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联储降息预期影响,2025年8月13日港股三大指数集体走强。场内ETF方面,截至2025年8月13日收盘,港股通科技ETF(159262)收涨3.66%。拉长时间看,截至收盘,港股通科技ETF自7月7日上市以来累计上涨14.78%。流动性方面,港股通科技ETF换手11.44%,全天成交3.50亿元,市场交投活跃。
港股通科技ETF紧密跟踪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HSSCITI」)旨在反映能通过港股通买卖,业务与科技主题相关的香港上市公司之表现。指数剔除了医药、汽车和家电,聚焦TMT行业,科技属性更加纯正。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12日,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HSSCITI)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快手-W(01024)、中芯国际(00981)、腾讯控股(00700)、阿里巴巴-W(09988)、小米集团-W(01810)、美团-W(03690)、联想集团(00992)、舜宇光学科技(02382)、哔哩哔哩-W(09626)、金蝶国际(00268),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3.55%。值得注意的是,权重股中小米集团、阿里巴巴、腾讯控股三大AI领军企业合计权重近30%,叠加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核心“硬科技”标的,形成高浓度科技龙头组。
近期,随着Grok4、Genie3的陆续发布,大模型迭代提速,且准确率提升、成本降低,预计将加速AI应用的爆发,商业化也有望提速,帮助互联网大厂形成AI投入到商业变现的闭环,算力基础设施与AI应用等环节市场关注度高涨。
8月13日,腾讯控股最新二季报显示,当季实现营收1845亿元,同比增长15%,经营利润为692.5亿元,同比增长18%。在核心业务坚实增长的同时,腾讯持续加码AI战略投入:二季度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7%至202.5亿元,资本开支同比增长119%至191.1亿元。
国际方面,美国7月CPI不及预期,近期海内外多家机构预测美联储或将于9月开启降息,海外流动性有望持续好转。在此背景下,港股市场尤其是科技板块有望迎来显著利好。
国内方面,8月13日,央行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9.94万亿元,同比增长8.8%。狭义货币(M1)余额111.06万亿元,同比增长5.6%。M1M2之间的“剪刀差”明显收窄。市场分析预计,三季度,稳经济、稳预期、稳外贸政策效果和M1的低基数效应将持续显现,对M1同比增速形成支撑,M2、M1“剪刀差”有望继续维持在相对低位。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表示,M2、M1“剪刀差”收窄,意味着政策传导效率提升,企业流动性需求增强,投资意愿逐步修复,经济活力有所提升。
中金最新研报指出,当前AH溢价指数回落至125%附近,接近历史低位。历史数据显示,当AH溢价触及125%时,港股往往具备较高配置价值。尤其在当前国内“资产荒”背景下,港股凭借低估值、高分红及新经济成长性,成为资金布局的重要方向。
中泰证券表示,港股科技板块仍具长期投资价值。科技龙头企业具备较深的护城河与竞争优势。港股科技估值优势与上升空间明显。当前港股科技板块拥挤度较年初大幅下降,极具投资价值。同时,科技板块不仅有较高成长性,其整体盈利能力(ROE)也在企稳回升,当前估值(PE20倍左右)仍处于相对历史底部,具备显著的估值修复空间。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13日,港股通科技ETF(159262)最新规模突破30亿元,达30.89亿元,续创成立以来新高,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从资金净流入方面来看,港股通科技ETF近4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合计“吸金”3.15亿元。
港股通科技ETF(159262),一键锚定AI时代“纯科技革命”发展机遇。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