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回购专项贷款引爆市场:595亿资金驰援,民营企业成最大赢家

2025-07-30 07:58:10
金融界
金融界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在监管层持续推动下,A股市场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回购革命"。据证券时报·数据宝最新统计,2025年以来上市公司已累计投入889.93亿元用于股份回购,其中7月单月回购金额达140.12亿元,环比增长12.06%,连续四个月突破百亿关口。这场由政策驱动、企业响应的资本盛宴,正

在监管层持续推动下,A股市场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回购革命"。据证券时报·数据宝最新统计,2025年以来上市公司已累计投入889.93亿元用于股份回购,其中7月单月回购金额达140.12亿元,环比增长12.06%,连续四个月突破百亿关口。这场由政策驱动、企业响应的资本盛宴,正在重塑中国资本市场的价值发现机制。

美的集团以130亿元回购计划领跑全市场,其年内已累计斥资24.83亿元实施回购,其中9.73亿元用于注销股本,15.1亿元投向股权激励。这家家电巨头通过"注销+激励"的组合拳,向市场传递出对长期价值的坚定信心。数据显示,7月共有27家公司回购金额超亿元,TCL科技、国泰海通、宝钢股份等蓝筹股均投入超5亿元真金白银。

行业分布呈现鲜明特征:家用电器、基础化工、电子、医药生物四大行业成为回购主力军,合计贡献超4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家用电器行业指数7月仅上涨2.33%,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倒数第六,但行业回购金额却高居榜首。这种"指数低迷、回购踊跃"的背离现象,折射出产业资本对行业长期竞争力的深度认同。

政策创新成为本轮回购潮的核心驱动力。自去年10月央行联合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推出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以来,上市公司已累计获得919.17亿元专项贷款额度,其中595.05亿元专项用于股份回购。牧原股份成为最大受益者,其中信银行提供的回购贷款额度从24亿元增至25亿元,贷款期限延长至三年。截至6月30日,这家生猪养殖龙头已累计回购21.1亿元,占总股本0.96%。

民营企业展现出惊人活力,在获得专项贷款的323家公司中占比达73.68%,获得贷款金额379.83亿元。这种政策倾斜与市场响应的良性互动,凸显监管层对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持。从地域分布看,广东、江苏、浙江三省上市公司获得贷款金额占比超60%,与区域经济活力形成高度共振。

回购潮背后是上市公司对估值修复的强烈诉求。在553家发布回购预案的公司中,32家最新市盈率处于年内30%分位数以下,美的集团(13.03倍)、山金国际(21.57倍)等龙头更是创下年内估值新低。英大证券研究发现,股份回购方案推出后,上市公司股价在6个月内平均上涨12.7%,显著跑赢大盘。

业绩支撑为估值修复提供坚实基础。宝丰能源在发布10-20亿元回购计划的同时,预告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63.39%-78.52%,其内蒙古烯烃项目投产带来的产销量提升成为关键增长极。类似案例不在少数:四川长虹、中通客车、思源电气等7家低估值公司均预告业绩正增长,形成"低估值+高成长"的黄金组合。

监管层的政策组合拳正在产生乘数效应。上交所近期修订回购指引,将每日回购股份上限从50万股提升至100万股,并简化注销流程;深交所则推出"回购专用账户"电子化管理系统,将办理时间从3个工作日压缩至实时办结。这些微观改进与宏观政策形成共振,推动回购市场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市场人士指出,当前A股整体股息率已达2.8%,超过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回购注销带来的每股收益提升效应愈发显著。据测算,若年内889亿元回购资金全部用于注销,将提升沪深300指数整体EPS约1.2%。随着更多上市公司将回购纳入常态化市值管理工具箱,中国资本市场正加速向"价值投资"新时代迈进。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资本博弈中,889亿元真金白银不仅托起了市场信心,更在重塑资本市场的价值坐标系。当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形成合力,当政策创新与市场响应同频共振,A股市场正迎来价值发现与资源配置的深刻变革。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