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周,A股题材轮动,转得比哪吒的风火轮还快!
从光伏、银行、美容护理,小金属到AI、军工、机器人,每一个热门题材成为主线时都能想起集体大涨,然后很快又退潮回落,行情持续时间从几天缩短到了1天。
今天,A股继续震荡调整,三大指数小幅回落,但题材主角又置换了新面孔,之前大热的大金融、美容护理明显回落,汽车、工业母机、创新药等成为大涨焦点。
具体来看,今天贡献最多涨停板的,是汽车零部件板块。其中,豪恩汽电20CM涨停,大地电气、兆丰股份、精锻科技、鑫宏业、华密新材、建邦科技等跟涨幅超过10%,还有铭科精技、万安科技、均胜电子、春兴精工等大量个股10CM涨停板。
消息面上,据报道,近日,备受关注的强制性国家标准《轻型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完成起草,进入公开征求意见阶段,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25年6月30日。
对比现行标准,该标准由推荐性转为强制性,且适用范围有所扩大,标准要求“M1和N1类汽车应装备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注:M1类主要指轿车、SUV、MPV等乘用车,N1类主要指轻型载货汽车),即从M1类乘用车扩展至N1类载货汽车。同时,该标准还增加了对行人目标、自行车目标、踏板式两轮摩托车目标等弱势交通参与者的识别能力考核,并新增仿真测试项目。
意见稿出台的背景,是基于我国汽车汽车保有量的逐年提升使我国交通事故数量和交通事故伤亡人数始终保持较高数量级,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统计,2020年全国共接报道路交通事故1297万起,同比增加50万起,上升4%。
而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对于降低交通事故效果显著,据美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局(NHTSA)统计,AEBS功能能够减少约31.3%的交通事故发生。
据乘联分会发布的2025年2月汽车智能网联洞察报告显示,今年1—2月AEBS整体装配率表现良好,乘用车整体装配率为56.5%,其中新能源乘用车装配率相对较高,已经达到62.9%。但8万元以下的入门级车型,装配率仅2.6%。
这意味着,未来随着新规的落地,中国市场汽车AEBS产业将迎来市场大爆发机遇。
有研究分析称,2021年全球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市场价值为183.8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将超过774亿美元,预测期内(2022-2027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0%。
国联证券预测,2026年AEBS核心部件市场规模将突破12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5%。
AEBS主要由感知(传感器)、决策(中央处理器)和执行(制动机构)三大模块构成,其中:
感知层:涉及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摄像头等核心零部件;
决策层:涉及集成微处理器(MCU)、存储器和通信模块等核心零部件;
执行层:涉及制动主缸与液压系统、ESP(电子稳定程序)执行器、电子驻车制动器(EPB)等核心零部件。
与这些零部件有相关业务的上市企业,也就成了今天A股最被爆炒的对象。比如,
万安科技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称,在汽车智能驾驶领域,完成了AEBS+EBS的系统软硬件研发,可以为客户提供基于AEBS+EBS的整体解决方案。
豪恩汽电是智能驾驶感知系统龙头企业,公司表示测距模块是整套AEBS系统的关键,2024年其汽车智能驾驶感知系统收入14.08亿元,同比增长17.39%。
锐明技术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自研的后装AEBS产品在国内公交车及出租车等行业已经落地销售;前装AEBS产品已通过国内主流整车厂出口欧洲的客车实现落地销售。
万集科技表示,公司车载激光雷达产品已经在某车企的AEBS系统获得应用。
另一个大涨的板块是人形机器人,宜安科技涨超14%,兆丰股份、精锻科技、鑫宏业、麦迪科技、日发精机、铭科精技、均胜电子等跟涨。
消息面上,最近人形机器人行业利好消息不断,
5月12日,优必选科技牵手华为,在深圳正式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在产品技术研发、场景应用及产业体系等领域开展创新合作。
5月12日,深圳越疆科技与腾讯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聚焦具身智能及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研发、多场景应用与产业体系创新,加速推动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向工业、商业、家庭等场景的规模化落地。
