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面方面,昨日凌晨,GPT5正式发布,模型效果基本符合预期,通过特有的安全约束机制,模型的实用性大大提升,“机器幻觉”从上代模型的20%大幅降低到5%以内。数学、编程、视觉理解、生成(多模态)和健康领域性能评分大幅领先当前已有模型。除此之外,指令遵循与工具调用的一体化是不小的亮点,Agent有望加速深化应用。
截至2025年8月8日午间收盘,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931071)下跌0.61%。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中际旭创(300308)领涨1.68%,奥普特(688686)上涨1.30%,深城交(301091)上涨1.22%;虹软科技(688088)领跌,云从科技(688327)、海天瑞声(688787)跟跌。人工智能ETF(515980)最新报价1.17元。
流动性方面,人工智能ETF换手2.2%,半日成交7026.60万元。拉长时间看,截至8月7日,人工智能ETF近1周日均成交2.46亿元。
规模方面,人工智能ETF最新规模达32.09亿元。数据显示,杠杆资金持续布局中。人工智能ETF前一交易日融资净买额达262.64万元,最新融资余额达9109.62万元。
截至8月7日,人工智能ETF近1年净值上涨68.96%,指数股票型基金排名167/2949,居于前5.66%。从收益能力看,截至2025年8月7日,人工智能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30.38%,最长连涨月数为3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43.97%,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6.94%。
人工智能ETF紧密跟踪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从为人工智能提供基础资源、技术以及应用支持的公司中,根据人工智能业务占比、成长水平和市值规模构建指标体系,选取50只最具代表性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人工智能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31日,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931071)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新易盛(300502)、寒武纪(688256)、中际旭创(300308)、科大讯飞(002230)、浪潮信息(000977)、拓维信息(002261)、澜起科技(688008)、三七互娱(002555)、瑞芯微(603893)、德赛西威(002920),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1.26%。
天风证券认为,AI经历3-5月的调整与近两个月的缓慢抬头,满足启动再次成为主线的两个条件:1)筹码沉淀到位(拥挤度低位);2)长期逻辑仍在(资本开支指引下算力大周期持续演绎)。2025年是海外AI应用商业化落地窗口期,AI应用端具备海外映射催化与渗透率提升催化。随着AI应用商业模式的逐渐清晰,我们发现AI应用对有业绩、增速和产品的公司,估值相对宽容。
在市场众多人工智能产品中,华富人工智能 ETF(515980)跟踪的人工智能产业指数是目前唯一季频调仓的人工智能行业小宽基。该指数特别采取AI营收占比提纯指标以及前瞻性成长指标,优选并偏重景气落地且延续性更高的公司。人工智能产业指数均衡配置算力(50%)及应用(50%),算力应用两不误,适应当前人工智能产业逐渐从算力端向应用端发展的产业趋势。
Wind数据显示,人工智能产业指数年初至今(2025.8.6)上涨22.26%,相对单纯的市值选股加权的同类指数超额收益接近5%,更加受益于新产业景气落地阶段的投资优势愈发明显!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