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科技老主线迎来超跌反弹,创业板指上午成功突破3000点关口、再创2022年1月以来新高。
板块方面,“易中天”老选手再度起飞,机器人板块也在期待中强势拉升——截至午盘,机器人指数ETF(560770)上涨1.70%,成份股新时达封涨停板,云天励飞、江苏北人、南网科技大涨超7%,东杰智能、科沃斯等强势跟涨。
据了解,机器人指数ETF(560770)上市仅8个交易日就已经“吸金”2.9亿元,非常受大资金青睐。归根结底,机器人板块的拉升不仅仅是短期的行情波动,更是在2025年这个关键量产元年的启动体现。
根据市场预测,到203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总量将突破25万台;而到2050年,这个数字会猛增到3.02亿台——注意:不是“万”,是“亿”。这意味着中国届时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直接甩开美国(预期7770万台)好几个身位。
而今年9到12月,小鹏、宇树科技、特斯拉这些关键玩家还要接连搞大事、发新品——产业热度一波接一波,都会不断对机器人行情形成催化。从这个角度来说,近期机器人指数ETF(560770)所跟踪的机器人指数处于宽幅震荡区间,反而可能是不错的介入机会。
消息面上,近期特斯拉悄悄注册了“Tesla AI”官方账号,剧透正在敲定Optimus V3设计。新版本不仅在操作灵活性和工具使用上有明显提升,马斯克更是放出“狠话”:未来特斯拉80%的价值,都要靠Optimus机器人。
这话听起来夸张,但至少说明,全球顶尖科技企业已明确将人形机器人置于核心战略位置。
中国机器人企业也纷纷用订单和产能说话。就在最近,优必选刚拿下2.5亿元大单,全年Walker S交付量预计突破500台,标志着人形机器人正式从“样机阶段”跨入“量产阶段”。越疆科技也宣布第10万台机器人下线,上半年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从技术演进看,机器人行业显然已跨过“单点demo”阶段,从实验室、展会真正走向生产线和商业场景,进入到“系统协同+场景落地”的新周期。这也是为什么市场把2025年称作机器人量产元年的原因。
但目前市场仍将大量目光放在整机企业,但目前机器人产业格局未定,这一波产业红利中谁会成为最终的“产业杠杆”尚不确定。机器人指数ETF(560770)所跟踪的机器人指数覆盖整个机器人产业链的上中下游,成分股涵盖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多个细分领域,更能把握行业整体β,或许可以用来当做底仓布局机器人。
截至9月10日,机器人指数年内上涨30.81%,大幅跑赢上证指数、上证指50等宽基,展现出强劲的反弹动能。但8月下旬指数盘整期间,被“后来居上”的创业板指和科创50反超。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目前看大科技仍然是市场主线之一,机器人作为科技行业近期相对滞涨的板块之一,后续有望凭借催化和预期承接更多资金需求,补涨潜力很大。
作者:ETF金铲子