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财经社(北美)讯 2025年10月10日至11日间,美国与全球金融市场经历了令人目眩的剧烈震荡。
仅仅一则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的帖子,便让标普500指数暴跌、蒸发约2万亿美元市值。而与此同时,在加密货币市场,一名匿名交易者提前半小时建立大额空头仓位,从这场“推文引发的金融风暴”中获利近两亿美元。
这一切,似乎都在提醒世界——特朗普的“个人推文政策”,正成为全球市场最不可预测的变量。
2025年10月10日清晨,标普500指数仅距历史新高不到两个点,投资者普遍预期美股将迎来又一轮上涨。然而,一切在特朗普总统按下“发布”按钮后戛然而止。
美东时间10:57,特朗普在Truth Social上发文,指责中国“变得极度敌对”,并表示美国正在考虑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大幅额外关税。这条看似随意的表态瞬间撕裂市场信心。
标普500指数:收跌2.71%,市值蒸发近2万亿美元。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挫3.56%,创今年4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大跌879点,为5月以来最差表现。
罗素2000指数:下跌3%,中小企业板块承压明显。
(图源:CNBC)
科技股成为重灾区。英伟达(Nvidia)跌5%,AMD跌8%,苹果(Apple)跌3%,特斯拉(Tesla)跌5%。金融股亦未能幸免,美国银行与富国银行双双下跌逾2%。
仅沃尔玛和部分烟草股凭借防御属性逆势微涨。
分析人士指出,市场此前一直认为中美贸易谈判虽缓慢但在改善,投资者普遍预期特朗普与习近平将在APEC峰会期间会晤。如今,这条推文不仅摧毁了这种信心,更让华尔街重新面对一个问题:市场真的还拥有定价权吗?
特朗普的激烈言辞并非空穴来风。
前一夜,中国政府宣布进一步强化稀土出口管控,要求出口企业申请许可证,并特别指出军用相关用途将被严格限制。
中国掌握着全球约 70% 的稀土供应,这些金属是芯片、光伏、电动车与高精尖武器制造的关键原料。
这项政策被外界视为对美方长期关税威胁的“对称回应”。
特朗普随即在Truth Social上连发多帖,指责中国“垄断资源”“挟持全球供应链”,并扬言将“用更严厉的关税重塑公平”。
结果,美国市场在数小时内出现股汇双杀、资金出逃。
美元指数一度回落至三周低点,黄金价格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
分析师指出,这种“即时政策喊话”的危险在于,它不再通过官方渠道发布,而是通过社交媒体直接触达市场,让投资者在没有任何政策细节的情况下陷入恐慌。
“这不是政策,这是情绪。”一位纽约基金经理对彭博表示。
然而,真正令市场震惊的,并不仅仅是股市的暴跌,而是加密市场中出现的一连串“精准操作”。
据链上数据分析平台追踪,10月11日凌晨,一名匿名账户在去中心化交易平台 Hyperliquid 上建立了大规模比特币与以太坊空头仓位。
令人瞠目的是——这些仓位建立的时间,正好在特朗普发布关税威胁的半小时前。
三十分钟后,特朗普的帖子引爆市场,比特币瞬间暴跌,从 12.25万美元跌至10.5万美元,跌幅接近15%。以太坊同步下挫,链上数百亿美元杠杆头寸被清算,散户账户爆仓惨烈。
(图源:Zerohedge)
而那名神秘交易者在市场最低点平仓离场,净赚约1.92亿美元。
(图源:@mlmabc)
链上分析师@mlmabc在社交媒体上评论道:
“这只是Hyperliquid上能看到的部分。如果他在中心化交易所也有布局,实际收益可能更高。我几乎可以确定,这个人与当天事件密切相关。”
这一事件在加密社区引发巨大震动。许多交易者质疑,这名操作者是否提前获知了特朗普即将发布的政策声明。短短半小时的时间差,让“巧合”显得异常苍白。
那一天,加密市场数百亿美元的杠杆头寸被清算,无数散户账户归零。有人冷笑道——“总统的帖子成了比美联储利率更致命的信号。”
事实上,特朗普团队及其盟友被指“提前获知”市场敏感信息的争议,早在数月前就已浮出水面。
今年5月,非营利调查机构 ProPublica 发布了一份重磅报告,标题直截了当——
《十余名美国官员在特朗普关税导致市场暴跌前精准抛售股票》。
