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面上,7月30日会议召开,再次提及“反内卷”。机构指出,和之前供给侧改革“相比,当前最大的不同在于治理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传统产业,而对于部分优势产业,需要既治理、又保护,既要避免无序竞争、又不能不要竞争,因此“反内卷”要更加注重政策的力度和持续性。因此,和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相比,今天的政治局会议在相关措辞上去掉了“低价”,之前的“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的表述也变成了“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这至少说明三点:一是,本次“反内卷”的重心是在部分非传统行业,而非全铺开;二是,针对这些行业,不是单纯依靠涨价就能解决问题,也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落后产能,所以不能照搬2016至2017年的经验;三是,手段上更加注重市场化、法制化,少用行政式的去产能、拉价格,上周发改委、市监局适时推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就是比较明显的信号。
受此影响,截至2025年7月31日 10:03,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指数(000813)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三美股份(603379)领涨4.32%,巨化股份(600160)上涨0.82%,航锦科技(000818)上涨0.78%;齐翔腾达(002408)。化工ETF(159870)最新报价0.62元。
中长期来看,近期市场交易化工标的围绕“反内卷”、“供改”+海外宏观及黑色超跌带来的PPI转正预期。不论“供改”还是宏观边际走强均为慢变量,诚然短期无法判断供给侧和需求端的变化力度,但考虑到近期各行业协会“反内卷”文件态度及或将走强的海外宏观,化工行业底部反转渐行渐近。基于“供改”+宏观预期化工5条配置思路:
1、宏观预期+盈利估值修复:龙头白马,行业底部三年,此类公司业绩韧性强,估值合理,宏观预期下带来的估值和业绩弹性修复。
2、宏观预期带来的反转:本身供需或竞争格局良好(产能利用率85%以上),新增产能较少的涤纶长丝、烧碱行业。
3、国内反内卷+海外产能退出:磨底已久,国内新增产能边际走弱+海外产能陆续退出的炼油、乙烯。
4、国内反内卷:行业亏损严重,国有企业占比较高的纯碱、PVC。
5、国内外供应突发中断:国内外突发供应中断的TDI和有机硅,TDI行业集中度较高,价格协同性强,有机硅突然供应中断产能占比较大,旺季价格有望继续上行。
化工ETF紧密跟踪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指数,中证细分产业主题指数系列由细分有色、细分机械等7条指数组成,分别从相关细分产业中选取规模较大、流动性较好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相关细分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指数(000813)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万华化学(600309)、盐湖股份(000792)、巨化股份(600160)、宝丰能源(600989)、藏格矿业(000408)、华鲁恒升(600426)、恒力石化(600346)、卫星化学(002648)、云天化(600096)、龙佰集团(002601),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3.37%。
化工ETF(159870),场外联接A:014942;联接C:014943;联接I:022792)。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