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固态电池板块异动,机器人、eVTOL催生大订单,新能源车龙头ETF(159637)本周获3400万份申购,资金跑步入场

2025-08-12 13:38:24
有连云
有连云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8月12日午盘,新能源车龙头ETF(159637)成份股孚能科技领衔固态电池概念异动拉升。值得注意的是,昨天市场对于宁德枧下窝矿区采矿端停产释放的反内卷信息反响热烈,截至8月12日中午,新能源车龙头ETF(159637)本周获3400万份申购,资金跑步入场。

消息面上,8月6日,SNE Research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海外(不含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209.2GWh,同比增长23.8%。TOP10中,宁德时代、LGES、SK On稳居前三;比亚迪保持第6;孚能科技升至第7。中国五企(宁德时代、比亚迪、孚能科技、国轩高科、蜂巢能源)总装车量90.3GWh,市场份额43.2%

此外,投资者可以关注近期的行业盛事:8月11日至13日,2025(第二届)中国固态电池技术产业发展大会于杭州举办,或对板块有所催化。

目前,机器人用电池悄然迎来爆发“拐点”:人形机器人市场快速迭代,呈现出群雄逐鹿的局面,商业化也初见端倪,对专用电池的需求正急剧上升。8月6日,孚能科技表示,其已于近日完成向某头部人形机器人客户送样其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此外,宁德时代“领投”银河通用,探索电池系统与机器人动力架构的协同设计。

另一方面,低空经济eVTOL密集大单落地背后,30GWh电池需求浮现。据不完全统计,自2025年年初至今,eVTOL企业公布的意向订单总数已超过1500架且订单金额相当可观。中国企业斩获井喷式订单并非偶然,其背后是得益于新能源车国产供应链的全面成熟(eVTOL产业共用新能源汽车80%的供应链)——中国供应链方案的成本较欧美低30%-50%,研发周期缩短一半,制造成本更是仅为美国的五分之一。与电动汽车一样,电池同样是eVTOL的“心脏”,GGII预测,到2030年,eVTOL作为新型应用场景将为锂电池带来30GWh的需求增长。一众电池厂商已经布局,头部电池厂商宁德时代、孚能科技、亿纬锂能、中汽新能、欣界能源、欣旺达、格瑞普都已经提前“卡位”eVTOL固态电池。例如今天突然拉升的孚能科技,其第二代半固态电池获上海时的科技超可观订单,独家供应350架E20 eVTOL,能量密度超330Wh/kg,支持长航时飞行需求。

固态电池是近期反复吸引资金的题材。今年以来,固态电池领域密集释放多重利好:全球首条车规级固态电池产线正式投产,能量密度突破500Wh/kg;工信部将全固态电池纳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攻关项目。更值得关注的是,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固态电解质材料中试进展,部分企业已通过头部车企产品验证,产业化进程较市场预期提前1-2年。技术突破叠加政策红利,推动行业进入爆发前夜。

因此,锂电板块应该迎来更合理的定价,每一次的显著回调可能都是关注板块的机会点。

截至2025/8/8,新能源车板块估值23.5倍,距离2020年以来的均值还有超84%的修复空间。布局工具上,看好产业链回暖的投资者可以关注新能源车龙头ETF(159637),跟踪标的为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不会出现风格漂移的问题。成份股囊括A股市场50只新能源车产业链上中下游龙头个股,是跟踪新能源板块行情的高效投资工具。截至2025/8/8,前十大成份股为:宁德时代、汇川技术、比亚迪、长安汽车、三花智控、华友钴业、亿纬锂能、赣锋锂业、天齐锂业、格林美。

注:基金管理人对文中提及的板块和个股仅供参考,不代表基金管理人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基金持仓信息或交易方向,个股涨幅不代表本基金未来业绩表现,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推介。融资融券业务具有财务杠杆作用,属于中高风险业务,投资者可能承担由于投资规模放大、对市场及个股走势判断错误等可能导致的投资损失扩大风险。投资者在从事融资融券交易期间,如果不能按照约定的期限清偿债务,或上市证券价格波动导致担保物价值与其融资融券债务之间的比例低于维持担保比例,且不能按照约定的时间、数量追加担保物时,将面临担保物被强制平仓的风险。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仅代表撰文时市场表现,基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所涉观点后续可能发生调整或变化。本文引用数据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和收益承诺。基金投资人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及其更新等产品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请提前进行风险承受能力测评,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产品进行投资。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

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涨跌幅如下:2014年(-7.64%);2015年(74.53%);2016年(-19.78%);2017年(4.30%);2018年(-38.16%);2019年(45.51%);2020年(101.83%);2021年(42.02%);2022年(-29.07%);2023年(-29.40%);2024年(-1.17%);2025年1-6月(5.16%)。数据来源: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指数历史业绩不预示指数未来表现,也不代表本基金未来表现。(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发布时间:2014-11-28)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