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7月2日,上证指数收跌0.09%,报3454.79点;深证成指收跌0.61%,报10412.63点;创业板指收跌1.13%,报2123.72点,日内亏钱效应放大。两市总成交额1.38万亿元。
盘面上看,渔业、普钢、光伏设备,位居涨幅榜前三,分别上涨12.06%、4.05%、3.73%。地面兵装、元件、通信设备,位居跌幅榜前三,分别下跌5.38%、3.19%、2.46%。
港股方面,恒生指数收涨0.62%,报24221.41点;恒生科技指数收跌0.69%,报5266.28点;国企指数收涨0.50%,报8721.98点。
截至2025年7月2日,摩根基金旗下涨幅居前的产品为港股红利指数ETF(513630)、沪深300自由现金流ETF摩根(563900)、A500增强ETF摩根(563550)、中证A50ETF指数基金(560350)、摩根MSCIAETF(515770)涨幅分别为1.15%、0.67%、0.20%、0.18%、0.17%。其中,港股红利指数ETF盘中价格创上市以来新高。
截至2025年7月2日,摩根基金旗下成交额居前的产品为港股红利指数ETF(513630)、中证A500ETF摩根(560530)、中证A50ETF指数基金(560350)、恒生科技HKETF(513890)、A500增强ETF摩根(563550)成交额分别为2.82亿元、2.15亿元、1.08亿元、9729.65万元、3476.22万元。其中,中证A50ETF指数基金成交额1.08亿元,居可比基金3/15。
规模方面,截至2025年7月1日,摩根基金旗下规模居前的产品为港股红利指数ETF(513630)、中证A500ETF摩根(560530)、中证A50ETF指数基金(560350)、恒生科技HKETF(513890)、A500增强ETF摩根(563550)规模分别为113.40亿元、72.76亿元、25.73亿元、4.50亿元、3.15亿元。
从估值层面来看,截至2025年7月1日,摩根基金旗下性价比居前的产品为恒生科技HKETF(513890)、沪深300自由现金流ETF摩根(563900)跟踪指数最新市盈率(PE-TTM)分别处于近1年9.58%的分位、10.24%的分位,估值性价比突出。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