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8月8日 11:10,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000861)上涨0.44%,成分股铁建重工(688425)上涨6.24%,马钢股份(600808)上涨4.24%,长飞光纤(601869)上涨3.98%,中船科技(600072)上涨3.68%,中钨高新(000657)上涨2.97%。央企创新驱动ETF(515900)上涨0.39%,最新价报1.54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8月7日,央企创新驱动ETF近1周累计上涨1.25%,涨幅排名可比基金1/4。
流动性方面,央企创新驱动ETF盘中换手0.35%,成交1238.55万元。拉长时间看,截至8月7日,央企创新驱动ETF近1年日均成交2563.03万元,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消息面上,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央企在AI大模型领域成果显著。中国移动发布“九天”基础大模型3.0,“众擎”语言大模型复杂推理能力提升35%、居全球第一,“善智”多模态大模型优化生成与理解能力;中国电信“星辰大模型”覆盖多方向,语音模型支持中英双语及50种方言混说,视觉模型获10项国际竞赛冠军;中国联通“元景大模型”含30余款自研及百余款主流模型,“元景万悟”平台支撑超7000个智能体构建。此外,央企还以垂直大模型赋能产业,如风电行业垂类大模型、“AI+光明大模型”助力电网平衡等。
中信证券研报称,7月出口增速继续超预期,对东盟、非洲出口保持快速增长,有效对冲了美国方面需求的下滑。从出口商品结构上来看,根据测算,7月半导体产业链、汽车产业链、原材料工业对出口的拉动作用较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对总体出口贡献由正转负。进口方面,7月进口增速回升,结构上自美国进口降幅扩大,多数大宗品进口数量增速较前值增加。展望下半年,虽然对美直接出口和转口贸易都将受到关税扰动,但产能转移加速、科技产品创新和贸易多元化布局料将对冲部分出口增速下行压力,下半年出口增速有望录得2.5%左右的正增长。
规模方面,央企创新驱动ETF近1周规模增长5349.54万元,实现显著增长,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4。
截至8月7日,央企创新驱动ETF近1年净值上涨13.19%。从收益能力看,截至2025年8月7日,央企创新驱动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15.05%,最长连涨月数为5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24.91%,涨跌月数比为38/31,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3.99%,年盈利百分比为80.00%,历史持有3年盈利概率为97.58%。截至2025年8月7日,央企创新驱动ETF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8.60%。
回撤方面,截至2025年8月7日,央企创新驱动ETF今年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08%。回撤后修复天数为105天,在可比基金中回撤后修复最快。
费率方面,央企创新驱动ETF管理费率为0.15%,托管费率为0.05%,费率在可比基金中最低。
跟踪精度方面,截至2025年8月7日,央企创新驱动ETF近5年跟踪误差为0.037%,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最高。
央企创新驱动ETF紧密跟踪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从国资委下属央企上市公司中,综合评估其在企业创新和盈利质量方面的综合情况,选取较具代表性的10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较具创新活力的央企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31日,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000861)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海康威视(002415)、国电南瑞(600406)、长安汽车(000625)、宝钢股份(600019)、中国船舶(600150)、中国中车(601766)、中国电建(601669)、中国建筑(601668)、招商银行(600036)、中国联通(600050),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34.11%。
(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央企创新驱动ETF(515900),场外联接(博时央创ETF联接A:007796;博时央创ETF联接C:007797;博时央创ETF联接E:019066)。
以上产品风险等级为:中 (此为管理人评级,具体销售以各代销机构评级为准)
风险提示: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不应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销售行为及违规宣传推介材料。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