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弓,戟盾矛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
去年7月,俄罗斯央行行长埃尔维拉·纳比乌林娜,曾公开指出:因为劳动力短缺、缺乏投资、被欧美市场封锁技术,俄罗斯的经济一切都很糟糕。
这三大因素,可以说全是战争带来的。
4个月后,11月19日,据《莫斯科时报》,埃尔维拉·纳比乌林娜再次发表“打击士气”的言论:俄罗斯经济中几乎所有可用资源都已耗尽。
当时,这些言论受到不少抨击。
但现在,冰冷的数据证明,她并非危言耸听。
……
不论表面上如何赢赢嬴,隐秘处的风险仍在不断积累。
2025年8月10日,俄罗斯联邦统计局公开数据:2024年上半年,共计14.1万法人实体宣告破产,其中制造、建筑、贸易业占比超过70%。
这是一场波及全产业链的灾难。
据俄罗斯建设部统计,由于奥地利水泥、德国钢铁等建材断供,企业贷款审批周期从30天延长至180天,全国43%建筑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停工。
据官方数据,截至2024年底,全国66%劳动人口的个人总债务达到38.5万亿卢布;2025年一季度,俄罗斯家庭逾期贷款率达到10.5%,资产负债表的压力日益加剧。
俄罗斯银行、莱夫艾森银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银行、阿尔法银行、俄罗斯外贸银行等巨头中的至少三家,已向央行申请救助。
不论在哪里,数以万计的中小企业,都是社会经济的毛细血管、支撑就业的顶梁柱。
当他们开始成批倒下,不论寡头们赚多少、纸面数据多好看,真实的底色一定是灰暗的。
然而,在这样的底色下,俄罗斯的就业数据却非常“良好”。
2025年6月,俄罗斯失业率与上个月持平,保持在历史最低水平2.2%,低于市场预期。
明明中小企业大量倒闭,怎么失业率反而持续下降?
明明就业越来越“好”,企业怎么反而大规模倒闭?
这些看似反常的现象,对于深陷战争无法自拔的集团而言,再正常不过了。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这句话不是说说而已。
2024年,俄罗斯直接国防开支飙升至10.8万亿卢布,相比2021年翻了三番;除此之外,4.1万亿卢布的经济部门支出中,也有3.05万亿被列为军事工业补贴支出。
也就是说,整个2024年,俄罗斯的实际战争投入至少为13.85万亿卢布,占财政预算的38%、GDP的7.7%。
平均每天的军费,高达380亿卢布。
这已经是个很夸张的数字了,但到2025年,数据还将继续攀升。
2025年,俄罗斯的直接国防预算为13.5万亿卢布,比2024年还要增长25%。
即便经济部门的补贴不变,仍为3.05万亿(大概率不止)。
那么,2025年,俄罗斯的战争投入资金,至少也是16.55万亿卢布,平均每天超过453亿卢布。
为什么钱越花越多?
我们来算几笔账。
2025年,俄罗斯军队总规模将扩大至239万人。
其中,合同兵98万人,军官23万人。
俄罗斯前线军官的月薪为22万卢布/月,前线合同兵的月薪为26万卢布/月。
后方人员的收入较低,保守一点,分别按12万卢布/月、10万卢布/月计算。
假设有4万军官和30万合同兵上前线。
那么,以10%的平均通胀率,可以粗略计算:
合同兵2025年的总薪资为(300000×260000+680000×100000)×1.1×12=19272亿卢布。
军官2025年的总薪资为(40000×220000+190000×120000)×1.1×12=4171.2亿卢布。
剩余118万义务兵和文职人员,即便按照最低标准10万卢布/月来算,总薪资也高达1180000×100000×1.1×12=15576亿卢布。
……
总体加起来,俄罗斯2025年仅仅给军队发工资,最少最少就要支出19272+4171+15576=19747亿卢布,近2万亿。
不过,从2024年开始,俄罗斯方面明显出现人手不足,否则战场上也不会出现1.2万朝鲜士兵……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稳住士气,当局很有可能给士兵加薪。
所以上面算的2万亿卢布薪水,真的算是非常保守了。
而这些,依然不是全部。
战争中,人命是最廉价的。
据俄罗斯国内一家名为“Mediazona”的独立媒体联合BBC俄语频道,对士兵的遗嘱认证处、以及对士兵家属的追踪调查:
