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哥吉拉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www.gogudata.com)
从6月底全面开启的“反内卷”行情,愈演愈烈。
从期货到股市,从光伏,到钢铁,再到煤炭化工,集体大涨的板块也越来越多。
短期周期风格大涨本质是“牛市背景下大家找低位+打爆过去三年通缩交易”的合力,显然不是雅下水电站的简单催化。
再看大盘走势,上证指数今日盘中再站上3600点。自上证6月突破后,7月开始均线进入标准的多头排列(5>10>20>……),典型的逼空走势,这完全可以说明A股市场投资者的信心,已经重新熊熊点燃。
而反内卷能演绎多久,是很多投资者关注的问题。
01
期货股市联袂大涨潮
这一轮的“反内卷”行情带来的资产价格上涨幅度,打破了所有人的预料。
期货市场方面。6月25日以来,多晶硅期货价格从6月底来期间累计幅度高达75%。
此外,截至7月23日,7月以来期货板块中还有焦煤、玻璃、工业硅、焦炭、纯碱、碳酸锂等多个工业品种的大涨,幅度均值15%以上。
在股市里,截至7月23日收市,A股的金属、煤炭、能源化工等多个“反内卷”相关重点板块的月内涨幅超过10%,大量概念股斩获巨幅上涨。
化工方面:7月以来,A股累计有数十只化工股月内涨幅超过20%。与之对应的,A股化工相关ETF也录得不错表现,如化工ETF(159870)在昨日三连阳后,目前已强势逼近3月的化工涨价潮行情。
02
多方面的利好刺激
今日化工板块虽然盘中出现分化,但主要在于资金在板块内的个股进行高低切回,整体仍在震荡上行。
持有的底气在于知道产业的逻辑,主要有三点。
反内卷:依法治理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政策直接终结了行业内低价倾销、恶性竞争的局面,加速中小产能出清。对具备规模、技术和成本优势的头部化工企业而言,议价权显著提升,产品价格进入上行通道(如制冷剂、草甘膦等品种已出现涨价趋势)。
老旧装置改造:国家四部委联合印发《化工老旧装置淘汰退出和更新改造工作方案》,要求对运行超20年的高危装置“淘汰一批、退出一批、改造一批”。目前行业痛点突出:炼油、丙烯、染料等领域20年以上老旧产能占比高达40%-50%,安全风险高、能效水平低。
雅鲁藏布江项目:初期1-2年回导致民爆需求激增,经测算工程需新增炸药10-15万吨,西藏现有产能仅7.4万吨,供需缺口高达50%以上。
关于反内卷,从历史经验看,越是陷入亏损较严重的行业,供给侧改革的力度就越大,被市场炒作的可能性就越大。
2010年以来,国内经历了三段典型的“供给收缩”周期,分别发生在2010年的“拉闸限电”周期、2016-2017年“供给侧改革”去产能与环保限产周期,以及2021年“双碳”限电限产周期。
这三轮周期中,重点行业领域的资产价格,如工业金属、建材、煤炭化工和其他化学原料的景气行情持续4-9月不等,资产涨幅多数在60%以上。
同时,越是亏损面广、亏损幅度深的行业,越是供给侧改革的目标,而其中在行业中有优势的龙头和边际影响较大的亏损企业,大概率都会得到更多的资金关注,反弹的空间就越大。
从这样来看,这一波“反内卷”行情中,很多行业板块的上涨潜力还远没有释放完。
03
板块长期价值开始凸显
化工股大概包括石油石化和基础化工两大行业,其中可以看到,石化煤炭、建材、化学原料及制品等产业链已经在近期的市场陆续迎来上涨行情,并且表现明显强于多数其他行业。
这很符合上述提到的“越是亏损面广、亏损幅度深的行业,越是供给侧改革目标”的逻辑。
事实上,2022年以来,化工行业就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压力,运行走势呈现出自2021年高位回落态势。进入2025年,化工行业产品价格进一步走弱、产能利用率走低问题凸显,企业面临“增收不增利”甚至亏损局面,多数企业急切需要改善行业竞争格局,以获得正常盈利水平。
据Wind数据,2025年1-5月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行业累计实现营收3.70万亿元,同比+2.1%;利润总额1515.8亿元,同比-4.70%。同时,2025年6月,我国化学工业PPI降幅扩大,国内石油工业、化学工业PPI当月同比分别-9.0%、-4.6%,子行业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化学纤维、橡胶和塑料PPI当月同比分别-6.1%、-7.7%、-2.2%。
化工行业的库存方面,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5年5月,我国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库存为10,197.3亿元,同比+5.00%、环比+0.26%;其中产成品库存4577.0亿元,同比+6.10%、环比+0.28%,行业库存处于较高水平,存在短期库存消化压力。
所以,自从本轮“内卷式”政策开启以来,化工多个行业迅速跟进,纷纷发起“反内卷”号召,是响应最快的板块之一。
从另一个视角看,所谓物极必反,当前的化工行业也逐渐有终于熬出头的迹象。
一方面,截至2025Q1,基础化工板块上市公司在建工程共计3712亿元,同比下降5%;2025年1-6月,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分别-1.1%、+10.6%,较2021-2022年明显下行。
而在需求端,近年来随着地产行业迎来强政策干预,已经逐渐回稳,同时随着行业供给侧改革出清落后产能,减少供给,以及类似雅江电站的超级投资项目启动,有望刺激化工行业需求提升。此外,得益于中美关税谈判有望靴子落地,化工行业出口需求也有望重新提振,进一步更好实现化工行业的供需重新平衡,进而有助于企业的利润修复。
另外,从估值角度来看,当前化工行业估值仍处历史低位,截至2025年7月11日,基础化工、石油石化行业市盈率(TTM)分别为25.37、16.74倍,处于2012年以来的20.1%、28.1%历史分位;市净率分别为1.87、1.21倍,处于2012年以来的11.8%、5.2%历史分位。
那么在行业供需局面有望迎来明显改善的背景下,化工行业的估值修复契机也就自然出现了。
可以说,在反内卷及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化工行业有较大概率将走出趋势性行情。不过,由于化工子行业众多,想要把握住这一波红利行情也并非易事。所以通过借道相关ETF来布局就成了一个较为安全稳健的途径。
在昨日,国内六大商品主力合约强势涨停的大宗狂欢下,全市场规模最大的化工ETF(159870)单日净申购12.24亿份,刷新产品自上市来最大申购值!今日再申购4.67亿份,本周来三个交易日合计申购超20亿份。目前该ETF最新规模约28亿元,本周日均成交额5.62亿元,双双位居同类产品断层第一。场外投资者还可通过联接基金(A类:014942,C类:014943,I类:022792)参与。
化工ETF(159870)跟踪的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指数,覆盖氟化工、煤化工、钛白粉、化肥等多个化工细分领域,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为43.37%,包含万华化学、盐湖股份、巨化股份、宝丰能源等行业龙头股,既能捕捉细分领域的增长机会,又能有效分散单一企业的非系统性风险,全面反映化工行业整体走势。(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