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巨震,上证指数午后跳水收跌0.94%,创业板指跌1.18%。
刚刚,神秘大资金出手!
4只沪深30ETF午后量能显著放大,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成交额近33.92亿元,易方达沪深300ETF、嘉实沪深300ETF成交额、沪深300ETF华夏均超越上日全天。
今年二季度以来,4只沪深300ETF资金净流入额超1183亿元。
1
药王敲钟,港股创新药彻底爆了!
恒瑞医药今日正式登陆港交所,实现A+H两地上市。恒瑞医药此次IPO发行价44.05港元,开盘大涨近30%,市值超3900亿港元,缔造今年最大医药IPO,也是近五年港股医药板块最大IPO。
恒瑞医药港股发行价选择是发售价范围中的顶格定价44.05港元/股,相较于A股昨日55.4元收盘价折让了25%。
顶格定价,超额认购454倍!业内人士指出,恒瑞医药能有如此表现的原因,首先,今年以来港股迎来创新药牛市;再者,公司本身质量较高;此外,港股IPO赚钱效应持续凸显。
港股市场就上演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创新药牛市”。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中,有19只股价涨幅超过100%,德琪医药的涨幅更是高达498%。
(本文内容均为客观数据信息罗列,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经历近4年至暗时刻后,如今的医药行业出现暴涨。恒生创新药ETF、港股创新药ETF、恒生医疗ETF、恒生生物科技ETF、恒生医药ETF涨超30%,霸榜ETF涨幅榜前列,成为年内最强ETF。
2
丑小鸭跳出了白天鹅的舞姿
银行股太强了,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江苏银行、渝农商行、北京银行、成都银行、光大银行创历史新高。
银行ETF近一年涨幅27%,近三年涨幅50%,领跑ETF的同时,大幅跑赢沪深300指数。
近期银行股价的新高,引发了市场的讨论。
在公募基金新规后,银行板块作为基本面稳健、分红稳定、估值较低的品种,得到资金青睐。
同时,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引下,监管持续鼓励险企加大权益投资,今年以来险企增持、举牌银行股的力度也有所加大,提供了增量资金。
对于屡创新高的银行板块,国泰海通证券荀玉根更是写了一篇题为《丑小鸭跳出了白天鹅的舞姿——十年回望银行股》的报告,其指出:
1.过去十多年,国内宏观环境和产业发展快速变革,权益市场各类行业主题轮番表现,但在新兴科技和消费“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背景下,身为传统行业的银行指数却不断创新高。
尤其是,现今距离2015年牛市顶点过去近十年,股价超越前高的行业寥寥无几,银行却是其中之一。
2015年牛市高点至今银行指数涨幅61%,排名第二,远超TMT和股票型基金指数,投资者曾经爱搭不理的丑小鸭展现了白天鹅的舞姿。
2.在我国产业持续升级的趋势下,银行作为一个传统行业,何以从资本市场上让人爱搭不理的“丑小鸭”变成高攀不起的“白天鹅”?
过去十年银行大幅跑赢TMT,主要源于估值足够低+长期分红派息,投资除了“买好的”,“买得好”很重要,估值低是安全边际。
3
北交所年内大幅跑赢市场!最高涨幅68%
银行与微盘共赴新高!除了银行这类大市值公司之外,北证50指数、微盘股指数表现抢眼。
截至5月23日,北证50年内涨幅32%,微盘股指数涨超21%,大幅跑赢市场主要指数。
北证50成分股中,有14只成分股涨幅超过50%。
北交所主题基金整体表现强势,部分产品涨幅甚至超过60%。
资金面上,公募基金增加了北交所的配置。华源证券指出,2025年第一季度,公募重仓北交所股票的市值达到67.43亿元,相比于2024年末增长达24.45%。
从微观情况看,今年以来市场更是出现大量翻倍股。截至昨天,今年已有84家公司股价翻倍,年内最大涨幅300%,最高市盈率高达2000倍。
股价翻倍的公司,主要集中在并购重组、人工智能、机器人、涨价和新消费等行业。业绩表现上,这些公司去年业绩并不算亮眼。
这些股价翻倍的公司,主要是小市值领域。从估值情况看,最多的有近2000倍市盈率,不少市盈率也超过百倍。
随着股价的持续飙升,一些公司更是公告提醒,自家股价脱离基本面的风险。
有市场分析认为,小市值成交占比达历史极值,中证2000成交占比升至35%,接近2023年11月高点,历史极值后通常伴随2个月内剧烈波动 ,如2023年11月后中证2000指数回撤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