报告揭露,自2025年1月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至少十余名行政部门高官及国会助手在重大政策公布前进行了时机“完美”的证券交易。
例如:
Tobias Dorsey,白宫行政办公室代理总法律顾问,于2月25日至26日出售了多只指数基金及个股,总额高达18万美元。次日特朗普宣布对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国征税,标普500应声下跌近2%。
Marshall Stallings,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共事务主管,在3月25日至27日卖出数万美元的Target与Freeport-McMoRan股票——而这些股票正是他一周前才刚买入的。随后,特朗普发布最严厉关税,相关公司股价暴跌两成。
Stephanie Syptak-Ramnath,时任美国驻秘鲁大使,在3月24日至25日抛售25万至65万美元股票,并转而买入债券与国债基金。两天后,特朗普宣布“解放日”关税,市场全面崩盘。她随后在暴跌后低位重新建仓。
Pam Bondi,现任司法部长,于4月2日出售了价值100万至500万美元的Trump Media股票。当日晚间,特朗普宣布新一轮关税政策。
调查指出,这些交易可能违反《禁止国会知识交易法》(STOCK Act),该法明确禁止官员利用非公开政府信息进行证券交易。然而,自2012年该法通过以来,从未有任何一人因此被起诉。
ProPublica记者评论:“法律的存在更像装饰,而非约束。”
特朗普“推文干预市场”的手法并非新鲜事。
早在2017年,他首次执政期间就以社交媒体“发号施令”而闻名,常常一句话就能改变市场走势。而到了第二任期,这一行为从“偶发”变成了惯例化的政策手段。
他的操作逻辑几乎形成闭环:
1. 先通过推文或声明威胁征收关税,制造恐慌;
2. 市场下跌,散户恐慌抛售;
3. 特朗普再发推鼓吹“现在是买入的好时机”;
4. 随后宣布政策缓和,市场反弹;
5. 内圈资金低买高卖,散户再度被收割。
2025年4月9日,这一循环的荒谬性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特朗普在市场开盘后数分钟发布全大写帖文——
“THIS IS A GREAT TIME TO BUY!!!(现在是买入的好时机!!!)”
四小时后,他宣布暂停对多国加征的关税,道琼斯指数单日暴涨近3000点。
任何照做的投资者都在几个小时内获得巨额收益。而他本人是否早已知悉这一决定?答案显然不言自明。
这一系列事件引发了美国政坛的强烈反应。
参议员 Adam Schiff(加州)、Ruben Gallego(亚利桑那)与 Elizabeth Warren(马萨诸塞)联名致信白宫,要求“全面调查总统、家人及幕僚是否涉及内幕交易”。
Warren在国会质询中怒问:
“当总统的推文足以撼动全球市场,而其身边人又在精准买卖股票时,这难道不是赤裸裸的腐败?”
白宫发言人Kush Desai回应称,指控“毫无根据”,称总统“有责任让美国人对经济信心十足”。
然而,前布什政府首席道德律师、现任明尼苏达大学教授 Richard Painter 直言反驳:
“如果在布什时代有人这么做,他早就被解雇了。问题是——特朗普永远不会被解雇,因为他就是最高决策者。”
过去的市场依赖数据、模型与政策预期;而如今,算法和投资者都不得不盯着特朗普的Truth Social账号。
他的每一条贴文都可能改变上万亿美元资产的流向。
有人称之为“新型市场干预”,也有人更直白地说——
“我们正生活在一个由社交媒体主导的金融时代。”
一位伦敦对冲基金经理无奈地说:
“我们分析的不再是基本面,而是一个人的心情。”
加密市场更是这种新生态的镜像。那名在Hyperliquid上暴赚的神秘交易者,也许只是这个时代的缩影——在一个被权力、算法与情绪共同驱动的市场中,真正的信息优势,已经远超技术本身。
从稀土禁令到推文风暴,从华盛顿权力圈到链上匿名账户,这场跨市场的震荡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在特朗普主导的“个人化金融时代”,政策不再由制度决定,而是由瞬息万变的社交言论决定。
资本市场已不再只是经济的反映——它成为了政治的战场。
而谁能提前读懂下一条推文,谁就可能成为下一个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