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深鹏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www.gogudata.com)
随着沪指盘中突破3600点,沪深北三市成交额达18987亿元,A股牛味浓烈。
别看“3600”只是一个数字,但却是非常具有标志性的事件。
因为这不仅是去年“924”之后,沪指再一次冲上3600点,而且不同于去年,目前不管是宏观环境,还是流动性,亦或是市场对于后市的预期,都要明显好于去年。
除了沪指之外,同样值得一提的,是创业板指,今日盘中再创年内新高。自6月23日以来创业板指涨幅达15%,领涨宽基指数。
在多重有利因素的共同推动之下,市场继续向好的概率是比较高的,后市不管是大盘指数,还是科技创新指数,都值得期待。
01
热度不减
有券商先前就已经指出过,一旦牛市启动第二阶段,会经历明显的增量资金正反馈阶段,呈现的是“资金流入—市场上涨—驱动资金进一步流入”。
而要形成增量资金正反馈机制,需要指数突破扭亏阻力位,从过去五年密集成交区域来看,上证指数扭亏阻力为3450点左右,而Wind全A指数为5400点左右。
当指数突破3500点的时候,这个机制大概率已经被激发,今天突破3600点,则是更进一步的表现。
鉴于上证指数已经突破扭亏阻力位,市场逐渐产生了增量资金流入的正反馈,牛市第二阶段的宏大叙事正徐徐展开,这个阶段目前看来,不仅包括“科技大爆发牛”、“内在价值牛”、“资产重估牛”,还多增加了诸如“反内卷牛”等新的叙事。
至于今天的热点板块,雅下水电概念股依然处在C位,多股走出3连板;证券板块则在临近中午的时候发力,数个证券股触及涨停板。
雅下水电概念火热,自然不需要多做解释。
而证券板块造好,板块业绩好是重要原因。截至7月20日,27家上市券商中报净利润平均预增74%(扣非口径),其中国泰海通2025年中报预告净利润同比增205%-218%(主因合并负商誉及业务协同);国联民生因合并民生证券,净利润预增1183%。
另外,25Q2金融股主动权益基金仓位环比提升,券商仓位环比提升0.28pct至0.64%,约80%的券商股较Q1环比获增持,也是重要的催化因素。
资本市场景气度持续提升叠加交投活跃度回暖,外加金融科技投入加码有望提升运营效率,财富管理转型顺应居民资产配置趋势,都使券商盈利增长预期得到了强化。
除此之外,“反内卷”板块走强,多个钢铁股封板涨停,主要是得益于国内政策;CRO概念因为龙头公司业绩好,带动整个板块股价走高。
特别要提到的一个方向,是科技创新,以创业板、科创板、北证50等为代表的,都是国内创新科技股集中地。
虽然今天科技指数的表现,要低于雅下水电概念,但7月至今,科技指数的表现是较为强劲的,例如创业板指,又如锂电、CPO、半导体、机器人等板块,表现也都相当抢眼。
回顾前两轮牛市期间,创业板表现也非常突出,创业板指在此前两轮牛市涨幅均超过100%,自去年924以来涨幅超50%。
如果结合目前全球的产业发展趋势,以及中长线的投资逻辑,科技创新这个方向,毫无疑问是值得重点考虑,而创业板指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指数,同样值得高看一眼。
同时,创业板指最新市盈率34.39倍,处于上市以来19.23%分位,意味着比过去80%的区间便宜。此外,其估值低于成长类宽基。
历次牛市创业板都表现非常好,成长空间巨大。
02
科技行情再起?
