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安科生物接待45家机构调研,包括华源医药、国盛医药、华福医药等

2025-08-24 22:14:56
金融界
金融界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2025年8月24日,安科生物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8月22日接待华源医药、国盛医药、华福医药、中邮医药、平安证券等45家机构调研。公告显示,安科生物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7人,为公司执行总裁姚建平,高级副总裁盛海,副总裁窦颖辉,董事会秘书李坤,财务总监胡成

2025年8月24日,安科生物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8月22日接待华源医药、国盛医药、华福医药、中邮医药、平安证券等45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安科生物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7人,为公司执行总裁姚建平,高级副总裁盛海,副总裁窦颖辉,董事会秘书李坤,财务总监胡成浩,学术总监程联胜,博生吉安科副总裁汪敏。调研接待地点为电话会议。

据了解,安科生物财务总监介绍了 2025 年半年度经营情况,公司营收稳中向好,主营业务生物制品扭转下滑趋势,“安赛汀”销售收入增长显著。下半年公司将优化业务结构,推动整体业务增长。

据了解,在提问环节,公司就生长激素业务情况、与维昇药业合作产品优点、参股公司 CAR-T 管线布局、创新药研发管线等问题进行了回应,并介绍了 CD7-CART 临床规划及出海计划、“PD-L1*4-1BB”适应症探索等内容。

据了解,公司预计未来两年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会小幅增加。2025 年上半年公司经营平稳,争取全年恢复性增长。公司通过合作丰富产品矩阵,推进创新药临床进度等举措,提升竞争力与行业地位 。

调研详情如下:

首先,公司财务总监胡成浩先生介绍了2025年半年度公司经营情况。公司2025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29,218.79万元,同比下降0.51%,其中母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031.22万元,同比增长5.13%;实现净利润37,455.36万元,同比下降11.6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651.72万元,同比下降11.9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1,642.48万元,同比增长53.75%。面对行业竞争加剧和市场需求波动,公司积极优化销售渠道和销售策略,加强市场开拓力度,公司营业收入稳中向好,主营业务生物制品扭转去年下滑趋势,同比增长7.49%,其中注射用曲妥珠单抗“安赛汀”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98%。其他业务板块也在积极拓展业务渠道、挖掘产品潜力,并持续强化成本控制,稳步提升整体运营效能。下半年,公司将继续优化业务结构,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增强内部管理和资源整合,提升运营效率与效益,进一步巩固主营业务的稳定增长态势,加快其他业务的提升步伐,从而推动公司整体业务增长。

接下来会议进入提问环节,公司与投资者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沟通,整理如下:

问1:今年以来生长激素板块的业务情况,新患恢复水平?目前生长激素的竞争格局如何?

答:2025年上半年,公司生长激素新患入组同比保持增长,生长激素水针的占比持续攀升,目前水针营收占公司整个生长激素系列产品营收的比例已经超过40%。由于2024年下半年的新患入组相对不够理想,造成2025年上半年的生长激素营收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依托上半年的新患入组同比增长,公司将持续推动生长激素的学术推广工作,努力实现恢复性增长的目标。

目前生长激素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但总体价格体系较为稳定。公司拥有一支以生物学、医学、药学、护理专业背景为主的专业化营销队伍和客服队伍,产品的安全性、合规性、依从性高以及医院的覆盖率高,相信下半年会实现恢复性增长的目标。新增的长效制剂可能会影响到现有市场格局,各个生产企业都在努力推广各自产品。与公司战略合作的维昇药业预计会在2025年下半年获批长效生长激素“隆培促生长素”,隆培促生长素是基于Transcon暂时连接技术的长效生长激素,预计会定位于高端市场。

问2:公司与维昇药业合作的隆培促生长素的优点?

答:隆培促生长素的优点:

1.安全性好:隆培促生长素是基于Transcon暂时连接技术的长效生长激素,生长激素分子通过连接结构与TransCon载体分子结合,形成无活性且在体内不被清除的前药。前药注射到体内后,TransCon连接结构在生理PH和温度下自动裂解,以特定的速率缓慢释放恢复活性、未经修饰的生长激素分子,进而发挥其生理作用,连接结构和载体分子可直接经肾脏排出体外。其耐受性良好,血药浓度与日制剂相似,安全性特征与生长激素日制剂相当;

2.有效性:创新TransCon技术下的隆培促生长素,在保持了蛋白活性不受影响的同时,也获得了较低的免疫原性。隆培促生长素释放的未经修饰的GH的分子没有增大,不影响组织分布和受体结合,和内源性生长激素具有同样的生理分布,能维持与内源性生长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且其IGF-1应答高于日制剂的同时,GH的直接作用也不受影响,可达到骨骺生长板并促进骨骼生长,证明其优效于生长激素日制剂;

3.稳定性:优化的冷冻干燥制备工艺,稳定更好,降低了冷冻干燥对生物制品的不良影响;无需冷藏,室温(不超过30℃)可储存6个月,2~8℃可保存4年半,有效的降低了运输成本,减少患者使用保存的负担;

4.便利性、依从性:采用获得三项设计大奖的创新自动注射装置(双腔预填充注射器),自动复溶、自动注射,操作简单,隐形针头,减少患儿打针压力,提升患者使用体验;每周只需注射一次,一年仅需注射52次,与日制剂相比,极大地减少了注射频次,显著减少了漏针现象,提升了依从性,可有效保证预期疗效,使治疗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隆培促生长素优于目前已上市的其他生长激素品种,未来可以有更好的市场表现,更易获得客户的认同。

问3:介绍一下公司参股公司博生吉公司CAR-T的管线布局?

