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8日,振华新材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8月26日接待新华资产1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振华新材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1人,为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王敬。调研接待地点为现场。
据了解,振华新材于2004年由深圳振华与79名自然人共同发起设立,发起股本2000万元,之后历经多次增资、转增股本等,截止目前公司股本为50,874万元。公司2001年开始研发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2009年产业化,目前在贵阳及义龙两大生产基地总产能8.2万吨/年。
据了解,在研发进展上,振华新材成功开发出特性良好的复合固体电解质材料,实现吨级稳定制备,已与多家企业建立合作推进验证及中试线建设;其利用该材料改性三元材料,性能明显改善。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方面,有多代产品储备、出货及装车,聚阴离子材料中试线已基本完成。
据了解,未来随着大增程电动汽车量产和电池技术发展,三元材料关键性能优势有望巩固提升,新兴市场发展也将为其带来新机遇。而振华新材2024年高管薪酬大幅下滑,原因是薪酬与上一年经营状况强相关,2023年公司业绩大幅下滑导致2024年高管薪酬降低 。
调研详情如下:
问题1:请简单介绍一下公司历史沿革?
答:(1)股本演变:公司系由原股东深圳振华与 79名自然人于2004年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发起设立时股本为2,000万元。公司设立后自 2009年起,先后经历了四次增资、2017年新三板期间增资、2019年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方式 10送10及同年完成了第七次增资,股本增至 IPO前的 33,220万元。2021年上市并发行新股、2024年再融资及完成首次回购,截止目前公司股本为50,874 万元。
(2)发展历程:公司于 2001年开始研发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经历了8年的研发积累及市场推广,于 2009 年在贵阳开始产业化。截止目前,公司在贵阳及义龙两大生产基地建成的总产能达8.2万吨/年。
问题2:请介绍一下公司固态电池关键材料及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发进展情况?
答:(1)固态电解质及其改性三元:公司成功开发出粒径小(纳米级)、空气稳定性好、离子电导率高及分散性优等特性的复合固体电解质材料,现已实现吨级稳定制备,在现有三元材料改性升级及固态电池、半固态电池方面的应用有良好前景,并已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ATL)、中汽新能、上汽清陶、孚能科技、正力新能、赣锋锂电、微宏动力、丰田等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积极推进产品验证工作及年产百吨级中试线建设。同时,公司利用固体电解质改性三元材料,电化学性能和安全性能得到较明显改善,部分产品能满足《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 (GB43854-2024) 中"电池在针刺测试中不起火、不爆炸"的要求。
(2)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目前已有多代层氧产品储备并实现出货及装车,新一代产品通过材料结构重构,容量及循环性能得到显著改善,有效适配高电压体系;聚阴离子材料通过优化粒径级配,有效提升了极片的压实密度,从而提升了电池的能量密度。截至目前,公司建设的聚阴离子材料年产百吨级中试线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全面的产线评估与验证工作。
问题3:2024 年铁锂电池装机量占比超过 80%,三元电池装机量进一步被挤压,请分析未来三元材料市占率是否会有所回升?
答:未来随着更多的大增程电动汽车量产以及固态、半固态电池技术的迭代发展,三元材料在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等关键性能上的优势有望得到巩固和提升。其次,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功率型高性能电动工具等新兴市场对电池的能量密度、倍率性能及轻量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新兴领域的产业化进程和推广,有望为三元材料行业带来新的增长机遇。
问题4:根据公司 2023 年及 2024 年年报数据来看,公司高管薪酬大幅下滑,主要原因是?
答:高管的本年度薪酬主要是由控股股东中国振华进行考核,跟公司上一年度的经营状况强相关,当年的实发薪酬跟业绩情况存在一定的滞后性。2023年高管取得的薪酬较高,是基于公司2022年经营状况良好;同理,2024年高管薪酬较 2023年大幅下滑的原因为2023 年公司业绩大幅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