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邮报报道说,德国人对日益崩溃的铁路系统感到极其沮丧,这正在动摇德国长期以来以准时著称的国家形象核心。

德国,这个国家以啤酒、香肠和准时列车闻名。
不过,现在得改口了:如今只有56%的列车能准时运行。
更准确地说(或者说更不准确,取决于你是否赶时间),只有56%的列车能在预定时间的6分钟内抵达,德国国家铁路公司德国铁路对“准时”所设的宽限标准就是6分钟。
在德国,守时几乎是民族信条。因此,听德国人谈论当前铁路系统出现的问题时,就会觉得这不啻于一场国家危机。
问题到底有多严重?
自4月底以来,瑞士已经禁止部分德国列车越过瑞士边境城市巴塞尔,因为德国铁路的延误频频导致混乱。需要继续前往瑞士其他地区的乘客必须在巴塞尔换乘更可靠的瑞士列车。
“德国曾经可靠的铁路系统如今已经破败至此,确实非常丢脸。”德国铁路乘客权益组织Pro Bahn联邦主席内乌斯表示。
内乌斯说,三十年的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终于让这个曾被引以为傲的铁路系统崩溃了。
“系统一旦糟糕到一定程度就无法继续运转,”他说,“我们现在就处在这个阶段。”
7月26日,一列原本开往汉堡的德国高速列车在维也纳郊外发生故障,导致约400名乘客在一个隧道中被困超过六小时,期间没有电力、照明或空调。
最终,救援人员通过紧急出口将乘客疏散。
情况糟糕到德国铁路不得不采取极端措施,来恢复铁路系统的正常运行。
从本周五开始,连接德国两大城市柏林和汉堡的线路将完全停运九个月进行维修。这条线路原本每天运行470列列车,运送3万名乘客。现在列车被改道至一条不具备高速铁路条件的线路,两小时的车程变成三小时,而沿原线路的一些乘客则面临长达九个月的彻底断线。
德国铁路在一份声明中承认问题的严重性。
“我们对当前的准点率数据非常不满意。”德国铁路的一位发言人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表示。“80%的长途列车延误是由于老旧、故障频发、线路拥堵的基础设施引起的。这其中也包括我们铁路设施的大量故障。因此我们正在全力以赴加快基础设施的翻新。”
周一清晨,疲惫又焦躁的乘客在德国西部城市波恩车站等待6:23开往柏林的列车,但由于早前的延误,列车晚点14分钟。
在行程开始一小时后,原定前往柏林的一列列车在伍珀塔尔发生故障停运,大约100名乘客临时转乘这列车。
对像普里根这样的通勤者来说,这些延误已经成为职业生活的一种负担。他是来自杜塞尔多夫的银行职员,计划周一早晨从伍珀塔尔前往哈姆,原定车程45分钟。但列车根本没有出发。
在等待替代列车后,他比预定时间晚了整整两小时才到达。原本8点的会议只好由同事顶替。
普里根说,现在德国铁路的状况是“困难”——接着他又直截了当地说,“其实是灾难。”
“现在准时的列车才是例外。”他说。
72岁的退休老人福格尔也被迫在伍珀塔尔下车,他和普里根一起站在站台上,等待下一班开往柏林的列车。福格尔此行是去看望女儿,他把责任归咎于三十年来对基础设施的忽视。
“我们都知道,基础设施如果长期不做任何维护,就只会让现在这些问题越来越严重。”他说。说话间,列车广播响起。
“由于临时在哈姆增加了一站……我们抵达汉诺威的时间将比原计划更晚。”列车长说。“很遗憾,我现在还无法告诉大家会晚多少。”
1990年代初期,德国约有85%的长途列车能够准时到达。过去一年中,这一比例一直徘徊在60%至65%之间。而据德国铁路的数据,到了7月,仅有56%的长途列车能在预定时间6分钟内抵达。
发言人表示,德国铁路今年的目标是将长途列车的准点率提升到至少65%,并在2027年实现75%到80%的准点率。
“铁路的可靠性必须大幅提升,”德国新任交通部长施奈德周二在德国ZDF新闻频道表示,并称当前的准点率数据“令人无法接受”。乘客对此也常有同样的看法——只不过表达得更直接粗暴。
德国财政部为2025年铁路基础设施拨款创下纪录,高达250亿美元,其中约100亿美元来自今年设立的5770亿美元基础设施与气候专项投资基金,这是德国政府历史性放宽借贷限制的一部分。
这项资金计划将为到2029年前超过1160亿美元的铁路投资铺平道路,也是德国作为北约成员国致力于将国内生产总值5%用于国防相关项目的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的一环。
内乌斯表示,这些资金将有所帮助,但德国铁路仍“亟需大幅增加投资”。
周一,21岁的多萝特·洛萨和23岁的芭芭拉·威廉姆从德国西部的科隆出发,前往波罗的海沿岸的罗斯托克探望洛萨的哥哥。她们同样在伍珀塔尔被迫换乘,因此将错过在柏林的中转列车,旅程可能要多出两个小时。
“有趣的是,我们昨晚打电话告诉她哥哥我们的到达时间,他说,那就大概再晚两个小时吧,”威廉姆说。
“我经历过四小时的延误,”洛萨接着说,“也试过凌晨三点才到一个地方。你只能学会适应,尽量别在抵达当天安排任何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