答:博生吉公司的CAR-T管线布局主要有四个方向,第一个是自体CAR-T,PA3-17注射液是博生吉安科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获得新药临床试验批准的靶向CD7的自体CAR-T细胞治疗产品,用于治疗成人复发/难治性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R/RT-ALL/LBL),近日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CDE)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第二个是通用现货型CAR-T,通用现货型靶向CD19的UCAR-Vδ1T细胞药物(研发代号:UTAA09注射液)临床试验申请于2025年4月获得批准。目前进展顺利,未来适应症会向实体瘤方向拓展。第三个是InvivoCAR-T平台,基于慢病毒载体系统建立,目前已经完成临床前的开发,正在进入到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阶段。第四个是NKCE平台,目前进展到动物实验阶段,未来希望朝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布局。

问4:CD7-CART的后续临床规划以及出海规划?

答:近日博生吉公司的PA3-17注射液已被纳入突破性疗法品种,后续将启动II期单臂注册临床,并争取按照附条件上市。出海的话,待产品获批以后,计划在一带一路国家进行直接申报上市的尝试。至于欧美国家,博生吉公司已经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有过沟通,可以使用在中国的临床数据在美国直接申报注册临床II期。届时博生吉公司将综合考虑相关情况,独立申报临床或寻找合作伙伴进行商务拓展。

问5:介绍一下公司的创新药研发管线?

答:公司积极推进自研创新药研发工作,其中已进入注册阶段的研发进展包括:

1、“HuA21注射液”是公司自主研发的HER2靶点的一款新药,协同曲妥珠联用增加肿瘤抑制效果,前期探索性研究阶段性数据呈现出较好的安全性和疗效,目前已顺利完成Ib/II期临床研究的受试者入组,将根据中期分析结果计划开展III期临床研究,目前III期临床试验方案讨论会已经召开,此外临床试验主要研究者(PI)将在2025年的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上公布部分II期临床试验数据;

2、“AK2024注射液”是公司开发的针对HER2靶点的创新药物,目前已经拿到临床批件,临床前研究表明,“AK2024注射液”可抑制HER2阳性肿瘤细胞的增殖,与曲妥珠单抗有协同药效,且优于帕妥珠单抗的促进曲妥珠单抗的抗肿瘤协同药效;

3、“HK010注射液”是公司开发的“PD-L1*4-1BB”双抗药物,目前I期临床进展顺利,已经完成剂量爬坡、适应症探索、安全性研究等工作;

4、“AK2017注射液”(重组人生长激素-Fc融合蛋白注射液)临床试验进展顺利,已完成II期临床试验入组,III期临床试验方案讨论会已经召开;

5、用于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AK1012项目”(人干扰素α2b吸入用溶液)正在开展I期临床试验;

此外,公司对外合作项目及参股公司研发项目也取得阶段性进展:

6、公司与阿法纳公司共同研发的用于治疗HPV癌前病变的AFN0328注射液目前正在开展I期临床试验,后续公司将继续与阿法纳公司展开深度合作,积极布局mRNA药物新赛道;

7、公司参股的博生吉公司的全球首例通用现货型CAR-Vδ1T细胞药物(UTAA09注射液)临床试验获得CDE默示许可,另外还有双靶点的通用CAR-T在研,目前正在开展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此外,博生吉公司目前还在研究InvivoCAR-T,目前已经完成临床前的开发,正在进入到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

(IIT)阶段;

8、公司参股的元宋生物公司自主研发的溶瘤病毒抗癌药物“重组L-IFN腺病毒注射液”获得CDE的临床试验默示许可,同意在国内开展I-IIa期临床试验,适应症为晚期实体肿瘤,目前正在开展临床试验。此前该品已获得美国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授予的新药临床试验许可;

9、与郑颂国团队合作开发“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疗法相关产品”,搭建国内领先、自主创新的调节T细胞中试培养技术平台,率先在国内开展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预防aGVHD的和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

问6:“PD-L1*4-1BB”的适应症探索?

答:HK010注射液是公司开发的“PD-L1*4-1BB”双抗药物,目前I期临床进展顺利,已经完成剂量爬坡、安全性研究等工作。临床的适应症摸索预计包含神经内分泌癌、消化道肿瘤、肺癌、黑色素瘤等。

问7:未来两年公司销售费用、研发费用的支出计划?

答:随着创新药临床试验的增加,上市销售品种的增加,预计未来两年公司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会有小幅增加。

总体来说,2025年上半年公司整体经营平稳,全年争取完成恢复性增长的目标。公司对外展开合作,引进多款品种,丰富公司的产品矩阵,随着产品市场推广和销售活动的展开,对公司未来几年的经营收入会有强有力的支撑,公司整体基本面向好。公司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推进创新药的临床进度,加快创新药的成果落地,以及合作科研机构、科学家团队,布局前沿科学技术,都将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夯实公司的行业地位。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