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 www.Todayusstock.com 报道,全球稳定币总供应量已突破2500亿美元大关,这一里程碑被视为市场资金重新积聚的信号。稳定币作为连接法币与加密资产的桥梁,其供应量增长往往意味着潜在投资者正重新积累购买力,为下一轮市场行情提供资金支撑。
专家指出,稳定币增量主要集中在主流平台与机构账户中,显示大型投资方正在等待市场价格企稳,以便进行更大规模的入场布局。
在各大交易平台中,币安(Binance)的稳定币持仓规模最为显著,当前持有价值488亿美元的ERC-20稳定币,占全球总量近20%。这一数据凸显出币安在全球资金流中的关键地位。
分析人士认为,这种集中持仓结构反映出机构投资者的风险对冲策略,他们更倾向将资金暂时停留在币安钱包中,以便在市场出现反转迹象时迅速部署。以下表格对主要交易所的稳定币储备情况进行了对比:
| 交易所名称 | 稳定币持仓(亿美元) | 占全球总量比例 |
|---|---|---|
| 币安(Binance) | 488 | 19.5% |
| Coinbase | 315 | 12.6% |
| OKX | 278 | 11.1% |
| Bybit | 143 | 5.7% |
这种资本集中趋势表明,币安的稳定币储备可能成为未来市场启动的主要推力之一。
近期,衡量比特币价格与稳定币供应比的SSR震荡指标已跌入负值区域。从历史数据来看,当SSR出现负值时,往往与比特币市场的触底反弹阶段相吻合。尽管如此,分析师警告称,本轮反弹可能不会立即发生,因市场仍需时间消化前期积压的交易量与市场情绪。
链上数据公司Glassnode表示:“当前稳定币供需结构显示资金储备量正在恢复,然而交易信号尚未完全转多,这意味着市场筑底仍在进行中。”
链上数据显示,币安连续五个交易日录得稳定币净流入,表明资金正加速流向交易平台。其中,在10月31日当日,流入金额达到16亿美元峰值,创下近半年新高。
这种持续流入被解读为“市场吸筹期”的重要信号。机构投资者可能正在通过稳定币积累头寸,为下一阶段的资产配置做准备。业内分析师普遍认为,若资金流入趋势延续至11月中旬,市场可能进入价格修复与波动收敛阶段。
总体而言,稳定币供应量的飙升、币安的高持仓比例以及SSR指标跌入负值,共同反映出市场资金已进入低位潜伏阶段。虽然短期内反弹可能延后,但资金积累的趋势表明市场底部信号逐步确立。若后续宏观环境及政策面持续稳定,下一轮加密资产的上涨周期有望在数月内启动。
Q1:稳定币供应量突破2500亿美元意味着什么?A1:这表明市场中可用于购买加密资产的资金总量在增加,投资者选择持有稳定币等待入场,通常被视为市场复苏前的资金积累阶段。
Q2:币安持有488亿美元稳定币对市场有何影响?A2:币安的巨大资金池增强了其市场主导力,当稳定币转化为买盘时,可能迅速推动主流币价格反弹。
Q3:SSR震荡指标为何重要?A3:SSR用于衡量稳定币供应与比特币价格的比率,当该指标为负时,意味着稳定币供给相对充足,市场或接近底部区间。
Q4:为何分析师认为反弹不会立即出现?A4:虽然资金面显示回暖迹象,但交易量与市场情绪仍偏谨慎,短期内仍需经历整理期,才能形成稳定的上升趋势。
Q5:持续的稳定币净流入对未来行情有何提示?A5:净流入反映投资者在积累购买力,这通常预示着市场正在为下一轮上涨做准备。一旦市场信号转向积极,这部分资金可能迅速转化为推动行情的动力。
来源:今日美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