还有在今日的中国联通“智家通通”产品发布会上,中国联通宣布联合华为推出家庭机器人。
同时,马斯克在最新季度的财报电话会上表示,特斯拉将在今年年底前部署上千台Optimus机器人,并在不到五年时间内实现100万台量产目标。
还有创新药概念震荡走强,热景生物涨超12%,哈三联、新华制药、迈威生物、红日药业、圣诺生物、ST香雪、海辰药业等跟涨。
消息面上,据热景生物消息,其参股公司北京尧景基因近日公开了增肌靶点MSTN小核酸药物的核心专利。据披露,此药物通过靶向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基因,调节肌肉生长信号通路,具有治疗肌肉萎缩疾病的应用潜力。
此外,前几日获得政策利好的可控核聚变板块今天再次集体上涨,中洲特材20CM涨停,常辅股份、鑫宏业、百利电气、王子新材、永鼎股份、天力复合、大西洋、旭光电子等跟涨。
可以肯定的是,现在不仅市场风险偏好比之前已经大幅提升,各种长线资金也在不断源源不断入场,为未来行情走好带来重要支撑。
这样一来,一些越发确定的方向,就很值得我们多加关注。
比如最近的公募新规,通过对基金经理的考核机制改革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进而驱使公募基金回补之前低配较多的银行、非银金融、公用事业、交通运输和建筑装饰等行业。
这个方向里面,那些估值较低或股息率高,或在政策支持下获得转机的企业,获得增量资金的概率肯定会更大一点。尤其是银行板块,别看2023年以来已经大涨一大圈了,但在公募回补、低成本的长线资金大量入场增持下依旧有不小的上涨潜力。
银行股的上涨天花板,可以通过股息率水平来辅助判断,目前A股银行股平均的股息率超过4.3%,部分股份行、城商行甚至超过6%,由于头部银行股价波动和分红长期稳定,可以当做是类债资产,但它们相比不足2%的长债利率,无疑仍有很大利差空间,进而吸引长线资金入场持有。这种利差格局下,就奠定了银行股长期易涨难跌的规律。
那么如果是稳健型的投资者,如果关注点头部银行出现阶段较大跌幅,那就是很好的上车机会。
其次,内需消费也将是机会很多的重点方向,因为消费的核心逻辑是政策加码预期下的重估预期,提振内需稳增长政策,是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强下的主要政策储备方向,而且目前多方面的宏观数据看,消费基本面拐点已经逐渐出现。
根据Wind数据,2025年一季度,申万二级行业白色家电、小家电、黑色家电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3.3%、9.6%、5.7%;其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6.8%、14.9%、10.5%。
消费电子板块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2%,归母净利润增长107.5%。主要得益于我国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促使手机、平板等产品销量明显上涨。宠物食品板块:一季度收入利润增速均在20%以上,延续了2024年的增长态势。
被政策重点照顾的乘用车板块更不用说了,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电动乘用车板块净利润同比增长128%,同汽车零部件及相关的材料、设备板块收入利润都保持了明显增长。
增长最迅猛的是农林牧渔行业,因猪价回升及养殖成本下降,2025年一季报归母净利润增长988.0%。
在股价表现上,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A股部分可选消费(如医美、家居、宠物、潮玩、户外等)已经录得了较大的上涨幅度,在所有细分板块中表现明显领先。
由于很多消费行业的估值是从2021年开始持续震荡回落,累计下跌幅度已经很大,所以今年来的累计上涨幅度相对来说并不会是它们的估值修复行情天花板。
当然,还有部分消费方向仍需要时间验证是否真正的复苏,尤其白酒这种与宏观经济、个人收入、商业活动关系紧密的领域。
再就是“新质生产力”方向。4月30日“十五五座谈会”释放出强烈信号:“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实体经济”将构成未来五年的核心任务。这里面的很多板块虽然波动很频繁但阶段性机会很多,如AI/芯片/机器人产业链,以及航空装备、通信、医药等市场空间不断打开且有政策驱动的细分赛道。
还有就是在地缘风险与全球货币博弈未解的背景下,资源稀缺性、供应安全性与自主可控逻辑将支撑“安全资产”维持高估值,如黄金、核电设备、军工等安全类资产,机会也会很多。
其实贪多嚼不烂,只要重点关注一些市场空间足够大的核心赛道,做好选股和择时,长周期下去,回报应该不会差。
总的来看,近期A股市场随着降息降准、一季报披露完毕、以及中美关税重新开启谈判等一系列利好落地后,市场开始缺乏重要利好刺激,因而进入震荡调整状态。
由于绝大部分板块都已经相继形成了幅度可观的上涨或反弹空间,同时游资/量化等资金重新开始变得活跃,于是市场就出了出现非常频繁反复的由各种“利好消息”驱动的超短线行情。
在接下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如果没有巨大的外围事件扰动,可能都是这样一种市场状态。
但哪些确定性高是方向,大概率会是在波动行情中不断震荡走高。(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