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世半导体控制权争议愈演愈烈之际,闻泰科技(600745.SH)再度引发资本市场关注——公司第二大股东宣布计划大规模减持,引发股价波动。
11月5日,闻泰科技发布公告称,持股超7.7%的无锡国联集成电路投资中心计划自2025年11月27日至2026年2月26日,分阶段减持不超过3%股权,其中大宗交易不超过2%,集中竞价不超过1%。以当天收盘价43.08元计算,此次减持上限对应市值约16亿元。该机构具有中国国资背景,此举意味着其近四成持股可能被出售。公告发布当日,闻泰科技股价下跌3.6%,市值收报约536亿元。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自10月中旬低点以来,该股已累计反弹逾24%。
闻泰科技披露的2025年三季报数据显示,公司正在加速剥离手机产品集成业务,半导体业务成为核心收入与利润来源。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4.27亿元,同比下降77.38%,但净利润大增279.29%至10.4亿元,其中安世半导体贡献显著。半导体板块当季营收43亿元,同比增长12.2%,毛利率34.56%,净利润7.24亿元。
公司同时警示称,安世半导体控制权及供应链不确定性仍存,如2025年底前无法恢复控制权,公司收入、利润与现金流或阶段性承压。
舆论焦点仍集中在安世半导体跨境管理权冲突。荷兰方面因政治干预已强制接管安世总部运营,供应链出现裂痕,欧洲与日本汽车产业组织警告,车企或面临生产停摆风险。
11月2日凌晨,安世中国向客户发布声明,直接指责荷方管理层“恶意抹黑”“欠款不付”“单方面断供”,并称已准备充足库存并启动多套产能替代方案,力争明年起“无缝衔接”供应。
11月4日,中国商务部再次表态称,荷兰政府行政干预及法院裁决严重损害中国企业权益,并导致全球半导体产供链震荡,荷方应承担全部责任。
中方强调已宣布对符合条件的出口豁免,并推动恢复供货,但荷方缺乏建设性态度,中方将继续维护企业权益和产业链稳定。
闻泰科技目前正处于“基本面向好与外部风险交织”的关键阶段。利润结构重心彻底转向半导体,安世半导体供应链与控制权问题未解,全球汽车产业链紧张态势升温,国资股东选择套现回笼资金。
从市场角度看,这场中荷之间围绕半导体资产的争夺战,将继续影响全球功率器件供应格局。对闻泰科技而言,未来能否在波动环境中稳住产能与供应网络,将决定其资本市场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