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财经报社(北美)讯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韩国釜山会晤前夕,一场突发的政策博弈在白宫内部上演。
据多名现任与前任官员透露,特朗普原计划在峰会上讨论英伟达(Nvidia)首席执行官黄仁勋(Jensen Huang)提出的请求——批准向中国销售新一代人工智能芯片Blackwell,但在顾问团队强烈反对下,最终选择暂缓。#中美关系#
这项出口许可一旦放行,将成为美国科技政策的重大转折。Blackwell系列芯片被视为目前全球最先进的AI处理器,其运算能力比H100系列提升约3倍,用于模型推理时更可达到15倍性能。
黄仁勋认为,中国拥有全球近半数的AI研究人员,美国若完全封锁市场,可能“永久性丧失技术主导地位”。#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然而,美国国务卿马可·鲁比奥(Marco Rubio)、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Jamieson Greer)及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等高级官员一致反对,认为这将严重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助长中国AI数据中心能力的提升。
面对几乎一致的安全顾虑,特朗普最终在10月30日的釜山会谈中未将该议题带入正式议程。
这被视为白宫鹰派的阶段性胜利,也代表着特朗普在对华高科技出口政策上暂时维持强硬立场。
英伟达作为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其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极深。芯片出口限制始于2022年,之后华盛顿多次调整政策,使企业陷入反复博弈。
黄仁勋近月频繁奔走华府,并与特朗普保持密切沟通。多名知情人士称,两人“几乎每周深夜通话”。
特朗普在上周接受CBS《60分钟》采访时表示,美国将允许英伟达与中国“在某些层级合作”,但强调“我们不会把那种芯片给别人”——暗示最顶级版本Blackwell仍禁止出口。
英伟达正在设计性能下调30%至50%的“中国版Blackwell”,以期在监管框架内保留部分市场。即便如此,方案能否获批仍未可知。
釜山峰会原被视为中美关系的关键缓和契机。美方希望通过降低部分关税换取中国恢复稀土磁材出口,而北京方面则期待美国在AI芯片禁令上作出松动。
最终,两国虽宣布恢复部分农产品贸易、暂停加征部分关税,但在高科技领域未达成突破性协议。
对中国而言,这一结果意味着短期内难以获得先进芯片供应,将延缓其AI与半导体自主化进程;对美国而言,则保持了战略“技术领先窗口期”。
白宫发言人Kush Desai在声明中表示:“特朗普总统在制定政策时,会倾听各界声音,包括顶级企业领袖的意见。但最终的决策,始终以美国人民的最大利益为唯一考量。”
此番表态显示,特朗普在重塑科技贸易政策的同时,试图平衡“企业利益、地缘竞争与选举政治”三方压力。
即便Blackwell出口受阻,英伟达仍在寻求折中方案。今年8月,特朗普曾提议放宽对旧版芯片H20的出口,条件是企业需上缴15%的中国销售收入,但该计划随后被中方抵制,导致英伟达在华销售额锐减。
与此同时,美国国会及智库也加紧反制英伟达的游说活动。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甚至批评黄仁勋的公开发言“天真且危险”,并将AI竞赛比作冷战时期的核军备竞赛。
目前,英伟达仍在等待华盛顿批准其“低功率版Blackwell”进入中国市场。特朗普计划于2025年4月访问北京,黄仁勋预计将在行程前后继续推动芯片出口议题。
这场关于AI芯片出口的政策拉锯,已超越单纯的商业竞争,成为地缘政治与科技霸权的缩影。
在全球AI产业加速军备化的背景下,特朗普政府的每一次决策都牵动着市场、企业与国家战略。
正如一位白宫经济顾问所言: “这不仅是关于芯片的决策,而是决定21世纪谁掌控算力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