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两山”理念深刻阐明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既是重要的发展理念,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20年来,“两山”理念在实践中展现出强大的思想伟力,引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彰显出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
作为国有大型金融机构,中国人寿以“报国为民当头雁”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持续拓展转化路径,不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谱系,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质效,着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答卷”,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生态保护织“绿”成锦
山林湖海皆答卷
20年间,浙江安吉作为“两山”理念的起源地,探索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互融共生的新路子。
“先行者”蝶变为“示范生”的背后,离不开绿色金融的澎湃动能。在安吉县开展的竹产业改造升级和碳汇能力提升项目中,中国人寿集团成员单位广发银行累计为项目主体安吉县两山生态资源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提供银团贷款授信额度2亿元,同时发挥中国人寿集团综合金融优势,与集团旗下寿险公司、财险公司联动开展林业相关保险保障合作,为竹林、林农提供保险保障服务,推动传统竹木产业向竹林碳汇、林下经济等新蓝海产业领域延伸。截至2025年6月末,广发银行绿色信贷余额突破2100亿元,在全国落地50余个碳减排项目。
林间乘风,远海破浪,海洋之蓝与青山之绿的同频共振亦是“两山”理念的实践新篇。山东海洋资源丰度指数居全国第一,海洋碳汇资源丰富。作为推动碳汇价值多元转化的全新探索,中国人寿财险公司在山东威海创新落地海洋碳汇指数保险,聚焦因特定海洋环境变化造成的碳汇减弱,有效化解海草床灾害风险,守好海上“绿水青山”。从以前的“靠海吃海”转变成现在的“养海富海”,其中的转变,正是中国人寿发挥绿色金融之力推进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缩影。
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生命共同体。中国人寿财险公司着眼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农田等生态系统,坚持创新驱动,积极布局环境污染责任险、生物多样性保护保险、气候保险等关键领域,特别是在碳汇能力巩固提升方面,实现了森林、草原、海洋等生态系统碳汇保险全覆盖,并创新落地多个业内试点项目,例如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保险、林业生物资产票据保险等,试点森林保险+气象+科技服务模式。
这些创新项目不仅丰富了绿色保险产品供给,也推动了绿色保险规模的持续壮大。2025年上半年,中国人寿财险公司绿色保险提供各类风险保障约8.64万亿元。
生产转型点“绿”成金
人不负青山 青山必富人
绿水青山不仅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还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打通资源变资产、“颜值”创“价值”的任督二脉,加快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也是绿色金融的题中之义。
在深圳市,四座曾经“人人避之”的垃圾焚烧厂正成为市民排队参观的热门网红打卡地。过去二十多年里,深圳市国企深圳能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深能环保”)用“建一座工厂,还一个公园”的环保理念,让垃圾焚烧厂变身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科普教育+休闲娱乐+工业旅游”一体的能源生态园。今年上半年,中国人寿集团旗下国寿投资公司通过“国寿投资-深能环保股权投资计划”战略投资深能环保,投资金额15亿元,助力其加强能源产业链协同,在城市环境治理和能源再利用上更进一步。
长期以来,中国人寿充分发挥保险资金规模大、期限长的耐心资本优势,长期跟踪国内水电、风电、光伏、核电、储能等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机会,重点支持低碳、循环、生态领域融资需求。例如,集团旗下资产公司发起设立“中国人寿-兰沧1号绿色股权投资计划”和“中国人寿-兰沧2号绿色股权投资计划”,向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下属公司战略增资50亿元,助力被投公司加大水电装机容量并增加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投资建设,预计每年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量近3700万吨,该项目也是行业内首单经认证的绿色股权投资计划,获得国内最高等级(G-1)绿色认证。
