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美国非农数据突然“塌房”,大家都开始审视一个问题:那就是美股信仰松动后,全球资金该向何处去?港股,好像成了最好的选择?
回看2025年过去7个月,港股依然是“全球涨幅C位”——截至8月1日,港股通年内涨幅高达25.23%,不仅超过恒指、恒科,而且碾压标普500和纳斯达克不到7%的涨幅,更把A股大部分宽基甩在后面。
南下资金更是如洪水涌入,全年净流入已经超过8000亿元,创下近年新高——资本逐利的天性,正在用真金白银为港股投票。
目前,整个7月南向资金的日均成交额在港股占比已经超过27.5%,比6月进一步提升,位于历史高位。
而且还有一个消息,港股通指数现在除了传统的科技、金融等板块,还最新纳入了多个新消费股,范围进一步拓宽。比如港股通ETF(513990)的前30大持仓中,泡泡玛特赫然在列,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过去一年港股通指数大涨43.50%,弹性与成长性双杀恒生指数,相对来说更适合布局港股的整体贝塔机遇。
上周港股接连调整,现在这个指数已经接连跌破5、10、20日均线,来到了比较适合分批建仓的较低位置,性价比很高。
周五非农数据断层导致9月降息预期回归,资金从高估值美股转向新兴市场寻求收益会逐步成为共识,而港股具有“低估值+高股息+新经济”三重属性,可能成为承接资金的首选。
从过往的资金流向来看,其实今年3、4月和7月外资就在加速流入港股。
这次非农数据或许会动摇市场对美股的信仰,但大概率会继续点亮港股的通途——既有中国资产的增长内核,又有全球资金的估值共识,何乐而不为呢?
根据Wind数据,现在港股通指数里有550家港股企业,远远大于恒生指数的85家,布局非常全面。指数从AI、创新药、车、商品、新老消费、金融等一网打尽,最能代表港股整体收益,非常适合长期持有分享港股整体贝塔收益。
目前跟踪指数的有港股通ETF(513900),今年年内涨幅超过24%,T+0交易。目前盘中还在水下震荡,比较适合低位分批建仓,或许可以趁机捡下筹码。
作者:ETF红旗手
风险提示:文中提及的指数成份股仅作展示,个股描述不作为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