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市券商半年报披露收官,行业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42家直接上市券商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518.66亿元,同比增长11.37%;归母净利润1040.17亿元,同比激增65.08%。这一数据不仅创下近五年同期新高,更折射出资本市场改革深化与市场活跃度提升的双重红利。在自营业务、经纪业务双轮驱动下,行业马太效应加剧,头部券商与特色化中小机构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
业绩分化:头部稳坐千亿阵营,中小机构逆袭突围
中信证券以330.39亿元营收、137.37亿元净利润继续领跑行业,但国泰海通凭借157.37亿元净利润首次超越中信证券登顶利润榜,成为半年报最大黑马。这一格局变化源于2024年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的合并重组,新设的国泰海通证券以238.72亿元营收、72.79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比增59.76%)展现整合效应。
中小券商中,国联民生证券以269.4%的营收增速(40.11亿元)和1185.19%的净利润增速成为最大"逆袭者",其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达11.21亿元,同比增长1355.7%。华西证券同样以1195.02%的净利润增速跻身前列。天风证券则从2024年同期亏损2.5亿元扭转为盈利4.2亿元,印证行业整体回暖趋势。
业务拆解:自营经纪扛起半壁江山,财富管理成新引擎
自营业务成为业绩增长核心引擎。42家券商自营收入合计1123.54亿元,同比激增53.53%,贡献超四成营收。中信证券以190.52亿元自营收入稳居首位,国泰海通、中国银河分别以93.52亿元、73.99亿元紧随其后。长江证券、国联民生等6家机构自营收入实现翻倍增长,其中浙商证券自营收益率同比提升3.2个百分点至4.8%。
经纪业务同步爆发。上半年沪深两市股票基金日均成交额达1.61万亿元,同比激增63.87%,直接推升券商佣金收入。42家券商经纪业务净收入合计634.54亿元,同比增长43.98%。中信证券以64.02亿元收入领跑,国泰海通、广发证券分别以57.33亿元、39.21亿元构成第二梯队,19家券商经纪收入突破10亿元。
财富管理转型成效显著。国泰海通财富管理业务收入达97.72亿元,同比激增92%,其境内个人资金账户数突破3845万户,君弘App月活用户达1558万,融资融券余额1809.96亿元稳居行业首位。中金公司买方投顾规模近1000亿元,产品保有规模突破4000亿元,创历史新高。华泰证券涨乐财富通App用户数突破2100万,基金保有规模同比增长28%。
投行格局:头部垄断加剧,并购重组催生新势力
尽管投行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11%至155.3亿元,但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国泰海通、华泰证券、中信建投五家头部机构占据53%市场份额,其中中信证券以20.98亿元收入领跑,中金公司凭借宁德时代、海天味业等明星项目,在中资企业全球IPO融资规模、港股IPO主承销规模等指标上位居榜首。
区域性券商通过特色化突围。国元证券在安徽市场承销规模同比增长47%,东吴证券深耕长三角科技企业,完成12单科创板IPO。民生证券在半导体领域形成优势,上半年完成5家芯片企业上市,投行收入同比增长35%。
行业趋势:马太效应强化,专业化分化加速
半年报揭示三大趋势:其一,头部券商通过并购重组扩大版图,国泰海通、平安证券与方正证券的整合案例显示,行业前十市占率有望从2024年的62%提升至2025年末的70%;其二,中小机构聚焦细分领域,如天风证券在研究业务、东方财富在互联网券商领域形成比较优势;其三,国际化进程提速,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境外收入占比分别提升至29%、34%,国泰海通香港市场再融资项目数行业第一。
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年内涨幅达12.45%,显示资本市场对行业前景的乐观预期。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指出:"结构性牛市背景下,券商杠杆率有望从当前的3.8倍提升至4.5倍,衍生品、做市商等重资本业务将贡献新增利润点。"
展望下半年,随着《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实施意见》等政策落地,科创板八条、并购重组六条等改革措施持续发力,券商行业有望在服务实体经济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申万宏源非银团队预测,2025年行业净利润将突破2200亿元,ROE有望回升至8.5%以上,一场以专业化、国际化、数字化为核心的新竞赛已然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