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目录
英伟达市值登顶但仍被低配
根据 www.Todayusstock.com 报道,英伟达(Nvidia)已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但主动型基金投资者在配置上依旧表现谨慎。摩根士丹利分析师Erik Woodring在最新研究中指出,英伟达的市值占标普500指数权重约7.37%,而在活跃机构投资组合中的平均份额仅为4.20%,调整后被低配2.41个百分点,是摩根士丹利所追踪的15家大型科技公司中差距最大的一家。
这种现象凸显出市场的矛盾:一方面,英伟达凭借人工智能浪潮实现股价五年近1300%的累计涨幅;另一方面,部分机构因担忧估值过高、供应链波动与地缘政治风险而延迟加仓,导致配置比例与市值权重之间产生显著脱节。
英伟达并非唯一一家被低配的科技巨头。摩根士丹利数据显示,微软调整后被低配约2.39%,苹果被低配1.66%,亚马逊被低配1.40%。这表明机构在分散风险与管理集中度方面采取了更保守的策略。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部分科技股却获得超配,例如Intuit(+0.83%)、甲骨文(Oracle)(+0.32%)、戴尔(Dell)(+0.25%)。主动基金在行业内部的持仓结构差异,反映出他们对企业基本面、行业周期与市场定位的不同判断。
机构持仓与标普权重差异对比
公司 | 标普500权重(%) | 机构平均持仓(%) | 差异(百分点) |
---|---|---|---|
英伟达(NVDA) | 7.37 | 4.20 | -2.41 |
微软(MSFT) | — | — | -2.39 |
苹果(AAPL) | — | — | -1.66 |
亚马逊(AMZN) | — | — | -1.40 |
Intuit | — | — | +0.83 |
甲骨文(Oracle) | — | — | +0.32 |
戴尔(Dell) | — | — | +0.25 |
英伟达补涨逻辑与未来展望
摩根士丹利指出,被低配的股票往往会随着时间推移因机构逐渐增持而出现技术性补涨。英伟达作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核心企业,其计算需求领先指标依旧强劲,且无放缓迹象。随着供应链瓶颈逐步缓解及美国政府出口许可审批加快,英伟达仍被视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关键资产。
“计算需求的领先指标仍然异常强劲,没有放缓的迹象……随着供应链限制问题得到缓解,以及美国政府正推进出口许可审批,我们继续将英伟达视为当前人工智能主导时代的首要资产。” —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团队
这一观点强化了英伟达在AI产业链中的战略地位,也为未来补涨逻辑提供了理论支撑。
估值担忧与市场分歧
然而,并非所有机构都持乐观态度。阿波罗管理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托斯滕·斯洛克(Torsten Sløk)提醒投资者,标普500指数前十大成分股(包括英伟达与Meta)当前的市盈率已经超过1999年互联网泡沫时期水平。他指出,美股大型科技股估值可能难以长期维持,指数整体也存在潜在回调压力。
“标普500指数前十大成分股的市盈率已经超过了1999年互联网泡沫时期的水平。” — 阿波罗管理公司(托斯滕·斯洛克)
这意味着市场正处于乐观预期与估值谨慎之间的拉锯状态,投资者在配置时需充分考虑不确定性。
编辑总结
英伟达的市值权重与机构持仓差距揭示了市场在AI产业浪潮下的投资矛盾。摩根士丹利认为低配将推动补涨,而阿波罗则对估值泡沫发出警示。当前局面下,英伟达仍是人工智能赛道的战略标的,但估值敏感与政策风险不容忽视。投资决策需要在长期成长逻辑与短期波动之间找到平衡。
【常见问题解答】
问1:英伟达为何会被主动基金低配?
答1:主要因为其市值因股价飙升而快速增加,机构担心估值过高,同时考虑到风险分散与合规限制,因此未能同步提升持仓比例。
问2:低配是否意味着未来必然上涨?
答2:低配提供了潜在补仓动力,但能否上涨还需看基本面与政策环境变化。若盈利与产业趋势持续强劲,低配有望转化为补涨力量;若风险事件加剧,补涨可能落空。
问3:摩根士丹利与阿波罗观点有何不同?
答3:摩根士丹利强调需求指标强劲与低配补涨逻辑,看好英伟达;阿波罗则关注估值过高风险,警惕潜在泡沫,两者反映出市场的分歧与多元视角。
问4:普通投资者如何应对英伟达的估值压力?
答4:投资者应结合自身风险承受力,采取分散投资策略,避免过度集中;同时可分批建仓或设置止盈止损,以降低波动冲击。
问5:这对未来美股整体意味着什么?
答5:英伟达与其他头部科技股低配与高估值并存,说明市场对AI赛道预期高涨,但也暗藏结构性风险。未来美股走势将取决于AI技术商业化进程、政策监管力度以及宏观经济环境。
来源:今日美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