调查持续拖延,出境禁令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西方官员和人权组织表示,在中国,限制出境的做法越来越普遍。当局会对正在接受调查或被要求协助政府调查的人员实施此类措施。被限制出境的人员往往直到试图离开中国大陆才知道自己受到了此类限制。
2023年末,野村证券(Nomura)高管王忠和(Charles Wang Zhonghe)出差后无法离开中国大陆。王忠和随后返回香港。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科罗尔公司(Kroll)高管、持有香港护照的Michael Chan也于2023年9月被禁止离开中国大陆,原因涉及几年前发生的一起案件。截至今年5月,Chan仍在中国大陆。
近年来,针对外国高管采取此类措施加剧了人们对赴中国大陆商务旅行的担忧。一些公司取消或推迟了行程,而另一些公司则增加了安全措施,包括告知员工可以结伴入境,但不能单独入境。
根据毛晨月的领英个人资料,她自2012年起就职于富国银行。FCI网站上的个人简介显示,毛晨月在保理领域拥有二十多年的经验,并领导了富国银行的“国际保理业务,并为跨国客户提供跨境营运资本战略咨询”。在6月份当选FCI主席之前,毛晨月曾担任副主席等职务。
保理是指企业将应收账款出售给银行等第三方,以获得预先所需的现金,而不是等待客户付款。第三方在以低于账面金额的价格收购账款后,从中赚取差价作为利润。
富国银行在中国的业务规模不大。据中国金融数据提供商万得资讯(Wind)的数据,这家美国银行在天津和上海设有商业保理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