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华尔街日报:中国应对特朗普的新策略,重拳出击,少让步

2025-10-28 08:00:12
加美财经
媒体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2 2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在第一任期内,特朗普经常以威胁与亲善并存的随性风格,令习近平感到挫败。而这一次,习近平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应对之道。知情的中国政策圈人士表示,习近平已经摒弃中国传统的外交套路,专门为特朗普量身定制了一套新的策略。

本文刊发在华尔街日报,作者是华尔街日报首席中国记者魏玲玲。加美财经编译,不代表支持文中观点或确认其中事实。

在第一任期内,特朗普经常以威胁与亲善并存的随性风格,令习近平感到挫败。而这一次,习近平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应对之道。

知情的中国政策圈人士表示,习近平已经摒弃中国传统的外交套路,专门为特朗普量身定制了一套新的策略。

这些人士说,习近平如今表现得更自信、更有底气。这一新战略针对特朗普“交易大师”的自我定位而定制,在他个人关注的高曝光议题上作出让步,例如备受欢迎的视频分享应用TikTok的命运。

但这些人说,当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发起攻击时,习近平决定更强硬地反击,试图在展示实力和不可预测性的同时,取得对特朗普的谈判优势。

他认为特朗普欣赏这样的特质。两人预计将于下周四在韩国会面。

习近平的战略转变,借鉴了特朗普本人的“极限施压”手法,即以严厉经济制裁的威胁,向对手乃至盟友施压。

据了解北京想法的人士透露,过去中国应对美方贸易攻势时往往采取对等回应,但现在的反制措施则有意变得更加严厉。

前总统拜登政府时期的副国务卿、现任华盛顿智库亚洲集团主席的坎贝尔表示:“特朗普第一任期内,中国常常被他的施压手段搞得措手不及。这一次,习近平想做好准备。他知道特朗普希望与他保持良好关系,也尊重实力而不是退让。”

本月初,美国和中国正努力敲定韩国峰会安排时,这一新战略有了最有力的体现。就在双方关系似乎有所缓和之际,习近平突然下达重磅指示,要求政府对美国近期的出口管制行动进行前所未有的强硬回应。

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对稀土材料实施广泛出口限制,威胁到从手机、笔记本电脑、汽车到导弹等全球产品的供应链。中国精炼稀土的产量占全球约90%。

中国官员公开表示,这是针对美国最新规定的对等回应——这项新规禁止向至少由被列入黑名单的中国企业控股50%以上的公司出售技术产品。

但了解北京情况的人士称,这也是习近平在与特朗普会面前争取谈判筹码的方式,而特朗普展现出希望与中国达成广泛经济协议的意愿。

习近平的新战略核心在于让美国适应中国崛起的现实。这些知情人士说,在稀土问题上,习近平相信中国掌握无可争议的王牌,可以要求美国作出重大让步。

加州大学全球冲突与合作研究所的中国与科技问题专家古德里奇表示:“北京认为自己掌握了最大筹码,也不怕动用它。”

不过,习近平也冒着战略反噬的风险。他的战术为华盛顿那些推动摆脱对中国经济依赖的强硬派提供了口实。

依赖稀土材料的欧洲和亚洲盟友也对北京的强硬手段感到不安,更加担忧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正变得不可预测。美国和澳大利亚本周宣布将投资30亿美元,用于关键矿产项目,意在削弱中国的主导地位。

今年4月,习近平新战略的首个迹象浮现。当时特朗普宣布全球范围的“解放日”关税。正处于拜登政府限制打击下的中国受到沉重打击,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关税最终飙升至145%。中国迅速反击,切断向美国公司的稀土磁铁出口,迫使部分美国汽车工厂暂时停产。

这一轮对抗立即引发华尔街震荡。美国债券市场剧烈波动,北京的反制措施也导致美股暴跌。随后中方在与美方达成协议后逐步恢复出口,但依旧保持严格管控。

对于习近平来说,市场的混乱是一种信号。据知情人士透露,他由此更有信心推进强硬路线,相信美国不愿承受更多经济痛苦。在最近的贸易谈判中,中方提出了全面让步的要求:取消所有美国关税和出口管制措施,但美方并未做出让步。

这一新强硬策略源于危机。去年特朗普赢得总统大选后,北京一度陷入焦虑。知情人士透露,习近平要求包括中办主任蔡奇、经济主管何立峰以及中共主要意识形态负责人王沪宁在内的核心幕僚,紧急制定应对“特朗普2.0”的新方针,要打破北京以往被动应对的局面。

这一新策略基于北京的一个核心判断:特朗普是现实主义者,而非意识形态驱动的领导人。政策制定者认为,他们可以利用特朗普对“做成交易”的执念来弱化其政府内部的对华强硬派。

正如坎贝尔所说,目标是打造一种“软硬兼施”的方式:一方面迎合特朗普的交易欲望,另一方面施加痛苦的经济压力。

前奥巴马政府高级国家安全官员、现任乔治城大学教授梅德罗斯表示:“让特朗普靠近是中国战略的核心。他们知道他既不是强硬派,也不信奉意识形态,因此希望抓住他做交易的本能。”

北京也在试图绕开正式的外交和安全渠道,借助与美国有影响力的商业巨头建立联系,直接向特朗普传达信息,比如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

