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出海热潮涌动、研发提速与政策支持的多重利好共振之下,港股创新药板块景气度显著回升。面对研究壁垒相对较高、行情波动较大的医药板块,兼具分散投资、持仓透明度高、交易便捷等多重优势的ETF正成为普通投资者更为青睐的布局工具之一,其中恒生创新药指数(HSIDI.HI)历史表现尤为亮眼,年内涨幅已超100%,成为市场资金瞩目的焦点之一。值此产业趋势向好之际,该指数的编制规则也迎来了重要的修订调整。(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8/8,指数历史涨跌幅不代表未来表现,不构成对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请投资者关注指数波动风险;政策来源:2025/7/1-《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国家医保局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
调整了哪些内容?
2025年8月1日,恒生指数公司公告对恒生创新药指数进行关键性修订①,并且将修订实施日期提前至2025年8月11日。本次修订主要涉及两大变化:
调整成份股行业范围。根据恒生指数公司披露的最新编制方案,恒生创新药指数中主营业务在CXO行业的公司将被剔除,包括委托研究机构(CRO)、委托生产机构(CMO)和委托研发生产机构(CDMO)。此项行业范围的聚焦调整是本次指数修订的核心内容。
新增互联互通交易资格要求。恒生创新药指数选股范围由原先的“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明确限定为“合资格在互联互通下交易的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通过此次修订恒生创新药指数本身也相应地获得了南向互联互通的交易资格。
指数有哪些变化?
更聚焦:聚焦创新药核心企业
此次指数修订后一次性移除了7只“创新药含量”相对较低的企业股票,焕新后的恒生创新药指数涵盖药品和生物技术两大创新领域,成份股更聚焦核心创新药企业,这类企业通常具备强大的自主研发实力和核心专利技术。
通过这一“提纯”动作有助于指数更精准地把握产业的核心驱动力,其锐度和成长属性有望进一步加码,也使得恒生创新药指数成为创新药纯度达100%的指数②。
表:指数修订后前十大成份股及其权重
前十大成份股及其权重数据来源:Wind、恒生指数公司,截至2025/8/11,涉及个股仅供展示指数前十大成份股及其权重,非个股推荐,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更纯正:精准刻画产业发展趋势
CXO企业在创新药产业链扮演着重要的支持角色,主要为创新药企业提供研发外包、生产代工等服务。尽管在创新药发展的浪潮中,CXO企业也展现出不俗的表现,但是其产业链定位与恒生创新药指数旨在“反映业务与创新药研究、开发与生产相关的香港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的目的存在一定差异。
恒生创新药指数修订后能够更加聚焦创新药产业链的核心环节,这意味着创新药企自身的研发突破、国际化进程等关键动态,将更直接、更纯粹地反映在指数表现上,恒生创新药指数有望更准确地反映创新药行业的发展趋势,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件观察核心药企动向、助力把握板块投资机遇的锐利工具。
更高效:指数流动性升级
得益于选股范畴的修改,恒生创新药指数的成份股均为具有互联互通资格的企业,因此指数也相应地获得了南向互联互通的交易资格,恒生创新药指数有望获得更多内地资金的加仓,其流动性和交易便捷性或将进一步升级。
如何选择投资标的?
华泰柏瑞基金旗下的恒生创新药ETF(520500)是全市场首只跟踪恒生创新药指数的ETF。
(恒生创新药ETF(520500)成立于2024/12/16)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8/8,恒生创新药ETF(520500)已连续6周获周度资金净流入,最新份额和最新规模分别为5.97亿份和11.55亿元,年内增幅分别高达389.34%和854.55%。(规模、份额数据来源:交易所,其余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8/8;年初产品份额和规模为1.22亿份和1.21亿元。)
此外,恒生创新药ETF(520500)流动性优势较为突出,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11日,其单日成交额已连续15个交易日超10亿元,区间(7/22-8/11)日均成交额13.93亿元,换手率均超85%,叠加其支持场内T+0的交易机制以及标的指数获得南向互联互通交易资格,产品的流动性和交易便捷性进一步加码升级。(场内T+0为交易所交易机制。)
当中国创新药企从 “跟跑者” 加速迈向 “引领者”,当海外 BD 授权交易金额持续刷新纪录,当政策暖风精准吹拂产业链各环节——创新药产业的发展趋势正不断巩固。布局创新药板块不妨关注一下与行业共同进步的恒生创新药ETF(520500),其标的指数编制方案经过修订后,产品的创新药纯度更高、流动性更佳,叠加其规模较大且支持场内T+0的机制,产品战略投资价值或进一步升级,有望助力投资者一键捕捉创新药前沿发展机遇。(场内T+0为交易所交易机制。)
业绩备注:恒生创新药ETF成立于20241216,2025上半年收益为56.94%,业绩比较基准为:恒生创新药指数收益率(使用估值汇率折算),同期收益为57.83%。历任基金经理(李茜:2024/12/16至今;陈柯含:2025/7/24至今)以上数据来源于基金定期报告。
注1:资料来自于恒生指数官网《恒生创新药指数及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的编算方法调整更新》,发布于2025/8/1。
注2:数据来自于Wind;创新药企“纯度”100%指该指数的成份股全部为创新药企业,修订后指数编制规则详见《恒生创新药指数编制方式》,方案明确剔除主营业务在CXO的公司。数据和公告均截至2025/8/1。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需注意投资风险,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本基金可投资于境外证券市场,还将面临汇率风险、境外证券市场风险等特殊投资风险。指数由恒生指数公司编制并发布,其所有权归属恒生指数公司。恒生指数公司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确保指数的准确性,但不对此作任何保证,亦不因指数的任何错误对任何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