截至2024年11月7日,确定的讣告数量为77143。
士兵从战死到家属发出讣告,往往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讣告数并不能完全反应阵亡数。
假设延迟率为20%,那么截至2024年的阵亡士兵可能在9万人以上。
而截至2025年8月初,还是该机构的数据,阵亡俄军士兵的讣告达到121507份。
还是以20%的延迟率算,真实的阵亡人数可能在15万人以上。
也就是说,近10个月,俄军阵亡人数至少增加了6万人。
很明显,战争的烈度正在升级。
但即便按照平均值来算,2025年全年的阵亡数,也至少是0.6万×12=7.2万人。
每名阵亡者的家人,最低将获得总统一次性赔偿金(500万卢布)、国家保险金死亡赔偿金额(约344万卢布,按继承人平分)、国家一次性补偿金(约516万卢布)和地方补偿金(100-300万卢布)。
平均下来,每人约1450万卢布/15万美元,这还不包括其他奖金和保险支出。
那么,仅仅抚恤金这块,按照最保守的估计,2025年的支出就至少是1450万×7.2万=10440亿卢布。
甚至,这还不是全部。
战争不光要人(炮灰),还要武器。
作为前苏联的最大继承人,俄罗斯曾是全球最大的武器出口国之一。
但随着战争不断消耗,这已经成为过去。
从2023年开始,俄罗斯的武器出口总额,就从过去多年140-150亿美元的稳定水平,骤然下降至10亿美元以下。
不仅出口没了,甚至进口额还在不断加大。
2021-2025年,俄罗斯对外采购军事装备数额,从1800亿卢布飙升至4400亿卢布,涨幅超过140%。
预计到2027年,若战争仍未结束,将增长至6000亿卢布。
以俄罗斯的军工业能力,如果可以,一定是选择自己生产。
但现在这种情况,只能说明其国内的军工业即便超负荷运转,也无法承担战争的消耗。
仅仅只看以上三笔账的保守数字,俄罗斯2025年在战场上的支出,也已经超过3.5万亿卢布。
除此之外,阵地的修缮、武器供给、物资运输……等等,都需要大量金钱。
只要战争一天不结束,前线损失的年轻战士、消耗的资金,将一天比一天多。
与此同时,国内劳动力也将越来越紧缺,对经济的打击越来越大,很难想象这究竟还能撑多久。
战争最初一段时间,俄罗斯确实是“越制裁越有钱”。
2022年前上半年,全球能源价格暴涨,欧洲市场极度恐慌。
面对制裁,俄罗斯以停止天然气供应相威胁,以卢布结算为手段,仅仅用了2个月,就让汇率回升至开战前的水平。
2022年前4个月,俄罗斯贸易顺差近1000亿美元,是往年同期的3-4倍;财政盈余1.1万亿卢布,创30年新高,是2021年的3倍……
彼时,克宫和民众都沉浸在越打越有钱的喜悦中,各种赢麻了、十分魔幻。
但这种好日子就像一阵风,明显无法长期维持。
如果真能“越制裁越有钱”,伊朗和委内瑞拉早就国富民强了……
现在的事实证明,俄罗斯并不特殊。
通过每年倍增军费,大量资源集中于战时经济,军工业火力全开,确实可以营造出一时的火热。
同时,通过加印货币、快速推高宏观杠杆率,也确实可以短暂掩盖战争对社会经济的系统性损害。
但是,这些都算是饮鸩止渴。
2022年11-12月,俄央行通过回购交易,给国有商业银行系统注入1.5万亿卢布贷款,银行又买下超过90%联邦贷款债券,价值3.1万亿卢布。
联邦政府就这么拿到了3.1万亿现钱。
这算是比较正经的,还有个更骚的操作。
比如,2022年12月,俄罗斯央行通过国家福利基金,增发2.4万亿卢布。
根据财政部的说法,他们是以2.4万亿卢布的价格,把1218.52亿日元、27.7亿英镑、285.17亿欧元的海外资产,卖给央行。
而这些外币,是被制裁冻结的资产,并不在俄罗斯政府手上……
所以,整个交易过程都是虚拟的。
……
总之过去三年,通过类似的操作,俄罗斯的流通货币量迎来史无前例的增长,平均增长率约为2009-2022年的两倍。
货币越来越泛滥,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本已有些起色的卢布,又开始贬值。
2022年3-7月,俄罗斯卢布兑美元曾一度反弹133%,汇率还要超出开战之前;但从2024年初开始,几乎又返回原点。
卢布与土耳其里拉和阿根廷比索,并列为新兴市场最弱的三大货币。
而这,还是严重注水的结果。
俄罗斯每天可兑换的外汇总额,被控制在10亿美元以内,远低于战前的30亿。
这就导致,想把卢布换成外币,你得排队、排队、排队。
而在你排队的这会,卢布依然在贬值,谁等得及?