先不说美股那边,天天创新高的,正正是以AI、btc为主的科技板块,推动纳指、标普的力量,也全靠科技股。虽然年初有过一轮资金逃离科技股,但现在的情况证明,全球资金对于科技资产的热情依旧,甚至有可能比过去更强烈。
这个热潮也有机会,或者说已经在A股这边复制,实际上,A股这边的预期还要更高一些。
原因何在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倒回去,看看今年年初发生的事。
2025年初,不同于海外科技股被抛售,以DS、宇树科技为标志的中国科技资产重估潮,轰轰烈烈地展开,很多科技股股价大涨,翻倍翻数倍的,都不在少数,全球投资者都见证了这一盛况。
虽然后面行情进入调整,军工、银行、保险等板块成功接力,但这个科技股重估潮并未结束,调整更像是中途休息,为日后的新一轮上涨行情蓄力。
经过几个月的调整,估值已经重新具备性价比。此外,压制科技板块的因素,基本都已大幅改善。
首先,是宏观层面的。例如对等关税问题,7月9日暂停期结束后,非但没有出现像数月前的再次挥刀大砍的情况,反而出现了持续向好的情况,多个国家陆续达成协议,今天又传出日本和美国达成贸易协议,其他大国虽然尚在谈判,但进展良好,包括欧盟和中国。
这一向好态势有望继续下去,这对于全球经济来说,是一个从不确定性逐步转为确定性的过程,有利于改善资本市场的预期。
其次,流动性层面。海外距离降息越来越近,先别管是不是人为因素干扰(特朗普),只要降息,所释放出的流动性,是非常利好科技板块的。
即使不算降息,现在日均过万亿的交易额,市场的高活跃度,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持续涌入股市,也是利好科技板块的。
最后,回归到基本面。科技板块的业绩预期,并没有原先市场所担忧的,诸如增速放缓,投资回报率过低等问题,相反,从各个机构的调研、行业数据以及公司自身公布的信息,科技行业的投资热潮得到延续。
最典型的,如各大科技公司对于AI算力的投资,继续维持高增长,已经打破了算力需求放缓的担忧;而H20恢复供应,则使得市场对于海外科技限制的担忧进一步接触,这不仅明显利好像AI算力的板块,也为后面更大的AI应用提供了想象力。
因此,以创业板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指数,值得投资者高看一眼。
除了科技板块,牛味浓烈市况下的另一个确定性较高的板块,就是有着“牛市旗手”之称的证券板块了。
从具体行业板块来看,回顾A股历史牛市行情演绎,大多都出现券商股带领市场突破。
券商引领市场突破是一个有力的信号,自4月7日底部,本轮证券公司指数已经上涨超22%。
历史上,券商引领市场突破后,风险偏好会提升,市场倾向于到创新药、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偏成长的行业找寻结构性机会。
与以往不同的是,本轮行情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选择指数基金。
指数基金是一个便捷的投资工具,通过一揽子股票为投资者提供布局股市的渠道,没有证券账户的投资者,也能通过支付宝、天天基金,京东金融等渠道购买。
上支付宝APP搜索“天弘创业板(A:001592;C:001593)”、“天弘中证全指证券公司(A:008590、C:008591)”等了解详情。
03
结语
多重利好因素的合力共振,市场持续上行,而这些利好因素也并没有消退的迹象,所以展望后市,可以乐观一些,下半年市场冲击新高的概率是有的,而且不小。
当然,即使是上涨行情,也不可能从头到尾一直涨,中间也难免会有波折,何况接下来会出现会有什么消息面的冲击,没有人知道。
比较确定的,是目前处于业绩期,投资者需要更多地关注上市公司半年报业绩披露,也可以藉此机会,去验证究竟哪些公司,尤其是科技板块,是真正有能力兑现业绩的公司,哪些只是靠故事支撑的公司。
从这个角度上看,财报期就是一次去伪存真、去粗留精的过程。
如果用更加长远的眼光看,从去年“924”开始,市场行情就已经正式从政策驱动逐步转向基本面与流动性驱动,中间有过一些波折,甚至一度被全球负面的宏观因素带到坑里去,不过很快就走出深坑,恢复上涨。
实际上,目前的行情走势,还有今年初的重估潮,一直都在去年“924”以来的大逻辑框架里,具体就是结束数年的调整,进入新一轮的复苏、转型、重估,以及高质量新成长周期。
在这个长期逻辑框架下,尽管目前市场可能仍然存在一些预期差,中间也会有一些走势波动,但胜在持续向好的趋势是没有变的。
至于哪些是主线?
内需、消费、科技、红利等等,都可以考虑,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主线,以及不同的市场风格偏好。
如果既要确定性,又要考虑成长性,证券板块、科技板块,尤其是AI科技,是始终无法绕开的。(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