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美国议员“揭秘”中美“芯战内幕”:中国一年斥资近400亿美元购先进设备,凸显西方出口管制裂痕

2025-10-07 22:16:13
Linlin
FX168编辑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周二(10月7日),路透社报道称,美国国会两党议员联合调查发现,尽管美、日、荷三国持续实施对华半导体出口限制,但监管漏洞令中国企业在2023年仍能合法采购近400亿美元的先进芯片制造设备,凸显盟友间在管制体系上的不一致。

FX168财经报社(北美)讯 周二(10月7日),路透社报道称,美国国会两党议员联合调查发现,尽管美、日、荷三国持续实施对华半导体出口限制,但监管漏洞令中国企业在2023年仍能合法采购近400亿美元的先进芯片制造设备,凸显盟友间在管制体系上的不一致。

(图源:路透社)

美国民主、共和两党政府均视芯片产业为国家安全核心领域,并试图削弱中国在高端制造与人工智能领域的自主能力。然而,据《路透社》获得的美国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U.S. House Select Committee on China)报告指出,由于美国、日本及荷兰出台的出口规定存在差异,非美设备制造商得以继续向部分中国企业供货,而美国企业却受限无法销售。

报告呼吁盟国采取更广泛的设备出口禁令,而非仅针对个别中企。数据显示,中国去年从五大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应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科林研发(Lam Research)、科磊公司(KLA)、阿斯麦(ASML)及东京电子(Tokyo Electron)——购买设备总额达380亿美元,同比激增66%,约占五家公司总销售额的39%。

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持续限制中国生产尖端芯片的能力,因为这类芯片在人工智能、军事现代化等领域具有关键战略意义。报告指出:“这些设备销售令中国在广泛芯片制造领域的竞争力显著提升,对全球人权与民主价值体系构成深远影响。”

东京电子美国分公司总裁马克·多尔蒂(Mark Dougherty)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由于新规生效,行业对华销售已开始下降,并欢迎美日两国加强政策协调。应用材料公司与科林研发未予回应,阿斯麦与科磊则表示将在全面审阅报告后再发表评论。

报告还点名三家被视为高风险的中国客户——崇越科技(SwaySure Technology Co.)、深圳鹏鑫旭科技有限公司(Shenzhen Pengxinxu Technology Co.)以及思研集成电路(SiEn (Qingdao) Integrated Circuits Co.)——称其与华为的供应网络存在潜在联系。美国政府去年12月已将这三家公司列入出口管制名单。

美国智库“捍卫民主基金会”(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ies)高级研究员克雷格·辛格尔顿(Craig Singleton)警告称:“中国正在试图重塑整个供应链,以前的细分设备领域如今已成为新的战略战场。”

背景分析:出口管制联盟的制度裂缝与地缘科技竞争升级

此次报告凸显出,美国主导的“半导体封锁联盟”正在遭遇协调难题。尽管美、日、荷三方于2023年初达成共识,限制向中国出口极紫外光刻机及先进晶圆制造设备,但在执行层面仍缺乏一致标准。日本与荷兰的企业在非EUV(深紫外)领域仍可合法向中国销售关键设备,使中国晶圆厂得以持续扩产。

分析人士指出,这种漏洞不仅削弱了西方出口管制的整体效力,也反映出盟友间的经济利益分歧。荷兰阿斯麦与日本东京电子对中国市场依赖度较高,若全面切断出口,将对本国半导体产业链与就业造成冲击。

与此同时,中国正加速“去美化”供应链布局,大举投资自研光刻机、刻蚀机及化学气相沉积设备。尽管技术差距仍大,但通过进口二手设备与非EUV产线升级,中国的成熟制程产能正稳步提升。

报告发布之际,正值中美科技博弈延伸至AI、算力与地缘供应链领域。专家预计,美国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进一步强化对华出口限制,尤其针对芯片制造设备的零部件与维修服务。而中国方面则将继续推动“自主可控”战略,试图在全球芯片战中缩小差距。

1.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来源为FX168财经。商业性转载需事先获得授权,请发邮件至:media@fx168group.com。
2.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FX168财经立场。我们提供的交易数据及资讯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和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