除此以外,中国人寿在绿色交通投资、绿色转型投资、绿色乡村产业投资和“一带一路”绿色低碳建设等方面多有布局,助力将生态资源转化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活水,绿色投资规模持续增长。
转型金融,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延伸,旨在为高碳排放领域向低碳近零排放转型提供关键金融支持。广东清远某新材料有限公司是玻璃行业龙头企业,却在推进余热发电升级、退火窑风机节能改造等项目中面临较大的资金缺口。洞察这一发展阻点后,中国人寿集团成员单位广发银行清远分行为该公司制定绿色金融专项服务方案,推动企业完成融资主体转型认定,创新性地为其提供了全国玻璃行业首批转型票据支持,首创“转型认定+票据融资+动态利率”机制,将企业减排目标与融资成本挂钩,企业若减排目标持续达标,即可享受同等条件下10BP贷款利率优惠,以此构建起“降碳即降成本”的良性循环,极大激发了企业绿色转型的内生动力。
除了实打实的资金支持,中国人寿还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稳稳保障”。中国人寿寿险公司重点关注节能环保、新能源等绿色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根据客户需求提供意外、医疗、寿险等一揽子人身险保障方案,截至2025年6月末,其绿色保险保费同比增长160%。例如,寿险陕西分公司以陕西省工信厅公布的绿色制造企业名单和绿色工厂名单为依据,积极“识绿辨绿”,主动上门推介绿色保险服务,目前已覆盖绿色企业近300个、企业员工近6万人。保险不再只是风险屏障,更成为了绿色发展的有力助推,谱写着产业升级与绿水青山的“双向奔赴”。
生活方式汇“绿”成林
你我每一次选择都算数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不仅关系经济发展质量,而且关乎每个人的生活品质。只有激发起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才能让蓝天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雪域高原上,中国人寿财险青海分公司推出“绿色车险”“绿色家财险”及“绿色低碳生活平台”的组合方案,开创性地将车险定价与低碳维修承诺挂钩——选择使用再制造零部件的车主可享专属优惠,让环保选择变得“真金白银”。并提出“两减免、两保证”服务承诺,用服务成本换取生态价值,培育绿色维修市场习惯,让每笔理赔都成为环保实践。“现在车辆刮蹭我都优先选择中国人寿推荐的环保件修复,这样的保险才配得上我们的蓝天白云!”在青海省西宁市,老司机唐先生竖起大拇指。
中国人寿集团成员单位广发银行则创新推出全生命周期汽车金融服务方案,重点围绕新能源汽车消费场景加强产品创新,推出“广发车e贷”产品,助推绿色消费潜力加速释放,2025年上半年汽车消费贷款较年初增长超26%。与此同时,广发银行还充分发挥信用卡特色优势,联动信用卡绿色积分权益鼓励公共交通、共享骑行等低碳行为,让每一次消费都为生态添绿。
与此同时,中国人寿从绿色销售、绿色运营、绿色办公等方面找准发力点,以客户为中心、以数据为依托、以智能为引领,将数字金融融入减碳实践探索,加快构建全渠道数字化客户服务体系,持续拓宽“两山”理念转化路径。目前,中国人寿已推出APP、微信小程序、官方网站等多元化的线上平台,客户可以随时随地完成相关产品投保以及查询、报案和理赔等一系列服务操作。2025年上半年,中国人寿寿险公司理赔直付案件量超391万件,其中一站式直付案件超200万件,电子发票理赔超452万人次,电子发票整体理赔时效0.3天;财险公司车险智能化理赔案件占比率超60%,车险、非车险线上化率超80%,赔案最快处理仅耗时1秒钟。“不用见面”“超高效率”“极致体验”的“绿色选择”正加速融入公众日常生活。
在支持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助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国寿智慧”正通过持续创新,让绿色金融落地为守护良好生态的真招实策,一条“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生态文明共建之路正铺展开来。
从山到海、从村到城,20年来,“两山”理念在中华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绿水青山”不仅成为“金山银山,”更成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靠山”。
站在“两山”理念20周年的全新起点,中国人寿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力推动实施“333战略”,进一步把推动绿色发展作为己任,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持续提升服务产业结构绿色转型的能力,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国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