在黑市,卢布换美元早就跌到了250:1。
甚至,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许多高端场所,都禁止顾客用卢布结账。
只要央行敢放开卢布兑换外币,可能所有银行都会被红了眼的人们,挤兑到破产。
为了延缓货币贬值的速度,在全球降息的大背景下,俄罗斯被迫选择了相反的方向。
2023年8月,俄央行首次宣布加息350个基点,将基准利率从8.5%上调至12%
此后短短14个月,俄央行连续8次加息,于2024年10月25日将基准利率推至21%的历史最高水平。
一直维持到今年7月,才将基准利率下调200个基点至18%,并暗示今年可能会再次降息。
高息确实延缓了货币贬值的走势,但很明显,这只是将问题延后、并没有解决问题本身。
本质上是以空间换时间。
但前线战争迟迟不结束,所能争取到的时间,也越来越捉襟见肘。
2025年,俄罗斯通胀率持续下降,目前已经降至8.8%。
但实际实际的情况,远比表面数据更糟糕。
俄罗斯联邦统计局公布食品价格统计数据:2024年,面包、牛奶的价格同比上涨12%-15%,蔬菜价格同比涨超20%,黄油同比上涨超30%,土豆上涨至少73%……
而居民实际工资增长率,则从11.3%一路下降至5%以下。
也就是说,在物价飞涨的同时,居民的实际收入却是在缩水的。
更关键的是,民间的支出,不仅仅只体现在物价上。
战争虽然是上位者发起的,但后果却是全民承担。
早在2023年8月4日,克宫就签署了一项针对企业赚取超级利润的法律,以补充政府亏空,被称为“战争税”:
规定年收入超过10亿卢布的俄罗斯企业,要将其利润超过上年的10%作为税款。
这个力度并不算大。
力度不大的结果,就是钱不够用。
2025年1月1日起,“战争税”开始全面扩大:
对年收入超过240万卢布的人征收15%-22%的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税率从20%增加至25%。
240万卢布,当时相当于17万人民币,这个覆盖范围是比较广的。
而此前,俄罗斯的统一税率为13%。
除此之外,各种名目的“杂税”,也都在加码:
离婚手续费从650卢布提高到5000卢布,房地产交易税增长1.5-2倍,违反交通规则的罚款平均将增加1.5倍……
虽然还不到“百姓之费,十去其七”的地步,但现代也不可与古代同日而语,民间的心态必然产生重大变化。
这大概也是一个现代国家,在维持不崩溃的前提下,所能做到的极限了。
当寒冬降临,谁能熬到春天?
6月21日,普京在第二十八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会议上发表讲话,称俄罗斯已经成功抑制了通胀,减轻了对能源出口的依赖。
并向与会的政府部长和央行行长发出的明确指示:绝不允许经济出现停滞或陷入衰退。
但客观规律,不会因“指示”而改变。
8月6日,据俄罗斯央行的预测报告,一季度GDP增长1.4%,二季度增长1.8%,但三季度又将放缓。
乐观预测,7-9月GDP将增长1.6%,四季度跌至0%;悲观预测,7-9月GDP将增长0.8%,四季度增长率为-0.5%。
总体来说,2025年俄罗斯GDP增长在1%-2%,明年将陷入停滞,预测为-1%-1%。
远低于全球GDP增速的3.1%和2.9%。
战争前期,在舆论的引导下、爱国情绪高涨,民众本身就是前线最大的后方和堡垒。
然而,一旦战场陷入僵局,前线不断增加的伤亡、后方不断降低的生活水平,将渐渐消磨掉所有人的热情。
当热情降低到临界点,前线的战士会开始怀疑自己为何而战,后方的民众也不再是他们最坚固的堡垒。
战争何时结束?
或许并非决出胜者,而是弹尽粮绝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