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7日,资本市场将迎来首批聚焦科技创新企业债券的指数化投资工具落地——科创债ETF博时(551000)正式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作为首批10只科创债ETF中认购热度最高的产品之一,该基金以单日触达30亿元募集上限、启动比例配售(确认比例99.272%),上市交易的基金份额总额为30,002,098.00份。
科创债ETF的诞生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工具进一步丰富。从政策部署到产品上市,首批科创债ETF仅用时约一个月:6月18日证监会明确“加强股债联动服务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7月2日10只产品集体获批;7月7日启动发行并全部实现“一日售罄”,总募集规模达289.88亿元;至7月17日上市,全程高效推进。
科创债ETF博时(551000)紧密跟踪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该指数成分券以AAA评级央企国企为主,隐含评级AA+及以上券种占比达87%,期限集中于1-5年,信用资质整体稳健,为投资者提供了透明且低门槛的科创企业债配置通道。
从投资者结构看,机构资金成为认购主力。博时科创债ETF前十大持有人均为银行、券商、信托等专业机构,其中托管行中信银行认购约8.93亿元,占比近30%,备受机构关注。
产品设计上,该ETF管理费0.15%、托管费0.05%,成本低于多数主动型债券基金。基金采用抽样复制策略,力争日均跟踪偏离度不超过0.2%,为投资者提供精准跟踪指数的工具。上市前夕的7月10日,基金已完成份额折算,每100份合并为1份,折算后净值调整为100.0033元,总份额缩减至3000万份,更符合二级市场交易习惯。
科创债ETF博时(551000)作为中长久期高等级公司债贝塔工具,后续核心策略是充分发挥沪科创债指数本身的4年左右久期+高等级信用债的贝塔特性,绝大多数时间组合久期按照指数久期上限运作,基金经理根据多空观点小幅调整,但与指数久期不会有较大偏离。
在工具化的基础上,产品将充分发挥基金经理张磊的过往主动债券基金的理经验,从期限结构、行业择券、打新策略、个券策略等多方面丰富信用策略选择,优化产品的持有体验。未来操作上,组合持仓将分散投资,降低单个主体的风险敞口和暴露;同时坚持高等级信用债定位,规避信用下沉,遵守公司关于信用债的内部评级要求,对信用风险早识别、早应对。
国泰海通证券认为,首批科创债 ETF 已完成募集。短期来看,市场的学习效应叠加抢券行情有利于初期的发行与扩容。长期来看,政策端对于中长期资金持续流入的引导,以及打造债券市场服务科技创新能力制度闭环的规划,将成为推动产品茁壮发展的动能。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收益,基金净值存在波动风险,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产品概要》等法律文件,及时关注本公司出具的适当性意见,各销售机构关于适当性的意见不必然一致,本公司的适当性匹配意见并不表明对基金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者保证。基金合同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基金风险等级因考虑因素不同而存在差异。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不应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销售行为及违规宣传推介材料。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