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华尔街日报:降息真的能提振股市吗?答案是,不一定

2025-09-11 00:01:49
加美财经
媒体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目前在金融市场上,最稳妥的赌注之一就是:美联储将在一周内降息。

至于之后会怎样?情况就复杂多了。

上周五疲弱的就业报告引发市场先涨后跌的反应,再次提出了一个经典问题:经济坏消息到底是“利好”,因为会促使美联储加快降息,还是“利空”,因为糟糕到让投资者真正担忧?

经济学家会追踪几十项指标来判断美国是否正走向衰退。但真相是:没人能确切知道,包括美联储内部400多位博士。

美国经济牵涉的变量实在太多。

但如果其他条件不变,降息应该有助于提振经济和股市,对吧?

问题是这一点当前也无法确定。以家庭收入为例,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公司全球首席策略师戴维·凯利的结论令人意外:如果降息,家庭收入反而可能受损。

“靠国债躺平”的投资策略,让富裕家庭受益良多。凯利指出,类似现金的投资总额已达到14万亿美元。如果短期利率下降一个百分点,每年将减少约1400亿美元的利息收入。

虽然家庭债务总额也达到19.4万亿美元,理论上融资成本会因此下降,但凯利指出,其中有13.4万亿是抵押贷款,大多已锁定在更低的长期固定利率。至于信用卡等其他贷款的利率变化,对整体影响并不大。

当然,如果抵押贷款利率出现真正大幅下降,情况可能会不同。但美联储对决定这些利率的长期国债收益率的控制是有限的。去年美联储降息一个百分点后,借贷成本反而上升,原因在于市场对通胀和财政赤字的担忧加剧。

而现在,这种担忧还叠加了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攻击。

即便假设长期收益率有所下降,传统观点认为,降息有助于推动股价上涨,进而通过“财富效应”带动家庭消费。这种“股票对比债券”的逻辑基础,是上世纪90年代牛市期间流行起来的所谓“美联储模型”。

模型的经验法则是,将股市市盈率倒过来得到“收益率”,然后与10年期美债收益率进行对比。

但这种比较其实是“苹果对橘子”。股票收益率往往忽视通胀,而债券收益率却必须考虑。两者历史上虽然常常同步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存在因果关系。

被誉为量化投资鼻祖之一的AQR公司创始人克里夫·阿斯内斯就曾表示,这个模型“看起来有常识,实则毫无逻辑”。

阿斯内斯认为,有实证依据的长期股市回报预测方法其实很简单:看市盈率本身。目前市盈率远高于历史平均水平,而美联储的降息对这个估值泡沫的影响其实非常有限。(华尔街日报)

来源:加美财经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