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套取银行过亿资金!官媒曝光“职业背债人”被200万买断的人生,打工人被包装成高管经理,面临失信及刑责等多重风险

2025-08-19 12:04:56
金融界
金融界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今日,“职业背债人”登上热搜,全国多地法院近期密集披露了涉及“职业背债人”的金融犯罪案例。这一特殊群体通过中介机构包装身份,成为套取银行贷款的工具。据央视新闻等报道,一些专业团伙已实现规模化作业,累计套取银行资金过亿元。有律师提醒,“职业背

今日,“职业背债人”登上热搜,全国多地法院近期密集披露了涉及“职业背债人”的金融犯罪案例。

这一特殊群体通过中介机构包装身份,成为套取银行贷款的工具。据央视新闻等报道,一些专业团伙已实现规模化作业,累计套取银行资金过亿元。有律师提醒,“职业背债人”面临失信及刑事责任等多重法律风险。

“背500万债务换200万报酬”

据报道,这条灰色产业链已形成完整的协作体系。介绍人在各类社交平台发帖锁定潜在背债人进行“拉人头”,实操中介团队负责包装身份、动用各类关系办理贷款事宜,征信白户则负责最终背债。

来自粤西农村的许某,初中毕业后进厂打工,一直处于“赚少花多”状态。他在社交平台评论区看到有人招收白户“村民”,声称短时间内可赚百万元。“3个月赚200万,代价是成为老赖”,许某清楚这一点,但仍认为这是“改变命运的机会”。

陶某此前在工地干活,因行业下行打工断断续续。他在网络上看到广告称白户可尝试“年薪百万的职业”,对接中介告诉他需要“包装身份,去银行贷款,背一套房”,房贷由中介偿还1到2年。尽管知道“可能违法”,他仍选择冒险一试。

餐饮店老板孙某因疫情亏损严重,四处筹措资金无果,从银行和网贷平台也难再贷出款项。压力之下,他决定“破罐子破摔”,为一家公司背500万元债务,换取200万元报酬。

打工人被包装成高管经理

在背债环节中,职业背债人需接触庞杂的中介网络。据报道,上述孙某、许某接触的中介均超过十人,包括负责“拉人头”的介绍人、负责对接“客户”的渠道商,以及负责“实操”环节的真正中介。

许某首先接触网络介绍人王某,王某搜集资料后将他介绍给“上级公司”对接人李某。李某检查征信报告、包装身份后,又推荐给丁某。丁某直接对接操作团队,团队中有人负责找房子,有人负责伪造工作和社保记录,有人负责和银行内部贷款经理沟通。

从各类判例来看,中介基本都并非单兵作战,而是搭建庞大网络。今年7月,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检察院披露一起贷款诈骗案,柯某某、胡某夫妻为名义贷款的“背债人”,背后涉及高达9人的“包装贷”团伙。其中徐某、魏某为提议者,许某某担任中介,高某是联系人,具体实施者是陈某、韩某某、桑某某。

另外一起案例中,孙某从一名中介处得知,自己的个人信息被发送至百人左右的微信推荐群内。如最终做成背债“生意”,发送信息者可赚取一两千元“介绍费”。这些来自天南海北的职业背债人,在中介流水线操作下,不再是失业、贫困的“失意者”,签完各种资料后被精准包装成有资产、有工作、有公积金的“三有人员”。

据报道,在实操中,许某、陶某被包装为一家工业公司的财务经理,年收入10万元。孙某则被包装为一家建设公司的高管,拥有稳定的收入和大量个人资产。

面临失信及刑事责任多重风险

有律师介绍,在民事层面,职业背债人面临债务清偿义务。作为贷款名义借款人,需对全部债务承担还款责任。金融机构有权通过诉讼追讨本金、利息及违约金,若拒不履行,背债人将被纳入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出行和子女教育等。骗贷行为会导致个人征信记录严重不良,影响未来购房、贷款等正常金融需求,修复周期长达5年甚至永久。

在刑事层面,职业背债人可能涉嫌多项罪名。贷款诈骗罪方面,若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伪造材料骗取贷款,数额较大(2万元起)即构成犯罪,最高可处无期徒刑。骗取贷款罪方面,即使无非法占有目的,但采用欺骗手段获得贷款并造成金融机构重大损失(50万元以上),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为包装身份伪造房产证、营业执照等文件,可能构成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最高可处10年有期徒刑。若通过多层账户转移资金以隐匿来源,可能构成洗钱罪。职业背债人还可能承担“共犯”责任,如配合中介团队实施骗贷,可能被认定为共同犯罪,承担主犯或从犯责任,量刑根据实际参与程度而定。组织骗贷、伪造文件的中介,可能构成贷款诈骗罪共犯或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主犯最高可判无期徒刑。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