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盈利加速、行业出清,负极龙头杉杉股份领跑反弹周期

2025-08-07 11:07:57
金融界
金融界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在经历了数年低迷后,负极材料巨头杉杉股份(600884.SH)正以强劲的业绩反弹宣告回归。自今年4月以来,杉杉股份股价一路高歌猛进,最大涨幅已超过91%,总市值逼近240亿元大关,一扫2021年后股价深跌的阴霾。这一轮“华丽转身”的背后,是公司基本面改善与行业回暖的共

在经历了数年低迷后,负极材料巨头杉杉股份(600884.SH)正以强劲的业绩反弹宣告回归。

自今年4月以来,杉杉股份股价一路高歌猛进,最大涨幅已超过91%,总市值逼近240亿元大关,一扫2021年后股价深跌的阴霾。这一轮“华丽转身”的背后,是公司基本面改善与行业回暖的共振。

业绩反转盈利动能强劲

杉杉股份的业绩复苏势头迅猛。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成功实现扭亏为盈,录得净利润3314.28万元。

更令人瞩目的是其盈利预期:杉杉股份预计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将大幅攀升至1.6亿元至2.4亿元区间,同比增幅高达惊人的810.41%至1265.61%。

这意味着仅第二季度单季,公司净利润至少达到1.09亿元,环比第一季度增长超过3倍,展现出业绩加速向好的强劲趋势。

行业回暖龙头强者愈强

杉杉股份的业绩反转,与整个负极材料行业的回暖密不可分。

自2022年四季度起,锂电材料行业深陷“产能过剩+需求疲软+价格战”的困境,杉杉股份也连续承压三年。然而,持续的行业洗牌加速了产能出清,缺乏成本优势的中小企业在2023-2024年持续退出市场。进入2025年,行业迎来曙光。

据SMM统计,2025年H1中国石墨负极材料产量达到110.7万吨,同比增长36%。行业格局显著优化,资源加速向头部企业集中。据高工产研统计,行业TOP5企业的产能利用率普遍超过70%,部分企业甚至接近满产,而众多中小企业则因缺少订单沦为代工厂或被迫停工。高工产研预测,负极材料行业正在走出低谷,预计2025年下半年或2026年上半年将启动新一轮上行周期。

作为全球人造负极材料领域的绝对龙头,杉杉股份在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均稳坐市场份额头把交椅。这种庞大的业务规模赋予了公司极高的业绩弹性,使其在行业反弹中能够“吃到最大的肉”。

除了规模优势,杉杉股份在成本控制上也领先一步。公司构建了内蒙古、四川、云南三大一体化生产基地,持续提升石墨化(负极生产核心环节,成本占比约55%)的自给率。这种一体化模式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其在竞争中更具优势。

进入6月丰水期以来,随着四川等基地排产量的持续增长,以及云南等工厂石墨化技术优化、产能利用提升和原料降本,有效支撑大客户订单交付与成本竞争力领先,公司负极业务下半年依然可期。

估值修复优质资产价值凸显

今年2月,杉杉股份的控股股东杉杉集团被裁定进入破产重整程序,未来可能导致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分析人士指出,杉杉股份当前业绩的强劲复苏,无疑大大增强了杉杉集团重整的吸引力,为重整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从财务指标看,杉杉股份本身质地优良。截至一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降至50.27%,较上年同期下降2.03个百分点。每股净资产达9.6元,与当前股价(约10.65元)相当接近。即便经历了一轮显著反弹,其估值仍被市场认为偏低。例如,同行业主要对手璞泰来去年营收仅为杉杉股份的72%,但其当前市值高达376.14亿元,是杉杉股份(239.56亿元)的1.6倍,凸显杉杉股份的估值修复潜力。

随着负极材料行业周期回暖趋势日益明朗,杉杉股份凭借其龙头地位、显著的规模效应和一体化带来的成本护城河,其业绩增长潜力和市场份额提升空间依然广阔。公司基本面的“困境反转”已成现实,叠加控股股东重整带来的不确定性逐步消除,描绘了更具确定性的发展前景。市场期待这家负极材料巨头在资本市场上续写新的价值篇章。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