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农行深耕“三农”服务乡村振兴,县域贷款突破10万亿

2025-09-05 17:30:29
金融界
金融界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服务“三农”是农行的职责使命,也是农行最大的优势和特色。近日,农行行长王志恒,副行长林立、孟范君在2025半年报业绩发布会上详细披露了上半年“三农”金融服务成效。县域贷款余额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惠农e贷”“富民贷”等专属产品规模快速增长,粮食安

服务“三农”是农行的职责使命,也是农行最大的优势和特色。近日,农行行长王志恒,副行长林立、孟范君在2025半年报业绩发布会上详细披露了上半年“三农”金融服务成效。县域贷款余额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惠农e贷”“富民贷”等专属产品规模快速增长,粮食安全、乡村产业等重点领域金融支持力度持续加码,同时通过渠道下沉与科技赋能,构建起覆盖城乡的“三农”金融服务网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金融动力。

县域贷款站稳10万亿台阶,重点领域信贷投放“量质齐升”

作为服务“三农”的主力军,农行上半年在“三农”信贷投放上交出亮眼答卷。数据显示,县域贷款在过去两年连续增量超万亿元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再增9164亿元,总量达10.77万亿元,余额占境内贷款比重提升至40.9%,持续保持同业领先优势。

针对国家粮食安全这一议题,农行大力拓展粮食全产业链信贷服务,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供相关领域贷款余额达1.24万亿元,同比增速23.7%,远超全行贷款平均增速,为保障粮食生产、流通、储备等各环节资金需求提供坚实支撑。在乡村产业与乡村建设两大关键领域,农行同样加大融资供给:乡村产业贷款余额2.70万亿元,增速21.3%;乡村建设贷款余额2.44万亿元,增速8.5%,精准对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等需求,助力乡村“产业旺、生态美、生活好”。

农户金融服务方面,农行专属产品“惠农e贷”表现突出,余额达1.79万亿元,上半年新增2979亿元,增速19.9%,有效缓解农户“贷款难、贷款慢”问题。针对脱贫地区,农行持续强化金融帮扶,160个重点帮扶县贷款余额4758亿元,“三区三州”地区贷款余额4797亿元,增速均高于全行平均水平;脱贫农户专属产品“富民贷”余额1241亿元,新增300亿元,切实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在边疆地区,以西藏为例,农行农牧民贷款余额达426亿元,覆盖全区90%以上农牧户,成为当地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金融靠山”。

创新服务模式与渠道,构建“六位一体”支农服务体系

为让“三农”金融服务更接地气、更便捷,农行不断优化服务模式与渠道布局。副行长林立介绍,农行推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与日常经营深度结合,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参与“信易贷”体系建设,创新“现场+远程”集中作业、表单化作业等新模式,同时坚持城市、县域双轮驱动,完善商户贷、农户贷等拳头产品,上半年个人贷款投放超60%用于支持县域发展和乡村振兴,精准满足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农户等客群融资需求。

在服务渠道建设上,农行持续完善“物理网点+自助设备+手机银行+惠农服务点+流动金融服务+远程银行”的“六位一体”综合服务体系。今年以来,新迁建网点重点向县域、城乡结合部和乡镇倾斜,县域网点占比已提升至56.6%;同时大力推广手机银行乡村版,通过流动金融服务补充偏远地区服务空白,多渠道推动“三农”金融服务扩面提质,让农民群众“足不出村”就能办理基础金融业务。

锚定乡村振兴新机遇,四大举措布局未来服务

副行长孟范君指出,当前国家“两重”建设向涉农领域延伸、县域扩内需促消费政策落地、城乡融合发展深化,为农行服务“三农”带来新机遇。下一步,农行将从四方面持续发力:一是深化重点帮扶地区金融服务,加大西藏等地区支持力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二是强化乡村振兴重点领域供给,聚焦粮食安全、乡村产业等,创新产品服务模式;三是延伸县域服务渠道,今年计划再迁建140个乡镇网点,推进惠农通服务点提质升级;四是科技赋能农户金融,推进“三农”智慧银行建设,优化农户贷款流程,提升服务效率。

从10.77万亿元的县域贷款规模,到覆盖90%西藏农牧户的信贷支持,从“惠农e贷”的快速增长到“六位一体”服务体系的完善,农行正以实际行动践行“服务‘三农’”的职责使命,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的道路上持续贡献金融力量。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