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9月9日吉利05组卫星和遥感四十五号成功发射提振,今天卫星产业ETF(159218)盘中持续拉升,并于近5个交易日“吸金”一亿。
目前成份股中海格通信正在冲击涨停板,华力创通、航天智装、臻镭科技等涨超4%,中国卫星、移远通信、中科星图、中国卫通等强势跟涨——从成份股可以看出,该ETF对卫星产业链覆盖较为全面,因此持续受益于近期板块各项催化。
具体来看,就在9月9日同一天,我国两发火箭相继升空,先后将吉利星座05组卫星和遥感四十五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凌晨3:48,在山东日照海域,捷龙三号火箭以一箭11星方式成功发射吉利星座05组卫星;
上午10点,文昌发射场用长征七号改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送入轨道。
这里面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吉利星座——这是其一个月内的第二次发射,截至目前在轨卫星已突破52颗,组网节奏明显加快。而遥感四十五号则更偏向政府应用,覆盖国土普查、防灾减灾等领域。
这两次发射看似独立,实则共同勾勒出中国“航天双轨制”的布局:一边是民营企业加速低轨通信星座组网,另一边是国家队持续强化遥感、科研等应用卫星体系。
【为什么全球航天大国都在拼命发卫星、抢轨道?】
这里有一个很多人不知道的“国际规则”:根据ITU(国际电信联盟)的规定,太空轨道和频率资源是“先到先得”,但也不是无限制占坑——申报星座方案后,9年内必须发射10%的卫星,否则资格作废。
所以我们正在这一轮比赛中明显提速。但需要注意的是,不是谁都能玩得转卫星互联网的。根据目前政策风向,至少要具备三大能力:
(1)星座组网能力:能批量造星、发射、运维;
(2)频率协调能力:完成ITU申报,能进行国际频率协调;
(3)安全保障能力:符合国家安全监管,国有控股需超51%。
也就是说,这注定是一场属于“国家队+民营巨头”的游戏,主角基本是资金、技术、资源全部拉满的企业,譬如卫星产业ETF(159218)中的很多重仓股。
【牌照落地:官方出手,卫星通信竞争格局突变】
最近工信部向中国联通正式颁发了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这意味着联通以后可以合法开展“手机直连卫星”等业务,覆盖应急通信、海事、偏远地区通信等场景。
而在这之前,中国电信也已经拿到牌照,并在2023、2024年先后推出手机直连和汽车直连卫星业务。
这说明什么?中国卫星通信的商用大门,正在政策推动下迅速打开。后续随着组网加速、政策开放和应用场景拓展,卫星互联网正成为一个清晰可见的成长型赛道。
目前市场上最早跟踪卫星产业指数的是卫星产业ETF(159218),覆盖卫星制造、发射、地面设备及运营服务全产业链。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卫星产业指数涨幅已将近24%,大幅跑赢中证军工和上证指数超10个点,势头相当不错。
作者:ETF金铲子
风险提示:文中提及的指数成份股仅作展示,个股描述不作为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