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太会“低吸”了!卫星产业ETF(159218)早盘下探跌超2%,但截至10:47分却获得了400万份的净申购,近五日资金净流入更是高达1.8亿元。
这种背离现象显然是大资金在积极布局,背后很可能与即将到来的周三大事记有关。这个大事件历年都是军工板块的重要催化事件,尤其是近期涨势良好、催化较多的卫星产业更受关注。
【年内表现突出】
卫星产业ETF(159218)是目前全市场最早跟踪卫星产业指数的标的,对卫星制造、发射、应用等产业链上中下游的细分环节覆盖比较全面。截至2025年8月29日,卫星产业指数的年内涨幅高达36%,大幅跑赢中证军工近11个百分点,并且遥遥领先上证指数。
从指数重仓来看,成分股里中国卫星的含量将近8%,航天电子超过10%,中国卫通约7%,同时涵盖华测导航、北方导航、臻镭科技、移远通信等产业各环节龙头,前十大权重将近60%。
【催化多且重磅】
值得指出的是,卫星产业ETF(159218)里的重仓股很多都是近期卫星牌照发放和2030年卫星通信用户超千万事件的直接和重要受益企业。
市场消息称,相关部门“近期将发放卫星互联网牌照”,这被视为我们低轨卫星互联网商业化进程启动的重要标志。
资料显示,目前卫星互联网牌照分为两类:A13-1(面向手机、便携终端等移动场景)和A13-2(覆盖机载、船载、固定终端等场景)。目前持有A13-1牌照的仅有中国电信、中国卫通、中交信通三家。
此次牌照发放,将给中国的低轨通信星座们开一扇服务的大门,形成商业闭环,对卫星企业而言是非常大的利好。
更重要的是,重要部门印发了《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份文件明确提出要有序扩大卫星通信市场开放,支持低轨卫星互联网加快发展。最引人关注的是,文件首次设定了量化目标:到2030年,发展卫星通信用户超千万,推动手机直连卫星等新模式新业态规模应用。
这意味着卫星通信将从“军用小众”走向“民用刚需”,一个全新的市场大门正在打开。政策红利已经明确,产业爆发只是时间问题。
【市场空间,五年近千亿,未来可达万亿】
国信证券测算,我国卫星互联网未来五年市场规模有望达近千亿元。而据Morgan Stanley分析,到2040年全球卫星互联网市场规模将达万亿元!
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92亿元暴增至2024年的31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100%,增速是全球的5倍。后续随着火箭技术的突破,组网加速进行,还会为整个产业的爆发式增长提供更强支撑。
或许这才是卫星产业ETF(159218)五天逆势吸金1.8亿的真正原因所在:不仅是短期大事件催化,更是长期巨大的增长空间。
作者:ETF红旗手
风险提示:文中提及的指数成份股仅作展示,个股描述不作为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