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海外减肥药疗效不及预期,国内BD有望加速!100%创新药含量的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跌近2%,资金逢跌持续涌入,昨日大举揽金超3.18亿元

2025-08-08 10:38:26
有连云
有连云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今日(8.8)港股集体调整,100%创新药含量的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跌近2%,连续第二天大幅回调,成交额快速逼近12亿元,资金面上,盘中再获净申购超2200万元,昨日大举揽金超3.18亿元,融资余额逼近3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截至8月6日,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最新规模超132亿元,规模和流动性持续领跑!

image

截至10:10,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标的指数成分股多数飘绿:和黄医药跌近15%,再鼎医药跌超11%,百济神州跌超6%,康方生物、信达生物跌超1%。

image

海外方面,昨夜某美国医药大厂重挫逾14%,系口服减肥药疗效不及预期,72周平均减重仅为11.2%,相比此前二期数据,36周减重9.4%-14.7%疗效减弱。市场人士认为,MNC(跨国药企)引进疗效更好的口服减肥药的迫切性增强,包括口服小分子和口服多肽管线。此前减肥药市场形成双寡头垄断,此次疗效不及预期为其他MNC进入减肥药提供窗口期,有望加速BD

消息面上,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报量正式启动,共涉及55个品种。本次集采报量工作新增按厂牌报量选项,并鼓励药店参加。原则上每个品种总报量不得低于近两年平均采购量的80%。

【海外BD增长迅猛】

源达信息表示,中国创新药出海取得了重大成果,交易数量和交易金额呈现爆发增长态势,2019年中国license-out出海交易金额仅为9亿美元,交易数量22个,至2024年,交易金额达到519亿美元,复合增速高达125.0%,交易数量达到94个,复合增速为33.7%,中国创新药的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有望持续扩大海外市场份额。

image

(来源:源达信息20250807《创新能力显著,海外BD增长迅猛》)

招银证券指出,MNC“专利悬崖”压力下,寻找优质资产的需求增强。根据Evaluate Pharma的数据,全球药品的“专利悬崖”会在2027-2028加速到来。而2024年全球销售50亿美元的重磅药品中,2030年前专利已到期或者即将到期的产品销售总额达到2000亿美元。涉及百亿级别药物共计包括H厂的阿哌沙班、M厂的K药、B厂的O药、J厂的达雷妥尤单抗、S厂的度普利尤单抗等。其中,A厂、B厂和M厂压力最大,而M厂、R厂等也面临后续没有重磅产品的压力。在“专利悬崖”的压力下,MNC寻找优质资产的需求强烈。

image

【成果+数量+质量,中国创新药发展势头良好!】

招银研究指出,中国创新药发展势头良好,主要体现在:

1. 创新成果持续增长:

(1)创新研发提速,国产创新药进入爆发期。2024年国产一类创新药获批临床(IND)1705个,同比增长11.2%,2025年至今IND获批同比仍增长9.4%,创新研发仍在持续提速。上市情况来看,2024年首次上市的国产1类新药共39个,创近年新高。而2025年至今不足半年的时间内,首次上市的国产1类新药已经30个。此外,2024年国产1类新药上市申报(NDA)数量达到153个,从不断增长的NDA数量也可以看到,国产1类创新药已经进入爆发期。

image

(2)国产创新药海外加速获批。自2019年百济神州泽布替尼首次在FDA获批上市后,国产创新药开启国际化征程。2022年后,海外获批明显加速。除美国市场外,国产创新药在欧洲、日本及其他地区也逐步获批。尤其是2024年,共有6个国产创新药首次在海外获批,其中替雷利珠单抗和恩沙替尼在美国获批上市,特瑞普利单抗、呋喹替尼、艾贝格司亭a、舒格利单抗等获批欧洲上市,泽布替尼、呋喹替尼和谷美替尼获批日本上市。

image

2. 创新药数量持续增长

(1)临床试验登记数已位居全球第一。2015年开始,随着一系列药证改革措施的颁布,支持创新就成了国内医药研发的核心宗旨之一,中国企业创新药临床试验从2015年的404个不断快速增长,2024年已经登记了1903个。2020年国内药企登记的创新药临床试验就超过了欧洲,仅次于美国。而2023年国产创新药临床试验登记数据就首次超过美国,位居全球第一。

image

(2)新兴疗法中国产创新药占比较高。近年来,随着ADC、双抗、多抗、细胞疗法等新兴疗法的不断兴起,国内企业在这类新兴疗法中布局较多。其中,ADC、双抗这类疗法更适合工程化改造,在国内的工程师红利下,非常适合中国企业研发。而细胞疗法,一方面受益于工程师红利,一方面受益于国内政策对IIT(研究者发起临床)的支持,国内药企占比达48.6%。

image

3. 创新质量优势体现:全球知名医药会议报告中国占比升高,国产创新药数据认可度提升。随着国产创新药临床结果不断读出,各类国际会议中中国创新占比也在不断升高。以全球肿瘤治疗领域最大的盛会ASCO(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为例。2025年ASCO中国药企共进行了84个口头报告,其中最重要的最新突破摘要(LBA)11个。而2023年中国药企进行的口头报告仅有25个,LBA更是仅有3个,2021年君实的特瑞普利单抗入选LBA更是首次有中国企业入选。可以看出,短短几年时间,国内创新质量的快速提升。

(来源:招银研究20250805《生物医药之创新药出海》)

【关注中国硬核创新药力量,新质生产力代表,认准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标的指数100%布局创新药产业链!7月30日,据国证官网披露,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将修订编制方案,明确剔除医药外包服务(CXO),创新药纯度100%!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标的指数是弹性更高的创新药,截至7月末,2025年内涨幅超109%,港股医药类指数领先!

image

底层资产是港股,可以T+0交易!

关注中国硬核创新药力量,新质生产力代表,认准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场外联接(A类:021030;C类:021031)!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中个股仅作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本基金投资范围包括港股,会面临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标的指数为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该指数近5个完整年度(2020-2024)的涨幅分别为88.80%、-21.59%、-25.60%、-22.80%、-10.50%。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