这种低调的权衡——在施压与安抚之间取得平衡,如今构成了中国战略的基础。在今年9月马德里贸易谈判紧张筹备期间,习近平明白,要想达成真正目标,与特朗普举行一对一峰会,就必须先做出让步。

让步就是TikTok。

对特朗普来说,强制出售这个备受关注的应用是一次围绕国家安全展开的民粹主义胜利。但对习近平来说,这个应用不过是一个低成本的谈判筹码。

知情人士透露,他私下里将其称为“精神鸦片”,认为为了争取中国所需的持续对话,牺牲它毫无代价。

因此,习近平为与特朗普的一系列峰会铺平了道路。在下周韩国会谈之后,北京希望安排特朗普明年初访问中国,最终实现2026年底习近平访美。

台湾问题是习近平议程中的关键。他计划借助与特朗普的会晤,推动美方突破长期以来的“战略模糊”政策,明确表示反对台湾独立。

作为这种交易式策略的另一体现,北京在峰会前正考虑大量采购美国大豆,这是特朗普提出的要求。

知情人士表示,中国领导层的想法很简单:既然两位领导人要见面,那为什么不顺便买点大豆?

对华鹰派被压制

知情人士称,习近平的新策略正在特朗普政府内部取得进展。如今内阁成员在向特朗普提供建议时都非常审慎,选择性地展示信息。

而在内阁层级以下,许多传统的对华强硬派已经被边缘化,其中包括长期担任特朗普贸易顾问的彼得·纳瓦罗。

一位政府高级官员表示,虽然纳瓦罗在电视上露面的次数减少了,但他仍参与制定对华政策。

另一例子是兰登·海德的任命。知情人士表示,他原本被提名出任商务部一个关键职位,负责监管用以保护美国技术的出口管制措施,但这个提名在9月被撤回,没有解释。

海德曾在北京担任外交官,也是美国国会下属对华问题特别委员会的前技术政策专家。他在4月的提名听证会上发出警告,称中国对新兴技术的追求,对美国的经济和国家安全构成“深远威胁”。

但知情人士表示,白宫部分官员认为他的强硬立场是一种负担。

随着其他支持对华强硬路线的官员陆续离开政府,安全和技术领域的专家开始担心出现政策真空,而这个空缺可能会被那些更倾向于与北京发展商业关系的人填补。

专家们认为,这种真空为英伟达的黄仁勋等有影响力的商业领袖打开了大门。今年夏天,黄仁勋向特朗普陈述观点,认为禁止向中国销售英伟达H20人工智能芯片只会加速北京追求技术自给自足的步伐。随后,特朗普决定撤销禁令。

英伟达开发H20芯片是为了符合早前出口限制的规定,是专门为中国市场设计的低性能版本。

鹰派影响力减弱的后果,在8月特朗普即将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阿拉斯加会晤前夕显现出来。

知情人士透露,政府已准备了一份“决策备忘录”,拟对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实施次级制裁,这本意是要对中俄同时施加压力。这份备忘录已送交特朗普待其拍板。

但知情人士称,特朗普在与普京会谈前否决了这项制裁方案,部分原因是担心北京报复,特别是中国可能再次限制美国获取稀土磁铁,而这些是美国军用和商用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是北京策略奏效的又一次体现:特朗普基于交易、个人考量的决策,压倒了原本鹰派主导的方案,中国借助对经济要害的控制,赢得了主动。

一场高风险博弈

然而,这次成功也可能助长了北京的过度自信,促成了中国对稀土实施的新一轮严厉管控。这一措施激怒了白宫,特朗普本人甚至威胁要对中国商品征收100%的关税,并取消与习近平的会晤。中方迅速软化了语气。10月12日,中国商务部发表声明,承诺将“审慎适度”地实施相关管制。

北京的迅速退让,说明美方在这段关系中依然握有重要筹码。包括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在内的高级官员指出,中国在包括喷气发动机在内的多个关键产业仍严重依赖美国。如果失去这些高端产品,中国的技术和战略目标可能受挫。

贝森特本人也在努力为特朗普与习近平之间的解决方案保留余地,同时持续施压。他最近甚至打破外交惯例,公开批评一位中国谈判代表,目的是把责任推到低层官员身上,以便两国领导人能够最终“体面地”解决问题。

不过,会谈前的局势已经发生变化。尽管特朗普后来在关税威胁上语气缓和,但中国在稀土问题上的新动作促使美方制定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以防北京不撤回新规。

知情人士表示,白宫内部官员现在把这次事件当作中国胁迫手段的典型案例。而特朗普最初否决的对中国实施次级制裁提案,现在也可能重新被提上议程。

特朗普周三表示,他计划在下周的韩国会晤中与习近平讨论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的问题。

这成为一场新一轮高风险考验:是特朗普“交易大师”的本能占上风,还是他的国家安全团队的严厉警告奏效。

对中国来说,问题在于,他们制定的策略,是否反而激怒了本想绕过的强硬派。

最终的结果,可能取决于一个根本性的认知落差,这个差异贯穿整个中美关系

“特朗普关注的是短期和政治利益,”前副国务卿坎贝尔说,“而习近平关注的是与美国的长期竞争。”

来源:加美财经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